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有樣一句諺語「男人頭上三把刀,早酒晚茶黎明色」,認為「早酒、晚茶、黎明色」為養生三忌,事實上這三忌不僅適用於男性,也適用於女性。這三忌用現代醫學觀點分析,有其科學道理。
早酒 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少量飲酒可以使人體唾液、胃液分泌增加,促進胃腸消化和吸收,此外少量飲酒還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有預防和減少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發病率的作用。但是,清晨貪戀杯中物卻不可取。常言道:「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是一天的開始,若是晨起空腹就飲酒,酒精容易被身體吸收,加重醉意,從而引起頭昏、目眩,造成神智恍惚,使一天的工作和學習受到不良影響。此外,清晨空腹飲酒,易損害胃黏膜,引起急、慢性胃炎。長期早晨喝酒還易引起酒精中毒。因此,早晨喝酒對身體的危害很大,可使胃、腸、心、肝、腎等多臟器受損。民諺有「莫飲卯時(上午5時至7時)酒,昏昏醉到酉(下午5時至7時)」,說明早酒危害之重。
晚茶 經現代科學的研究表明,已知茶對人體至少有61種保健作用,對20餘種疾病有防治效果。茶葉中含有的化學物質達500種左右,比如芳香油、咖啡因、兒茶素、鞣酸、茶鹼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元素等。芳香油和咖啡因都能使神經系統興奮,具有驅散疲勞,促進新陳代謝的功能;茶鹼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能夠起到消食解膩的作用;兒茶素具有很強的抗氧活性,可清除體內氧化自由基,對延緩人體衰老進程,延年益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對維護機體健康也頗為有益。但是,如晚間飲茶(尤其是飲濃茶)就很不適宜。過量的咖啡因能興奮中樞神經,導致失眠、多夢、睡眠淺等現象,影響休息質量。另外,晚間飲茶過多,還有使神經衰弱者的症狀加重的副作用。一般而言,白天飲茶較為適宜,下午宜飲淡茶,另外飯後也不適宜立即飲茶,至少要間隔2~3小時方可飲茶。
「早酒晚茶」屬養生禁忌,專家提倡養生應「早蜜晚水」,即清晨空腹飲一杯蜂蜜水,晚睡前喝一杯涼開水,這才符合養生之道。
黎明色 男女交合是兩性相悅的最高表現。高質量的對男女雙方身心健康都有好處。但是,若選擇在清晨未起床之前行房事,卻會使雙方心力交瘁,有害身體。俗話說:「黎明同房,癱倒一床」,男女在交歡過程中,要消耗一定的氣力,特別是性高潮過後,雙方(尤其是男方射精後)都會感到疲憊無力,懨懨欲睡。而此時行房後片刻又得匆匆起身進入白天的學習、工作等諸事,得不到很好休息,往往精神欠佳,不利身心健康。雖然男人在黎明時都會出現一次性慾高潮,但千萬不能縱情,要加以節制。性學專家指出,男女性生活一般應安排在臨睡前進行,因為事後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機體體能的恢復。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針灸時「得氣」療效好
許多老年人都喜歡針灸治病,針灸對於許多急、慢性疾病效果良好,在西方亦頗受歡迎。但您知道嗎?中醫認為,針灸治病效果的好壞,取決於「得氣」,治療時是否「得氣」至關重要。
所謂「得氣」,是中醫針灸的專業名詞,現代人稱之為「針感」。當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醫生施以提插或捻轉等行針手法,使患者的針刺部位產生特殊的感覺和反應,這就是「得氣」。「得氣」是施行針刺產生治療作用的關鍵,也是醫生判定患者經氣盛衰、病候預後,而進行正確定穴、行針手法、針治效應的依據。古今醫家都十分重視針刺「得氣」。
針灸時是否「得氣」,患者可這樣判斷:當針刺腧穴得氣時,患者的針刺部位有酸脹、麻沉等自覺反應,有時或出現熱、涼、癢、痛、抽搐、蟻行等感覺,或呈現沿著一定的方向和部位傳導和擴散現象。少數患者還會出現循經性肌膚跳動、震顫等反應,有的還可見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經性皮疹帶或紅、白線狀等現象。在患者有自覺反應的同時,醫生也可感到針下沉緊、澀滯或針體顫動等反應。若針刺後未「得氣」,患者則無任何特殊感覺或反應。上述針感通過腧穴、經絡的傳導,作用於全身各個組織、器官、臟腑等,從而起到調節陰陽,調理氣血,進而促進機體功能活動恢復正常,達到治療各種疾病的目的。
夏季三伏伏天針灸效果好
針灸治病,簡便易行,且適應證廣泛,如對於風濕病、關節痛、腰腿痛、神經痛、腹痛嘔吐、泄瀉等疾病都有較好的效果。對於一些冬季容易發作的病,可以在夏季最熱時期(伏天)進行針灸治療,俗稱打伏針。在伏天針灸猶如身體虛弱的人在冬天吃補品,不但可以扶助正氣,增強體質,而且能祛除風濕,疏通經絡,消腫止痛,防治疾病。
祖國醫學認為,夏季三伏,陽氣最為旺盛,此時機體氣血充盈,功能活躍,經脈之氣流暢,穴位得氣敏感,針刺後病灶的感應性好,從而可以取得顯著效果。
如支氣管哮喘,在寒冷的刺激下每易發作。若在盛夏三伏季節,人體肺氣通暢,經穴開達,採用穴位敷貼或針灸,可以起到扶正固本,補肺化痰,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截治病根,有效地預防秋冬時的哮喘發作。
另外,伏天衣著單薄,易於取穴定位,消毒留針,不必如冬天那樣需要良好的保暖措施,這也是伏天針灸的又一好處。當然疾病的發生是不分季節的,在其他季節發病時,也可採用針灸及時早期治療,不要延誤病情。
退熱盲區:針灸放血並不是萬能
和刮痧一樣,針刺放血是一種古老的中醫傳統療法,根據不同病情,用三棱針刺破人體特定腧穴或部位的淺表血管,通過放出適量的血液,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古稱「刺絡法」。實踐證明,放血療法對高熱、神昏、中暑及各種疼痛均有一定療效。
警惕:牙齒稀鬆可能腎氣不足
中醫理論認為,腎「主骨生髓」,而「齒乃骨之餘」,意思就是說,牙齒的功能與腎臟的功能有著密切聯繫。腎中精氣充足,則「齒健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