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吃螃蟹的3大好處 吃蟹要注意4點

  秋風送爽之時,正是蟹肥膏紅之日。秋季是河蟹大量供應的季節,河蟹味美,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及鈣、鋅,還含有較多的鐵、維生素等。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人們喜食佳品。

  秋季吃螃蟹的3大好處

  1、抗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螃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並且多半以優質蛋白為主,而這些優質蛋白質中還含有胺基酸,可增加淋巴細胞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抗感染的功效。手術後或受傷人群可以適量多吃螃蟹。

  2、解毒功效

  精氨酸能參與體內能量代謝和解毒工作,適量吃蟹可促進肌體能量平衡,對體內毒素起到很好的排泄作用。因此便秘患者可以多吃些蟹肉。

  吃螃蟹千萬不要過量,由於螃蟹屬於寒性食物,過量食用會影響腸胃健康,誘發腹瀉等症狀。

  3、預防腫瘤

  蟹肉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其中維生素A、維生素E含量最高。這2種維生素可以保護黏膜上皮組織,軟化血管和抗衰老。

  螃蟹中還含有大量的硒,每100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達56.7微克。含硒高的食物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還能起到預防腫瘤、抗癌的功效。

  吃蟹要注意以下4點:

  1、吃蟹加些新鮮薑末和食醋。

  螃蟹味咸、性寒,而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解毒之功效;醋除了調味外,還可以殺菌,破壞蟹中的組胺。而且生薑和食醋是調味品,吃蟹時蘸上薑末醋汁,才能使蟹味更鮮美。

  2、不吃死蟹。

  蟹死後,其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縮短。蟹體內的細菌會迅速繁殖,並擴散到蟹肉中去。在弱酸條件下,細菌會分解蟹體內的胺基酸,產生大量組氨和類組氨物質。組氨會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類組氨會使食者嘔吐、腹痛、腹瀉。

  3、吃蟹要適量,搭配有講究。

  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不要喝茶。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於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同時,螃蟹不要和柿子一起吃,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會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質長時間留在腸道內會發酵腐敗,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還可能引起結石症等。

  4、以下人群不宜吃蟹。

  患有傷風、發熱胃痛以及腹瀉的病人,消化道炎症或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症、肝炎活動期的人都不宜食蟹;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蟹黃,蟹肉也不宜多吃:體質過敏的人不宜吃蟹。

  這樣洗螃蟹最乾淨

  1、先在安置螃蟹的桶里倒入少量的白酒,可去腥味,適量即可,

  2、等螃蟹略有昏迷的時候狠狠的抽它們,用鍋鏟的背面最佳,直到它們被抽暈為止,

  3、這個時候是下手的最好機會,用手迅速抓住它的背部,將螃蟹提到和下巴保持水平的位置,這個位置的視角最佳,

  4、暫時放下鍋鏟,拿起刷子朝著已經成平面狀的螃蟹腹部猛刷,

  5、刷的時候你不應該想的是在刷一隻螃蟹,而是應該想像成在刷皮鞋,各個角落都不要遺漏,

  6、檢查沒有淤泥後丟入另一桶中,用清水沖醒它們。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保健飲食健康指數是多少?讀懂5麵包健康指數

馬女士很注意養生,為了不透支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活力,在主食之外她也經常為自己挑選一些小零食,「我比較喜歡大棗、乾果,還有一些水果乾和肉乾,以補充精力,增進體力。」

已到中年的任先生平常公司的應酬很多,體恤任先生的任太太總是會給他備一些牛肉乾和水果,作為晚上回來的「宵夜」。

專家告訴你:堅果好處不少

「苯甲酸鈉是非常常用的防腐劑,汽水、果汁等所有的飲料和絕大部分的食品如蛋糕、果脯、肉鬆、肉乾等都使用。但苯甲酸鈉畢竟不是營養素,作為人工合成的防腐劑,吃多了肯定有害。」韓主任告訴記者。專家建議,中年人應該儘量少吃甚至不吃含有苯甲酸鈉的加工食品和飲料,據專家稱,雖然人的腎臟有排毒功能,一般一兩天內可將安全範圍內的防腐劑排出體外,但如果長期且同時食用多種含有同類防腐劑的食物,也會對人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及手腳發麻、記憶力衰退、周圍神經炎等疾病)。

專家介紹說,「對中老年人來說,核桃、榛子、開心果、腰果、栗子、蓮子等,是一類有益健康的零食。它有降血脂,防止血小板凝集,降低血壓,加速膽固醇代謝,促進卵磷脂合成的作用。因而能夠幫助心臟健康,減少心腦血管病。堅果中含大量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能力,可清除體內自由基,使人體內細胞免受損傷,提高機體免疫力,在抗腫瘤細胞增生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另外堅果類食品中含有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糖水平,並有通便、防癌的作用,對中年人非常有益。」

零食成分:

核桃:脂肪油、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

花生:維生素K、維生素E、維生素C、微量元素 硒、白藜芒醇

水果:糖、鈣、鈉、鋅、錳、vc

蜜棗:糖、粗脂肪、粗纖維、粗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磷、鐵、鈣

水果蜜餞:甜蜜素、安賽蜜、糖精鈉、苯甲酸鈉、胭脂紅、檸檬酸、阿斯巴甜

牛肉乾:熱量、硫胺素、蛋白質、膽固醇、鐵、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蔔素

健康分值:

脂肪油0、鈣+10、鐵+10、維生素A+10、維生素B+10、維生素C+10、維生素E+10、甜蜜素-10、安賽蜜-10、糖精鈉-10、苯甲酸鈉-10、檸檬酸-10、阿斯巴甜-10、山梨酸鉀-10、膽固醇-10、脂肪-10、胡蘿蔔素+10。

健康指數:70

常見五種麵包健康指數 不能只顧口味挑

麵包種類越來越多,面對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麵包,你是否在眼花繚亂之餘,不知該如何挑選呢?據調查,大多數人挑選麵包時,只考慮自己的飲食習慣與口味,對於麵包的種類了解甚少,因此選購與食用過程中難免存在許多誤區。

1、讀懂麵包

你知道麵包配料表中的配料都起什麼作用嗎?要選購健康的麵包,就必須先搞明白配料表。

以營養型切片麵包為例,配料表中一般包括:高筋小麥粉、水、白砂糖、燕麥、起酥油、酵母、食用鹽、麵包改良劑(澱粉、維生素C、單甘酯、澱粉酶)、丙酸鈣、食用香料等。

如何解讀這些配料呢?按照相關法規,配料表中第一位的原料就是添加數量最多的原料。

因此,最大量的原料是高筋小麥粉,然後是白砂糖。「高筋」的意思是麵筋蛋白含量高,這樣的小麥粉製作麵包之後膨發體積大、彈性強、口感好。糖不僅能夠提供甜味,還能讓麵團柔軟,也能改善麵包口感和香氣。

添加「起酥油」(常常簡寫為「酥油」,有時候也用「麥淇淋」或「植物奶油」等類似原料,主要成分接近),是用來增加麵包柔軟可口性。起酥油主要原料之一是「氫化植物油」,因此,起酥油自然是少吃為好。考慮到普通切片麵包中脂肪總量不多,少量起酥油還可以接受。

酵母和鹽是自古以來麵包製作的必要原料。酵母是麵包發酵產氣的根源,也是麵包中香氣重要來源。

要製作美味麵包,「麵包改良劑」也必不可少。

正規合格的改良劑家族有很多成員:澱粉和澱粉酶可以提高麵包的柔軟度;維生素C增加麵筋的韌性;單甘酯是一種乳化劑,是類似油脂的物質,和油脂一樣在人體中正常消化吸收,它能讓麵包放兩三天也不容易變干發硬,一直維持柔軟有彈性狀態。

丙酸鈣是麵包防霉劑,讓麵包在兩三天時間內不容易長霉。聽到「防霉劑」這名字似乎很可怕,其實它安全無毒,因為丙酸是人體腸道中的正常物質之一,而鈣對人體也有營養作用。

食用香料是為了增加香氣,比如,明明沒有放真正的奶油,麵包卻散發濃郁的奶油香氣,誘惑人食慾,多少有點誤導嫌疑。

2、選購雷區

根據配料不難看出,由於配料使用差異很大,因此麵包健康指數差別也很大。

NO.1 夾心丹麥包

健康指數:★★

鬆軟的夾心丹麥包,口感酥香柔軟,這是因為在製作時,需要加入20%-30%的黃油或者起酥油,從而形成特殊的層狀結構。從健康角度說,這類麵包熱量太高,而且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加上糖分較高的巧克力夾心,熱量更升級,所以應該儘量少吃,每周最多不要超過一個。

與夾心丹麥包類似的還有奶油夾心麵包、牛油麵包以及蓬鬆大麵包等。

NO.2 堅果圈

健康指數:★★★

加入黃油的圓圈麵包,由於含有一定量脂肪和膽固醇,令健康指數打折扣。但由於麵包中加入大量葵花籽或杏仁片等堅果,則增加了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有助抗氧化,提升了健康功效。

NO.3 義大利麵包

健康指數:★★★★

僅僅在麵粉中加入一點鹽發酵而成的義大利麵包,不含任何糖分和脂肪,是較為健康的選擇。口感上較為清淡,不咸不甜。義大利人習慣將這種麵包從中間切開,加入一點火腿,就是一個不錯的三明治了。

NO.4 法棍

健康指數:★★★★

正宗的法棍原料很簡單,只有4種:麵粉、水、酵母和鹽,不加入一點油和糖,熱量較低,是很健康的選擇。口感上外皮鬆脆,內里鬆軟,往往被作為主食食用。

NO.5 黑麥麵包

健康指數:★★★★★

黑麥麵包與全麥麵包一樣,是最為健康的麵包之一。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毒清腸,還能讓人較快產生飽腹感,間接減少攝取量,從而有助減肥。由黑麥製成的麵包相對全麥麵包還有低糖、高鈣、富含硒的特點。質地越粗糙,尤其具有粒狀麥麩的麵包越有營養。

3、健康麵包怎麼選

正確選擇健康麵包的方法是應該遵循「硬、淡、粗」3個原則,但是中國人選麵包,普遍還是喜歡「軟、甜、細」。

俄羅斯大列巴

對於日常可以買到的麵包,俄羅斯大列巴是首選,其中脂肪含量非常低,而膳食纖維又很豐富,非常適合平時吃得太好的人。

全麥吐司、白吐司

其次,全麥吐司、白吐司也不錯,口感細軟,老人和小孩都可以接受。全麥吐司又比白吐司更勝一籌。還有一些添加了紅棗、芝麻、玉米等成分的吐司麵包,味道更多元,但營養和普通吐司相差不多。

夾餡白麵包

再次,可選擇各種夾餡白麵包,比如果醬餐包、奶油餐包等。這類麵包質地和白吐司差不多,但是其中的夾餡如果含糖量很高、奶油中反式脂肪含量很高,兒童、老人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都不適合多吃。還有一種叫做菠蘿包的麵包,上部有一層美味的「菠蘿皮」,是用黃油、糖和麵粉混合而成,熱量也比較高。

4、美味麵包健康吃

麵包購買回家後,什麼時候吃更好,如何儲存才能保「鮮」,很多人都不清楚。

美味的麵包怕「受凍」

大多數人購買回新鮮麵包後都是儲存在冰箱冷藏室。麵包冷藏後容易變干、變硬、掉渣兒,營養和口感還不如常溫下保存的好。研究表明,21℃-35℃是最適合麵包的保存溫度。專家表示,買回的麵包最好2天內吃掉,常溫下只需把袋口封嚴即可。如果要存放一周以上,應當包嚴實放至冷凍室內,拿出後用微波爐化凍到室溫,吃起來口感很新鮮。

烤麵包,有講究

有些人習慣將麵包烤著吃,能讓它的香氣散發,表面酥脆。專家提醒,烤饅頭片和麵包片時,一定要控制好溫度和時間,只需一兩分鐘,到微微發黃的程度就行了,千萬不要一直烤到顏色發褐變黑,否則食用後不利於身體健康。

剛出爐的麵包不宜立刻吃

新出爐的麵包看上去非常新鮮,但專家說,任何經過發酵的東西都不能立刻吃,剛出爐的麵包還在發酵,馬上吃很容易引起各類胃部不適症狀,放兩個小時後方可放心食用。還有人喜歡吃大而鬆軟的麵包,覺得口感好,其實麵包發酵也有一個度,體積過大不見得營養就多。

吃麵包別剝麵包皮

麵包在烘烤時,產生一種物質積聚在麵包皮上,不僅可使麵包皮變黑變甜,更能激活抑制自由基活性酶,能夠抗癌,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為此,吃麵包最好連皮吃。

喝點紅豆水輕鬆瘦臉 非人人都適宜喝

   近日有女明星在網上公開臉尖秘訣,稱喝紅豆水能消下半身水腫、瘦成V型臉。對此,專家指出,紅豆的利水功效確實不容小覷。中醫有「五色入五臟」的養生概念,紅豆屬赤色,入心,能帶動血液循環;古籍也記載,紅豆有清熱解毒功效,經常被用來改善腳氣病及消下肢水腫。

  人體本身有留鉀排鈉的機制,紅豆是高鉀食物,加上豐富的纖維,能幫助排便與利尿。紅豆經浸泡、加水燜煮後製成「紅豆水」。網絡上還盛傳各式煮紅豆水的方法,但飲用前,專家先幫你破除幾個盲點:

  紅豆水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喝紅豆湯是一種最好的消腫方法。水腫患者小便少,如在初時就用紅豆煲湯作為飲料,次日腫勢就可減退,連服六七天,可能完全消散。老年人夏季腿腳出現水腫,可以食用紅豆粥,抑制病情反覆發作。紅豆除了防治各種水腫外,還可緩解因氣溫升高所致的心煩易怒、口渴煩躁等症。

  每個人都適用紅豆水?

  紅豆水對因口味重、壓力或排便不順引起的水腫更有效。疾病引起的水腫患者要特別注意控制水的攝入。比如慢性腎臟病患,因腎臟過濾功能失調,喝進去的水排不出去,反而加重身體負擔,不建議飲用紅豆水。此外,紅豆水儘量熱飲,否則會延緩代謝。

  煮紅豆水該用什麼豆?

  紅豆古名赤小豆,也有人說兩者是不同品種,到底哪種好?紅豆與赤小豆分屬不同品種。赤小豆在中醫里屬藥材,外觀較一般紅豆細長,偏暗紫色,常有人將兩者搞混。赤小豆的利水作用比紅豆還要強一些,但用一般紅豆也有利水的功效。

  太瘦的人不適合吃紅豆或喝紅豆水?

  利水不等於脫水。紅豆雖然有利尿功能,但不至於像利尿劑一樣,引起脫水或口乾舌燥。

  紅豆的食用方法是什麼?

  將紅豆和鯉魚煮湯食用,對水腫、腳氣、小便困難等起食療作用,還能治療肝硬化、肝腹水,補體虛;紅豆與冬瓜同煮後的湯汁是解全身水腫的食療佳品;紅豆與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療腹瀉。另外,紅豆還可與中藥同用,如紅豆配以連翹和當歸煎湯,可治療肝膿腫;紅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湯可治療腸痛等。

  紅豆水該怎麼煮?

  可以採用以下方法煮紅豆水:1.紅豆1杯洗淨,加入4~5杯冷水,浸泡約30分鐘。2.水不倒掉,煮到滾。水滾後關火,蓋上鍋蓋燜煮15~30分鐘,鍋里的紅豆約一半有破皮,一半沒破,水呈半透明紅褐色。3.取尚未完全混濁的紅豆水,特別是頂層的上清液飲用;剩下的紅豆可留下來給家人煮紅豆湯。

秋季如何才能睡得好睡得健康

我國古代養生學家對睡眠方位有一定的研究。《四時調攝論》中說:「秋七月……生氣在午,坐臥宜向正南……仲秋之月……生氣在末,坐臥宜向西南方,吉……季秋之月,生氣在申,坐臥宜向西南。」也就是說,秋季坐臥宜朝西南方,而秋季頭向西也是應秋氣旺於西方之理。因此,秋季睡向應向西南而臥,以順應自然,協調陰陽。

橄欖油怎麼吃最健康 如何吃得更明白

橄欖油以其獨特理化指標與保健功能,正在逐步成為新世紀理想的食用油。在西方很多國家已普遍使用橄欖油,如果拿普通色拉油和橄欖油比較,色拉油呈透明黃色,聞起來有明顯的油脂味,入鍋後有少許青煙;橄欖油顏色黃中透綠,聞著有股誘人的清香味,入鍋後一種蔬果香味貫穿炒菜的全過程,它不會破壞蔬菜的顏色,也沒有任何油膩感。橄欖油怎麼吃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