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頸椎問題?揭頸椎病的5種「偽裝」

由於對頸椎病的認識不全,大多數人只有在出現脖子僵硬、肩膀疼痛等症狀時才會想到頸椎病,但在出現心絞痛、眼部發癢、視力下降等症狀時卻很少考慮,甚至不少醫生也會被頸椎病「狡猾」的症狀蒙蔽,造成誤診。

偽裝一:視力下降。頸椎病還可表現為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淚、視野縮小,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但多數伴有頸椎病的其他症狀,如頸肩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等。建議出現上述眼部症狀而未查出眼部問題時,最好做頸部X光片排除頸椎問題。

偽裝二:高血壓。有些高血壓是由頸椎病引發,也就是頸性高血壓。當中下段頸椎錯位時,刺激了頸動脈竇,使血壓突然升高(如起床時、低頭時),有時卻又降到低於正常血壓值。頸性高血壓患者無血管、心、腦和腎等器質性病變,使用降壓藥物治療無效,並且常常伴有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現象。

偽裝三:心絞痛或心律不齊。頸背神經根受頸椎骨刺的刺激和壓迫,會引發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等心絞痛症狀以及心動過速或過緩。當患者的頸部症狀不明顯而心血管症狀較重時,往往被誤診。和冠心病不同的是,頸椎病患者的疑似心絞痛症狀多在低頭工作過久、突然的扭頭或甩頭後發生,患者還會自覺頸部活動受限、頸椎伴有壓痛。這類患者就醫時需要做一個頸部X光片檢查。

偽裝四: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患。由於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供血不足,患者會在行走中因突然扭頭、身體失去支持而摔倒,並伴有劇烈眩暈或頭痛、噁心、嘔吐、出汗等症狀。但和腦動脈硬化不同,頸椎病患者發病跌倒後,會因頸部位置改變而很快清醒並站起,不伴昏迷,亦無後遺症。患者就診時可同時查腦部核磁與頸椎核磁。

偽裝五: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由於椎體側束受到頸椎骨刺的刺激或壓迫,導致下肢運動和感覺障礙,患者可出現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時有踩棉花的感覺,個別患者還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或大小便失禁等。通過頭部CT排除腦血管病變後,要考慮頸椎病可能。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食」到病除 四款藥膳強力對抗感冒

冬季天氣寒冷,進入了大雪節氣,氣溫更低了,很多人遭遇了感冒的侵襲,嚴重影響日常的工作與生活,那麼我們該如何緩解感冒症狀呢?下面專家就為大家介紹四款輔助治療感冒的藥膳,強力對抗感冒,讓你安然度過寒冬。

姜蔥豆豉豆腐湯——散寒開痰

材料:淡豆豉15克,豆腐l塊。藥材:北黃芪5錢,白朮15克,西洋參12克。調料:蔥、生薑適量。

做法:切去蔥須,切段。淡豆豉與生薑洗淨備用。豆腐切塊;北黃芪和白朮洗淨後用布包起來備用;西洋參洗淨備用。鍋中倒1大匙油燒熱,放入豆腐煎至表面微黃,移入湯鍋,加入淡豆豉、生薑片和1500毫升水,放人藥材包,用中火煲30分鐘,再加入蔥白,待湯煮滾,撈出藥材包,加鹽調味,趁熱飲用。

功效:淡豆豉、蔥白都有解表發汗的作用;生薑對發表、散寒、止嘔、開痰、鼻塞也具療效;豆腐具有清熱、生津、解毒、解酒的作用。在傷風之初,這一道湯有助緩解喉嚨癢、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現象,可治輕微風寒感冒。

苦瓜豬肉湯——祛濕解表

材料:苦瓜200克,豬瘦肉50克。調料:鹽適量。

做法:將豬瘦肉洗淨後切成片,苦瓜切成片,然後一起煮成湯,即可。

功效:苦瓜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苦瓜與豬瘦肉同煮能祛濕解表,適用於暑濕感冒。唾蔓習人所以患感冒,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風邪」,便是從背部的風門侵入體內,然後積存於頸部的風池處,集中於後頭部的風府,使病情加重,因此防治感冒。

川芎白芷燉魚頭——祛風散寒

材料:鱅魚(黑鰱、花鰱)頭1個。藥材:川芎、白芷各6克。調料:蔥10克,胡椒粉3克,生薑5克,雞精適量。

做法:鱅魚頭去鰓,洗淨。將洗淨的鱅魚頭同川芎、白芷、蔥、胡椒粉、生薑等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加入適量料酒、雞精、鹽,再以文火燉半小時,加雞精調味即可。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止痛。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頭風、牙齦腫痛等。注意:川芎、白芷為辛溫性烈之品,易傷陰助熱,且氣味濃烈難於食用,須控制用量。

蘿蔔姜棗湯——化痰止咳

材料:白蘿蔔1個,大棗若干。調料:生薑、蜂蜜適量。

做法:白蘿I-、生薑洗淨,晾乾,切成薄片待用。將白蘿蔔、生薑、大棗置鍋內,加水1碗,煮沸20分鐘,去渣留湯。最後加入蜂蜜,再煮一沸即可。趁熱飲。

功效:白蘿蔔是一種常見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帶辛辣味,有預防感冒的功效。此湯有辛溫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可輔治療風寒感冒、咳嗽、鼻流清涕。

冬至吃什麼好?冬至常用「補冬」藥膳處方

12月22日冬至節氣,意味著進入數九天,迎來最寒冷的天氣,《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可見,冬至前後人們開始進補是最好時間。

冬至遵循3個基本原則

1、起居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有晨練習慣的人群應注意,晨練時間不宜過早,以免誘發呼吸道及腦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復發。

2、藥補 在這個階段,有些人喜歡藥物的冬令進補。比如膏方。膏方中加入不少甘甜滋潤補養藥物,服用時感滑潤爽口,既能進補,又能治病。有病治病,無病防病,所以冬季進補膏方在有些地方成為一種時尚。

3、食補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中醫又分為幾大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類食物優點和缺點。

①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②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③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常用「補冬」藥繕處方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從立冬開始至冬至前後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大家稱為「補冬」。正確的「補冬」,能使身體強壯而又保持窈窕。

1、八珍:當歸、地黃、枸杞、芍藥、白朮、茯苓、大棗、甘草。

2、四神(又稱「四臣」):蓮子、芡實、、山藥、茯苓

3、四物:當歸、川芎、芍藥、地黃。

4、單方:人參、當歸、田七、杜仲等。 烹調方法:將準備好的漢藥,如八味、四味、二味或一味,放入大壺內。接著準備家禽(雞、鴨)或野禽(雉雞、斑鳩等),還有豬腳(肘子)、豬肚、腰子、鰻魚、鱉等,經過處理後再放入大壺中,然後倒入水和酒,或僅使用酒來慢慢燉煮。

煮好的補冬品,有效成分會滲出於湯中,肉里的軟骨會鬆軟到入口即化,漢藥獨特的味道則會滿室生香。

注意:「補冬」最好在身體狀況良好時進行,患有感冒而發燒或咳嗽時應避免。然而,「四神」的藥性特別溫和,而且富有滋養又能強化腸胃,因此即使處於感冒體力衰弱的情況下,只要有些食慾,即應多加食用。

小兒腹瀉吃什麼藥好呢?介紹幾種口服治療

小兒腹瀉係指原來排便習慣的改變,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含有膿血。由於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故四時寒暑溫涼的變化,都有所影響,會導致小兒腹瀉。小兒腹瀉應調整飲食,下面小編介紹小兒腹瀉用藥。

小兒腹瀉警惕食物過敏 4種腹瀉類型的食療食譜

小兒腹瀉好發秋季。該病為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因顯微鏡下其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也就是一種病毒性腸炎,約占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所以人們常稱作秋季腹瀉或輪狀病毒性腸炎。2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高,特別多見於6個月至2歲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