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最容易上火的季節,及時的了解上火的症狀,可幫助我們有效進行預防以及治療。夏季上火的症狀非常的多,一般情況下以下幾種是最為常見的
1.咽喉腫痛
很多人在進入初夏季節後就經常性的出現咽喉腫痛的情況,專家指出這是最為常見的上火現象,多半為實火引起。這個時候患者可以通過吃一些生梨來進行預防以及治療,還有一些人還會出現口舌生瘡的情況,對於這一情況專家建議患者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有效的減輕痛苦。
或者你還可以將嫩絲瓜搗爛擠汁,然後頻頻含漱,其治療效果也非常的明顯。再出現咽喉腫痛的情況時,患者還可以用一匙醬油漱口,漱1分鐘左右吐出,連續3-4次,療效非常的顯著。
2、口角或口腔長泡
一到夏季,口角炎以及口腔長泡的情況非常的多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口腔潰瘍,這是上火的症狀之一。患有口腔潰瘍的患者十分的痛苦,不僅食不下咽,同時連說話都十分的困難,專家建議,這個時候不妨切幾片生薑入口咀嚼,這樣可以讓口腔中的水泡慢慢的消失。
而患有口角炎的患者,在每天晚上臨睡前洗好臉,然後擠點眼藥膏塗在口唇疼痛處,翌日疼痛就會減輕,繼續敷用幾天,可使疼痛消失。
3、鼻塞難通
鼻塞難通同時鼻腔溫度升高等,這些都是上火的表現,其治療方法非常簡單。如果是左鼻孔不通的話,可行俯臥位或右側臥位,右手撐住右後頸,掌根靠近耳垂,托起頭部,面向右側,肘關節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遠越好。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疏通經絡,少則十幾秒,多則幾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氣。
4、嘴唇乾裂
還有一部分人在夏季很容易出現嘴唇乾裂的情況,這個時候除了乾燥的因素之外,上火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去撕咬死皮,否則的話不但會導致乾裂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還有可能會導致破皮出血。出現嘴唇乾裂的情況時,不妨適量的喝點黃瓜獼猴桃汁。
黃瓜性甘涼,能入脾胃經,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身熱、煩渴、咽喉腫痛。而獼猴桃性甘酸寒,能入腎和胃經,具有解熱止渴的功效。由此可見,在出現上火的症狀時,黃瓜獼猴桃汁是不錯的選擇。
5、皮膚干癢
皮膚干癢同樣是夏季上火的表現之一,甚至還有些人會出現一粒粒的小紅點,這個時候不僅僅是上火,同時還是過敏的症狀,因此專揀推薦這個時候不妨吃點紅薯炒乳瓜。
將準備好的紅薯、乳瓜等切成塊狀,然後在鍋中放入適量的食用油,將蔥段、蒜末爆香後再倒入紅薯塊煸炒五成熟時再放入乳瓜炒勻,接著再放入適量的清水、鹽、雞精,湯汁收干即可食用。
紅薯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鈣、磷及鐵,因此具有很好的補虛健脾強腎的功效;而在嫩黃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因此兩種食物混合食用具有對皮膚有著一定的好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減酸增苦 芒種養生五形人各不同
6月5日是芒種,濕熱氣明顯重了起來。全國名老中醫指出,芒種養生應少乘涼飲冷,避免損傷脾胃,處於空調房間時,要注意調節室內外的溫差,預防「空調病」的發生。
飲食調養方面宜減酸增苦,補腎助肺,調理胃氣,可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多吃「瓜族」食物,如苦瓜、節瓜、青瓜、冬瓜、木瓜、西瓜、香瓜,以及綠豆、莧菜、枸杞葉、西紅柿、淮山、白朮等。
木形人
健脾養肝百合蜜桃正當時
體質特點:膚色蒼白,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
飲食調養:宜服健脾益氣,養陰生津的食物,如蜜桃、西瓜、香瓜、青瓜、綠豆、木耳、玉竹、苡仁、百合等。
藥膳可選擇「薏苡百合荸薺煲」: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荸薺250克。將薏苡仁、百合洗淨,用溫水發透,荸薺去皮洗淨,從中間切開。將荸薺、薏苡仁、百合同入瓦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燉煮45分鐘。可健脾、養陰、清熱。
火形人
養陰生津「瓜族」當家
體質特點:皮膚赤色,脊背肌肉寬厚,臉形瘦尖,頭小,肩背髀腹勻稱,手足小,步履穩重,性情急。
飲食調養:宜進食養陰生津的食物,如白茅根、西瓜、涼瓜、西紅柿、綠豆、冬瓜、木耳、絲瓜等。
藥膳可選擇「絲瓜粥」:鮮絲瓜1條,粳米100克,白糖少許。將鮮絲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乾淨備用。將粳米放入鍋內,鮮絲瓜切成長2厘米、厚1厘米的塊,放入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鮮絲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塊做粥。有清熱解毒,涼血通絡,潤肌膚的功效。
土形人
防濕熱困脾「五葉蘆根飲」最佳
體質特點:皮膚黃色,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大腿到跳脛部都生得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
飲食調養:應避免暴飲暴食,以防損傷脾胃。宜進食健脾清熱祛濕的食物為主,如荷葉、薺菜、白茅根、蘆根、茯苓、冬瓜、西紅柿、西瓜、木瓜等。
藥膳可選擇「五葉蘆根飲」:藿香葉、薄荷葉、荷葉各3克,枇杷葉、鮮蘆根、佩蘭葉各30克,冬瓜60克,白糖適量。將上料洗淨,先以枇杷葉、冬瓜共煎湯代水約500ml,再加入其他藥同煎10分鐘,調入白糖即成。有芳香化濕,健脾醒胃的功效。
金形人
健脾益氣首選薏苡仁沙參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瘦小,但肩背較寬,方形臉,鼻直口闊,四肢清瘦,動作敏捷,膚色較白。
飲食調養:宜以健脾、益氣、養陰為主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薏苡仁、沙參、百合、莧菜、枸杞葉、木耳、桂圓、木瓜、椰子、香瓜等。
藥膳可選擇「薏苡杏仁粥」: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將薏苡仁、粳米淘洗乾淨,杏仁去皮,洗淨。先將薏苡仁、粳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繼續用文火熬煮到米熟粥成,加入冰糖即成。有健脾祛濕,補肝的功效。
水形人
淮山茯苓可清熱祛濕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胖,偏矮,頭較大,腮部較寬,腹部較大,膚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發密而黑,怕寒喜暖。
飲食調養:宜多吃健脾祛濕之品,如淮山、太子參、白朮、茯苓、綠豆、冬瓜、莧菜、枸杞葉、木瓜、椰子、香瓜等。
藥膳可選擇「苡仁赤豆湯」:苡仁、赤小豆各30克,紅棗5枚,白糖1匙。前2味洗淨入鍋,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時加紅棗、白糖,煮30分鐘,至豆爛離火,當點心吃。可清熱,健脾,利濕,養肝。
吞唾液健脾胃 日常健胃方法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長期調理可健胃養脾,效果甚佳。
其一、揉帶脈。
脾主運化,脾胃虛弱則會運化不力,造成身體水濕停滯。而揉帶脈則一方面健脾陽,另一方面則振奮了肚腩兩側膽經的陽氣,迅速化開了小腹內積聚的水濕。當然你要是覺得揉帶脈的力度不足的話,也可以用手握成拳來敲。順便再說一下,此法對便秘的治療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對於這一點俺可是親身體驗過的哦。堅持一段時間大便就不再粘著馬桶了。
其二、爬山。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話,叫做「谷氣通於脾」。請列位看官注意,在繁體字中,山谷的谷寫作「谷」,而穀物的谷寫作「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醫家王冰對此的解釋是「谷空虛,脾受納故」。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爬山不僅能鍛煉筋骨,讓人汗水淋漓——這也是排除體內水濕的良法,同時還能讓人的脾通天地之氣,山谷之氣。這就是我們的古人所說的微言大義,短短的一句話就包含了極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
就是腳尖著地,腳後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經絡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經的原穴也在腳趾的關節部位。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煉腳趾。你可以踮著腳尖走路,你也可以試試踮著腳尖站個十來分鐘,記住在踮腳尖時要儘可能地把腳踮得高一點,這樣效果才會好!
其四、推腹法。
關於此法,俺記得好似中里巴人和馬悅凌老師的書中都有介紹,俺就不再多說了。總之絕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過此法來解決。人體內的三濁(廢水、廢氣、大便)都可通過此法來排除,而此三濁正是導致人生病的罪魁禍首。所以古人常說「大道至簡」,道理想通了,解決問題就容易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千千萬萬,但那就是所謂的「術」的層面的問題了!
其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氣血下行,使氣血流注於胃經。因此對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處的,當然此功法的好處遠不止這一點,在此俺就不一一道來了,反正你堅持練一陣子就會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
言之,就是捏脊梁骨,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時候,不必拘泥於穴位,因為脊柱兩側正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所經之處,捏脊能對身體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氣;還可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也可以用手搓脊柱及其兩側更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總之搓得發熱為止。
其七、吞唾液養生法。
唾液其實就是人體內最好的健脾胃的藥。中醫學認為,唾液能「潤五官、悅肌膚、固牙齒、強筋骨、通氣血、延壽命」,春秋時期的老子認為,靈丹妙藥雖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養生學家陶弘景也說:「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其八、拉筋。
人的肝、脾、腎經都從大腿經過,所以拉筋對這三條經的拉伸和調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我個人的感覺是最好採用臥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顯著!
桑椹生津潤腸 芒種時節食桑椹治風濕
中醫養生專家告訴我們芒種節氣的最佳時令飲食是:桑椹。桑椹酸甜適口,又被稱為「民間聖果」
嘴唇純白血氣少 嘴唇顏色看健康
嘴唇是身體健康的信號燈,如果你出現了唇色淡白、過於鮮紅,或者是青紫的情況,那你就要警惕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