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消化器官發育尚不完善,對食物的耐受力較差,嬰兒不斷地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物質相對成人更多,因此容易引起消化機能紊亂。一些外部的因素也可引起寶寶腹瀉,常見的有:飲食過量、長期營養不足或不平衡、天氣太熱或太涼、細菌或病毒感染等。
腹瀉寶寶的飲食調整
1、飲食過多
要減少飲食量,使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吃配方奶的寶寶可暫時減少每頓的奶量,並用米湯稀釋。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應暫停輔食,待腹瀉停止後,再逐漸添加。母乳餵養的寶寶,切勿停止母乳而用其他食物代替,但媽媽在給寶寶餵奶前要喝一大碗溫開水。
2、長期營養不足或不平衡
對這些寶寶一定要耐心細緻地調治。這些寶寶已形成慢性營養不良(俗稱奶癆),因腸胃消化功能差,若營養食品添加過快,反可引起更多次腹瀉。
﹡逐步少量添加蛋白質食物。
﹡補充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C),一日2~3次,每次1/2~1片,壓碎餵服。母乳餵養的寶寶應繼續吃母乳。
﹡魚蛋白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已脫去脂肪,而且不含乳糖(因患病時,寶寶腸內乳糖酶含量不足),用以治療嬰幼兒腹瀉,效果很好。6月齡寶寶每日5克,加入米湯內服,6月齡以上寶寶每日10克,加入米粥或米粉內服。
﹡胡蘿蔔泥富含果膠,有使大便成形及吸附細菌的作用,對腹瀉也有療效。
3、致病性大腸桿菌腹瀉
如不嚴重,只須嚴格消毒一切食物、用具。注意口服補液,減少牛奶量,暫停輔食。寶寶如有高熱或大量水瀉,應到醫院診治。
4、輪狀病毒腹瀉
這種腹瀉有自限性,約7~10天自愈。發病時須減輕膳食和補充水分,口服液體療法最為便利有效,以少量多次為好。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怎麼做個聰明病人 平時要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也許你認為看病無非就是掛個號請醫生診斷,但從我們醫生角度來看,患者本身對病情的診斷有著很大的影響。毫不誇張地說,不懂看病的訣竅已成為「看病難」、「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整個看病過程包括「自覺、診斷、治療」三個階段,在此著重給大家講一下前兩個階段就醫的要訣,以免在就醫過程中走彎路,花冤枉錢。
平時要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人們到醫院看病多是因為發現有不適,這就屬於「自覺」階段。有自覺症狀的疾病分為兩種,一是有明確誘因,例如,受涼後感冒、外傷後骨折、吃不潔食物後腹瀉……二是沒有明確誘因,例如,糖尿病的三多表現(多飲、多尿、多渴)、惡性腫瘤的體重減輕、胃炎的上腹痛、淋巴瘤的發燒……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沒有特別感覺的疾病,我們又稱為亞臨床疾病,例如,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陳舊性肺炎、肺結核、多數惡性腫瘤早期都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這些疾病往往在體檢中被偶然發現,因此定期體檢尤其重要。與看病不同,體檢一定要到正規的體檢機構去做,他們會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安排相應的檢查項目,如果有某種疾病家族史,一定要預先告知,以便安排相應檢查。
需要強調的是,體檢只是篩查,並不能查出所有疾病,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自我檢查意識和一定的健康知識,多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例如,相當大一部分的早期乳房腫瘤是由病人本人自檢發現的。
新病號如何看病
首先,掛哪個科。大醫院的科室分得很細,每個科室都有自己尤其擅長的領域。如果病人看病前沒有先分診,很容易貽誤病情。例如,老年患者上腹部疼痛,如果掛了消化科的號,醫生首先會按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安排檢查,如果掛呼吸科,可能會按胸腹炎、肺炎查。
溫馨提示:自己拿不準時,一定要問導醫,現在一般的三級醫院門診大廳里都有這項服務。有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要求掛專家號,最終不但排隊時間長,就診時間短,反而影響診斷。在此提醒大家,初診最好先掛普通門診,等一系列檢查結果出來後,如果治療效果不好,再選擇掛專家門診。每個專家都有側重,掛號前最好事先在網上做個調查,找最適合的專家,當然,急診除外。
其次,如何介紹病史。由於種種原因,專家門診的時間往往不夠用,要想讓專家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把握自己的病情,看病前應理清思路。
溫馨提示:介紹病史要簡明扼要、重點突出,都有哪些不適、持續多久等,此外,還應該預先想清楚最近用過什麼藥物等,以便醫生診治。
最後,如何掛影像科專家號。許多患者都不知道,現在的三級醫院,多數影像科都設有專家門診,他們會診的時間長,對影像的把握更好。
溫馨提示:如果CT、核磁片子很多,而且病變大小演變直接能說明治療效果的好壞,最好掛影像科醫生的號。就診時一定要帶好相關病史和既往檢查資料。
老病號怎麼複診
俗話說,久病成良醫。但醫生對這類病人有三怕:一怕資料多;二怕病人點藥、點醫、點檢查;三怕一知半解,不懂裝懂。要避免這些問題,患者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整理好病史和檢查資料。按時間順序,用簡潔、通俗的語言,以列表或圖表的方式把自己的病情列印下來,一些有重要診斷意義的化驗指標,如肝癌患者或肝癌高危人群的甲胎蛋白(AEP)指標,應按時間順序依次列表。
2、膠片要保存好。千萬不要把X光片、CT、核磁等檢查的膠片捲起來,否則醫生看片時不方便。如果有多次檢查,片子多,最好用便簽註明片子的時間和第幾次檢查,這樣在向醫生介紹病史時,能根據需要準確迅速地提供資料。
3、不隱瞞病史。有些患者怕之前的檢查干擾看病,就隱瞞重要病史或檢查結果,這樣既不利於疾病的及時診治,又極大地浪費了有限的醫療資源。真正有學問的醫生會從前面醫生的診治過程中得出新結論。
臉紅並非害羞 4種臉紅暗藏健康危機
臉紅在很多人看來可以是害羞的表現,但也不全是這樣的,很多時候臉紅也是暗藏健康危機的。
生理臉紅
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些人容易出現臉紅,稍一活動就紅光滿面,一直容易臉紅的人,往往面部出現從內而外、紅黃交錯的臉紅,這是氣血充足的表現,人們常常誇讚這些人「紅光滿面」,是健康的標誌。
從西醫解釋,有些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好,稍一活動,面色就比較紅潤,這也是一種健康的表現。還有一些人居住在高原,身體需要更多的紅細胞來攜帶氧,造成臉紅,這也是正常的。另外,有些人會因為害羞、著急、憤怒、緊張等引起臉紅,這些都是由於情感的改變而造成的心理性臉紅。
是否不容易臉紅的人身體不如容易臉紅的人更健康呢?這不可一概而論,每個人體質各有不同,那些即使運動後、緊張時也不容易臉紅的人,只要沒有出現臉色發青,也是非常健康的。
吃藥臉紅
服用一些藥物也會引起臉紅。譬如服用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藥就可能在擴張血管降血壓的同時把面部的毛細血管也擴張了,造成一些臉紅的現象,這是正常的反應,對健康沒有太大的影響。
這些臉紅藏危機
臉紅的原因很多,如頸椎移位,刺激交感神經導致的面部血管擴張;陰虛導致的午後潮熱;生活在紫外線較強的地區,也會出現高原紅等。無論是哪種原因造成的臉紅,如果原來不容易臉紅的人突然臉紅了,有可能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則要警惕。
臉紅提醒別喝酒
臉紅就是不能喝酒的標誌,喝酒臉紅的人,不管有沒有醉,都不應該繼續喝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不少亞洲人喝酒以後,臉上身上的皮膚就變紅,這個是由於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在體內堆積的結果。酒精在人體內會通過各種酶分解成各種物質,如果某種酶缺乏或者不足,就容易分解產生乙醛。如果乙醛大量堆積,就會容易臉紅。而乙醛對身體是有害的,所以,喝酒臉紅那是在提示你,別再喝了,否則會導致體內積累更多的乙醛,造成更大的危害。
可能身體虛、肝陽上亢
一些人如果面色出現顏色浮艷的紅,同時伴有容易口乾、大汗、腳氣,則是陰虛的表現;有些人面色出現淡淡的紅,但手腳容易發冷,常有胸悶、腰酸、脈浮的症狀,則是虛陽外越所致;如果是老年人出現紅光滿面,在中醫上可能是肝陽上亢導致的,這主要表現為常常在下午時突然出現臉紅;對於肝陽上亢的人,可以適當吃一些鎮肝熄風湯劑、潛陽丹;對於肺陰不足或腎陰不足的人,則可以適當吃一些六味地黃丸;對於更年期的女性來說,可以適當吃一些逍遙散、百合地黃湯、生脈飲來調理氣血。
可能更年期
一些中年女性在40多歲時會發現自己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臉紅,又查不出原因。中年女性臉紅,有可能是更年期來了。
更年期臉紅常常是在一段時間內會有陣發性的潮紅及潮熱,突然感到胸部、頸部及面部發熱,有時伴有頭痛、眩暈、乏力等症狀。有時候夜間會加重,甚至影響睡眠和白天的工作。
這時候的婦女還可能會出現血壓波動,主要是收縮壓(高壓)升高,數小時後又可以恢復正常。這種現象絕經前1~2年最明顯,持續一年後症狀逐漸減輕或消失,出現這種情況的中年女性不妨去看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雌激素或採取其他治療手段進行緩解。
小心高血壓
患有高血壓的人也有可能不正常地臉紅。這又是為什麼呢?患有高血壓的人群由於心臟擴大、心肌肥厚、心肌收縮力增加,會引起頭面部血管擴張充血,才導致臉色發紅。所以,一些高血壓病人經常滿面紅光,另外,羅鴻宇也認為,如果一個人突然在兩顴處出現暗紅,可能是心臟病的先兆;如果面色紅得比較濃,脈象沒根,則可能是高血壓導致的。
一到晚上就咳嗽不止 揪出你的咳嗽病根
引起咳嗽的常見病因有十幾種,除了鼻炎、咽炎、氣管炎,以及各種肺病,過敏甚至是心情不好都可能讓你咳上幾天,而通過咳嗽的發作時間和症狀特點,能幫你初步判斷是哪兒出了問題。
趕時間小心得心臟病 心臟求救的3個信號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讓不少人每時每刻都在「趕時間」。但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過於忙碌、緊湊的時間安排,會增加發病風險,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