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祛體濕

入春後,人體內的濕氣也會日益加重。體內濕氣過多會影響到身體健康。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遇熱則成為濕熱,遇風則成為風濕,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判斷體內有濕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溏軟不成形。此外,舌苔膩,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說明體內有寒濕;如果舌苔黃膩,說明體內有濕熱。體內濕氣過重,覺得睏倦、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胃腸道症狀,即中醫講的「濕重如裹」。專家指出可以用以下方法祛除身體濕氣。

勤運動利代謝

運動可緩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試試慢跑、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健身運動,有助於氣血運行,增加水分代謝。

避免潮濕環境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如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等。

飲食清淡適量

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過食,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其寒涼性質。

祛除體內濕氣,薏米紅豆粥是佳品,既能當茶喝,又能當飯吃。薏米,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在熬薏米紅豆粥時,不要加大米進去。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濕氣,濕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

此外,中醫運用芳香、發汗及苦溫藥材,也是祛濕法寶。熱辣辣的薑汁發汗,最適合在淋雨之後驅散身體濕氣,預防感冒。食療防濕品還有:高粱、玉米、薏苡仁、扁豆、水芹、洋蔥、冬瓜、馬齒莧、鯽魚、鮑魚、田螺等。這些祛濕食物,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利水滲濕、清熱利濕、通便解毒的功效。通常祛濕湯有玉米排骨湯、冬瓜煲老鴨、薺菜茅根脊骨湯等。

拔罐艾灸去濕很方便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濕氣。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灸能夠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對祛除濕邪很有療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不同體質與相應的音樂調理法

1、氣虛體質

氣虛是指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所謂氣,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共同結合而成。氣虛,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

音樂調理:適合多收聽宮音、商音、徵音。因為宮音入脾、商音入肺、徵音入心。肺主氣、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需要心脈的推動。可多收聽古琴曲中的《流水》《陽春》《長清》《鶴鳴九皋》《文王操》等。

2、氣鬱體質

人體之氣是人的生命運動的根本和動力。生命活動的維持,必須依靠氣。人體的氣,除與先天稟賦、後天環境以及飲食營養相關以外,且與腎、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所以機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實質上都是氣在人體內運動的具體體現。當氣不能外達而結聚於內時,便形成氣鬱。中醫認為,氣鬱多由憂鬱煩悶、心情不舒暢所致。長期氣鬱會導致血循環不暢,嚴重影響健康。

音樂調理:多聽角音和徵音。角音入肝,能疏肝理氣;徵音入心,振奮心陽。古琴曲有《漁歌》《高山》等。

3、陽虛體質

陽虛指陽氣虛衰的病理現象。陽氣有溫暖肢體、臟腑的作用,如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陽虛體質特徵和寒性體質接近,為陽氣不足,有寒象,表現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蒼白,少氣懶言,嗜睡乏力,男性遺精,女性白帶清稀,易腹瀉,排尿次數頻繁,尤其夜尿多,性慾衰退等。

音樂調理:聽角音、徵音,振奮陽氣,增加人體活力。古琴曲《流水》《酒狂》《欸乃》等。

4、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是指當臟腑功能失調時,易出現體內陰液不足,陰虛生內熱的症候,常表現為形體消瘦,兩顴潮紅,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心煩易怒,口乾,頭髮、皮膚乾枯,舌干紅、少苔,甚至光滑無苔,多因燥熱之邪外侵、過食溫燥之品、憂思過度、房事不節、久病之後而發病。

音樂調理:多聽羽音、商音。羽音入腎,為水之下源,商音入肺為水之上源。羽調古琴曲有《烏夜啼》《稚朝飛》。商調式古琴曲有《長清》《鶴鳴九皋》《白雪》《瀟湘水雲》等。

5、濕熱體質

濕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濕熱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因此,濕與熱同時存在很常見。

音樂調理:宮音、羽音,宮音入脾,健脾化濕;羽音入腎,滋陰清熱,古琴曲有《山居秋暝》《憶故人》等。

6、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是指當人體髒髒功能失調,易引起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水濕停聚,聚濕成痰而成痰濕內蘊表現,常表現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胸悶,痰多,容易睏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體胖大,舌苔白膩,多因寒濕侵襲、飲食不節,先天稟賦、年老久病、缺乏運動而發病,常隨痰濕留滯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

音樂調理:多聽角音。古琴曲《陽春》《高山》等。這些曲子能提昇陽氣,使人情緒愉快,有益健康。

7、血瘀體質

血瘀是指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時,易出現體內血液運行不暢或內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內阻的體質,常表現面色晦暗,皮膚粗糙呈褐色,色素沉著,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質青紫或有瘀點,脈細澀。多因七情不暢,寒冷侵襲,年老體虛、久病未愈等病因而發病,常隨瘀血阻滯臟腑經絡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

音樂調理:應收聽角音、徵音,徵音入心,心主血脈,其華在面,角音入肝,肝主疏泄。古琴曲《陽春》《高山》《山居吟》等。

8、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又稱特稟型生理缺陷、過敏。特殊稟賦是指由於遺傳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狀態的體質,主要包括過敏體質、遺傳病體質、胎傳體質等。

音樂調理:多聽宮音、商音。宮音入脾、商音入肺,脾主四肢肌肉,肺主皮毛,內外兼顧,提高機體的適應性,代表的古琴曲有《寒山僧侶》《關山月》等。

特稟體質人群的飲食養生

過敏體質之人飲食應避開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減少發作機會。這些致敏食物因人而異,任何食物均有導致過敏的可能。一般來講,過敏體質者的飲食應提倡清淡、補益脾氣的食物。這類食物可以使身體衛氣充足,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對過敏有一定的改善和抵抗作用。

過敏體質者的飲食調養應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因病用膳,綜合環境、體質和疾病因素,主動摸索適宜自己的膳食。

一些生冷、辛辣、肥甘油膩的食物和葷腥發物應當忌食,比如酒、魚蝦、海產品、辣椒、肥肉、濃茶、咖啡等。

適宜的食物(個體過敏食物除外)有粳米、小米、小麥、大麥、惹米、蕎麥、綠豆、紅小豆、蠶豆、豇豆、蔬菜、水果、豬瘦肉等。

可以健脾益氣、增強免疫力的藥膳有:

推薦藥膳

1、牛奶藕粉

原料:牛奶、藕粉或澱粉各1大匙。

製法:藕粉、牛奶各1大匙一起放入鍋內,均勻混合後用微火煮,邊煮邊攪拌,直到透明糊狀為止。

功效:此食譜適合過敏體質的寶寶食用。

2、黨參雞片

原料:黨參30克,雞脯肉200克,冬筍、黃瓜各25克,雞蛋1個(取蛋清),鹽、料酒、蔥絲、薑絲、香菜段、雞湯、植物油、香油、澱粉各適量。

製法:雞脯肉洗淨,切片;黨參洗淨;冬筍、黃瓜均洗淨,切片;將鹽、雞湯、料酒對成汁;雞脯肉片加鹽拌勻,放入雞蛋清、澱粉拌勻。鍋內倒入植物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雞脯肉片,炸至熟時撈出,瀝油。鍋內留底油燒熱,下入蔥絲、薑絲、筍片、黨參煸炒,下黃瓜片、香菜段、雞脯肉片,烹入昧汁炒熟,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改善體質。

3、黃芪汽鍋雞

原料:母雞1隻,黃芪30克,鹽5克,料酒15克,蔥、生薑各10克,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法:雞宰殺,去毛,剁去爪,剖去內臟,洗淨後先入沸水鍋內焯至皮伸開,再用涼水沖洗,瀝乾備用。黃芪洗淨,切成6~7厘米長的段,每段再對剖成兩半,整齊地裝入雞腹腔內;蔥、姜洗淨後切段、片備用。將雞放入汽鍋內,加入蔥段、薑片、料酒、清水、鹽,用棉紙封口,上屜用大火蒸至沸後約2小時;出屜後,揀出蔥、姜不要,把黃芪片從雞腹內取出,碼放在雞上,加胡椒粉、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昇陽,養血補虛。

4、翡翠山藥

原料:山藥100克,芥藍25克,黑木耳10克,枸杞子5克,植物油、白醋、鹽、薑末適量。

製法:山藥刮去外皮,洗淨,切片;芥藍洗淨,斜刀切段;黑木耳溫水泡開,洗淨;枸杞子洗淨。鍋內倒入植物油燒熱,放入薑末略炒,放入黑木耳、芥藍段翻炒3分鐘,然後放入山藥片、枸杞子,加入適量白醋、鹽調味,翻炒制全部材料熟即可。

功效:平補氣陰,健脾開胃,增強體質。

5、扁鵲三豆飲

原料:紅豆、綠豆、黑豆各50克,冰糖適量。

製法:三種豆洗淨,用開水浸泡30~60分鐘,將三豆及泡豆的水放入沙鍋,補足清水,大火燒開,小火煮到豆爛,加入冰糖煮到溶化即可。

功效:提高免疫力、改善體質。

五形人如何養生

鬱金佛手蜜飲:鬱金15克,佛手12克,蜂蜜30克。將鬱金、佛手用冷水浸泡20分鐘後,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待藥汁轉溫後調入蜂蜜即成。有疏肝理氣、清熱解郁的功效。

特稟體質人群的起居養生

過敏體質的人由於各自身體情況不同,應按自身體質特點避開過敏原,防止過敏症狀的產生。平時應做好防護工作,減少與過敏原接觸的機會,身邊常備抗過敏或者備急的藥品,減少戶外活動,按程序進行室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