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食和冷食可消耗體內陽氣?冬季多吃3類「溫補」食物!

家中老人常常叮囑我們: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生食也就是沒有經過熱處理的食物,比如大部分蔬菜和水果、生魚片等;冷食是指溫度比較低、性寒或性涼的食物。這些食物確實會消耗陽氣,但並不代表著所有的人都不能吃生冷食物。

吃生冷食物會帶來哪些危害?

生食和冷食可消耗陽氣,無法溫煦身體,從而誘發疾病。現代醫學認為,常常吃生冷寒涼食物可降低胃腸道溫度,減少血流量,使得胃腸道功能失調。苦瓜、絲瓜和黃瓜以及西瓜等均屬於性寒的食物,吃太多可傷害脾胃,造成腹瀉,嚴重時可誘發胃腸道疾病。

哪些人可以適量吃生冷食物?

1、兒童

中醫認為,兒童是純陽之體,易出現上火,因此可以少量吃生冷食物,幫助平衡陰陽。

2、北方人

相對來說,北方居民體質比較壯,偏愛肉食,易出現上火,同樣能適量吃生冷食物。

3、生活在海邊的居民

海邊日照時間比較長,易出現上火症狀,所以適量吃生冷食物能適當消耗陽氣,維持陰陽平衡。

冬季應多吃哪些溫補類食物?

1、含鈣的食物

有些人不貧血,但體內缺鈣,不妨喝牛奶、酸奶和奶製品等,能幫助抵禦寒冷。研究發現,鈣攝入不足可增加脂肪合成量,降低產熱能力,使得身體難以耐受住寒冷。

2、適當攝入蛋白質

本身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比較高,比如吃牛肉、豬肉或羊肉時身體可產熱。畏寒怕冷者不妨適當吃牛肉和羊肉,有助於身體保暖,不過高血脂以及高血壓患者應適當的控制肉類攝入。

3、巧妙添加香辛料

香辛料能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身體發熱,烹調食物時可以加入適量辣椒、香蔥、大蒜和生薑、茴香和花椒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加身體散熱。

溫馨提示

生冷食物不是洪水猛獸,應理智看待。不過,冬季寒冷又乾燥,儘量少吃或不吃生冷的瓜果和蔬菜,所吃的食物應順應大自然規律。另外,吃生冷食物時應做到量力而行,控制好量即可。冬季除了注意飲食外,還需注意衣著和運動,外出時應合理添加衣服,儘量戴上帽子和圍巾,避免寒邪入侵。冬季不能一直待在房間內,還需適度的戶外活動,比如散步、騎自行車或打太極拳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盤點生活中虛假宣傳的食物?不要被零添加或純天然誤導!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和健康緊密相關,人們越來越關注於飲食健康,所以零添加、傳統工藝、純天然等食物應用而生,廣受消費者喜歡。然而,大多數食品存在虛假宣傳,迷惑消費者,根本不是真正的零添加或純天然的。

虛假宣傳的食物有哪些?

1、零添加

有些消費者會通過添加劑來判斷食品是否健康,認為零添加就是好的。然而,零脂肪的食物可能會含有太多糖,零糖的食物可能含太多油。並不是所有的添加劑都是壞的,有些食物中放添加劑很有必要,不僅能提升口感,而且延長食物保質期,在規定範圍內用添加劑,並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就拿醬油舉例子,其中添加苯甲酸鈉、果葡糖漿等,能調和鹹味,讓食物更加好看。

2、富含益生菌

不可否認,益生菌對身體有好處,能調節腸道菌群,維持腸道健康,不過必須保證有足量的活菌才行。市面上常見的中的益生菌飲料分為兩種,一種是活菌型的,必須低溫保存且保質期短;一種是滅菌型,在常溫下長時間儲存,益生菌已經沒有活性。一些商家把含活菌的飲料常溫下放置,從而造成益生菌失活;該飲料中也含有太多糖分,喝太多可能會造成肥胖。

3、兒童食品

大部分家長習慣給孩子購買帶兒童字樣的食物。目前為止,嬰幼兒配方食品僅有食用安全國家標準,卻沒有兒童食品相關標準以及定義,這是一種宣傳的噱頭。有些食品根據兒童生長特點研發,調整其中的配料;但有些兒童食品和大人的差不多,只不過包裝比較美觀,產品規格小,又或是加入兒童喜愛的成分。

4、全麥或雜糧

真正的全麥或雜糧食品口味粗糙,難以咀嚼,不易被消費者接受。市面上很多全麥食品並不是全有全麥製作而成,其中可能會添加太多油和糖等,從而讓食物變得色香味俱全,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健康。

溫馨提示

平時購買食物時應選擇簡單加工的,主要看一看其配料表、保質期以及營養成分表;選購主食或熟食時應選擇新做的,買回家後應當頓吃完。根據個人需求來選擇食物,就拿牛奶舉例子,先關注蛋白質以及鈣含量有沒有達標,再根據體重指數來選擇含脂肪的還是無脂肪的。

3個信號提示身體缺水?3類人喝水要「悠著」點!

家中老人或朋友常常叮囑多喝水,這並不是沒有任何道理。多喝水是最簡單、最實惠的養生方式之一,能加快新陳代謝速度,滋潤身體每一個部位。然而,有些人因為工作繁忙,每天的喝水量不足1500毫升,這樣可降低基礎代謝率,影響機體健康。

哪些信號說明身體缺水?

1、口渴

身體缺水時會通過口渴的症狀展現出來,但此時身體細胞已中度缺水。為能防止出現口渴,應培養主動喝水的習慣。

2、尿液顏色發黃

正常情況下尿液呈現淡黃色且透明。喝水量足夠時,尿液呈現淺黃色或透明黃色;若尿液呈現深黃色,說明體內缺水或水分不足,身體已經脫水。

3、排尿次數和量

成年人每日排尿次數約4~8次,一日排尿量達到500~3000毫升。若排尿次數明顯減少、排尿量也比較少,說明喝水少、身體處於缺水狀態。

哪些人應控制喝水量?

1、腎功能低下者

患有尿毒症、慢性腎功能不全等喝水方面需慎重,因為腎臟功能下降,難以排出體內毒素和水分,排尿量減少,所以應控制每天的液體攝入量,以免增加心臟承受的負荷,甚至造成心衰。腎病綜合症的特徵是大量蛋白尿,太多蛋白質經尿液漏出,易出現低白蛋白血症,誘發水腫,喝太多水的話可加重此症狀。

2、青光眼患者

該患者短短時間內喝太多水,會以最快的速度稀釋血液,降低血液滲透壓,增加進入眼睛中的房水量,升高眼壓,嚴重時可造成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此類人不能喝太多水,一次喝水量應控制在500毫升以內,不能喝濃茶以及濃咖啡等。

3、心血管疾病患者

適當喝水能稀釋血液,防止血液黏稠,減少患中風和心肌梗死幾率。不過,不能短時間內喝太多水,以免加重心臟所承受的負荷。同樣不能喝太多冷飲,以免刺激胃部而造成血管收縮,促使血壓升高,從而引發心腦血管意外。

溫馨提示

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平時應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特別是高尿酸血症患者,以免造成尿酸急劇升高,誘發痛風或腎結石等。值得提醒的是,每天大量喝水仍然感覺到口渴,十有八九是疾病來臨,常見的有內分泌腺瘤病、甲亢和乾燥綜合徵、尿崩症以及糖尿病等。

「四高」是否能喝牛奶?逐一給你分析

牛奶被譽為「白色血液」,其中含優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鈣磷比例合適,能促進骨骼生長發育,防止骨質疏鬆,總而言之營養價值很高。不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不敢喝牛奶,生怕會讓病情加重,這是錯誤認知。

每個人的胃長得不一樣?你的胃屬於哪一種?

胃是最為重要的消化器官,但非常嬌嫩,吃生冷寒涼食物、暴飲暴食或過飽過飢、吃辛辣刺激食物、沒有注意飲食衛生等均會傷害胃部,易誘發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等。胃就如同布袋一般,呈現囊狀,能儲存和消化食物。每個人的胃長得不一樣,快點對照著看一看自己是哪一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