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天文界赫赫有名的李鑒澄老先生出生於1905年1月 20日,與當今文壇巨匠巴金老人同齡。李老83歲時還主持評審天文博士生,95歲還獲得陳毅杯圍棋業餘比賽5段稱號。他是我國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撰寫的天文學方面的論文曾被授予「世界華人重大學術成果」獎,收錄在《世界華人重大學術成果公報》中。
今年已99歲高齡的李老,依然精神矍鑠,十分硬朗。談起養生之道,李老說:「其實也談不上有什麼長壽之道,與那些百歲老人比起來,我還差得遠哩……」
「我年輕的時候身體並不怎麼好。抗日戰爭時期,我們親手設計並剛剛落成的中國第一座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遭到侵略者的破壞。後來,我們經歷千辛萬苦,將一些重要的天文觀測儀器和資料送到雲南昆明,搭建了中國第二個天文觀測站。這期間我的身體有時就經受不住考驗,偶爾會出一些小毛病。那時多虧我夫人的悉心照顧。從那時起,我意識到身體的重要性。後來就加強鍛煉,做廣播體操,每天都出去散步,天氣不好的時候,在室內也做,現在養成了習慣,一天不做身子骨都痒痒。」
「我從不吸菸、喝酒,一日三餐從不挑剔,做什麼吃什麼。說起來能有今天,還得感謝我的夫人楊國香。那時候我們都很忙。我夫人既要到外面工作,還要操持家務;即使是粗茶淡飯,她也要精心烹調。所以我總結了四句話:巧手烹淡飯,精心沏粗茶。菜餚生百味,香氣飄全家。」
「現在我的生活很規律,早上七點鐘起床,八點吃飯,每天做3~4次操;早上一袋奶,一個雞蛋,一個豆沙包;中午一碗米飯,一菜一湯,午睡1個半小時;晚飯一碗麵條,四五隻蝦,一碗湯,晚上十點鐘睡。我也比較喜歡吃水果,什麼水果都行。我最愛吃的就是餃子,一頓能吃15個哩。我喜歡看戲曲節目,每天都看,愛看京劇。他們一些小孩子不懂戲種,還要我講給他們聽。」
前年,97歲的李老不小心跌了一跤。這一跤跌得不輕,髖骨裂開了,在醫院住了好長一段時間。李老的四女兒告訴記者,她父親自從做完手術後,身體就不那麼硬朗了。以前都是自己下樓散散步鍛煉,現在只能在天氣暖和的時候,家人陪著出去,平常只能在陽台曬曬陽光,做做操。現在兒女雖然都很忙,但還是儘量抽出時間,回家陪父親說說話,吃頓飯,不能讓老人感到孤獨。這時,李老拿起一個小撥浪鼓,叮叮噹噹地晃起來。四女兒告訴記者,這樣可以鍛煉他的大腦和雙手的活動能力。眼前的李老正如自己說的那,樣:「我今年99歲了,但我要當66歲來過。」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104歲老太愛打麻將記憶好 「三大法寶」促長壽
「九條呀?和了和了,終於和了一盤!」
昨日下午,104歲的蔡心瑜婆婆好不容易贏了一把牌,高興得像孩子般叫了起來。天天下午打麻將,這個愛好跟隨了老人幾十年。
打麻將不在乎輸贏
蔡婆婆跟小女兒艾虹住在渝中區兩路口街道枇杷山正街72號。一般情況下,每天下午1點至5點,蔡婆婆準會出現在麻將桌上,和牌友們「大戰風雲」。5點過後,還要堅持再「戰」四盤。
女兒艾虹介紹,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老人開始喜歡麻將。如今,雖然老人的視力和聽力不如以前,打麻將的速度也很慢,但她堅持要打。每天吃完午飯,她就催促女兒幫她找牌友,「三缺一」時,不喜歡打麻將的女兒也要上桌湊角,「老人幾十年的愛好,陪她耍下」。
80多歲的鄰居蒙少喬婆婆,是蔡婆婆的忠實牌友,對她打麻將的熱情深有感觸。蒙婆婆說,今年年初,蔡婆婆不小心把手摔傷了,上午去看望她時,她還叮囑下午要繼續打麻將,「要打要打,我這隻手摔了,還有另一隻手嘛!」
雖然牌齡幾十年,可老人的牌技卻不咋地,有「常敗將軍」之稱。於是,蒙婆婆等忠實牌友規定10元封頂,「否則她一個月要輸好幾百元」。
艾虹說,有段時間老人輸的錢比較少,就一直自責不該贏了別人的錢,「她打麻將不在乎輸贏,主要是享受打牌的快樂」。
號碼說一遍都記得
別看蔡婆婆歲數大,可記憶力很好。
枇杷山正街社區的李道英,負責每月給老人送200元的營養補貼。一到月初,老人就開始念叨「小李該送錢來了」。每次,李道英進門一說話,老人就能聽出來,「哦,是小李。」
蒙婆婆的一位朋友換了電話號碼,並當場報了一遍新號給她,蔡婆婆也在場。第二天,蒙婆婆找朋友有事,按照記憶打電話時,發現是個空號。「你記錯了。」旁邊的蔡婆婆說了一串電話號碼,一打,果然正確。
蔡婆婆不僅記憶力好,心地也很善良,逢年過節,還會惦記著小區的護院、清潔工們。去年春節時,她執意把兒子寄來的錢拿出幾百元,要保姆給他們發壓歲錢。
早餐是牛奶加雞蛋
艾虹說,母親早餐堅持吃牛奶加雞蛋,晚餐要喝杯葡萄酒。
解放後(除了災荒年),老人每天早餐,都堅持喝一杯鮮牛奶,吃一個白水煮雞蛋,外加適量糕點。「也許是常年堅持喝牛奶的緣故,老人不缺鈣,骨頭的韌性很好,摔跤後很容易恢復。」前幾天,老人走路時不小心絆了一跤,家人還沒來得及扶她起來時,她自己就從地上爬起來了,「一點事都沒有」。(張水紅)
養生「三大法寶」
重慶市第一人民醫院陳醫生的點評是:
1.多動手多動腦筋。打麻將是蔡婆婆訓練手指靈活度、鍛煉思維的好辦法;
2.要與人為善。與人相處時,不要處心積慮算計,要多為他人著想;
3.知足常樂,保持良好心態。將快樂儘量放大,將不愉快的事儘快忘掉。
蔡婆婆養生食譜
早餐(8:00左右):一杯鮮牛奶(250ML)+一個白水煮雞蛋+3至5塊餅乾或蛋黃派等
午餐(12:00左右):以麵食為主。3兩麵條(拌上芝麻醬和醋)或15-17個抄手或20個左右湯圓
晚餐(18:30左右):一兩葡萄酒+一碗米飯+適量蔬菜+一碗湯(雞湯、排骨湯等肉湯)
笑笑十年少 仁者長壽
孔子日:「仁者壽。」這說明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已潛心領悟人的品質與長壽的關係。明代名醫張景岳也主張「欲壽,惟其樂;欲樂,莫過於善」。長壽者多是敦厚、為善之人。
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由於種種原因,難免發生衝突。如果能以「仁」之心對待矛盾,主動溝通感情,化解衝突,必將心情舒暢,情緒穩定,忘卻憂愁和煩惱,心身處於健康狀態,焉能不長壽?我們要寬以待人;關心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關心。
據報載,美國有一詭計多端的大富豪,突然身患重病,多方醫治無效,後聽從他人勸告,將自己的財富捐贈給慈善事業,重病競不治而愈。不管這事真實性如何,卻反映了人們對善者能長壽的良好願望。其實,為善對心理上可產生獨特的積極作用,從而促發了生理上的巨大作用。
仁者長壽是有科學根據的,神經系統與身體防禦系統有密切關係,因此,良好的心理有利於延緩大腦衰老,也利於延緩身體各系統、器官的衰老。現代醫學認為,60%~90%的疾病都是由精神因素決定的,心理壓抑是21世紀以來威脅健康最嚴重的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不僅指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脾胃保健是關鍵 章穆飲食養生思想
我國自古就有「醫食同源」、「藥食同源」的說法。《調疾飲食辯》是一本採用食物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本草學專著。章穆主張病人的飲食必須與病證相結合,認為如果病人「飲食得宜,足為藥餌之助;失宜,則反與藥餌為仇。」
中老年人跑步後踢踢小腿肚助放鬆
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腦血管病人,平時踢踢小腿肚,不僅能使肌肉充分放鬆,還能夠提高心臟供血能力。跑步後不僅不要坐下來休息,還要積極主動地進行「整理活動」,踢踢小腿肚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