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對於這個所有求職者都關注的問題,智聯招聘顧問楊媛媛表示,要想面試成功,成功地推銷,求職者自身很重要。
一要從從容容,過猶不及。銷售人員對產品要有自信,同時也要給顧客考慮的時間,過度的推銷只會引起反感,讓顧客想馬上離開。求職者也是一樣,一進入面試考場就馬上自吹自擂,考官會覺得你動機太強,對你產生一種不信賴感,甚至覺得有種被逼迫的感覺,容易導致考官反感。應該讓考官先提問題,學會傾聽,聽聽他們怎麼說,仔細考慮後再從容回答。
二要平等交流,友好互動。好的銷售員通常都能探出買主的底細,所以求職者也可以觀察面試官的肢體語言,探探他的脾氣為何。走進一家公司,先放輕鬆,了解公司需要什麼,自己擁有什麼,探探考官怎麼說,儘量營造成功的人際氛圍。求職者要避免使用一些特殊語彙,例如順口溜、歇後語、俚語以及流行於時髦青少年中的網絡用語等,否則會讓考官覺得不太莊重。
三是履歷表上也要用詞莊重,否則十分令人討厭。因為面試官往往是有某種年紀和資歷的人,求職者使用特殊的網絡上時髦、輕佻語言,會使二人之間產生語言溝通的問題。面試的時要儘可能和未來的老闆一唱一和,讓未來的老闆產生信賴感,以達到「成交」的目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長假趕緊給簡歷做次「體檢」
十一長假後,一年一度的招聘高峰即將到來,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招聘場,有些「漫長」的假期對大學生們來說可能是一次考驗。職場專家建議,與其焦急地等待不如趁著長假給自己的簡歷做次「體檢」,待到長假後的招聘會上,一份用心製作的簡歷說不定就可以為大學生換得一份心儀已久的工作。
超長簡歷狠心「瘦身」
一項調查顯示,招聘者平均在每份簡歷上消費1.4分鐘,一般會瀏覽1頁半材料。
長期從事人力資源招聘工作的徐經理表示,過長的簡歷不容易突出求職者的求職重點。而且在簡歷後附上厚厚一疊複印件的做法也並非給每個人都創造錄取機會。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一般比較看重的還是工作經驗,如果經過篩選,求職者有幸被選中進行面試,一般用人單位會要求求職者提供那些可以證明自己能力的材料原件或複印件。
另外,求職者習慣在簡歷上羅列出自己的學習課程,人力資源經理表示一般很少有人會對此仔細瀏覽。專家建議,可以挑選一些重點課程羅列,而且不要超過一行。
誇張簡歷擠掉「水分」
在製作簡歷時,一些畢業生為了突出自己,不惜在簡歷中將自己進行「過度包裝」,事實證明,如果沒有真才實學,這樣的包裝往往容易使畢業生葬送自己的前途。以往有很多畢業生在簡歷中說自己「熟練使用」英語、計算機,英語口語流利等。但是在面試時或者在與用人單位溝通時卻聽不懂提問,對照簡歷上的誇張之詞,用人單位自然會對畢業生的誠信度產生懷疑。
還有人力資源經理建議,在簡歷上那些和應聘崗位毫無關係的興趣愛好比如下棋、器樂、唱歌等等沒必要出現在簡歷上,對於一般的招聘崗位來說,這些興趣愛好通常不會給求職者加分。
資料不全及時「增肥」
相當一部分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經理表示,在招聘旺季時,用人單位會分派一些助理人員篩選一遍簡歷,而篩選則通過一些硬性指標來進行。
那麼,硬性指標到底是什麼?據介紹,常見的標準以雇主應用的頻繁程度為序:六級英語證書、戶口、專業背景、學校名聲、在校成績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硬性的指標一般不會在招聘信息中體現,但求職者自己要心中有數,相關信息要準備全。
心理菜鳥級 職場新活法
如今,一些工作單位的職場新人在畢業一兩年後仍未從心理上真正「畢業」,他們懷念大學時代的美好生活,認為自己懷才不遇,對職業前景焦躁不安……專家指出,面對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角色轉換,職場新人應積極調整心態,擺脫「厭班症」。
初涉職場意氣風發
「一想起要上班,我心裡就厭煩得不得了,什麼時候才能擺脫上班的苦惱啊?」春節剛過,年僅25歲的娟子就產生了「厭班症」,而幾個月前她剛剛開始參加工作。
去年8月,畢業於某名牌大學的娟子剛走出校門就找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大型國企做辦公室文員,而這份工作在娟子看來難度並不是很大,就是每天接收、發送一些文件,偶爾參加一些單位的活動。
起初,滿腔熱情的她還幾次就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優化工作程序方面,向領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可大都沒有了下文,同時她隱約感到同事對她開始持有一種看法,這讓她十分困惑。
單調少薪無法適應
慢慢地娟子開始適應這裡的工作方式,不再過多地說什麼,按部就班地幹著自己的活,這份在別人看來輕鬆的工作,在娟子眼裡卻越發得感到單調和無聊。
如果僅是工作的無聊,娟子還可以適應,可一個月下來,僅1000多元的薪水簡直是無法忍受,「尤其同學聚會的時候,總要『曬曬工資』,同學裡我是最少的,要知道,上學時我的成績一直是班裡的前幾名啊!」
厭倦上班幾欲跳槽
有幾次娟子都萌發出「跳槽」的想法,可遭到了家裡人的一致反對。母親總是說自己好高騖遠,「這份在別人眼裡想找都找不到的工作,可千萬不要隨便放棄。」
工作的單調,同事的不理解,再加上微薄的薪水,這讓娟子怎麼也提不起工作熱情,「反正怎麼幹也是干,也沒人說什麼,不如隨波逐流地混吧,可今後還會是這種日子嗎?」想起這些,娟子就感到迷茫和無助。
專家支招調整心態
某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醫師姚紹敏認為,每個新人剛剛上班都會有一段「孤獨期」,適應快的人,一個月就能過去;適應慢的人,或許需要半年才能過去。但是,也有一些新人,在經過「孤獨期」的時候,受到來自心靈的阻礙和創傷,產生「厭班症」或其他不良心理。
改變這種局面首先要從自身入手,用自己的工作激情感染同事,主動而不急於求成,積極而不咄咄逼人。即使平日總是面臨不感興趣的工作時,也要努力去做好,因為沒有人能夠一開始找到「十全十美」的工作。
如果是因為對事情不了解而沒有興趣,可以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興趣。比如當深入處理枯燥的報表數據時,可能會對相應的電子表格軟體產生興趣。
如果手頭的工作實在提不起自己的興趣,也得不到別人的認可,那麼不妨換個方式給自己以鼓勵。可以安排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放在自己厭煩的事情之後,你就有做好手頭事情的動力了。
人在職場請閉緊抱怨的嘴
在白領工作室的「諮詢屋」里,有時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一對「冤家」前後腳來諮詢,一個是抱怨老闆管理不善想跳槽的員工,一個是被抱怨攪得心煩意亂想裁員的老闆。
職場也有圓周率 IT人把握好職場的10個「度」
當前,很多人忙於奔波職場內外,心情急切,容易亂了腳步,慌不擇路。職場上,雖然行業成百上千,職位數以萬計,讓人眼花繚亂,六神無主。其實,有許多規律可以探索,有許多規則需要遵守,每個人的職業是有一定圓周率的,只要你在處理職業問題上掌握好一定的"度",就會不偏不倚、恰倒好處,就會準確抓住機會。 一、求職心氣有個「度」:每個人的學歷、經歷大致決定了職業方向,每個人的能力、經驗決定了職位層次,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又決定了工作地域。所以,這些因素決定了你必然在某個職業圓周內,在求職時,可以適當的放大半徑,放寬選擇範圍,但是,圓心不能偏離,範圍不能太廣,否則,擺脫了自己的職業圓周,就偏離了自己的職業軌道,漫無邊際的尋找,很難選到合適的職位,甚至在這一輪中踏空,成了流浪者。所以,你要掌握好這個"度". 二、求職心情有個「度」:有的人急於求成,整日忙於奔波,卻不去思考成功之路;有的人慢條斯理,全然不顧形勢的變化、高潮的時間。只有認識到變化的形勢,加速進入求職就業的快車道,才能跟上飛速奔馳的列車,否則,就會被丟在某個驛站。變成了被拋在沙灘上的小海螺。所以,求職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不緊不慢,要掌握好一個"度". 三、追求理想有個「度」:沒有理想,就會讓人沒有追求,碌碌無為,然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往往理想太遠大,現實太殘酷。所以找工作要切合實際做一個職業規劃,要想做大牌,首先做小卒。調整心態,先從夢中醒來,認清職場形勢,看到競爭的激烈性,讓自己不切實際的想法軟著陸,給自己重新定位。否則,就會犯水中撈月、霧裡看花的錯誤。必須掌握好這個"度". 四、跳槽、轉行要有個「度」: 每一個人在人生旅途中,都應有適合自己的驛站,在職業生涯中,都應有適合自己的坐標,同樣一顆種子,種在不同的土壤里,就會有不同的收穫。換了適合自己的地方,就會茁壯成長,越長越旺盛。職場人士,找准屬於自己的那一方水土很重要!一味以靜制動、以守為攻並不可取,但是為了求得高薪、求得高位、求的發展、求得機會、求得開心、求得輕鬆。就不停的跳來跳去,收穫不小,損失多多,結果收支平衡,甚至發生"誤跳",跳入冰窖。因小失大,得不償失,軌跡紊亂,追悔莫及。所以,跳槽轉行不能說跳就跳,想轉就轉,要掌握好一個"度". 五、簡歷重點掌握兩個「度」 第一"度":寫簡歷要有個"度":職場競爭太激烈,沒有競爭意識是要吃虧的,所以,簡歷中,適當加點花點和調料,使自己的簡歷有吸引力,自己的能力、經驗可以適當請放大器和擴大鏡幫助一下,否則,在茫茫人海很難尋求發展空間,如願以償進入職業發展的高速公路。如果心儀崗位條件尚未成熟,就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工作機會,利用空暇的時間,靜下心來為自己充充電,無論哪個行業,哪個企業,哪個職位,實力才是競爭的核心,有了過硬的技能,未來才能抱回一個金飯碗!但是,如果只注重簡歷大加注水,胡編亂造,把真實的經歷描繪成天方夜潭,團花似錦,簡歷就會給你幫倒忙。企業在招人中更看重的是誠實可信、溝通協調能力、團隊精神、承受壓力的能力、較高的情商等等,這些指標通常被歸入"綜合素質"一類,可不要讓人給你"綜合素質差"的結論,否則,就死定了。所以,寫簡歷要掌握好這個"度". 第二"度":投簡歷要有個"度":投簡歷的時候,如果只投自己曾經作過的行業、職位,那就把自己綁在一個小圈子裡,限制了自己的職業開拓,可以適當的選擇新興的高薪行業和職位,但是,必須與自己學歷、職位、行業有血緣和連帶關係,不能因為電子簡歷投起來方便,求職招聘網站多多,就到處播種,漫天撒網,結果白白浪費很多時間,卻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就是拿到面試機會,可是,那是屬於別人的職道,你也擠不進去。所以,投簡歷要掌握好一個"度". 六、面試過程有好幾個"度": 第一"度":儀態儀容要有"度":服裝挺括,得體大方又不要鮮艷時髦;袒胸露臂;裝飾合理、搭配得當又不珠光寶器、畫蛇添足;頭髮整齊、略帶素妝又不油頭粉面、濃妝艷抹;儀態大方、舉止得體又不矯揉造作、故作姿態,要掌握好這些"度". 第二"度":面試禮儀要有度,彬彬有禮,穩文而雅的風度代表了一個人的素質,是求職的法寶,但是,如果裝腔作勢,唯唯諾諾,就顯得不很得體,所以,要掌握好這個度。 第三"度":心理上要有個"度",充滿自信是必備條件,自信是敲門磚,自信是一種骨子裡的東西,它是不言敗的信心。但是自信不是自負,不是自大,也不是自傲。自驕自傲、非我莫屬,是求職的最大障礙,但是自卑自貶,忐忑不安,也是阻礙成功的最大敵人,二者的結果都是與機會插肩而過,失之交臂。所以,既要充滿信心,又不要旁若無人,要掌握好這個"度".心存疑惑,就會失敗,相信勝利,必定成功。 第四"度":準備工作要有"度",萬一你被通知要參加面試,一定要作好面試前的全方位六大準備:物資準備、心理準備、研究準備、問題準備、儀表準備,禮儀準備,對面試中的每一個環節仔細分析,認真研究,充分的準備可以幫助你鎮定自己。打有準備之仗,自然心裡有底,不慌不忙,充滿必勝的信心。可是,也不要誠惶誠恐,小題大做,物資準備過了頭,顯得很不成熟,問題準備過了頭,結果,雜亂無章、理不出頭緒。要掌握準備的"度". 第五"度":介紹優缺點要有"度",所謂的優點是任何你能運用的才幹、能力、技藝與人格特質,這些優點也就是你能有貢獻、能繼續成長的要素,這個優勢就是你競爭的法寶。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的優點集合起來,一一列舉,形成一個優勢。但是,如果在擇業中具備種種優勢:學習成績好,學校牌子亮,專業需求旺,求職門路廣,因而盲目自信,志得意滿、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陶醉在已有的光環之中。在面試中流露出一副咄咄逼人、獨占熬頭的模樣,那就自取滅亡。 第六"度":回答問題有"度",在面試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回答面試人員的問題了。其實如果你能夠好好準備,加上臨場鎮定的表現和充分發揮,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要以不同的方式應答,靈活機動,才能有助你輕鬆過關,爭取求職成功。語速不緊不慢,用詞不溫不火,表情不僵不狂,眼神不呆不滯、舉止不浮不板,要掌握好這些"度". 第七"度":觀察問題要有"度",對周圍的環境、面試官的表情、態度毫無察覺,不能隨機應變,不能靈活處理,面試註定失敗。但是,也不能觀察過度,甚至仔細分析、想入非非,結果,擾亂了回答問題的思路,甚至沒有聽到面試官的問話,那就要亂了陣腳。所以,觀察也要有個"度". 第八"度":面試後查詢要有個"度",不要面試之後,感謝電話一個不打,感謝信一封不寫,不聞不問、靜侯佳音。也不要坐不住板凳,四處打探,甚至電話不斷,讓人討厭。要掌握好這個"度". 七、追求高薪要有"度":升職加薪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多少人都在為之堅持不懈、努力拼搏,但是,羨慕高薪酬、高福利、高待遇的高知、高管、高位,卻忽略了高壓力、高負荷帶來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還有追求不到還有失落感和鬱悶心情,使自己生活在無可奈何中。所以,希望、渴望、欲望都要有個"度".否則就是失望,甚至絕望。要掌握好這個"度". 八、職場做人要有個"度":與上級、下級、同事,都要相處得當,不能一個人生活在孤島上,與大家老死不相往來,既要和同事多溝通、有來往、有人情,又不能拉幫結派,勾心鬥角。要掌握好這個"度".否則,就要被動跳槽。 九、職場拼搏要有個"度":如今競爭這樣厲害,不努力,不奮鬥,根本就站不住腳,更談不上發展,因此,就是要拼命工作,可是,拼命也要講究個"度",流汗不流血,拼命不玩命。就是個原則,否則,過勞、生病,就一切全都"清零".因此,要掌握好這個"度". 十、充電要有個"度":充電是求得發展的源泉,不但要經常通過充電更新知識、更新理念,還要電壓夠足,電流夠強,才能在職場脫穎而出。但是,充電不能過度,什麼書全看,什麼都學,結果樣樣精通,樣樣稀鬆,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求職的時候,沒有一個叫得響的本領,依然是哪個單位都不要,哪個單位都可惜。所以,充電的方向、內容要有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