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約有20 億人已感染B型肝炎病毒,其中3.5億B肝病毒攜帶者中有近1億中國人,全球每年約70萬病毒性肝炎相關死亡人群中我國占近半。
肝炎通常是由病毒造成的,毒性肝炎分為甲、乙、丙、丁和戊型,其中B肝和C肝會導致肝硬化和肝癌。雖然人們對於「肝炎」一詞不再陌生,但是很多人對肝炎認識不足,甚至存在一些誤區,嚴重影響了對肝炎的防治。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內五科主任邢卉春詳細解讀了肝炎的六大常見誤區。
誤區一:肝炎都具有傳染性
肝炎有病毒性及非病毒性。目前已確認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五種。甲型及戊型肝炎是通過消化道傳播,而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通過母嬰垂直、血液、體液、注射及性接觸等傳播。對於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共同用餐、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播。這也是衛生部出台關於入職入學體檢時不再查B肝相關指標的依據。而非病毒性肝炎如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沒有傳染性。因此不是一接觸肝炎病人就會被傳染的。
誤區二:「小三陽」好「大三陽」不好
所謂大三陽是B肝五項中HBsAg、HBeAg及抗HBc三項陽性;小三陽指B肝五項中HBsAg、抗HBe及抗HBc三項陽性(區別在於HBeAg與抗HBe何者陽性)。慢性B型肝炎病情輕重要看肝功能等指標的好壞;傳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載量。在抗病毒治療中在HBV DNA檢測不到後,如果伴隨大三陽變成小三陽,提示病毒在被清除中,但如果HBV DNA仍然陽性,即使已變成小三陽也還是有病毒活動。因此,要依不同的時間、背景辯證地看待大三陽和小三陽。
誤區三:保肝治療能治癒肝炎
B肝病毒、C肝病毒是造成肝炎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保肝治療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種對症治療,轉氨酶降至正常也並不等於慢性肝炎治癒,病毒仍然潛伏於肝細胞內,隨時可能引起再次轉氨酶升高。因此,抗病毒治療才是各種治療的最重要的治療,只有把病毒長期抑制,才能避免病毒繼續破壞肝臟,這才是治療的根本。另外B肝的抗病毒治療較艱難,千萬不能迷信「江湖游醫」和一些虛假廣告所謂的保證「澳抗轉陰」之類的話而延誤治療。
誤區四:B肝病毒無需抗病毒治療
由於B肝病毒複製的特點,很難被目前的抗病毒藥徹底清除,但可以長期抑制,只要病毒被抑制,就不會對肝臟造成破壞,患者的病情就能穩定,這樣患者就可以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這就是我們治療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因此即使不能清除,有效的抑制病毒也是有益的,必要的。
誤區五:B肝治療易產生藥物依賴性
B肝抗病毒治療是長期的,但這並非是對藥物的依賴,而是我們為了保持已獲得的療效而不停藥。如果治療無效是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停藥的,而不會出現任何戒斷症狀。這和一些毒品的依賴性是完全不同的。
誤區六:慢性B肝炎攜帶者沒必要治療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見到首次就診即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患者,通過追問病史發現這些患者既往知道自己是HBsAg (+)攜帶者,平時因「工作忙」、「沒有什麼異常感覺」不就醫,但一旦有不適常常就是疾病晚期,十分可惜。由於慢性乙型、C型肝炎經常是在靜悄悄地引起肝細胞損害、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肝癌。因此一旦發現有B肝或C肝病毒感染,就要與醫生建立良好的聯繫,定期到醫院檢查肝功及病毒學等各項指標,以便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及時治療。
誤區七:B肝會遺傳
慢性B肝是傳染性疾病而非遺傳性疾病。不是所有B肝攜帶者生的孩子都一定會得B肝。目前我們有很好的母嬰阻斷的方案,可以使90%以上的B肝攜帶者生出健康的寶寶。但千萬記住一定要去婦產科及肝病專科諮詢就診,實施母嬰阻斷策略。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牙齒想告訴你的7件事 幫你揪出壞習慣
很多人認為,牙黃、牙過敏、牙疼等都是小問題,挺一挺就過去了。殊不知,這些「小問題」正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下面刊出多位口腔專家總結的「牙齒想告訴你的7件事」,幫你揪出壞習慣。
1、牙齒疼痛:刷牙不徹底。美國華盛頓牙周病專家薩里·克拉姆博士表示,咀嚼時牙齒突然感到疼痛,可能是齲齒所致。刷牙不仔細、不徹底等會使口腔中的細菌大量繁殖,他們會分解殘留在齒縫中的食物,產生酸,腐蝕牙齒,導致齲齒。
2、牙齒陣痛:睡覺愛磨牙。美國加州牙科修復專家謝瑞·沃思博士表示,如果牙齒一陣一陣地疼痛超過一周,就可能是夜間磨牙或經常緊咬牙齒所致。這類人可以在夜間睡覺時戴個牙套,有助於改正磨牙的壞習慣。
3、牙齒發黃:喝茶不漱口。沃思博士表示,牙齒發黃或變色通常是咖啡、茶、紅酒或其他深色飲料所致。飲用這些有色飲料後,一定要及時漱口,防止牙齒變色。牙齒已經發黃、發黑的人應該選用美白牙膏刷牙,或到專業醫院洗牙。
4、牙齒突然鬆動:不使用牙線。克拉姆博士表示,不良的潔牙護齒習慣容易使人長牙結石,進而危及牙齒及牙根,引起牙齒鬆動、變歪,甚至脫落。清潔牙齒應做到每天早晚刷牙2—3分鐘,刷牙前用牙線仔細清潔牙縫,每年洗牙兩次。
5、牙齦易出血:刷牙用力過猛。美國紐約牙科醫生皮亞·利布博士表示,刷牙不徹底導致口腔細菌增加、刷牙用力過猛傷及牙齦等,容易引起牙齦出血、紅腫。如果症狀持續一兩天,只要正確刷牙和使用牙線清潔牙齒即可緩解;但是如果症狀持續超過一周,則需警惕牙周炎。
6、牙齦疼痛:牙刷毛太硬。克拉姆博士表示,吸入冷空氣或喝熱飲、冷飲時,牙齦或牙齒側面感覺疼痛,可能是牙刷的刷毛太硬或刷牙時過於用力,導致牙齦萎縮、牙根暴露所致。
7、口腔潰瘍:飲食過辣過燙。沃思博士表示,進食過多柑橘類水果、辛辣食物或過燙的食物,容易引起口腔潰瘍。如果潰瘍不易癒合,可多吃點山芋、菠蘿和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清明踏青賞花防過敏 妙方應對花粉過敏
清明節是繼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個小長假,恰好又逢春暉耀地、春暖花開的季節,這對於在家裡憋了一個冬天的人們來說,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出遊的好機會。今年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3日至5日,共3天。清明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踏青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防皮膚過敏,這樣才能有好心情去遊玩。
春季是皮炎、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的高發季節,因為過敏原較多,只要一不注意,臉、頸、手臂等部位就會出現紅斑,又紅又腫,不少皮膚容易過敏者為此發愁。
賞花需防花粉過敏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特別容易感冒,除了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頭疼,還伴有眼癢、流淚、鼻癢等症狀,其實這不是感冒了,而是花粉症。
專家指出,要預防花粉過敏,首先應儘量躲避花粉,加強個人防護措施,防止吸入致敏花粉,利用好天氣時將屋內屋外打掃一遍,遇乾熱或大風的天氣,可關閉門窗或加掛窗簾;如果天氣許可,最好每周清洗更換床罩、被單,注意身體清潔,將殘留在皮膚、頭髮上的花粉徹底清除,以阻擋或減少花粉入侵屋內。出外賞花的人們,最好避開花粉高峰時段,出門前30分鐘先服用抗敏藥物,且最好能隨身攜帶口罩備用,並穿著長袖衣物,避免直接與過敏原接觸,以減少花粉侵入。
春天花粉過敏怎麼辦
第一點,自然也是最無奈的一招:窩在屋內不出。當在屋內感到煩悶想開窗時,可以在窗口,加裝過濾花粉的裝置。
減少刺激:這裡不僅僅是指,防止被花粉刺激,同時指,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例如酒,羊肉。不觸摸刺激皮膚的物質,例如辣椒油。不塗抹可能會刺激皮膚的化妝品。
外出:花粉過敏者外出,是令人頭疼的一個問題。首先,不要觸碰花粉。為了防止吸入花粉,可以帶口罩。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遠離有花的地方。在身體裸露的地方,可以披一些非常薄的衣物,進行遮擋。
飲食:在飲食方面,有許多事物,會加重病情。所以建議,尋求醫生的指導意見,安排日常飲食。
藥物防治:可以通過消風散、特非那丁和西替利嗪等藥物,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防治。
清明節的十大習俗 你知道幾個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踏青正當時 6大事項要注意
《曆書》曰:「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