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友支招應對旅途「毒物」

  出外旅遊,強調的是到陌生地方遊歷的新鮮感,然而,正因為陌生,遊客很容易忽略一些隱藏的危機。例如一不小心,就會和一些「毒物」來一次親密接觸,它們的「毒kiss」,輕則讓你瘙癢難耐,重則可能是「一吻奪命」。一起聽聽驢友「教路」,如何妙招應對。

  大螞蟥,最易碰上的「吸血鬼」

  熱帶雨林樹叢茂密,藤蔓交集,潮濕多苔蘚,蚊蟲特別多。前兩年,驢友容容去馬來西亞彭亨州的國家森林公園。因為要入森林漫遊,當地的專業森林導遊,讓遊客務必穿起長及小腿的厚襪子,並將褲腳扎進襪管中,並建議穿長袖衣服,然後在所有裸露的皮膚上噴上防蚊水。

  漫遊過程中,有不聽話穿著拖鞋的人,就給大螞蟥咬了腳趾,流了好多血。而穿著短袖T恤的容容,因為走到一棵樹下拍了兩張照,熱情的蚊子就一涌而上,送了近二十顆大包當見面禮,弄得整條胳膊又紅又白,奇癢無比。所以,進熱帶雨林,防螞蟥和大蚊子,是首要的事。

  過來人支招:

  1、當這些「吸血鬼」叮在你身上時,千萬別用手去把它拔下來。因為螞蟥有兩個吸盤,很可能你會適得其反,令它吸得更緊。同時,硬拔會讓它的口器斷落於皮下,引起感染。

  2、正確弄下螞蟥的方法有很多:最簡單的,可以在螞蟥叮咬部位的上方輕輕拍打或用手在螞蟥吸附的周圍輕輕揪幾下,使螞蟥鬆開吸盤而掉落。另外,也可以用清涼油、煙水(浸有香菸的水)、食鹽(食鹽在戶外活動中是極其重要的,無論去哪裡最好隨身帶上一小包)、濃醋、酒精(或白酒)、辣椒粉、石灰等滴撒在蟲體上,使其放鬆吸盤而自行脫落。或者,用火燒一下,螞蟥也是會掉下來的,只是這個方法要特別小心使用,不然螞蟥還沒掉下來就先把自己燙傷了。

  3、螞蟥掉落後,一般傷口都會流血不止,因為螞蟥的口器裡面含有抑制血小板分泌的毒液,使其更容易吸取血液。此時,應用乾淨手指或紗布按住傷口,1-2分鐘後出血可停止,然後在出血點處塗紫藥水(又稱龍膽紫液)或碘酒(這個也是戶外用品中的寶物,建議隨身帶備),或者用紗布包紮患處,注意勿讓傷口著水,以免引起感染。若再出血,可往傷口上撒一些雲南白藥或止血粉。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話,也不用著急,教你一個土方,用竹葉燒焦成炭灰,或將嫩竹葉搗爛敷在傷口上,一樣可以達到防感染和止血的目的。

  4、進入叢林等高危地區的時候,一定要穿長褲,並且把襪子套於褲腿外,紮緊褲腳,因為螞蟥是無孔不入的。裸露的地方要塗抹防蚊劑,當你全身都散發出這種味道,螞蟥便敬而遠之。其次,宿營的地方應選擇在比較乾燥、草不多的地方,不要在湖邊、河邊或溪邊宿營。休息時經常檢查身上有無水蛭叮咬,如有水蛭應及時除去。

  下一頁:水世界隱藏的各種「毒精靈」

${FDPageBreak}

  水世界隱藏的各種「毒精靈」

  到海灘游泳,享受陽光假期固然讓人羨慕,然而水世界隱藏的各種有毒性的生物,就極容易為你的海邊假期添上敗筆。熱愛水上活動的Mandy此前到省內一個新開發的海灘遊玩,就遇到了類似的經歷,非常掃興。為此,向各位遊客支招躲避幾種常見的海邊「毒精靈」:

  過來人支招:

  1、游泳者痒疹:「游泳者痒疹」與水中的血吸蟲幼蟲有關,當你涉水而過或泡在水中時,血吸蟲的幼蟲會趁虛而入,進入暴露在泳衣外的皮膚,引起癢感、刺痛感或局部紅疹的現象,數小時後會消失,隔10-15小時後,於暴露位置會再度出現紅色疹子。

  對策:避免游泳者痒疹及海泳者皮膚疹,游完泳應馬上以清水沐浴、徹底清潔皮膚,並用毛巾擦乾身體。預防之道就是皮膚有感染或有傷口時,切勿游泳。避免到溫水游泳池及太擁擠的游泳池,游泳時戴泳帽,使用保濕產品避免皮膚干癢,不要赤腳接觸更衣室、盥洗室地板。

  2、小心水母、海膽蟄刺:在國外便曾經出現因為被水母咬傷而死亡的案例。建議遊客除了避免到水母群聚的海域游泳外,颱風或大風雨過後也應避免到海邊游泳,潛水者最好穿上長袖長褲的潛水衣。如果被水母蟄傷時,會出現刺痛、瘙癢、紅疹和水泡等現象,更嚴重的會有全身性反應,發生噁心、嘔吐、發燒、畏寒、頭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狀。

  對策:被水母蟄到時,應馬上以海水、食用醋或稀釋的冰醋酸沖洗,千萬不要以清水或酒精來處理。如果在戲水時被海膽鈣化的刺扎到皮膚,會引起劇痛、局部紅腫,若未適當處理,可能在2、3個月後產生肉芽腫,因此必須儘量小心地將刺拔除,並就醫治療。

  3、沙曬小心幼蟲鑽身:此外,喜歡到海邊做沙曬活動或是堆沙堡的人也要特別注意,沙灘上常見的貓狗鉤蟲的幼蟲會透過腳底、臀部及生殖器等部位進入人體,造成「移行性幼蟲」疹,引起陣發性的刺、癢、痛。移行性幼蟲進入皮膚後,會出現紅色細長而彎曲的線狀疹子,一天移動兩厘米。

  對策:治療上以外用或內服藥物來殺蟲。

  下一頁:毒蛇,「一吻奪命」的殺手

${FDPageBreak}

  毒蛇,「一吻奪命」的殺手

  到戶外旅遊,最令人覺得恐懼的,就是蛇類的襲擊。此前,在寧波就有驢友因為被蛇咬了以後不重視,而中毒死亡的例子。對於如此遺憾的事情,各位戶外旅遊的人士應該以此為鑑,提高警惕。

  過來人支招:

  1、特別提醒那些喜歡戶外旅遊的驢友,一旦被不明動物咬到,而且傷口清晰可見的話,一定要第一時間到醫院救治,不能心存僥倖,耽誤寶貴的搶救時間。越早治療效果就越好,像抗蛇毒血清等藥物在中毒後2小時內效果最好。

  2、一般而言,被蛇咬了,有個簡單的快速辨認方法,就是數牙印。毒蛇與無毒蛇最根本的區別是:毒蛇的牙痕為單排,無毒蛇的牙痕為雙排,但是不管有毒無毒,都建議馬上到醫院檢查一下。被蛇咬了之後,有不少的方法可以馬上處理的:

  ①被蛇咬傷最好記住蛇的體貌顏色特徵,以便之後醫生的診斷治療;

  ②在不能立即找到交通工具去醫院診治的情況下,可以用手擠出或用消毒鈍頭粗針刺傷口放出毒血;

  ③用鞋帶、衣物等做早期結紮,在傷口接近心臟一端或上一關節處用帶子縛扎患肢,結紮要迅速,在咬傷後2-5分鐘內完成,避免毒素擴散。結紮時應留一較長的活的結頭,便於解開。每15-20分鐘放鬆1-2分鐘,避免肢體缺血壞死。急救處理結束後可以解除。一般不要超過2小時。做好這些後還要避免劇烈走動或活動,保持受傷部位下垂,相對固定。

  3、當然,避免蛇咬才是最重要的。首先,因為蛇咬傷大部分在腿部或足部,所以要穿高幫鞋或長褲;在山上或草木茂盛地可以用木棍「打草驚蛇」;也可以到醫院開雄黃帶在身上;在山林地帶露營時,可在地上灑石灰、雄黃,可以有效防蛇,睡前和起床後應檢查有無蛇潛入;遇見毒蛇,應遠道繞行,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向下坡跑。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每天吃5種以上蔬果能抗癌

  英國人薩利-比爾曾經因為營養不平衡而備受亞健康的折磨,後來她放棄了原來的工作,專門從事營養和正確生活方式的研究,成為健康長壽方面的世界級專家。

  薩利-比爾長期在世界各地調查最長壽的人群,她到過百歲老人集中的日本沖繩,以地中海飲食著稱的希臘西米,很少有人得病的巴基斯坦罕沙,我國著名的長壽之鄉巴馬等地,發現並歸納出了一些健康長壽的秘訣。

  只吃你所需要的食物  沖繩、巴馬等地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的飲食富有營養但熱量很低。他們只吃需要的食物,多餘的一概不吃。吃得少,活得更年輕。過多的攝入食物是美國人患病較多、壽命相對不長的主要原因。

  吃各種水果和蔬菜  醫生和營養學家的抗癌建議是:每天應該吃5種以上蔬菜和水果,而大多數人很難做到。那些長壽地區的人群,平均每天要吃10種蔬菜和水果。

  儘量多吃生鮮膳食  長壽人群幾乎都喜歡生食。水果生食無可非議,蔬菜和主食也應該儘量減少加工的時間。罕沙人做薄餅的時候,一兩分鐘就好。沖繩人在極短的時間用旺火炒菜。生鮮食物會產生對生命至關重要的酶,酶是生化反應的「領導者」,可以幫助人體驅除有毒物質,保持健康狀態。

  少吃肉,多吃植物蛋白  處於長壽地區的人群,一般每星期只吃一兩次肉,或者在蔬菜中加一點肉作調味。肉食含有大量有害的飽和脂肪,以少吃為好。但是肉食又是脂肪的主要來源,不吃似乎又營養不夠,那就用植物蛋白來替代,比如豆類、堅果和魚卵。

${FDPageBreak}

  食用有益脂肪  長壽人群的食譜中沒有致命的脂肪,但有大量的修復脂肪,而西方人普遍在食譜中把這兩種脂肪攝入量弄顛倒了。長壽地區的人從堅果、種子和魚類中攝取必要的脂肪,或者從橄欖油中攝取單不飽和脂肪;而很多發達國家的人卻偏向於從肉類和奶酪攝取飽和脂肪,造成人們肥胖和衰老。

  食用全穀類食品  白麵包和精米在加工過程中營養成分會大量流失,而沒有經過精細加工的麵粉——全麥麵和糙米,包含著多種維生素和植物纖維,因此它們能夠促進人們的健康。

  選擇有益大腦的食物  人腦最需要二十二碳八烯酸,即DHA——所謂「腦黃金」。我們都知道,堅果類食品有益大腦,除此之外,魚類中鮭魚、鯖魚、金槍魚、沙丁魚的魚油是DHA的良好來源。沖繩島位於海洋的包圍之中,沖繩人魚肉也吃得最多,所以也最有益於健康長壽。

  吃有機食品不吃轉基因食品  長壽地區的人們吃的大都是有機食品,他們不使用殺蟲劑、化肥,也不使用農藥。因此,他們的食物中不存在激素殘留、農藥殘留問題。轉基因食品是科學家從有機體中取出基因植入另一種有機體中,目前仍有諸多未知因素,因此也不提倡食用。

  薩利-比爾歸納總結的這些長壽秘訣,和他所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歐美等發達國家「健康行」計劃的理論基礎,現已悄然流行。

健體養生的8個健康喝水法

  大家每天都要喝水,但你的飲水方式是否正確呢?台灣最新一期《康健》雜誌刊文指出,如果喝水的方法和時機不對,可能會危害健康。要想讓身體不缺水,學習8個喝水方法,還能健體養生。

  1.睡前喝水,可預防心梗和中風。人體缺水時,血液會變粘稠,發生心梗的風險增加。可在睡前1—2小時喝水1杯,可有效降低風險。

  2.起床喝水,能防便秘。早上喝水,能促進腸胃蠕動。睡前可在床頭放杯水,起床後立刻喝下,效果加倍。

  3.運動前喝水,表現更好。當血液中水分充足,可供給肌肉和細胞更多的氧氣和養分,不易疲勞。

  4.飲酒時要多喝水。酒精有利尿的成分,使血管擴張,體溫上升,易造成身體缺水。因此,飲酒時多喝水,可減少酒後口渴等不適。

${FDPageBreak}

  5.焦躁疲憊時,喝水能醒腦。突然感到疲憊、焦慮、暴躁或大腦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身體缺水的表現,此時喝杯水或許能讓你煥發活力。

  6.天黑後燒開水,水質最佳。台灣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因為水管一天已經被大量清水沖洗乾淨了,此時水質最好。最好不要早上燒開水,因為水管靜置一晚後,容易沉積各種異物、雜質。

  7.大口喝水,等於沒喝。一次飲水太多,會加速排尿,而且喝水太快,易引起氣脹。因此,最好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的喝。

  8.瓶裝水最易滋生細菌。瓶裝的飲料開口後都易滋生細菌,儘量不要嘴巴貼著瓶口喝。

攀岩女孩體力透支被困懸崖

上山救被困女孩、下水救溺水青年,高速路上救被困司機、居民小區旁為車輛滅火……連日來,在炎炎夏日中,一個個橙色的身影身著厚厚的防護服在奔波著,他們總能出現在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哪怕前面是懸崖、火海。

吃「苦」嘗「酸」保健康

7日小暑。小暑至,盛夏始。從小暑起,全國各地氣溫將呈上升趨勢,高溫、高熱、高濕的「桑拿天」開始襲來。炎炎夏日,人很容易「上火」。營養專家提醒,盛夏時節要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