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太晚吃飯容易患胃癌?這4個傷胃習慣或許你也有

目前胃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胃癌的病因也越來越受關注了。有人說長期吃太晚,容易引發胃癌?這是真的嗎?生活中又有哪些傷胃習慣容易引發胃癌?

長期吃太晚,容易引發胃癌?

有關研究顯示,對30-40歲胃癌患者患病前的生活飲食習慣進行調查,發現他們大都有吃夜宵的習慣,其中晚餐時間無規律者占38.4%。專家分析,吃夜宵對胃的傷害非常大,因為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約2-3天就要再生一次。而這一再生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時修復。另外,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裡,會促進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導致抵抗力減弱,出現潰瘍。如果常吃一些油炸、燒烤、臘制食品,裡面的致癌物質會進一步傷害胃部。

研究者指出,現代生活方式下,很多人的飲食習慣需要改變,「吃夜宵是件讓嘴巴享受卻讓胃受罪的事情。為了健康,還是少吃為妙。」

這些習慣,真的容易引發胃癌!

1、常喝很熱的濃茶者

經常飲用高溫(80攝氏度以上)濃茶水,不但易燙傷食道,形成食道慢性潰瘍,茶中的鞣質由於在損傷部位沉積,更易刺激受傷食道上皮細胞,促使慢性潰瘍經久不愈,導致癌變。

2、經常熬夜者

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裂變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夜間是細胞發生裂變最旺盛的時期,如果夜晚睡眠不足、人體抗病能力降低,就很難控制細胞發生變異而形成癌細胞。熬夜者為提神常吸菸喝咖啡,也易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人體。

3、憋大小便的人

患膀胱癌的風險與尿液滯留的時間成正比。尿液中含有一種致癌物質能侵犯膀胱肌肉纖維,使其癌變。大便中有害物更多,硫化氫、糞臭素和其他致癌物,若經常刺激腸黏膜,也會導致癌變。

4、常三餐不定

有調查顯示,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氣進食為1.5倍,喜食燙食為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協同作用,則患胃癌的相對危險性更高。張曄說,胃是一個習慣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於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飢一頓,飽一頓,經常不吃早餐,有時又暴飲暴食,加之開夜車、生活無規律,讓胃癌發病有了"良好"的土壤。

3類人是胃癌高發群體

一是有腫瘤家族史的人

在兩三代的親屬中,有得過消化系統腫瘤或者其他腫瘤,其得胃癌的幾率就會更高。

應對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提前10年左右,做專業的腫瘤篩查,針對胃癌應做胃鏡檢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體可根據醫生建議。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為55歲,那麼在40歲時就應做第一次胃鏡檢查。

二是長期吸菸、飲酒者

特別愛吃燙食、醃製和燒烤食物、高鹽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這些習慣會對胃造成較嚴重的損傷,應及時調整。

三是胃潰瘍、 慢性胃炎等胃病患者

患有這些疾病的人要積極治療,防止疾病進展,並定期去醫院複查。

預防胃癌食物需多樣化

食物要多樣化,保持膳食平衡。避免高鹽(每天食鹽量應控制在10克以內)、過硬、過熱的飲食。喝烈性酒也可損傷胃黏膜,進而誘發胃癌,要注意避免。

適當食用具有保護作用的食物。選食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如杏仁、榛子、花生和植物油等。大蒜能抑制胃內硝酸鹽還原菌和黴菌的生長,應提倡多吃。不吸菸可減少亞硝化反應的催化劑硫氰酸鹽在體內的含量,從而降低N-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少吃或不吃致癌物。N-亞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是誘發胃癌的因素,人們應少吃或不吃與其有關的食物,如醃、熏、烤、烘、炸的食品和霉變食品。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如何預防更年期綜合症

如何預防更年期綜合症

識本質

做好心理準備 正確認識本病的發病原因,了解其臨床表現,在心理上提前做好準備,即使出現早期臨床症狀,也不要因此而憂慮不安。更年期生理、心理變化是人生的自然過程,沒有必要焦慮不安,雖然出現一些不適症狀,也是內分泌失調帶來的,經過一段時間適應之後,這些症狀是會有所改善的,順乎其自然,泰然則安然。

調情志

保持樂觀情緒 步入更年期的婦女,要努力克制自己的壞脾氣,保持心態平衡,有規律地安排好個人生活。應消除緊張,勿憂勿慮,勿躁勿怒,清心寡欲,儘量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穩定情志,才有助於機體處於正常狀態,恢復失調的臟腑功能。

同時,還應該加強夫妻間的安慰與溝通,注意保持正常的性生活,這樣會給自己帶來「並不老」的良好感覺,有助於心理的調整。特別要注意的是:當遇到生活中難以避免的「負性生活事件」(如喪偶、親人離別、患病等)時,一定要做到正視現實,遇事鎮靜,以自身健康為重,切不可憂心如焚、不思後果,從而誘發或加重本症。

適勞逸

加強體育鍛煉 勞逸適度,可以使經絡通暢,氣血調和,陰陽偏勝偏衰得以恢復平衡。參加氣功、太極拳、體操、練劍、慢跑、散步等戶外活動,在運動中獲得歡樂,忘掉身邊的煩惱,從而增強體質和植物神經的調節能力,對防治本病大有益處。同時,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

廣交誼

豐富個人生活 適當參加社會活動,多與社會接觸,多和他人交流,多想一些開心的事,能夠陶冶性情,保持良好的心態。更年期婦女大多臨近退休,有的已經退休或下崗在家,精神壓力較大,總存在一種失落感。這時要把生活安排得有節奏,適當增加業餘愛好。如養魚、養花、繪畫、下棋、聽音樂等,不僅可以增加生活情趣,還能保持良好的大腦功能,增進身心健康,對防治抑鬱症大有裨益。

節飲食

注重飲食調養 飲食不可偏嗜,宜食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食物,且要定時定量。多食蛋白質類食品,如牛奶、豆漿、蛋以及新鮮蔬菜瓜果,每日補充含鈣量較豐富的食品,有利於穩定情緒。動物肝臟、瘦肉、雞鴨血及新鮮蔬菜,酸棗、紅棗、赤豆、桂圓、糯米也有健脾益氣及養血安神作用,可多食用。更年期婦女不要吸菸和飲用酒、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

年過40怎樣度過更年期?

年過40怎樣度過更年期?

1、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首先要理解、尊重他人,真誠相待,"以心換心"。理解與寬容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兩大法寶。相互關心能促進心理健康,助人為樂是美德。

2、善於解脫壓力

人生征途上常是順境與逆境交替,失敗與成功並存,歡樂與苦惱同在。更年期女性要做到遇事想得開,不鑽"牛角尖",身處逆境時能進行自然安慰、自我解脫,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3、自調飲食

隨著年齡的增長,基礎代謝逐漸下降,熱能需要減少,所以膳食必須合理調整。否則攝入熱能過多,勢必導致肥胖和高血脂而誘發冠心病。應限制甜食、脂肪的攝入,適當補充豆製品,多食新鮮蔬菜和瓜果。

4、自我宣洩

人的情緒是不會自然消失的,總會通過某種途徑宣洩。善於外宣洩的人往往身體健康,而不善於外宣洩的人則往往造成身體的自損。更年期婦女精神穩定性差,情感波動大,心理容易失恆。所以,自我宣洩非常重要。

5、自得其樂

常言道:「多一份興趣,就多一份歡樂。」更年期婦女可在工作和家務之餘,培養一些屬於自己的活動,如種花、旅遊、烹調、跳舞等,幫助自己改善更年期的生活品質,使生活、工作充滿朝氣,改善睡眠質量,防止身體發胖,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6、自我辨病

進入更年期的女性生理和心理可能發生變化,最常見的有焦躁不安、心煩易怒,或由代謝功能的變化而導致營養失衡,高血壓、肥胖症、骨質疏鬆症、腫瘤等疾病甚至會在這時乘虛而入。因此,多了解一些更年期的保健知識,從日常的細微變化中學會自我辨病,及時發現一些隱藏的疾患,採取早防範、早治療。

7、注意衛生

進入更年期,陰道黏膜缺乏雌激素的刺激和支持,變得菲薄,上皮細胞內糖原量減少,陰道酸性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易受致病菌感染,故需特別注意陰部清潔衛生。

雖然月經失常是更年期間的必然現象,但倘若月經周期紊亂之外,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及時就診,以免失血過多,導致貧血。

8、自我認同

處於更年期的婦女,身體主要的變化是內分沁功能減退,這一變化會引起體內一系列平衡失調,從而導致人體對環境的適應力下降,對各種精神和軀體變化都比較敏感,出現情緒波動,事情多變。

如何延緩更年期到來?四大妙招助推遲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更年期是人生必經階段。尤其對於女性來說,更年期也成為他們困惱他們的問題,所以就會有人想要推遲更年期,那麼怎樣推遲更年期呢?

更年期提前原因是什麼?

首先,女性的更年期年齡與月經初潮年齡有關,而現代女性月經初潮年齡提前了,平均為12.5歲;原始社會女性月經初潮的年齡平均為1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