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春捂」?由於春季氣溫乍暖乍寒,人體皮膚血管舒張,汗孔鬆弛,如突然驟減衣服,極易使風邪入內,引起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誘發腎炎、心肌炎等病。人們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切莫受涼,特別要注意背部保暖。尤其是體弱多病的老年人者,千萬別把棉衣、毛衣麻利脫掉,要隨著氣溫升高逐漸減衣,多捂一捂,以免冷風侵襲。
乍暖還寒宜「捂」兩頭
天氣剛剛轉暖,有些人便早早地脫掉冬裝,換上輕便漂亮的春裝。一些愛美女性更是迫不及待地穿上超短裙、絲襪,露出美麗的雙腿。專家認為,民間的傳統習慣「春捂」有一定道理,春天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春捂」不能忽視。
春天適當捂一捂,可以減少疾病。冬去春來,人體皮膚逐漸甦醒,汗毛孔閉鎖程度相應降低,因而春風較大的時候,儘管不是很冷,卻能長驅直入肌體內部,人就可能感冒或並發其它疾病。再加上春天的天氣不穩定,過早脫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也很容易著涼感冒。
對於「春捂」,醫生的建議是注意「捂」兩頭,即重點照顧好「首足」兩頭。由於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濕氣較大,早晚低溫,細菌病毒活躍,人容易生病,重點「捂」頭頸與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寒多自下而起,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女性如果過早換裙裝,會導致關節炎和多種婦科病。春天還是流腦、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這些疾病的發生雖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但感染後發病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養。
保暖適當莫「捂」過頭
生怕孩子著涼生病,年輕爸媽們更是用小棉被把嬰幼兒「捂」得嚴嚴實實。醫生提醒父母,「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過了頭,同樣對健康不利。
「春捂」並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脫衣要「遞減」,即衣物增減既要視天氣的變化情況而定,也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素質。春季氣溫日差較大,早晚較冷,此時可適當「捂」一會兒。而晴日的中午時刻,氣溫一般都在10℃以上,此時可適當減衣服。一般來說,春季可以讓居室溫度適當高一點,被子也要適當厚一點。
春季空氣濕度較大,如果「捂」過了頭,還容易誘發中暑。因此在增減衣物時,最好先聽聽天氣預報。天氣轉熱後,有些人還穿著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風一吹反而容易著涼。由於孩子好動易出汗,更不要「捂」得太緊,出汗後驟減衣服很容易受涼感冒,要讓孩子增加戶外活動,以增強適應能力。而嬰幼兒需要逐漸適應外界寒暖的變化,如果暖被厚衣「捂」得太多,寶寶需要調節體溫就要出汗,而體液過多消耗,就更不能適應寒冷刺激。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2012立春習俗:立春日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從天子到庶民都要參加的一項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必然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古時的迎春活動,開始時在東郊,因為迎春活動中祭拜的句芒神是東方之神。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宮廷內、府衙門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動,活動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宋吳自牧《夢粱錄》),這種立春的賀節,也是一種迎春活動。在清代,還有所謂"拜春"的習俗:"立春日為春朝,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粉為丸,祀神供先,其儀亞於歲朝,埒於冬至"(清顧祿《清嘉錄》"拜春")。這種"拜春"的活動,與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動的一種。迎春儀式,又稱行春。
春帖子
又稱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這是一種在"立春"日剪帖在宮中門帳上的書有詩句的帖子。詩體近於宮詞,多為絕句,文字工麗,內容大都是歌功頌德的,或者寓規諫之意。
"立春"日貼春帖、作春帖詞,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勸農春耕的象徵性的牛。泥捏紙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東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勸農耕,士民都出城圍觀。
咬春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裡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里吃
北京人立春日吃春餅春卷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吃春餅的習俗,歷史悠久。《明宮史 飲食好尚》記載:「立春之前一日,順天府街東直門外,凡勛戚、內臣、達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互相宴請,吃春餅和菜。」這一習俗,可追朔到晉,而興於唐。《關中記》說唐人「於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並將它互相贈送,取迎春之意。宋陸游有詩句:「春日春盤節日新」。有記載說宋代宮廷的薺菜迎春餅是「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春餅薄如蟬翼,這裡記載的是用稀面在一種平鍋上抹一下,即成極薄透明的餅,用來包薺菜餡,然後用油炸出的春卷(又稱春盤)。春餅、春卷是古人心目中的春的象徵。
北京人吃春餅是用白面擀成圓形的餅,經烙制而成。清《調鼎集》記載春餅的製法是「擀麵皮加包火腿肉、雞肉等物,或四季時菜心、油炸供客。又鹹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餅切段。」這是清朝的吃法。但現在演變為春餅抹甜麵醬,卷洋角蔥後食用。
立春時,大蔥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別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嫩蔥先出,人們嘗鮮,也是有「咬春」的意思。此外還講究吃和菜,就是用時令菜的心,如韭黃、菠黃等切絲,叫炒和菜。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里吃。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明、清時期,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盤改成了小巧玲瓏的春卷,不僅是民間的食品,而且成為宮廷的糕點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讚賞。
立春各地節慶活動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那麼,為什麼要到東郊去迎春呢?這是因為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比如宋代的《夢粱錄》中就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為官吏之間的互拜。
2012年立春「兩頭春」
今年2012年,農曆壬辰年始於2012年1月23日的春節當天,終於2013年2月9日的除夕;2012年的立春是2月6日,2013年的立春都是2月4日,這樣壬辰年的年初與年尾都有一個立春節氣,民間稱這種曆法現象為「一年兩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