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活血化淤的中藥

即用燥濕或滲濕的藥物配合活血化淤藥物,以祛除濕邪,促使血活淤化。濕為陰邪,其性黏滯,易阻氣機而致脈絡阻滯而血淤。濕邪有外侵或內生之分,病理過程中又有寒化和熱化之別;且與脾之運化,腎之溫煦有密切的關係。從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來看,外濕多從熱化,所以具體應用祛濕活血化淤時,又要區分清熱利濕,健脾溫腎利濕活血化淤。

常用藥物:清熱利濕,如赤茯苓、車前子、淡竹葉、漢防己、澤瀉等;健脾利濕,如茯苓、薏苡仁、蒼朮、白朮、赤小豆等;溫腎化濕,如益智仁、肉桂、桂枝、烏藥、威靈仙、木瓜等;活血化淤兼滲利水濕者,如性寒涼之益母草、馬鞭草、虎杖、半枝蓮、穿山龍、木通、落得打等,性偏於溫之澤蘭、天仙藤等,性平之劉寄奴、王不留行等。

適應證:清熱利濕活血化淤法適用於濕熱淤證,主要表現為除有血淤證象外,見患部膚紅灼熱、水腫或瘡面濕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常見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急性期、急性丹毒、血栓性淺靜脈炎等疾病。健脾利濕活血化淤適用於脾虛濕淤證,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全身倦怠,脘腹脹滿,大便溏稀,舌苔白膩,脈濡緩等,見於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靜脈血栓形成恢復期。溫腎利濕活血化淤適用於腎虛濕淤證。主要表現為患肢水腫,膚冷,全身畏寒,舌淡,苔白潤或白膩,脈沉弱等。常見疾病有:糖尿病血管病中、晚期,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後期以及下肢靜脈性疾病後期。由於內外濕互為,濕性重著,纏綿難祛,一所以臨床要辨清主次,慎重配伍。濕聚火煎可以成痰,痰濕同類而有異,治療上還應選用祛痰之劑,如溫化寒痰的白芥子、半夏、白附子等;清化熱痰的貝母、瓜蔞、瓦楞子、貓爪草、海藻、昆布以及行氣消痰的萊菔子、薤白、橘紅、陳皮等,配合應用,以增加療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體內濕氣重吃什麼祛濕

蘋果枸杞紅糖小米粥

食材:蘋果1個、小米50g、紅糖適量、枸杞適量。

做法:將小米用清水清洗乾淨,蘋果去皮切成塊。將小米和蘋果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湯鍋中,大火煮開轉小火煮至20分鐘。加入枸杞和紅糖。繼續小火煮至10分鐘即可。

大眾祛濕茶

食材:大眾祛濕茶1包、清水適量。

做法:先把大眾祛濕茶用水沖洗一遍,然後再浸泡10分鐘。然後才放在爐上大火煮開5分鐘。轉小火一直煲1小時,即五碗水煎成一碗就可以啦。

紅豆蓮藕湯

食材:蓮藕1節、紅豆100g、清水適量。

做法:將紅豆洗淨,用清水浸四十分鐘。蓮藕洗淨,批去皮洗淨,切件。將蓮藕、紅豆放入煮鍋中,一次性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滾後,整鍋倒入預先預熱好的電燉鍋內。蓋鍋蓋,大火燉2小時,喜歡鹹的可以下鹽調味,吃淡的無須下鹽。

薏米仁紅豆湯

食材:紅豆30g、薏米30g、紅棗6個、水適量、紅糖適量。

做法:薏米、紅豆洗淨用清水泡20分鐘左右。大棗洗淨用清水泡10分鐘。紅豆薏米倒入鍋里加適當清水。大火燒開,中火煮,直到紅豆開花,加入紅棗再煮15分鐘即可,出鍋可調紅糖食用。

紅豆花生米鳳爪湯

食材:紅豆50g、花生米50g、雞爪300g、鹽適量、豬龍骨適量、生薑適量、八角適量。

做法:紅豆與花生米提前泡發,將雞爪剪去腳趾甲,與龍骨一起放入湯鍋,加適量清水,生薑一塊、八角一個,將水煮開,撈出雞爪與龍骨,用清水洗淨浮沫,棄生薑、八角不用。將洗淨的雞爪、龍骨放入高壓鍋,倒入紅豆及花生米,加適量清水,加蓋,大火燒開,轉小火燉25分鐘。開蓋,加適量食鹽,紅豆花生米鳳爪湯可以享用了。

鴨架冬瓜粉絲湯

食材:鴨架500g、鹽適量、八角適量、薑片適量、料酒適量、冬瓜適量、清水適量、末適量、粉絲適量。

做法:將鴨架上所有的鴨皮去掉,剁成塊備用。冬瓜切片,切點薑片,準備兩個大料。取砂鍋燒開一鍋水,加入薑片和大料。加適量料酒,再次燒開以後加入剁好的鴨架塊蓋蓋子燉煮50分鐘。50分後加入冬瓜片,加入清洗過的粉絲煮2分鐘,最後加入適量鹽燒開就可以了,盛入碗中撒點蔥末。

運動排汗平衡荷爾蒙祛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 水分攝取要適量。

祛濕的方法有哪些?

蔥、姜、蒜等不僅是很好的調味料,同時還有著非常強大的藥用價值。要去除體內濕氣,可以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身體發過汗之後身體的濕氣症狀就會有所緩解。

中醫濕氣重的按摩祛濕法

根據中醫經絡腧穴的理論,按摩手足陽明經有清熱健脾作用,足太陰脾經有化濕健脾作用,因此不妨自行按摩這些經絡上的足三里、陰陵泉、曲池等穴位,既健脾又去濕清熱,能改善以上症狀,達到治病治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