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不少人因舌苔又白又厚而來中醫科就診,同時多伴有疲乏無力,全身酸痛,並且食欲不振,口氣重而不清爽。這種症狀中醫稱為濕邪,處方以平胃散加味,服藥7天後,以上症狀會明顯好轉。
盛夏溫度高,濕度大,天氣悶熱,濕邪極容易留滯人體,導致困滯不舒、食欲不振、舌苔厚濁等症。下面介紹幾個盛夏除濕的食療方:
1,三色豆湯:白扁豆、紅小豆、綠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
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具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的功效。綠豆甘寒,能夠清熱解暑,利尿消腫,滋膚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紅小豆又稱赤小豆,善於解毒利水,清熱去濕,健脾止瀉。三色豆湯甘甜可口,能夠清熱除濕。常食還有助於淨化血液、解除內臟疲勞。
2,冬瓜海帶湯:冬瓜100克切片,海帶30克洗淨,蝦皮、精鹽適量,煮湯食用,每日一次。也可以加鯽魚一條,一起燉湯食用。
冬瓜味甘淡,性寒涼,功效是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海帶味咸,性寒,具有清熱利水,養陰止血的功效;鯽魚性味甘平,能夠健脾益胃,利濕止渴。本方消暑除濕功效顯著,多數人都可以食用。
3,竹葉茶:竹葉5克,白茅根5克,荷葉2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當茶飲用。每日一服。
竹葉甘淡而寒,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的功效;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荷葉味苦微。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看舌苔,調飲食,保健康
祖國醫學認為,舌通過經絡直接或間接地聯繫許多臟腑的精氣上營使之靈活,所以臟腑的病變,往往能從舌象上反映出來。觀察舌質和舌苔是中醫診斷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家長如果能經常觀察孩子舌苔的變化,及時調整飲食,就可以防患於未然。正常小兒的舌象應該是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舌面有乾濕適中的薄 苔。一旦患病,舌質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生改變。當出現以下幾種變化,應及時調整飲食,並仔細觀察是否有病態,是否要去醫院診治。
1、舌質淡白,舌苔薄白:多為寒證,見於感冒早期,可選擇性質偏溫的飲食,如紅棗糯米粥等,以軟食、羹食為宜。副食選擇清淡性溫的牛肉湯、羊肉湯、蛋花湯、紅蘿蔔、洋蔥、紅糖等,並用醋、姜做為調味劑。水果可吃蘋果、蜜桔等。少吃性偏寒涼的食物,如涼拌菜、黃瓜、冬瓜、綠豆芽、蟹、螺、鴨蛋等。忌吃冷飲。
2、舌苔白膩,或白厚膩:多為寒濕,應選用溫胃健脾、散寒化濕的食物,品種同上。少用甜膩厚味的食品,否則會導致腹脹及食慾減退。
3、舌苔微黃,或黃膩:為脾胃濕熱或腸胃積滯所致,見於感染、發熱或消化功能紊亂,常伴有口舌乾渴、煩躁、大便乾結等症狀,飲食上應選用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白蘿蔔、西紅柿、絲瓜、藕粉、綠豆或薏仁煮粥,水果可選用山楂、梨等。
舌苔薄少或光滑無苔、或舌苔部分剝落:多因胃腸濕熱或陰虛火旺所致,見於寄生蟲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選用百合湯、雪梨、西瓜等有滋陰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膳食,避免吃辛溫的食物,如羊肉、蒜、洋蔥等。
舌苔厚,別急著「敗火」
舌苔上有厚厚的一層,很多人自己會吃些「敗火」的藥。
因為從臨床上看,舌苔厚膩最常見的症狀並不是「上火」,而是「食積內停」,即整個消化系統功能的減退,一般多見於吃大魚大肉、辛甘厚味的人,此時,最好吃點開胃健脾,助消化的藥物,如果盲目敗火,反而會「引火燒身」,加重病情。
另一種舌苔厚膩的情況多見於脾胃弱的小孩、老人,久病或是大病初癒的患者。這些人由於氣血虧損,消化功能比較弱,無法正常地消化吸收和排泄,導致了舌苔厚膩,中醫把這類情況叫做「本虛標實」。如果把它也歸之為「上火」,服用一些敗火的藥物,就會使原本虛弱的脾胃功能乃至整個機體,在清熱瀉火藥苦寒藥性的重擊之下出現更大的損耗。
怎樣才能從舌苔上判斷是否有火呢?其實,有個很簡單的方法,從中醫理論上看,在出現舌苔厚膩的同時,伴有口苦、口臭、口腔潰瘍、口渴,下焦的便秘或者小便黃赤、肛門灼熱,才是真正的「上火」。此時,患者就可以吃些「敗火」的藥物。
通過孩子的舌苔變化看健康
醫學認為,舌通過經絡直接 或間接地聯繫許多臟腑的精氣上營使之靈活,所以臟腑的病變,往往能從舌象上反映出來。觀察舌質和舌苔是中醫診斷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
孩子缺舌苔的營養暗示
人的舌苔是一個窗口,它可以反映人體內部臟腑、陰陽、氣血盛衰的情況,也可以反映各種不利於身體毒素的存在和深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