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在肝臟下面,是一個肌性囊性器官,具有濃縮、貯存和排空膽汁的功能,在參與脂肪的消化和代謝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功效。如果因為膽囊的一些疾病,必須進行手術切除,會有什麼變化呢?切除膽囊會不會影響患者日後的生活質量? 一個器官沒有了,對人體肯定是有影響的,主要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切掉膽囊後,一段時間內消化功能會下降,但不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後果。膽囊切除後,膽囊濃縮及儲存膽汁的功能沒有了,肝臟分泌的膽汁持續不斷地流入十二指腸。未進食狀態下,流入腸道的膽汁不能發揮其作用;而進食後需要消化的過程中,進入十二指腸內的膽汁又不夠,特別是濃縮膽汁沒有了,對脂肪的消化能力大大下降,久而久之會引起脂類代謝異常,表現為腹瀉、腹脹。手術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代償,膽管會代償性增粗,部分代替膽囊功能以適應消化的需要。
第二,部分病人膽囊切除後可能會有右上腹不適,表現為在膽囊切除術後數周或數月,右上腹部或右季肋部疼痛不適,常呈隱痛或鈍痛,有壓迫感,與手術之前膽囊炎發作的症狀十分相似。
第三,膽囊有儲膽汁作用,晚間睡眠時膽汁存進膽囊,膽囊被切除後,膽汁會持續進入腸道,如果腸道功能失調,容易引起膽汁逆流,形成反流性胃炎,早上起床後還會伴有反酸和嘴裡發苦的症狀。
第四,有研究顯示,膽囊切除術後患者體內的次級膽酸量增加,該物質極容易刺激結腸黏膜有絲分裂增加,容易發生癌變,使得結腸癌發病風險增加。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一濕難除真可怕!長期濕氣纏身的人身上有哪些表現?
濕氣這詞來源於中醫理論學的概念,在西醫治療上是沒有濕氣重的概念的。按照傳統中醫上認為,濕氣來源於自然界的天氣原因還有飲食習慣,進而導致人體體內積存濕氣。濕氣是人體水液代謝不正常導致的,身體濕氣過重,無法排除體外,會直接影響到人的自身健康,直接傷及脾的陽氣,而脾陽不足不能正常運化水液進而又在體產體內產生濕氣,於是便成了惡性循環。
有濕氣的人日常一定要做好健脾祛濕的工作,保護脾胃,排濕祛濕。濕氣還喜歡濕性趨下,出現在人體的下部,比如有一些婦女體內濕氣太重,出現白帶異常,引起下體味道重的現象。甚至還可能出現陰道炎、細菌感染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對此現象一定要引起重視,才能慢慢變好。
身上有濕氣還會有哪些症狀呢?
1、頭重腳輕
濕邪侵入身體時,會出現明顯的頭重腳輕的症狀,甚至感覺沒日沒夜的頭昏腦漲、渾身不適,特別睏倦。
2、容易發胖
脾濕氣重會容易出現痰濕型肥胖。由於脾出現問題導致身體內濕氣過重,體內的津液代謝不暢,進而引起肥胖。
3、嗜睡疲勞
體內濕氣過重的人早上起床困難,容易犯困,。可以睡一整天也不容易清醒,這都是濕氣纏繞的表現。
4、舌苔厚重
中醫辨證論治中,對人的舌苔進行觀察,當舌苔黃而厚,而且粗糙,多是由於濕氣過重引起的。
5、食欲不振
如果一個人長期胃口不好、食欲不振,需要考慮是慢性胃炎外,還要考慮是否是體內濕氣過重了。當濕氣過重,會影響臟腑運化水汽的能力,使身體無法正常新陳代謝,影響到消化功能。
6、大便異常
體內濕氣重還會表現在大便上,如果上廁所有厚重感,大便黏膩等,除了排出腸胃炎症外,還要考慮是否是濕氣重導致的。
古人有云,「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可見濕氣一旦染上就難以去除。想要祛濕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改正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持之以恆才能見效。濕氣重的人群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味淡、性溫的食物,如:薏苡仁、白蘿蔔、香菜和生薑等食物,通過飲食結構的調整幫助濕氣排出。
戒掉不良的飲食習慣
居住的環境過於陰寒會加劇濕氣在體內的聚集,要注意開窗通風。另外,酒類不宜多飲,飲食也要避免肥甘厚味,避免暴飲暴食等。
多吃健脾的食物
日常飲食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海蜇、薏米、蓮子、赤小豆、山藥等這類健脾祛濕的食物,只有通過飲食調控才能減少濕氣的聚集。除此之外,白果、大棗、枇杷等也都可以多吃。
冬季養生常見誤區有哪些?中醫:注意這9點
冬季是一個適合養生的季節,然而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冬季養生一知半解,或多或少有觸碰到冬季養生的小誤區,廣州市中醫醫院內科副主任中醫師高三德表示,冬季養生要避免踏入這些誤區,以免適得其反。
廣州市中醫醫院內科副主任中醫師高三德
1、喝高濃度的酒防寒?
喝過酒的人應該都有一個慣知,「酒後身體會發熱」,所以覺得在冬季喝酒能防寒,其實事實並非如此,酒後身體確實會發熱,但這種感覺很快會消失,尤其是身體散熱到一定程度時,反而會感覺到冷。高三德表示,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它們本身並不會產生熱量,反而會揮發掉身體內的熱量。
2、吃高熱量的食物能暖身?
高熱量食物的熱量雖高,卻不等於能暖身,比如油炸食品、蛋糕、曲奇、奶油等熱量都高,但對冬季防寒保暖基本無任何幫助,建議不宜多吃。反而中醫學認為,溫熱類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狗肉、韭菜、蝦等對身體具有補充陽氣的效果,不過高三德提醒,這些溫熱類的食物也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不可一概而論,比如陽盛體質的人,本身已經處於上火狀態,再吃溫熱食物,可能會產生亞健康或引發疾病。
3、冬季適合睡懶覺?
很多人在冬季喜歡睡懶覺,覺得睡得越多就越好,但實際上冬季睡覺適合早臥晚起,這裡的「晚起」是指在太陽升起,也就是在七、八點左右就該起床了。有調查顯示,有些人睡得越多,反而越疲倦。
4、常添嘴唇可保濕?
冬季的空氣乾燥,人的嘴唇容易出現乾裂,很多人喜歡用舌頭舔嘴唇,以為可以濕潤嘴唇,卻不知會適得其反,因為唾液里含有唾液酶等比較粘稠的物質,舔在嘴唇上能暫時濕潤,但當水分蒸發完,嘴唇會更乾燥,更易脫皮。建議塗上潤唇膏,或多吃點滋陰的食物。
5、緊關門窗密不透風?
很多人一到冬季,因為怕冷會門窗緊閉,覺得這樣才不會著涼感冒;但其實,密閉空氣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二氧化碳以及灰塵等,人更易患上感冒、咳嗽等疾病,高三德建議在冬天,每天開窗3-4次,每次10分鐘左右,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衣服越多越好?
冬季並非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衣服本身不會產生熱量,只是使人體的熱量能得以保存。從生理學上看,穿衣過多會妨礙身體自身的體溫調節,以致減弱人體的防寒能力,冬天穿適量的衣服即可。
7、用熱水洗臉?
在冬季,大部分人會選擇用熱水洗臉,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人的臉部在接觸到熱水時,毛細血管會擴張,當熱量散發之後,遇到冷空氣,毛細血管就會收縮,這樣容易導致長皺紋,反而用溫水,甚至是冷水洗臉更有助於健康。
8、總是蒙頭睡覺?
人在蒙頭睡覺時,容易因為空氣不流通導致缺氧,從而造成呼吸困難、頭昏腦漲等症狀,熟睡之後還可能伴隨著做噩夢的情況,所以不要蒙頭睡覺,以露出頭部為好。
9、冬季吃火鍋能防寒?
高三德表示,在冬季吃火鍋對防寒確有些作用,但需要注意幾點:(1)某些疾病人群:比如患有痛風、腸胃不好、三高、口腔潰瘍等患者都不宜過頻吃火鍋。(2)火鍋湯不要喝:一般,火鍋湯的嘌呤含量過高,儘量不喝,或可在打火鍋前半小時內喝一點。(3)多吃素食:火鍋應以素菜水果等作為主食,而海鮮、牛羊肉、蘑菇等因嘌呤含量過高不建議多吃。(4)火鍋後要多喝水:吃完火鍋不忘多補充水分,避免因胃腸積熱積滯導致身體不適。(5)空氣保持流通:吃火鍋時,一定要保持室內通風,打開窗戶或開空調抽風抽濕;若用煤氣或碳爐打火鍋時,要避免因空氣不流通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本文指導醫生:-
高三德講師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
擅長疾病:弱精症、少精症、精液不液化等男性不育症及...[詳細]
冬季如何運動?中醫:運動時要注意這幾點
在寒冬時節,很多人的運動量都會大幅度減少,對此,廣州市中醫醫院內科副主任中醫師高三德表示,冬季養生除了要注重飲食進補外,也要適當做一些運動。
專家:冬季飲食進補不可盲目 需根據體質選擇
在冬季,人們都喜歡通過飲食來滋補身體,但是如何正確進補卻是一知半解,對此,家庭醫生在線編輯採訪了廣州市中醫醫院內科副主任中醫師高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