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名片也交際

  要想在商界獲得關注,首先要讓別人覺得你很特別,讓人覺得會願意與你合作。想像一下,你希望自己面前出現什麼樣的人呢?想清楚以後就努力把自己變成那樣的人。現在提供四種很簡單的好方法,能迅速幫你擴大人脈,增強影響力。

  分享自己的人際關係。最成功的傑出人士從來不會把自己的人際關係藏起來,他們是天生的聯絡者。你不僅可以做到這點,而且也應該做到這點。

  給自己培養一種習慣,每天從朋友圈裡挑兩個還不認識的人互相引薦。不是要你去推薦或建議某個人雇另一個人(儘管最後可能會變成這樣)。正確的方法是單純介紹兩個擁有某個共同點的人認識。可以是從私人角度,也可以是從職業角度。過程要簡單,比如「捷克,這是約翰。傑克對XXX很感興趣,約翰對XXX很關注。我覺得你們願意見面聊聊」。

  這種只需30秒的交際技巧不僅能讓你認識的人更加緊密,還為你提供了日後的交流話題。你可以創造另一個機會來增進感情,打個電話或寫封信問:「你之前有沒有……?」

  分享自己的知識。我們都希望能和熟悉業務的人一起做事——聰明、博學、認真又專業。如果你還做不到,那就每天都拿出些時間來閱讀最新的行業刊物、出版物和博客站點。每天只需30分鐘,不僅可以讓自己跟上時代,更可以將信息發給別人,從朋友圈裡找出至少3個會覺得這些文章很有趣、很有幫助或很重要的人一起分享。郵件里可以附上一段留言,「嘿,你看沒看過這篇文章?我讀了覺得很好,可能你會感興趣。你覺得怎麼樣?」

  這個方法不僅能為你塑造出一種行業領袖的形象,還能表現你對別人的關心。人們覺得很貼心,就會更樂意跟你做生意。

  分享自己的關心。很多時候我們會故意忽略個人情感,只關心工作上的事情。你可以說我感情太豐富,但有時人們需要的就是一個擁抱。

  從專業角度顯示關心。每天給某個你認識的人或希望合作的人發一張卡片。不是銷售東西,也不涉及市場推廣。不要求任何回報,哪怕只是一張很老式的手寫問候卡。

  買一些空白卡片,根據對方的情況每天寫些簡短的內容,可以是問候、祝福、安慰、致敬或增進友情。你不僅傳達了對別人的關心,更讓對方知道你非常關注他們生活中發生的大事小情。這樣有助於增進信任,也讓你在這個冷漠的商業社會中顯得非常特別,令人難忘。

  不要亂發名片。請接受這個有點反常的銷售建議: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派發名片(除非對方主動提出)。不發名片,但主動索要對方的名片,然後簡單地徵詢對方能否在某日/某時用電話或e-mail做跟進。想像一下就在你承諾的那一天(甚至是承諾的具體時點),你嚴格履行了約定的事情。在這個到處吊兒郎當、松鬆散散、毫無規矩可講的社會裡,這樣的行為將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形象?

  信任是建立關係和促進銷售的主要基礎,是在不斷承諾和兌現中培養起來的。如果你也贊同這個觀點,就會理解為什麼這個辦法很有效——你和新朋友之間的第一次互動就是做出約定和實現約定的過程。

  想像一下,如果你能將這4個方法認真實施,即使每天只接觸6個人,也會對你的人際圈和周圍的人產生巨大影響。這意味著每周建立30次聯繫,每年就有1,500次。很快,你那大方體貼、值得信任的名聲就會傳開,傳到客戶、潛在客戶和其他專業人士耳朵里。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司馬TA」成職場信奉的新法則

  新的一年,想升職、想加薪、想獲得老闆青睞、巧妙應對職場各種麻煩……「知識就是力量」的職場時代已經是過去式,如今想在職場獲得更多回報,智慧才是開啟收穫之門的金鑰匙。繼杜拉拉之後,司馬TA成為職場人士的新偶像,信奉用小智慧解決職場大小危機的職場生存法則,司馬TA們正在不知不覺地向著職場的制高點前進!再前進!

  何為「司馬TA」?

  知識不是力量,智慧才是!

  「司馬TA」,是英文Smart的音譯,TA既可指男性亦可指代女性。除了該詞本身表示精明的意思之外,上班族還精闢地解讀它的另一種詮釋:S指Specific(具體的)、M指Measurable(可衡量)、A指Achivement(可完成)、R指Realistic(現實的)、T指Time bond(時間段)。這些關鍵詞正是職場人士概括出的以Smart為基礎的另類生存法則:在工作中注意技巧,在短時間內達成現實目標。

  隨著首部網絡職場輕喜劇《司馬Ta呀》的熱播,司馬TA(SMART)職場生存法則隨之風行,成為都市白領最新職場寶典。如今司馬TA成為繼杜拉拉之後第二個標杆性的職場偶像。如果說杜拉拉是靠著老黃牛的精神種瓜得瓜,司馬TA們則是靠超高情商在職場中遊刃有餘,用智慧來化解職場中的各種危機。

  「司馬TA」自畫像

  干雜活,但不是干雜活命

  孫小姐是職場生物鏈上快樂不死的小蝦米,和已經爛俗的長篇勵志題材不同,她在職場成長的經歷是靠智慧取勝的結果。2006年大學畢業後,孫小姐和同班男生小武一同進了南京一家化工產品銷售公司。作為職場新人,孫小姐和小武開始在辦公室干的是影印和跑腿打雜的工作。很快,小武膩煩了這種簡單的低級重複勞動,並將這種抱怨擺在臉上,「我不是來打醬油的!」

  在充當影印機的同時,孫小姐則迅速融入到新環境中去。在替同事叫外賣的過程中,了解到各人的口味;在星座分析中,明了眾人的性格、偏好。同事們工作中需要幫忙,首先想到的也是孫小姐。有次,同事老王來不及趕銷售報表,孫小姐主動請纓幫忙。經理對報表很滿意,老王不忘提攜後輩,「小孫也出了不少力。」經理表揚孫小姐,在老王面前,孫小姐表現得謙虛有禮:「是前輩帶得好!」

  「你帶著情緒工作,沒有人會可憐你,反而會令人生厭。」「我能忍耐干雜活,但不能讓人覺得我是幹這活兒的命。」不抱怨、用輕盈的心態苦中作樂,孫小姐很快成為職場中老少咸宜的聰明族群。

  等到開始工作,孫小姐突出的工作能力很快得到公司的器重。在前輩面前,孫小姐保持了一貫的低姿態,每逢同事、領導生日,孫小姐總會貼心地送上賀卡,既溫馨又不會獻媚。晴天帶傘,預防職場「急」時雨。善於利用性別優勢,解決棘手問題。討好老闆又不刻意。作為司馬TA的典型代表,孫小姐智慧地打點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大小問題,很快新員工中脫穎而出,兩年後成為長三角區域部下屬部門的銷售主管。

  「司馬TA」側畫像

  奉行的是厚黑學投機取巧

  三年前一同進的公司,三年後眼看著孫小姐提拔了,小武仍在原地踏步。資歷說老不老,在新人面前可以充當入門老師,在部門裡業務水平還算不錯,可升職又基本無望。小武拿著吃不飽、又餓不死的工資,過的仍是不得志的日子。

  眼看著一同上崗的同學成為自己的領導,小武心裡頗多不爽。「如果職場都提倡司馬TA,有誰願意踏踏實實地工作?」在小武眼裡,司馬TA的粉絲奉行的其實是職場厚黑學:投機取巧。「就算一時可以上位,也不會太長久。」小武認為,要從同事中脫穎而出,踏實地干好活才是關鍵所在。「我承認處理好人際關係才能在職場中站住腳,可完全靠那些生存技巧只能說眼光太短淺、做人太油滑。」

  第三隻眼看「司馬TA」

  靠小聰明會撞死天花板上

  在沃爾瑪人事部門工作的曹小姐告訴記者,做一名司馬TA,可以運用職場智慧使自己的工作錦上添花,而打點好人際關係也是在職場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機靈的員工,工作中一點就透,在團隊中也能和大家很好地配合、相處。」

  除了對司馬TA的肯定,也有HR表示擔心。根據HR的經驗,司馬TA們往往是對企業忠誠度較低的人。「他們在公司里八面玲瓏,在行業里左右逢源,這類員工看重自身利益,他們往往是最快跳槽的那批人。」有HR表示,做司馬TA尋找職場捷徑無可厚非,畢竟羚羊起跑快了就不會被獅子吃掉。學會職場心機,可以讓你少走彎路,但每個人頭頂都有個或高或低的職場天花板。不是凡事都有捷徑。靠小聰明解決一切問題,只會讓你一頭撞在天花板上。

初涉職場別把錢看得太重

  職場新人對首份工作最大期望不是錢

  53.7%的青年認為第一份工作主要是「積累經驗」

  職場新人,感覺怎樣?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一項針對全國青年讀者的調查顯示,55.7%的受訪者表示第一份工作讓自己「興奮」且「輕鬆」,因為「開始接觸社會」,「開始自己掙錢啦」。

  與此相佐證的一組數據是,人們對於第一份職業的最大期望依次是「積累經驗(53.7%)」、「掙錢(31%)」、「符合個人興趣(15.3%)」,53.3%的人初入職場的感受與之前期望相符。

  不過,這種契合度在以「個人興趣」為首要追求的年輕人當中減到最低,他們當中只有2.8%的人對工作完全滿意,58.9%的人認為工作與期望不相符。

  新環境總要有一段時間忍受潮濕陰冷的角落

  這份工作對於李凡宇來說簡直是優中之選,新聞專業出身的他「殺」進某中央級媒體。很多從業人員的畢生追求成為他工作開始的平台。該滿意了吧!

  剛剛入職的兩個月,他的失落感卻在不斷增加。

  在李凡宇描繪的工作場景中,他仿佛又變成了一個小學生,什麼都得從頭學起。每天的工作就倆字「學習」——學習如何用印表機、學習如何發傳真、學習如何走最近的路線把一份文稿送到另一個部門……所有瑣碎的事情沒有一件和業務相關,李凡宇硬生生被整成一個雜工。

  「是真把我當成『蘑菇』了。」李凡宇自嘲地說。一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告訴記者,「蘑菇理論」認為,將初出茅廬者安排做打雜跑腿的事情,讓他受到批評和指責,從人才培養的角度,有利於他拋卻幻想,更加務實,儘快成熟。這種理論將職場新人比喻成蘑菇,「到一個新的環境總是要有一段時間忍受潮濕陰冷的角落」。

  本次調查中,「鬱悶(16.2%)」和「迷惘(25.4%)」成為一些職場新人揮之不去的感覺。

  剛剛進入一個事業單位的嚴舒發現工作比想像得要無聊,「自由感沒有了,太多不想做但是必須去做的事情」。「一天到晚坐在那兒,就算沒事也坐在那兒」,嚴舒抱怨道。「這麼多年都是以學生思維成長」的她,「轉身」轉得很艱難。

  為此,她決心考研,「不管怎麼樣,再做兩年學生也好」。

  「可能每一個混出來的人都一定經過了這樣一個階段吧」,李凡宇說,「真的得從頭學起,就算打鐵你還得摸到地方在哪兒才能開打呢」。${FDPageBreak}

  53.7%的青年認為第一份工作主要「積累經驗」

  好工作還是壞工作?入職報道第一天,齊鳴就給它下了定論。

  人事部門通知他入職的那一天,他上午9點準時到公司等候,等了人事部主任兩小時,等到分管部門領導時已經是下午。分管領導領著他走進辦公室的時候,多數人壓根兒沒抬起頭來,他老老實實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前熟悉了半天的環境。似乎沒有人注意他,更別說重視他。

  會務、記錄、整理分發來信,一個多月以來,工作不重卻一成不變。「實習期間都是被當成一個半人來使的,那才是受重視的感覺」。

  辭職!齊鳴打電話給老爸通知了自己的決定,老爸在電話那頭暴跳如雷,「你給我在那待著!」

  老爸老媽嚇得七上八下,齊鳴關上手機睡得呼嚕呼嚕。

  第二天早晨,躺在床上,齊鳴就像個小孩一樣,用一個又一個理由勸自己起來上班。「反正我才剛畢業,幹什麼都是學習」,齊鳴自己對自己說。

  為了每個月三千塊錢的薪水,他過得並不快樂。找工作的漫長曆程早磨光了齊鳴的各種想法。最初,「符合個人興趣」是他求職的首要標準,後來變成了看薪酬,再後來,他告訴自己,第一份工作就是「積累經驗」。

  本次調查中,53.7%的青年同樣認為第一份工作主要「積累經驗」。其次,31%的青年把重點放在「掙錢」上。

  現在的年輕人更現實?「收入過低」對於初入職場產生的壓力逐年上升,在「60後」、「70後」和「80後」人群中,以「收入過低」作為首要因素的,分別占16.4%、18.9%、20.2%。「我們這一代不一樣,我們讀書掏光了家裡的積蓄,畢業了又滿街都是大學生找工作」,有「80後」受訪者這樣說。${FDPageBreak}

  「我願意加班」

  他們滿腔熱血時刻準備著衝上工作前線。

  因為清閒,馬媛媛在大四那年的5月16日辭掉了她的第一份工作。沒有考慮過多的後果,只是想著「兩個月的實習期那麼清閒」,「覺得自己在那裡真是很浪費時間」,「我都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做什麼了,而且工作一點都用不上專業,很沒有成就感」。

  這一年7月,馬媛媛南下廣州

 
,在一家外貿公司開始了新的職場生涯。「現在覺得太累了,每天都要加班一兩個小時,有時候周末也要加班。」

  「我願意加班,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馬媛媛隨即補充道,「只要不是別人的工作沒做完要我陪著加班。」

  本次調查中,工齡剛滿一年的年輕人只有24%的人明確表示「不願意加班」,工作了三年以上的人群中,這一比例達到47.1%,而工作六年以上的人群不願意加班的人數則已過半。

  雖然自嘲「清閒的時候非常想找點事情做,現在很忙的時候又想清閒」,馬媛媛也一點沒有為當初的決定後悔。「我認為上班的時間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做些有實際效果的事情。廣州這邊的工作雖然辛苦一些,但是我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可能領導的一句表揚或者客戶的稱讚都可以給我帶來些安慰和自豪感」。${FDPageBreak}

  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惠普公司前董事長卡莉·費奧利娜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地產投資經紀公司做接線生,她的工作是接電話、打字、複印……到1998年,她已經是「美國商界最有權力的女性」。

  這是李凡宇常常用來安慰自己的一個經典案例,「卡莉的成功讓大家發現,任何事情都能讓你學到不少東西,關鍵在於你是否選擇了學習。」

  「一開始就能找到感覺,說明這個人沒什麼上進心」,李凡宇身邊也有新來的同事「有工資拿又輕鬆,領導還不管,覺得非常舒服」,不像他似的「一身勁使不出來」。但李始終相信自己必須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融入到單位中去,「把握和利用身邊的學習環境,機會不經意間就會來了。」

  一位資深媒體人,在和幾位即將邁入職場的新聞實習生討論這個問題時說,從學校的練習場進入職場的真正跑道,每個人都會多少有不適應的感覺,但這是成長必經的一步。「因為從入職那天起,你們面前的這個社會,終於不再像你們從小熟悉的家庭、學校那樣,以你們的利益為中心,而是以組織、社會的發展為目標了。」

  她認為,入職期一切不成熟的心理都該拋棄,開始不適應不代表以後發展不好,感覺良好也可能是個陷阱,青年人應以平常心來代替極端的正負情緒。

  「不要苦悶,因為你現在經歷的,以後都不會有了,要珍惜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和時間。」一位參加工作多年的網友留言。

輕鬆搞定8種難纏的面試官

面試中考官會通過各種看似與工作無關的話題與你交談,從而觀察你、審查你、評判你。所以你必須學會快速觀察考官,了解其說話方式、思維方式,以便應對各類問題。

職場禁用三C用語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人生之路,溝壑萬千,總免不了要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連《西遊記》裡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也有降不了的妖,伏不了的魔,他不得不去找其它神仙朋友,靠他們幫忙來度過難關。在現實職場中,我們遇到的困難也許還會更多,這時,我們就需要靠企業、老闆、上司、同事、下屬的支持和幫助,用團隊的力量去克服它。所以,為了給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職業發展環境,我們必須建立與老闆(公司、上司)、同事和下屬的三大共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