詫異嗎?有點。但再一細想,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以他的性格,有這樣的結果也不足為奇。
西門一向是個聰明人,讀書不甚認真,卻總能輕輕鬆鬆拿個中上的成績。他腦子靈活,做事不拘小節,別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開拓精神十足。
在大學期間他是校學生會的幹部,一般的學生會幹部做事守規矩,但西門是個例外。大學三年級時,他因惹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差點弄丟學生幹部的職位。他給一位中學生當家教,後來竟然向該學生的父母借錢,說好一個月還。一個月後,他資金還是沒能周轉過來,他也不主動向對方說明,而且那時家教也到期了,對方以為他吞了錢不辭而別,於是將狀告到了學校。學校查下來,西門說自己忘記了期限,趕緊借錢還上,總算把這件事了結了。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忘了,但向家教學生的家長借錢,這也是那個時代的大學生一般不會也不敢做的事。
他大學畢業後,在高校工作了兩年,再跳槽到一家知名的美資廣告公司工作了三年,感覺自己沒有可能在短期內晉升,立馬決定再次跳槽。他到了一家港資大廣告公司工作,此後他晉升順利,在不長的時間內一路升到了媒介採購總監的位置。這可是個油水很足的位置,那些媒體整天纏著他哄著他,為的是獲得廣告經費。也就是在這短短幾年裡,他的個人財產暴增。
這樣差不多過了三四年,他又辭職了。據說,是公司對他私拿回扣的事有所耳聞。在行業中,拿一點會被默許,拿很多會遭排擠。辭職後,他憑藉對廣告公司的運作和客戶渠道的熟悉,自己創業,開了一家廣告公司,搞得紅紅火火。後來,先後又註冊了兩家廣告類的公司,方便操作不同媒體的廣告代理業務。他儼然是同學中事業最成功的人士,用車從桑塔納變成了型號最好的奧迪車,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
那一年,當地的一家電視台以招標形式將旗下一個頻道的廣告外包,他的廣告公司也參加競標。他報了一個高於那頻道前一年三倍的廣告承包額,一舉拿下了那個頻道的廣告代理資格。據電視台的內部人員說,那簡直是自殺性的報價,根本不可能完成指標。但他胸有成竹,覺得自己和那頻道的節目總監關係很好,「我已經把他徹底搞定了,就算完不成也沒事。」
他確實聰明能幹。在此後的一年裡,他為那個頻道接了不少廣告案子,最終,那個頻道的廣告收入比前一年翻了一番,但卻沒有達到合約承諾的高三倍的廣告承包額。此時正值電視台高層領導換班,那個他以為搞定的頻道總監為了自保而跟他翻臉,鐵面無私地按合同追究違約責任。雙方上了法庭,結果自然是他敗訴。法庭判他公司破產,所有資產抵償給電視台。
再見到他時,他的坐駕又換回了桑塔納,但他對自己的破產依然不以為意:「沒事,我早有準備,我不是還有兩家公司嗎?反正當初的合伙人是我哥們,我見情況不妙,早就變更了法人名字,他們最後只能讓我破產一家。我還是可以運作自己的公司,只是儘量在幕後就可以了。撐個幾年,過了限期,我還是可以重返江湖的。這次的挫折只是偶然,如果不是電視台領導層調整,最後應該還是會不了了之的。」
看來,他並沒有從自己的破產中得到經驗教訓。不知他未來的路會走得怎樣,我們只能祝願他一路走好。
心理點評:故事中的西門是個樂觀的人,聰明的人,也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他的樂觀聰明、不拘小節,使他成為一個很好的創業型人才。但這些特點也很可能會令他成為一個難以守業的人。他會走一些灰色的道路,他會視法律法規為兒戲,他會努力鑽制度的空子以小聰明賺錢,這樣也會使得他的事業在發展過程中風險變大。這不是百年基業的做法,只是賺快錢的做法。
性格決定命運。西門認為是電視台的偶然事件造成了這一仗的失利,但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是他的性格使然。他在大學期間就不拘小節,每次的不拘小節都可能令他處於風險之中,而這種風險一旦爆發,一次大點的風險就可能讓他前功盡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西門的性格令他不服輸,善於尋找機會,但這種機會主義者缺乏紮實大氣的做事風格,所以易令基業不穩固。這樣的商業領導者也無法在公司內部營造健康的企業文化,即使沒有外來打擊,若公司工作人員也和他一樣喜歡鑽制度的空子,那麼,某天他的公司從內部垮掉也毫不奇怪。這點值得所有老闆三思。(編輯:余茂林)
編後:關於老闆系列文章,到此期就結束了。讀者朋友如有什麼觀點和看法,歡迎來信討論。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在線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如何對付愛打小報告的同事
「小報告」是指一種不正當的舉報行為,或是內容不正當,或是動機不正當,或是手段不正當,或是幾者兼而有之。
「小報告」古已有之,不過那時還沒有這個名稱,人們一般習慣稱之為「進讒」。所謂「讒」就是說別人的壞話。之所以稱「進」,大抵因為要說別人壞話,當然有一定的目的,為了實現這個不可告人的目的,讒言就要講給足以影響被讒者命運的人聽,這種人一般不是官高便是位重。把讒言講給這些地位高的人聽,所以稱之為「進」。
在單位中,「小報告」都是打給領導聽的,如果領導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這種「小報告」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如果領導是一個黑白不辨、易聽信他人的人,「小報告」就會對被誣諂者構成威脅。
在一個單位中工作,難免會有得罪他人之處,如果被你得罪的人是「小人」之輩,你不得不防他在領導面前進你的「讒言」。
(1)先發制人
一般而言,那些散布流言蜚語告「黑狀」的人,為了使自己編造的「小報告」發揮陷害人的功效,總是要研究人們的心理。他們這些人在陷害人的實踐中,也逐漸「摸索」到這樣一個規律,即:從總體來說,人們往往對第一印象來得深刻,一經形成,常常會積澱為一種思維上的定式。比如說,某人對張三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既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感。如果在這時,有人對他說張三其人是如何品行不軌、道德敗壞等等,那麼,他即使是對於該人的話並不言聽計從,可是,在內心深處卻著實地對張三的人品如何打了個大大的問號,心理上也對其呈現出惡感的苗頭。及至張三自己或者另外的人再為之辯白,說那些攻擊張三品行的話語純系無中生有,顛倒黑白,這時,已經大大落後了。因為,這些觀點同前面形成的第一印象發生了衝突,所以,很難入腦。除非這個後來的印象特別強烈,或是不斷地進行多次重複,才有可能改變或是沖淡先前的第一印象。這就好比是一張白紙,第一筆畫上去總是清清楚楚,若要在畫過的紙上另畫一幅,那麼,所耗的力氣則不知要大多少倍,而且原先紙上已形成的影像也很難完全徹底地消除。
那些善於製造「小報告」的人正是抓住人們的思維和心理上的這一特點,想方設法地做到捷足先登,先發制人。而被暗箭傷害的人往往由於疏於防範,棋輸後手,所以,大多處於辯誣的不利地位,有些人甚至連辯誣的機會都不可得,白白地被人坑了一下。
我們知道,先發制人的厲害,在於告黑狀的人搶了先手。但是,如果是有可能被誣陷的人事先採取措施,積極進行自我保護,或者是一聞風吹草動,就積極行動起來,自己搶奪了先手,局勢豈不完全改觀了嗎?所以,對於防範和反擊「小報告」的每個人來說,要做到克敵至勝,就不能總是「棋行後手」,也應該積極地行動起來,在那些打「小報告」的惡人告「黑狀」之前,搶奪先機,從而擊敗流言蜚語對自己的造謠和誣衊。
(2)針鋒相對
採取「針鋒相對」的對策防範和反擊「小報告」最為關鍵之處是選准目標,並且針對滋事生非的奸人的逆行,採取公開論戰的方法,對其所散播的流言蜚語進行大膽揭露和堅決批駁,貶斥其所做的這種卑劣行為。這就要求:
首先主動出擊,把所發生的事情的原委詳細客觀地公布給大家,使人們對此都有一定知曉、
其次,與打「小報告」的奸人進行公然論戰,把客觀事實與那些偷偷摸摸上報的「黑材料」以及背後的各種不實之辭等都擺到桌面上來;
再次,幫助和引導人們把正確的客觀事實與「黑材料」相互對比、推敲,進行參照。
這樣一來,那些所謂某些人所提供的「材料」、「報告」、「證明」和「肺腑之言」等等的真假虛實也就昭然若揭了。
(3)利用第三者
利用第三者來對付小報告,可以給人們一種真實可靠的印象。
如果沒有比較超脫的旁觀者勇敢地介人,江充的讒言是很難被拆穿的。
(4)不給小人以把柄
奸佞之人打「小報告」、「告黑狀」誣陷他人,總是想方設法抓住被侵害者身上的一點把柄,然後無限誇大,使勁攻擊,這不僅是那些喜好挑拔離間、搬弄是非之輩的做法,一切坑人害命的奸邪小人都如此。
然而,俗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歪。如果為人辦事都做到實事求是,口說老實話,身行老實事,襟懷坦蕩,正直無私,做一個值得信賴、值得重用的人,那麼,奸邪之人就不敢有非分之心,讒佞之徒也難以抓住打「小報告」誣陷害人的把柄,因而,也就遠離了一切罪惡之源,避免了禍患的發生。
低收入女性更易產後抑鬱
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與高收入女性相比,低收入女性更可能在產後患上抑鬱症。
這項研究對來自愛荷華州四個地區的4332名新生兒母親進行了調查,她們平均剛生完孩子4.6個月。
通過調查,心理學家LisaSegre發現,家庭收入與婦女產後是否抑鬱關係密切:家庭收入少於2萬美元的新生兒母親中,有40%遭受過非常明顯的產後抑鬱。
相比之下,家庭收入不少於8萬美元的新生兒母親中,這一比例只有13%。
「這40%的低收入母親面臨著抑鬱和貧窮的雙重壓力。」Segre解釋說,「對她們來說,來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壓力本來已經很大了,比如說,居住條件欠佳,每天要面對各種等待交款的賬單等,而新生兒的誕生又會給她們在經濟和情感上帶來新的壓力,這些負面的壓力會不斷給她們帶來衝擊,影響她們應付本來已經很糟糕的環境的能力。」
這項研究還比較了不同種族的婦女在產後的情緒。Segre發現,非洲裔美國人母親比白人母親更容易在產後感到抑鬱。但拉丁美洲的新生兒母親出現產後抑鬱的可能性反而要小一些。
Segre推測,之所以會存在這種差異,是因為各個不同種族之間,對於婦女在產後情緒低落時期的社會支持程度不同。
Segre解釋說:「一些相關的研究表明,如果女性在產後獲得有力的社會支持,就可以有效地緩衝產後抑鬱。相反,如果社會支持不力,則極有可能導致產後情緒的消沉。以往的研究也表明,拉丁美洲的母親往往會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而非洲裔美國人母親獲得的社會支持弱得多。」
心理援助 男女不同
「你回來了!你安全了!你到家了!」一位在震區進行心理干預的志願者拉著一位女士的手這樣說道。
進入成功之門
有一位年輕人很想成功,可是他卻一直都沒有成功。其實,他距離成功並不遠,可是,成功這一道緊閉的門,怎麼努力都叫不開它。 年輕人聽說寒山寺的老禪師是位智者,替不少人解答了不少的疑難,於是他便前去請教。 3天後,年輕人來到了寒山寺,見到了老禪師,開門見山便說:「禪師,我不遠千里慕名而來,請您告訴我,一個人怎樣才能走進成功?」 老禪師聽了笑了笑,說:「現在都黃昏了,你也千里而來,都累了,先去休息吧,明天早上來見我!」 年輕人無奈地告別老禪師,去客房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年輕人就去敲老禪師的房門。老禪師說:「現在還早,我還沒有起床呢!你等會兒再來吧!」 年輕人很無奈,可又別無良策,只好走開了。 過了很久,年輕人又去敲老禪師的房門。老禪師說:「現在我正在打坐念經,你還是等會兒再來吧!」 年輕人很無奈,可是又不能硬闖進去,得罪了老禪師,那可就不能得到他的解答了。 又過了很久,年輕人又去敲老禪師的房門。老禪師說:「我現在正在想你的問題,你等會兒再來吧……」 年輕人終於耐不住了,他氣憤地說:「你總是推三阻四的,我何時才能得到答案呀!」說完,他踢開了老禪師的房門。 老禪師沒有生氣,反而頷首而笑。 年輕人上前氣憤地說:「你笑什麼?我是很無理,可這都是你逼的!」 老禪師說:「現在,你該知道怎麼走進成功了吧!」 年輕人疑惑不已:「你沒告訴我,我怎麼知道?」 老禪師笑著說:「你別生氣,我一再地推阻,就是要你破門而入。其實,成功沒有所謂遲早;成功之門,就是靠破門而入!」 年輕人恍然大悟,拜謝老禪師,然後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