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常見的基礎知識

常見罐的種類

罐得種類很多,有角罐、鐵罐、銅罐、鋁罐、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氣罐,常用的是後四種,分述如下:

竹罐

選用很圓的毛竹,竹齡2—3年,截成長6—9厘米,一端留節為底,一端為罐口,口徑有3—6厘米不等,除去青皮和內膜,壁厚0.6—0.9厘米,形成腰鼓,口平整光滑。特點是輕巧、不易摔破,但易裂吸附力不大。

角罐

多用牛角製成,大小不一,由材料大小而定,口徑一般不超過6厘米,內空長不超過8厘米,選料要選角壁厚實無脫層的,尖端內空與口徑端大小基本相等,不能順著角的外形加工,若頂端小口徑大,拔罐時沒有多少吸附力。特點是不易摔破,能涼心瀉肝,清胃中熱,祛風利痰,辟邪解毒,不得蒸煮,煮後失去獨特作用並會脫層。

陶罐

陶土燒制而成,罐兩端較小,中間略大,形如腰鼓。特點是吸力大,但較重易摔破。

玻璃罐

玻璃製成,形狀球狀,口平滑,大小分一二三四五號。特點是使用時能看到被拔部分皮膚的淤血程度,便於掌控拔罐時間,臨床上多用此罐,但易摔破。

抽氣罐

由真空栓和罐兩部分組成,在拔罐的基礎上,利用抽真空的原理製成。特點是操作方便安全便於觀察拔罐部分淤血程度,不易破損,可調罐內負壓,大小種類很多,並能自己給自己背後拔罐,不需用火,但不能用作拔響罐和油走罐。

拔罐的方式有哪些

坐罐

是拔罐中最常用的方法,罐拔上後一般留罐5—15分鐘,看皮膚表面反應的情況,若皮膚潮紅有充血或有紫點即可起罐,罐不移動故叫坐罐或留罐。

走罐

因需用潤滑油才能走移故叫油走罐。一般用於面積大肌肉豐厚部位。如腰背、肩胸、臀、腿等部位,首先選好大小適宜的玻璃罐,在應拔部位塗上潤滑劑,若治療風濕、腰肌勞損、肩周炎等,拔罐時塗上風濕油、紅花油之類作潤滑劑,因拔罐時腠理打開,藥易滲入毛孔有利治療。用閃火法,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立即將罐移動,不能停,罐若吸緊就難移動,移動範圍根據病情而定,腰背部可直拉,胸部宜順助拉,腹部宜旋轉移動,若某部肌肉麻木和有硬感,可在此部位一輕一重轉動罐體螺旋形移動,如同按摩,至皮膚潮紅或出痧為止。多用於肌肉萎縮、痛症、消化不良。

響罐

閃火快速扣上按搖三下將罐用力提起,這樣罐的響聲很大,故名響罐。有的患者肌肉很少,皺紋又多,坐罐不易吸住,用響罐可以彌補,對於皮肌麻木、疼痛、小兒麻痹後遺症有一定療效。

針罐

是針刺拔罐雙管齊下的方法。將拔罐針刺有機結合起來,對治療風濕痹症有較好療效,民間流傳一句「九針拔罐症去一半」,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針罐是在應拔部位施以針刺得氣後留針,再以針為中心,將罐拔上,坐罐時間5—15分鐘,罐內空的高度不得碰上針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拔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拔罐的注意事項

1、拔罐時,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變得清新些。夏天的天氣熱,很多人喜歡開空調,但是拔罐時候是不適宜開空調的,風扇也不能直吹,另外,冬天拔罐則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風。

2、施罐者要注意衛生,在給患者拔罐前要清洗雙手,保證雙手的清潔,拔罐的用具要消毒,患者的拔罐部位也要注意做好清潔。

3、注意防暈罐,就像打針會暈針一樣,拔罐也會有暈罐現象,暈罐表現為噁心想吐、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發冷等,當出現暈罐時要立即停止拔罐,讓暈罐者平躺,喝點開水或糖水休息一下,如何暈罐嚴重者必要時要及時就醫。

4、拔罐時間不能太長。很多人對拔罐存在這一的誤區,認為拔罐時間越長越好,這樣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拔罐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相反,拔罐最好能夠控制在10分鐘左右,這樣的時間才是最好的,如果拔罐拔太久可能會一群牛水疱,導致皮膚感染。

5、拔罐後2小時內不要洗澡。拔罐後,很多人喜歡洗澡,這樣會比較清涼,但是,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拔罐後我們皮膚的毛孔是張開的,如果這個時候馬上洗澡很容易引起著涼,而且這個時候我們的皮膚很脆弱,洗澡容易引起皮膚破裂,導致發炎。想要洗澡的話最好在拔罐後2小時,而且不能洗冷水澡,水溫要稍微高一些。

孕婦能拔火罐嗎?

孕婦不宜拔火罐,對孕婦及胎兒產生嚴重的影響後果,孕婦慎拔火罐,拔火罐是最常見的一種中醫治療方式,拔火罐可促進活血,因其操作簡單效果良好而廣受喜愛。像運動員易犯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對其肝腧、膽腧、足三里、陽陵泉等處進行施治,效果就很不錯。

促進血液的運行,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腹部,液腕,腹股溝等處不可以拔火罐,建議非必要情況最好不要進行拔火罐,特殊情況需拔火罐時,也需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不同情況,拔火罐相應的穴位也有所改變。

通常,感覺到胃脹、胃痛,打嗝帶有食物氣味,厭食,舌苔厚膩者,多是長期暴飲暴食,飲食積滯於胃,從而引發的消化不良;而先天脾胃虛弱,消化功能較差的人,也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症狀,表現為長期面黃肌瘦,氣短乏力,胃脹、胃痛隱隱,稍不注意就腹瀉等。

孕婦、皮膚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不宜用此療法。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

孕婦不可以拔火罐,妊娠婦女的下腹及腰骶部,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能拔罐,以防流產或早產。拔火罐的一些禁忌,如飽腹、空腹都不宜操作;早起要先排便;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而對於某些人群,則屬於拔火罐的禁忌人群,有心臟病、血液病、皮膚病、皮膚損傷、精神病或神經質的人,肺結核及各種傳染病、各種骨折、極度衰弱、孕婦、婦女月經期、過飽、過飢、過渴、醉酒等,均應禁用或慎用拔罐療法。

拔罐的十大注意事項

有些人認為拔罐能夠令自己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所以總是一有時間就拔罐,這是不正確的行為。這樣會導致皮膚質量變糟糕,而且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嚴重者還會出現皮膚重度淤青。

每個人都適合拔罐嗎?

拔罐雖然能治很多病,但最好先諮詢醫生,看自身狀況是否適合選擇在家拔罐。在醫院門診中,因自行拔罐不當而被燙傷的患者不在少數,更有人誤將燙傷當成「拔出了濕氣」。對於出現水泡不能視為常態,應該立即到醫院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