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將身病為心病」,這是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名言。意思是指心理負擔過重,心累對身體健康毫無益處。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做到。比如,有的人患上病,尤其是重病後,往往會胡思亂想,想明天會怎麼樣,病會怎樣發展,甚至會想家裡事、身後事等,如此,往往會使自己心理負擔過重,恐懼、憂鬱隨之而來,更會使肌體神經系統失去平衡,代謝系統發生紊亂,免疫抗病能力進一步降低,無異於在康復路上自設「攔路虎」,於身體康復十分不利。
俗話說:「肩上百斤不算重,心頭四兩重千斤」。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老病死本是與生俱來,誰也難以避免,只有坦然面對才是。既已成病身,不妨看開些,多往好處想,樂觀地對待每一天。現如今,科技非常發達,什麼疑難雜症都可能被人類攻破,即使不能攻破,也會將病人的病痛降到最低點。假若沒有錢,國家也會給予幫助與扶持。更何況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凡是患過疾病康復後,或基本康復,尚留病根在身的人,只要心情愉快,樂觀養生,體內蓄有的抗病免疫能力反而比以往增強。如此想來,還有什麼可擔憂的,何不學一學趙朴初老先生所言的《寬心謠》,「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那就應該「遇事不鑽牛角尖,貧也相安、富也相安,忙也樂觀、閒也樂觀」,方能「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有人說,健康狀況是心境的「晴雨表」。誠哉斯言!養生貴在養心,不良心境如同毒草,長期處於其中,無疑會使機體抵禦疾病的能力下降,損害自身的身心健康。實際上,人生只有一次,沒有彩排,更不需要彩排。活著就要活得精彩,快快樂樂地享受每一天,正如美國「民謠女王」瓊·貝茲所言:「 你無法選擇如何死去,何時離去,但你能決定此刻怎麼去活。」
因此,無論你處於人生的順境還是逆境,不妨常做一下「健心操」,學會駕馭心境,將煩悶、孤寂、依賴、內疚等統統趕走,用豁達的心胸包容一切,相信人生的這張風景圖會變得絢爛無比。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嘴唇乾裂?這些食物能滋潤
可以用飲食防治口唇乾裂,應攝取食性平和或偏冷的食物。
蔬菜類:
如菠菜、芥菜、莧菜、薺菜、黃花菜(鮮黃花菜應經蒸或煮處理後再食用,防止秋水仙鹼中毒)、茭白、蘿蔔、茄子、竹筍、西紅柿、冬瓜、黃瓜、絲瓜、苦瓜、蘑菇、銀耳、綠豆、大豆及其製品。
水產品:
如紫菜、海帶、海蜇、蛤蜊、龜肉、田螺、蟹、泥鰍、鯉魚、鰻魚、黑魚、牡蠣。
禽肉蛋類:
如烏骨雞、豬肉、鴨肉、鴨蛋、鵝蛋、鵝肉、豬肺、兔肉、馬肉及奶類。
糧食及硬果類:
如芝麻、松子、黑豆、小米、小麥、大麥。
水果類及其它:
如桑椹、甘蔗、香蕉、西瓜、甜瓜、枇杷、芒果、梨、羅漢果、柿子、菠蘿、椰子、荸薺、蓮藕、生菱、蓮子、百合、薏苡仁、枸杞子、茶葉、菊花、蜂蜜、冰糖、食鹽等。
此外,口唇乾裂者應戒菸,少飲咖啡。
小訣竅:腳跟疼鞋墊上挖個洞
「人老先老腿和腳」,足跟痛就是老年人常見的症狀。腳跟可一側或兩側同時發病,一疼起來很多老人的腳甚至都不敢著地。
腳跟疼常與勞損和退變有關。中國中醫科學院老年病中心李躍華教授介紹,足部無菌性炎症,如跟周滑囊炎、骨膜炎等會引發腳跟痛。由於跟骨處於身體最低處,受重力影響,動脈血易注入,而靜脈血回流困難。且跟骨由松質骨構成,髓腔內靜脈竇大,導致跟骨內淤血,使內壓升高,引起腳跟痛,通常晚上發作。
跟骨骨刺也會造成老人腳跟痛。另外,足部軟組織慢性勞損等,也會壓迫跟部皮神經,產生腳跟痛,特點是跟骨內外側痛,行走時疼痛。其他如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也能引發腳跟痛。
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係。一般來說,較胖的老人更容易腳後跟疼痛。防止腳跟痛的方法除不要參加劇烈的跑跳活動,常用熱水洗腳外,還可用烤電、熱敷、艾灸等方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疼痛嚴重的人,還可以買雙前薄後厚的鞋墊,然後用剪刀在後跟處挖個洞,或者挖一塊凹下去的部分。這樣行走時,腳後跟不受力,空懸在鞋墊的洞裡,可以有效緩解疼痛。當然,為配合醫生治療,腳跟痛的老人在治療期間應適當休息,少走路,少彈跳,儘量穿寬鬆、柔軟、輕便、舒適的鞋子。
每天用電腦4-6小時者必看 幾招有效防電腦輻射
計算機一族的您或許常納悶為何常常感到腰酸背痛,身體抵抗力越來越弱,精神常常無法集中,您絕無法想像原因出在「計算機」,電腦所散發出的輻射電波往往為人們所忽視,依國際MPRⅡ防輻射安全規定,在50cm距離內必需?25V/m的輻射曝露量,但您知道計算機的輻射量是多少嗎?
女人注意過年5大健康隱患
隱患一: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