怎樣洗澡能養生

洗澡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但你知道嗎,如果用恰當的方式洗澡,洗澡也可以成為很有效的養生方法哦。今天來告訴大家怎樣洗個養生澡。

1、在沐浴前後,應當適量飲水,這樣可以促進體液循環,排除體內的毒素。

2、沐浴時水溫不宜過高,泡浴水溫最好維持在40攝氏度上下,單次入浴時間控制在15分鐘為佳。最好別超過20分鐘,時間過長容易使皮膚皺縮、乾燥,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3、最佳的沐浴時間一般在下午3點到晚上9點之間,更有利於肌膚的放鬆和調整。

4、使用磨砂沐浴產品可以幫助去除皮膚上的死皮,不過力氣不要太大,此類產品也不宜每日使用,每周2-3次足矣。

5、沐浴後的保養也是非常重要的,沐浴乳可以幫助鎖定身體的水分,令肌膚更加有光彩。

在一天的繁忙工作後不妨來洗一個養生澡,在放鬆身心的同時也很有利於身體健康哦。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洗澡也要選對時間

洗澡是我們經常做的事,許多人認為洗澡有益於健康,但專家說:在不恰當的時間內洗澡,不但易引起感冒還會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神經緊張等。因此,洗澡時間需要特別引起注意!

六個時間段不宜洗澡

1、酒後

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2、飽餐後

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3、飢餓時

人在飢餓的情況,血糖水平最低,無法保證洗澡時所需要的熱量消耗,所以,飢餓時洗澡容易出現頭昏眼花、甚至休克等症狀。

4、發燒時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5、血壓過低時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

6、勞動後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所以,我們平時應該特別注意洗澡時間,不要讓我們的身體在不知不覺中就生病了。

哪些正確的洗澡方式可以幫助養生?

隨著養生意識的不斷增加,我們對養生越來越看重。會選擇很多的養生方法,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洗澡也是可以養生的。正確的洗澡方式,可以幫我們達到很好的保健效果和養生效果。

我們每天都要洗澡,但是並不是所有人的洗澡方式都是正確的,正確的洗澡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享受洗澡的過程,而且還能在這個過程中取得養生的效果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一、「勤吸氣」治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時可以在飯前30分鐘入浴,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後,再用熱水在胸口周圍噴水,每沖5秒休息1分鐘,重複5次;泡澡可以先在熱水中泡20~30分鐘,同時進行腹式呼吸(從鼻子吸氣,讓腹部鼓起,然後從口吐氣),再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這種冷熱水的刺激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慾。而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在熱水中浸泡3~4分鐘,可控制胃酸的分泌,減輕和控制病情。

二、「揉肚子」治便秘

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並淋浴腹部,可治療慢性便秘並防治痔瘡。而神經性便秘,則要沿著腸部用40℃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的溫水沖10秒鐘,反覆5次,可讓大腸的蠕動增加。

因此,淋浴雖然節約時間,但只會對皮膚表面產生刺激,內臟並不能獲得熱量。早晨起來最適合淋浴,這樣可以喚醒身心,白天能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而睡前1至2個小時,最好在浴盆里泡個澡。

三、「常搓臉」緩解疲勞

多數人有這種感覺,在疲勞時搓一搓臉,馬上就會神清氣爽起來。

因為面部分布著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的神經,熱水能刺激這些神經,搓臉能加速血液流動,同時舒展表情肌,洗澡時搓臉的速度以每秒一次為宜,搓臉3到5下,每次不少於3分鐘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40℃的溫水消除疲勞最理想,因為人體正常腋下體溫是37℃,體內溫度是40℃,40℃與人體的體溫最接近。如果水溫過高,消耗熱量多,不但不會消除疲勞,反而會感到難受;水溫過低,血管收縮,不易消除疲勞。

相信大家看過以上內容以後,肯定已經掌握了正確的洗澡方式。大家今後就可以通過洗澡保健和養生了。

洗澡也可以健康養生

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並淋浴腹部,可治療慢性便秘並防治痔瘡。而神經性便秘,則要沿著腸部用40℃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的溫水沖10秒鐘,反覆5次,可讓大腸的蠕動增加。

從洗澡看出軌 你的TA最喜歡哪種洗澡方式?

喜歡在浴缸里泡澡的男人,是一個挺單純的人,只要誰稍稍對他好點,便很容易受感動,不管對方是怎樣的身份,都容易對別人掏心掏肺。尤其在別人說現在感情的不幸時,他就想把他救出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