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道,刊登在 4 月份出版的《學校衛生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飲食習慣健康的孩子,在學校表現更好,成績也更高。
阿爾伯特大學醫學博士保羅·維加勒斯主持了此項研究。他和同事們調查了 5000 名加拿大 5 年級學生及其父母。這項研究是「兒童生活方式與在校表現研究」項目的一部分。研究人員記錄了孩子們的飲食情況和身高體重,並利用國際膳食質量指數體系,評價了孩子們的總體膳食質量,指數越高說明膳食質量越高。其中,不利健康的因素包括飽和脂肪和鹽;而健康食物分為各類水果蔬菜、穀類、膳食纖維、蛋白質、鈣以及適度的脂肪攝入等。研究人員還對孩子進行了標準讀寫測試,分析了飲食習慣與學習能力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當孩子飲食中水果蔬菜攝入量增加,脂肪攝入量減少時,他們讀寫測試不及格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相對於膳食指數最低的孩子而言,該指數最高的孩子不達標的可能性低 41% 。
研究人員表示,除了社會經濟因素之外,膳食質量對學生成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結果也為「提高學生飲食質量」的學生營養餐項目提供了理論依據。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大腦受鉛損傷成年後容易引發犯罪
新華社北京 5 月 28 日電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的迪特里希等研究人員 27 日說,母親在孕期長時間暴露在含鉛的環境中會造成嬰兒大腦永久性損傷,可能會引發嬰兒成年後的犯罪行為。
研究顯示,鉛還會影響人腦部負責情緒和判斷的區域,而男性比女性更易受到影響。由於市中心的老房子使用含鉛塗料的幾率大,鉛對這些地區的犯罪率影響更大。
白領為何易患"手機幻聽症"
手機現成為都市白領形影不離的「新生器官」,而「手機幻聽症」已成為了都市白領的一種普遍現象,這一詞語也出現在教育部公布的171條漢語新詞中。
「幻聽」困擾都市白領
「我平時把手機放到包里,每天隔不了多一會兒就仿佛聽見手機響起,取出手機一看卻根本沒有任何電話。現在我總想把手機拿在手裡,生怕漏掉重要的電話和簡訊。」在醫院的心理門診,劉小姐這樣對心理醫生痛苦地說。
而從事新聞工作的顧小姐,由於工作的需要,她每天與手機寸步不離,以便隨時接聽報社或讀者來電。久而久之,她發現自己對手機產生了強烈的「恐慌」。「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總是在快要睡著的時候,突然驚醒,覺得聽到自己手機鈴聲。
我明明記得睡前已經關機的,但還是覺得有鈴響,真的聽得非常真切。」每天晚上顧小姐總要這樣折騰好幾次,晚上9點睡下去要到凌晨一兩點鐘才能睡著。
「實在是不行了,就乾脆把手機電池板卸下來,才能安心睡覺。」
和顧小姐有相同情況的上班族並不在少數,記者昨日從中日友好醫院、中山醫院、瑞金醫院等心理門診了解到,類似的情況正困擾著許多年輕的上班族,這樣的病人已占心理科門診的近三成。專家表示,這種「幻聽」往往是由於工作壓力造成的,偶爾出現並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但如果這樣的情況頻繁出現就要小心「強迫症」了。
依賴手機引發「幻聽」
專家分析,「手機幻聽」的心理問題很大部分源於現代白領對高科技產品過分依賴所造成的「強迫症」。「幻聽」現象多與職業有關,如銷售、諮詢、媒體等從業人員頻繁使用通訊工具,往往在鈴聲一響時就得立即投入工作,這些人長期處於「待機」狀態,強烈的心理暗示會誘發「幻聽」,而在就業高峰時期,不少應屆畢業生也會加入手機「幻聽一族」。
對此,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室孫利教授認為,「手機幻聽」現象尚不能歸入「幻聽症」的範疇,因為後者在醫學上被認為是精神分裂的前期症狀,而目前普遍困擾都市人生活的「手機幻聽」現象其實質是一種強迫症的表現,「人們有的時候是在明知道不是自己的手機在響,還是不自覺地拿出手機,這其實是身體裡的潛意識給出提醒,告訴你,必須要緩解壓力了。」
適時釋放壓力
記者從華師大心理諮詢室了解到,目前專門因「手機幻聽」而前來求助的患者並不多,其他一些心理諮詢中心也表示,儘管不少在職年輕人都有「手機幻聽」現象,各中心對此類現象的心理診療方法也多種多樣,但真正前來心理諮詢及治療的案例卻幾乎是空白。
目前很多人會像拒絕電視、拒絕上網一樣選擇把手機「丟掉」一段時間。不過,孫利老師指出,「丟掉手機」問題的關鍵不在手機,而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壓力,「這是我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即通過某些形式消除內心的緊張,因此最重要的是尋找到根本的壓力源,然後『對症下藥』,」另外,孫老師也給出一些緩解方法,「可以向你身邊的朋友或是諮詢師傾訴,也可以參加一些與你工作完全沒有關係的活動,比如說現在比較流行的陶吧、十字繡等,最重要的是讓身心都安靜下來。」(顧卓敏 李聖潔 黃穎)
荷蘭人全球最高
本報綜合報道 從殖民地時代起,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人一直都是世界上個子最高的民族。對於一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來說,這樣的國民身高似乎也無可非議。然而,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美國人已經逐漸喪失了自己的身高優勢。如今「世界第一身高」的桂冠,已經被荷蘭人奪走了。
70後「剩女」要物質還要浪漫?
她們生於20世紀70年代,按傳統觀念看來已經屬於大齡女青年,比她們年紀大的女人早就當媽媽了,比她們年紀小的80年代女孩子也來勢洶洶成為「搶婚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