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廣告公司任職的朋友向老闆要求加薪,但遭到了拒絕。她再三堅持這個主張,結果導致一場令人極不愉快的爭論,雙方言辭之激烈,令朋友憤然辭職。
朝夕相處,誰能保證從不和上司發生口角呢?不過,當你和上司論辯時,請記住幾個訣竅:
選擇上司情緒好的時機在和上司討論之前,最好與其秘書或助理取得聯繫,以了解他的情緒狀態。如果在他愁眉苦臉、心情欠佳的時候,去要求得到什麼,這顯然是不明智的。當上司情緒低落時,千萬不要去打攪他;不要趕在吃飯的時間去談論,因為這時他易於分散精力和匆忙地做出決定;上司準備去度假或者度假剛回來,也最好不要去打交道。
切忌面帶怒氣情緒激動,只會是火上澆油,使上司更怒。因此,和上司進行論爭之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要為微不足道的小事發牢騷。如果一個雇員,總是對公司牢騷滿腹,就會使他的上司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令他滿意開心似乎希望渺茫,最好還是讓他另謀高就。
表述問題清楚透徹令人尷尬的爭執,往往起因於上司和部屬中都不知道對方在想些什麼,所以清晰而簡捷地表述自己的觀點,上司很快明白其意,雙方的爭執也就煙消雲散了。有的人會選擇用書面報告或電子郵件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使上司集中精力考慮他的想法,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爭論前先站在上司角度看問題為了更有益地展開論爭,設身處地的考慮上司所要達到的目標和為之付出的艱辛,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站在上司的立場來研討問題,那麼,自然就會更易於達到你所力爭的目的。各執己見、互不通融,其實是一種愚蠢的見解。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職場「十不要」
第一:不要認為停留在心靈的舒適區域內是可以原諒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舒適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是很自我的,不願意被打擾,不願意被push,不願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談,不願意被人指責,不願意按照規定的時限做事,不願意主動的去關心別人,不願意去思考別人還有什麼沒有想到。這在學生時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時候這樣的同學還跟「冷酷」「個性」這些字眼沾邊,算作是褒義。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後,你要極力改變這一現狀。否則,你會很快變成雞尾酒會上唯一沒有人理睬的對象,或是很快因為壓力而內分泌失調。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學生期所處的舒適區域,比別人更快的處理好業務、人際、輿論之間的關係,那就能很快的脫穎而出。
在會議上,一個停留在心靈舒適區域的人會消極的聽取領導的話語,消極的待命,很死的完成上級交給的事情,但從來不關心此事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會想到多做一步,讓接下來的別人的工作更加容易上手。而敢於打破這個舒適區域的人,敢於在適當的時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理解,並在得到上級認可和指點之後把手頭的工作儘快的完成,並隨時接受別人的批評和調整。(注意:永遠不要等待別人把你的想法說出來,這是典型的前者)
在工作上,當前者遇到一名新的同事,他會裝作沒有看見,繼續自己的工作。殊不知新來的同事不久就變成了自己的上司。而後者則大方客氣的自我介紹,並了解對方和自己的關係。
在聚會上,前者總是等待別人發言,並喜歡私下裡評論對方的言語;如果這個桌子上沒有人發言,那直到用餐結束,也沒有人認識你。而後者是勇敢的和一同吃飯的開始介紹和閒談,這看起來很困難,有時候會有失面子,但往往你會發現,對方是多麼希望能和你說幾句話。
以上只是很小的幾個例子,但是要說明的是,大學生在走出校園的同時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園中的「隨意性」從身邊趕走,儘早的衝出自己的舒適區域,開始做好和這個社會交流的準備。
第二:不要把「好像」:「有人會……」:「大概」:「晚些時候」:「或者」:「說不定」之類放在嘴邊。尤其是和上級談論工作的時候。
我十分痛恨聽到的一句話是:「我晚些時候會把這個文件發給所有的人」;因為這往往預示著我必須時刻提醒他不要忘記。同樣,以下這些言辭也會讓人覺得厭惡至極:
「到時候有人會把那些東西都準備好」
「大概是明天」
「明天或者後天客戶會過來拜訪」
「好像他說……」
一般是人都會這樣說話的,因為這樣第一給自己留下了廣闊的餘地,第二也不會給別人造成很大的壓迫感,好像什麼事情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似的。說實話大學裡面再用功的人都有一半是混的。一個人要麼是在課堂上是混的,要麼下課之後是混的。兩個都沒有帶有混的色彩的人,要麼是超級牛人,要麼是神經病。所以,就因為人人都在混的,所以校園是一個浪漫的地方,校園也容易讓人單純。所以學生社團的工作往往是效率很低的,我現在回想起學校里做的工作,當時還覺得挺賣力的,但工作了之後才開始感覺到什麼是效率。當你進入了用金錢計算時間的地方之後,你要儘可能的避免在學校里養成的這種習慣。如果上級問你什麼時候能實施你給他的承諾,而你回答「今晚或者明天早上」這樣的答案對於他來說完全等同於你沒有回答,並且還給他留下了一個壞印象。(當然,這樣的回答往往在學校社團,學生會工作中是常見的)
有一個寓言故事,一隻小老鼠剛剛出世不久,老鼠媽媽問小老鼠:你現在能看見了嗎? 小老鼠說:能。老鼠媽媽說:那你能看到那塊紅薯嗎? 小老鼠說:是的。老鼠媽媽說:那是一塊石頭,這說明你不但還看不見東西,你連嗅覺都還沒有。
似是而非的應答往往一樣會暴露出你更多的弱點。可能是以下中的一個或幾個:
1.你之前沒有想到這個工作,或者一直在拖延。
2.你沒有責任心,認為這些並不重要。
3.你應付上級。
4.你不敢說真話。
5.你喜歡逞能,答應一些做不到的事情。
6.你不能獨立工作。
當你的上級在以上選項中懷疑的時候,潛意識中你已經同時具備了以上所有的弱點了。
相反的看來,這樣的回答,總是讓上司惱火。
第一,他的問題沒有得到回答,只是起到了提醒你的作用。
第二,他依然需要記住提醒你,因為他不知道你是否真正已經落實了工作。
第三,他不知道有多少你已經做了的事情中,都是這樣沒有落實的。(這點非常致命)
第四,往往因為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上司自己的計劃不得不被耽擱或推遲或不能給出明朗的結束時間。
所以——
甲問:你什麼時候能把要這個漏洞修好?
乙說:我已經通知他們了,他們大概明天就會來修的。
一天後
甲問:維修公司什麼時候回來,你找的是哪家維修公司?
乙說:好像他們說安排不出人來,如果可以的話,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下午就能過來。
一天後
甲問:漏洞怎麼還沒有修好?
乙說:我晚點再問問他們。
甲說:今天下午之前不解決,明天不用來上班了。${FDPageBreak}
第三: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歡在學習和玩耍之間先選擇後者,然後在最後時間一次性趕工把考試要複習的東西突擊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請不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因為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擊」。又或者,當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實施的時候,你的領導已經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往往我們總是想把事情從頭到尾全部想好了,才開始走第一步——就摔倒了。
舉個例子: 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給我一個喜歡的女孩子打電話的時候,想像了各種情況——1,她接電話的時候在做作業。2,她在做作業,她媽媽接的電話。3.她也很無聊,很想找人說話。4.她正在被父母訓斥。 5.她正在想另外一個男孩。6.她父親接電話。 7.她家正好來了什麼親戚,親戚接了電話。 8.她接了電話,但父母就在身邊,說話不方便……等等等等。我整整想了一個下午,想好了各種情況的心理準備和應對的策略。然後勇敢的拿起電話機,按下了那幾個按鈕。結果——她不在家。
所以,當你徘徊不前而手足無措的時候,你要意識到你正在拖延工作。徘徊是因為害怕這個事情可能發生的後果需要自己承擔或應付。工作的時候需要一種起碼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不管下一步是什麼狀況,我都能把它引導到我需要的那條線上去的。另外,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時間,如果不知道,就趕快求助,或想辦法,苦惱和憂慮會給你更多的壓力也會把剩下的時間蠶食殆盡。
另外,警告一下:永遠不要想,我知道了,先把上級派的事情放一下,等這集《越獄》看完再說。——90%的情況下,你會忘記,或者來不及,因為這件事需要比你原先想像要更多的時間。說做就做,一直是很好的習慣。
第四:不要認為理論上可以實施就大功告成了!
這點太重要了,往往當真正實施的人開始做了才會發現計劃完全等於鬼話。如果不親自實踐,做計劃的人會早晚被實施的鄙視。永遠需要提升自己的辦實事的能力,而不是空談。
首先,如果你是做辦公室工作的,或者做策劃和計劃的。請千萬不要把你自己都認為不太可能或者很難做到的事情,讓別人試試看。比如,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在人流量很少的地方舉辦露天歌唱會。這會讓執行的人覺得你在玩他,拿他做實驗。沒錯,理論上,在任何地方都能舉辦歌唱會,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執行的人的心情是不一樣的。
其次,和執行的人討論你的安排。比如,新來的你的下屬,你可以安排她坐在任何地方,但是如果那是一個很難和大家接觸的角落,這可能比你什麼都不安排更差。的確,理論上一個人要坐下來,需要的只是空間。但事實上遠遠不止那些。
再次,不要奢望一切會隨著你的計劃進行。理論上這個會議會持續兩個小時,但是,這是「不考慮在開場後的30分鐘全場都在調試話筒」,或者「場下沒有提出如此尖銳的問題」的前提下的狀態。 大學生已經習慣了把事情做到 "理論上看上去很美"的程度了。 論文,ppt講演,考試,辯論賽…… 這些校園智商大比拼,都是教我們如何完美的做好「紙上談兵」的功夫。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搞定」事情的能力比想像的弱。
如果你是在學校的學生,測試一下自己,能否能搞定以下這些狀況:
1.學校要製作一套校服,由你去尋找供應商,砍價,至少有三家公司的報價。
2.學校保安抓住一個學生偷竊,怎麼處理?
3.學校的一個很重要路段的路燈壞了,你能否讓它三天內繼續亮起來。
4.食堂需要請一位專門燒清真菜的廚師,一周內到崗位。
當你開始思考以上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思路和「看過去兩年這個公司的業績趨向,做出一個下個季度的市場策劃方案」要相差極大
專家:離職時別說這些話
許多人在離開原單位時心裡都有很多感慨,與同事、老闆相處的感受,對工作的各種看法……
這些話說還是不說?說和不說分別有什麼好處、壞處?應該怎麼說?什麼應該說?什麼不該說?
林潔到公司一年後,就萌生了離職的想法。因為這個家族企業的人際關係太複雜,每個部門都有老闆的親友,同事們平時很少溝通,好象互相都防著似的。剛到公司的時候,林潔提交了一份財務計劃,其中談到銷售部門的費用過高。第二天銷售部經理助理就來找她談話,希望她能「實事求是,不要只盯著費用,應該把效益和費用結合起來考慮問題」。林潔被這次談話弄得不明所以,後來才搞清楚,原來銷售經理是老闆的表弟。
自己部門的工作問題,就更大了。財務部經理是老闆的妹妹,她仗著自己的特殊身份,一攬公司的財務大權,而且還做了許多不符合財務規範的事情。這些,林潔都看在眼裡,也非常清楚長此下去會對公司會造成危害。可是,礙於她的特殊背景,林潔不知道該跟誰說,只有自己鬱悶的份兒。
直到遞交辭職報告的時候,林潔還在為一個問題搖擺不定:說還是不說?公司的管理存在漏洞,尤其是財務方面,老闆是因為對外人不放心才用自己妹妹的,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卻適得其反,使員工與老闆之間隔了一道天然屏障。如果不說,問題會越積越多,終究要出大麻煩;可是如果說了,老闆會相信嗎?——她畢竟是個「外人」。再說,如果這些事情傳出去,對她再找工作也不一定有好處,因為做財務工作是最忌諱「多說話」的。
最後,林潔還是選擇了緘默。職場險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說既然自己已經選擇離開,原公司的好壞跟自己也沒什麼關係了,何必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呢?但緘默的林潔,並沒有因此而平靜,內心的掙扎總是撕扯著她,直到一年後,新工作的忙碌才讓她漸漸淡忘過去的事。
專家解析:
通常辭職的原因可以分為兩種:個人原因和外部原因。由於個人原因而辭職,比如另謀高就、深造以及家庭變遷等而主動放棄工作的,大多都會對公司有些許不舍,進而產生些許內疚,所以在跟領導和同事溝通的時候,會本著善意和相對平和的心態;而由於外部原因離職的,比如因為公司環境不好、領導不公正等不得不放棄工作的人,大多心裡會有很多負面情緒,會有很多委屈、憤懣、抱怨要傾訴,這時的「說」與「不說」就涉及到維護心理健康的問題,所以後者應該是我們重點討論的話題。
像林潔這樣因為在單位遇到煩惱不能解決而辭職的人,在離職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總結她的離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公司大環境不好,人際關係複雜直屬領導有私心,使林潔不能秉公做事鑑於直屬領導的特殊背景,林潔不能把遇到的問題通過正常渠道解決公司前景危機四伏,林潔的職場發展前景不樂觀。 ${FDPageBreak}
「說」的正面效果——有益於心理健康
對於像林潔這類的離職者而言,「說」,是一種傾訴和發泄。人心裡的各種情緒總要有一個發泄的渠道,即使不在工作單位說,也會跟家人、朋友傾訴;即使說的不是事情本身,也會通過一些載體把這些情緒發泄出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如果不把這些情緒發泄出來,那麼它很可能轉化為身體的某些病症,比如失眠、焦躁、憂鬱、煩悶等等。所以,「說」——把負面情緒發泄出來,是一種對心理健康有益的自我保護過程。
「說」的負面效果——放大負面情緒
有些人在說的過程中情緒激動,越說越生氣,越說越想說,把本應該思考的過程以一種不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強化了一些非理性的東西,反覆通過這種非理性的方式解決壓力,進而使理性思考逐漸減少。但其實這個「說」的過程對解決問題沒有絲毫的幫助,反倒放大了負面情緒,使自己更加不開心。這時的「說」,就是一種損傷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做法。
「不說」的正面效果――有利於理性思維的成熟
如果林潔不說是基於理性的思考,覺得這些問題沒有必要說。即使不說,公司的相關領導也了解情況,多說反而會影響他們的判斷和決定,那麼「不說」的決定就會成為林潔的一次理性反思過程,有利於她理性思維的成熟。
「不說」的負面效果――可能對自己和親友造成傷害
如果林潔不說是因為害怕,或者不知道跟誰說,那麼林潔內心的問題既沒有化解,又沒有傾訴渠道,這些負面情緒很可能會積累成疾,或者以其他方式發泄出來,對自己和親友造成傷害。
與專家對話—— 說還是不說?
判斷說與不說,一定要看自己的選擇是否基於理性的思考?是否出於過激情緒的反應?如果林潔確定自己想說的話是為了公司的利益著想,並且有理有據,心態平和,就可以說;如果林潔是在激動的情況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為了心裡的鬱悶和不快而發泄,最好就不要說。否則很可能後悔或者傷害別人。
怎麼說?就某一件具體事情而言,例如林潔在財務工作中遇到阻礙和違反財務法規的行為時,如果覺得自己不說心裡放不下,那麼最好選擇正確的方式說。所謂正確的方式,即就事論事,澄清事實。因為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每個人眼裡的事實也是不完全一樣的,要在對別人和對自己負責任的基礎上,把自己看到的事實說清楚。
對誰說?
通常應該是誰的問題對誰說,比如林潔的煩惱主要是財務主管工作中的問題,那麼就應該跟主管直接說,而且要開誠布公地說,這樣更有利於直接解決問題,以免造成誤會和錯覺;但如果跟對方說了以後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林潔也不妨跟上一級的主管人員說,但要明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泄私怨。
什麼不該說?
人身攻擊的話不應該說,A的問題跟B不應該說,過激的言語不應該說,對解決事情沒有益處的話不應該說。相信把握住這幾個方面,林潔的述說會是一次正義的、公正的傾訴。
職業諮詢師的心理輔導——
不要把負面問題泛化
一個人在離職時,不論出於何種原因,都說明本人在職場生涯中有一定的盲點和欠缺。即使是因為所在的單位有問題,或者領導和同事的確不好相處,但畢竟還有人繼續在那裡工作,從這一點看,起碼本人的容忍度和接納度還不夠。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如果只從反面看問題,那麼就可能把負面的東西泛化,從而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和心理,使自己看到、想到的都是陰暗面。這種狀態無論對於解決目前的問題,還是對於即將面臨的新環境,都沒有益處。所以要儘可能反向思維,使自己具備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
跳出「說」與「不說」的煩惱
離職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只把眼光盯在單位、領導或同事身上,卻很少有人看到自己的問題。這樣也會造成離職者總是過分關注自己的煩惱,因而在「說」與「不說」中徘徊。客觀地分析,我們不必把離職的原因歸咎於誰,而是要從事件本身剖析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高?適應社會和環境的能力是否還欠缺?自己的心態還有哪些部分沒有調整好?自己對哪些人和事是排斥的?如果以後再遇到同類的情況應該怎麼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離職事件」轉化成讓自己學習和成長的基點,並且獲得一種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式。這樣,就可以使自己在未來新環境中遇到問題時,多一個方法,多一種選擇,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養分。一帆風順的經歷不能給人足夠的鍛煉和磨礪,而挫折、困難、逆境卻能讓一個人真正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