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建議,「養、療、治」結合應對寶寶虛汗問題
現代醫學證實,常出虛汗者易致脫水、體內電解質平衡紊亂、微量元素喪失。輕者會經常頭暈,食欲不振,並且晚上不安穩,身體抵抗力也下降,從而容易感冒;嚴重的出現肌肉抽搐,時常感覺心慌氣短,導致大腦記憶力下降,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
與此同時,兒童患上汗症會出現夜驚夢多,平時容易累,並且常常感冒等情況,重者還會引起其他疾病,如肺結核、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因此專家提醒,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汗症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這點家長需警惕。
考慮到寶寶的身體和年齡問題,抗生藥效果雖然好,但是副作用也大,對兒童更是不適合,其他的西藥又沒有抗生藥的療效顯著,相反,中醫的「養、療、治」結合的優勢就凸顯了出來。
治:
奇星虛汗停顆粒是根據中醫「虛則補之」的法則,精選煅牡蠣、黃芪、浮小麥、糯稻根、大棗等諸味藥材科學組方和配伍,達到益氣養陰、固表止汗的目的,尤其對氣虛或氣陰兩虛引起的自汗、盜汗效果顯著。
療:
所謂「藥療不如食療」,治療兒童虛汗,家長們應該充分重視食療的部分!如果寶寶的虛汗比較嚴重,推薦媽媽一道湯:泥鰍湯:取泥鰍三四條,洗淨後 放入油鍋內炸成微黃色,再加水,放入少量的蔥、鹽。寶寶吃泥鰍並喝湯,一周2~3次。泥鰍可以補氣虛、暖脾胃、止虛汗,適合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 良、體虛盜汗的寶寶食用,有助於生長發育。
養:
兒童的養身體很重要,除了日常的是不之外,適當的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長們帶上寶寶,經常跑跑步,游游泳之類的,及可以鍛煉了身體,又增進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治療虛汗的食療方
治療虛汗的食療方
1、黃芪紅棗湯:黃芪15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文火煎煮1小時,每日一劑,分2-3次服食,連服10天。對氣虛衛表不固之汗症效好。
2、黃芪豬瘦肉湯:黃芪15克,豬瘦肉50克,加清水適量,煲1小時,食肉飲湯,連服5次。對表虛自汗效佳。
3、黑豆圓肉大棗湯:黑豆30克,桂圓肉10克,紅棗30克,洗淨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慢火煲1小時左右,一天內分2次服完,連服15天為一療程。對表虛自汗及營衛不調之汗症均有效。
4、浮小麥羊肚湯:浮小麥30克,裝乾淨小布袋內,羊肚50克,洗淨切塊,加水適量,慢火煮至爛熟,撈去布袋,調味,食肚飲湯,一天內分次吃完。連用5-10天,有健脾止汗作用。對虛汗均有效。
5、泥鰍湯:泥鰍100克左右,溫水洗去粘液,剖腹去腸洗淨,用油煎至黃色,加水一碗半,煎30分鐘,鹽調味,一天內分次吃完。(幼兒可飲湯不吃泥鰍,以免骨鯁)。連吃3-5天,對虛汗有效。
老是出虛汗是怎麼回事
一、輕型盜汗的病人
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二、中型盜汗的病人
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三、重型盜汗的病人
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蓆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小孩虛汗常用的食療方法
泥鰍湯:用泥鰍120克,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腸臟,用油煎至金黃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每天1次,小兒則分次飲湯,不吃魚。連服3-5天。有補氣益陰之效。適用於盜汗者食用,民間常用治療小兒盜汗,功效顯著。
寶寶出虛汗該如何是好
飲食方面,避免讓寶寶吃過辣過燙的食物,這類食物吃了會導致寶寶出虛汗,一般飲食回歸清淡就不會再有虛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