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夜班族 莫被黑夜偷走健康

  夜班工人、夜班編輯、護士、24小時便利店員工……夜班人群本已很龐大,如今更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上網、泡吧等娛樂活動,而主動加入到「熬夜族」行列。

  夜班感言

  「三班倒」的企業文員

  今年25歲的王小姐在一家企業做文員。經過五年的「三班倒」後,王小姐自己覺得看起來比同齡人要憔悴得多,黑眼圈、斑點早早找上了她,而且臉色好像也發青。王小姐說,這一切都和自己「三班倒」的工作有很大關係。

  她的工作時間是:白班:8:00—16:00;中班:16:00—24:00;夜班:24:00—次日早8:00

  每周調換一次班次,也就是說每個月最起碼要上一周的夜班。王小姐告訴記者,最難熬的就是夜班,上完夜班回來,常常覺得頭昏腦漲的,白天在家睡覺時總感覺睡不醒,而且也不想吃東西。

  工廠夜班維修工

  在某廠做夜班維修工的李先生也有同樣的感受。李先生的夜班工齡已經有13年了,每天晚上6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是他的工作時間,晝夜作息規律完全同別人相反。李先生說,由於常年從事夜班維修工作,感覺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有時在擰螺絲的時候,雙手總覺得使不上勁,每天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睡上一覺,可是回到家中卻怎麼也睡不著,經常是折騰到下午才漸漸入睡,但卻總是一個夢接著一個夢地做,醒來後渾身乏力,有時候還感覺噁心,而且感覺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不好了,常常是東西放在一個地方轉身就忘了放哪了。

  醫院夜班護士

  市中心醫院急診內科護士長張曉霞告訴記者,像在急診科、ICU和心血管病房等特殊科室里的夜班護士,從晚上6點開始工作後,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點下班的時間裡根本閒不著。病人多的時候,一個護士要負責看護幾個病人,又擔心病人出意外,這種長期高壓的工作狀態,使她們感到精力不足、頭昏眼花、腰酸背痛,甚至出現神經衰弱、習慣性便秘和經前期緊張綜合徵等。

  自願加入「熬夜」族

  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很多人的夜生活也豐富了起來,有的人甚至會熬到第二天凌晨才能眯上一覺,而這一部分人差不多都選擇陪著電腦、電視坐一夜,到了早上7點左右就得起床準備上班,這時候的身體根本沒有得到充分休息。

  熬夜「三宗罪」及對策

  據了解,經常熬夜的人,由於晝夜作息規律的打亂,往往會引起臟腑功能失調,出現頭昏眼花、身倦乏力、腰酸腿軟、食慾減退、心慌意亂、面色發黑、注意力不易集中、記憶力減退等一系列亞健康症狀。${FDPageBreak}

  皮膚受損

  據市第三醫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唐龍介紹,一般來說,皮膚在晚10點到11點進入晚間保養狀態。如果長時間熬夜,人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正常循環就會失調,神經系統失調會使皮膚出現乾燥、彈性差、晦暗無光、缺乏光澤等問題;而內分泌失調會使皮膚尤其是年輕人的皮膚容易出現暗瘡、粉刺、黃褐斑、黑斑等問題。

  【對策】唐龍主任建議,夜班族在吃晚飯時應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還可以多吃些水果。此外,在平時的飲食中應少吃辛辣的食物,同時少喝酒,可以多飲用鮮果汁或豆漿等。

  抵抗力、記憶力下降

  據鞍鋼長甸醫院內科主任金湘介紹,在熬夜對身體造成的多種損害中,最常見的就是經常疲勞、精神不振,身體抵抗力隨之下降,隨之,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也會找上門來。這主要是因為熬夜時人體生物鐘被打亂,抵抗力也就會下降。另外,上夜班的人群睡眠時間黑白顛倒,即使是白天能夠補覺,其睡眠質量也不能和正常睡眠時間同日而語。因此一些上夜班的人在白天常會出現沒精神、頭昏腦漲、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健忘以及頭暈、頭痛等問題。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

  【對策】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梁明華建議,上夜班者首先要儘量休息好,最好能保證有8小時的睡眠時間,下班後最好先躺一會兒。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要注意調劑花樣,並注意菜餚的色、香、味和配些酸味及其他調味品,以促進食慾,並保證三餐規律。

  視力下降

  據鞍鋼鐵西醫院眼科主任陶永健介紹,長時間超負荷用眼,會使眼睛出現乾澀、眼球和眼眶疼痛,甚至伴有頭部疼痛等症狀,此外,眼肌的疲勞還會導致暫時性的視力下降。如果長期熬夜、勞累還可能誘發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炎,使人出現視力模糊、視野中心有黑影,視物變形、扭曲、縮小,視力還可能出現明顯下降等。

  【對策】鞍鋼鐵西醫院眼科主任陶永健提醒,熬夜時如果用眼較多,最好隔一段時間就休息休息,另外可以選擇遠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也可以滴一些抗疲勞的眼藥水,但不能長期用,因為很多眼藥水中都含有防腐劑,如果長時間使用會對眼睛有所損傷。另外,可多吃些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奶類、蛋類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一次性餐具還能用嗎?(圖)

  每年用掉75億個「黑心餐盒」

  老宋在他經常光顧的一家川菜館裡用餐後,習慣性地用一次性餐盒將剩菜打包。他說:「一次性餐盒畢竟只使用一次,應該沒有太大衛生問題吧。」

  相對於消費者而言,餐飲店經營者更關心的是一次性餐盒的價格。北京一家燒烤店的老闆對記者說:「一次性餐盒只要看上去沒有問題,價格合適就可以了。」

  據介紹,一次性餐盒根據材質不同分為塑料餐盒,紙質餐盒、澱粉餐盒、植物秸稈餐盒等,他們各自所執行的標準也不盡相同。從2009年12月1日起,新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GB 18006.1-2009)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為一次性塑料餐飲具制定國家標準。

  董金獅說,劣質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一般都添加了大量的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以及石蠟。這些添加劑在遇到油或酸時會溶出,並會隨著食物被人吃進去。《通用技術要求》規定,4%乙酸蒸發殘渣和正己烷蒸發殘渣指標均不得高於30mg/L。經檢測,大量添加了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以及石蠟的劣質餐盒蒸發殘渣指標很難符合標準要求,有的餐盒添加劑甚至超標260多倍,溶出量在8000mg/L以上。「一隻餐盒的總重一般也不過20多克。也就是說,如果長時間用這種餐盒盛放含有油和醋的食物,人們就會吃掉1/3的餐盒。」董金獅強調。

  根據食品包裝行業20多年的數據統計,中國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盒有150億個。如果按照國際食品包裝協會200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每年一次性餐盒的合格率還不到一半,這意味著每年消耗的「黑心餐盒」超過75億個。

  董金獅說,劣質餐盒帶來的問題首先是危害健康。添加了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以及石蠟的一次性餐盒,在使用時這些有害成分會隨酸、油等析出,進入人體。可引發消化不良、肝損傷等疾病,會嚴重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甚至會導致膽結石、腎結石、重金屬中毒乃至癌變。其次是環境污染。使用廢塑料並大量添加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及石蠟生產的劣質餐盒幾乎沒有回收價值,只能送往垃圾填埋場。

  一次性筷子保質期只有半年

  一次性筷子上出現非竹子或木頭本色的斑點,容易彎曲、變形,有明顯的酸味,這些都是筷子受污染或過期的標誌。記者走訪了北京市東城區6家小型餐館,發現其中4家餐館提供的一次性筷子都有斑點。記者發現這些一次性筷子大多只標有廠名和廠址,其他信息包括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都沒有標註。據餐館的服務人員介紹,這些一次性筷子都是從批發市場上買來的,比超市裡便宜好幾倍,一箱60元左右,平均下來每雙不到3分錢。

  董金獅介紹說,針對一次性竹筷和木筷,國家都有相關的標準。只要是符合標準的筷子,都是合格的。由於一次性筷子在製作過程中不可能做到無菌,而木材、竹子又含有水分,很容易發霉,所以其保質期只有半年。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次性筷子的生產過程,是將竹子劈開後經過多道化工原料處理製成的。其中用了雙氧水、焦亞硫酸鈉漂白,滑石粉、石蠟吸水和拋光處理,最後再用硫磺熏蒸等。這樣的筷子上就有多種有害化學物殘留。

  董金獅說,在選購筷子等餐具時,應去大型商場或超市購買,要認真閱讀包裝上的標識信息。筷子在使用前,應用開水進行消毒,使用後及時清洗,並放置在乾燥、通風處保存。

  劣質紙巾里有致癌物

  除了一次性餐盒、筷子,很多飯店為客人提供的紙巾也存在安全隱患。僅在今年年初,北京市工商局就對8種不合格的紙製品類商品責令其廠家撤貨。

  據了解,劣質餐巾紙是用廢料加工生產而成的。劣質餐巾紙帶有各種真菌、大腸桿菌、結核菌、肝炎病毒等,易引發腸炎、傷寒、痢疾、肝炎等病症。這些細菌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危害。更有甚者在生產過程中添加漂白劑,其中含有致癌的化學物質。熒光增白劑中含有重金屬鎘,會對血液系統造成損傷並損害記憶力。

  記者近日先後走訪了北京市東城區7家規模不同的餐館,發現他們都向顧客提供免費的餐巾紙。其中4家提供的餐巾紙非常薄,上面有不少黑色雜質,用的時候會往下掉渣,還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記者注意到,櫃檯上成包的餐巾紙外包裝上沒有任何生產廠家、衛生許可證號等信息。

  董金獅說,目前市場上90%以上的餐巾紙質量無法保證,消費者在使用時一定要留個心眼兒。

  劣質餐巾紙:使用時常掉渣

  劣質餐巾紙非常薄,上面還有不少黑色雜質,表面看起來顯得暗淡粗糙。而純木漿產品一般白度適中、表面潔淨,紙張看起來很細膩。

  辨別劣質餐巾紙,可以用驗鈔機或滅蚊用的紫光燈照射。因為劣質餐巾紙在漂白紙漿過程中加入大量的漂白劑和增白劑,一照就會呈現強烈的熒光。

  劣質餐巾紙手感粗糙,紙質較硬。而合格的餐巾紙手感細膩柔軟,不掉毛,不掉粉,抗拉力強。用劣質餐巾紙擦嘴擦手,紙屑經常掉落,有時還會粘在皮膚上。

  塑料餐盒:顏色越深越不安全

  辨別一次性餐盒可以採用一看、二摸、三聞的方法。一看。首先要看餐盒上是否有QS標識及編號;其次要看餐盒的表面是否光潔,有無雜質或黑點。一般來說,透明的塑料餐盒是用純聚丙烯(PP)生產的,安全係數比較高。顏色鮮艷的餐盒有可能使用了廢塑料,因此顏色越深越不安全。二摸。是要摸一摸餐盒的強度,使用廢塑料或大量添加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生產的餐盒,強度一般都很差。三聞。要聞一聞餐盒有無異味。

  下面這個順口溜就是劣質餐盒的寫照:手摸餐盒軟綿綿輕撕就破裂,一聞刺鼻有異味遇熱就變形,輕輕一折有蠟印,撕碎入水就下沉。

治便秘最有效的四大食譜

  專家推薦了一套治療女性便秘的食譜,主要包括以下四種食物:

  1.紫菜芝麻飯。

  將100克烤紫菜剪成細絲,再將120克黑芝麻和120克白芝麻用擀麵杖擀碎。把這3種原料拌在一起貯存在瓶子裡,每餐舀一兩勺和米飯拌在一起吃。福澤老師解釋,紫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鈣、鉀、鐵等營養物質,能促進腸胃運動;芝麻則含有大量胺基酸、食物纖維和礦物質,能促進排便。

  2.醋拌圓白菜。

  做法是:將500克圓白菜加少許鹽,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將焯好的菜放涼後擠干水分,切成塊,再把一杯醋、1/2杯高湯、兩勺酒、1/2勺鹽混合後煮開製成湯料。等湯料變涼後和圓白菜一起倒入密封瓶內儲存一天即可食用。圓白菜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能增強腸胃蠕動。

  3.醋醃蓮藕。

  將蓮藕焯一下,根據個人口味放入適量的糖、鹽、醋和香油拌勻。將拌好的蓮藕存放在密封瓶里,每天取出一些作為就餐時的小菜。福澤老師說,蓮藕能清除腸道污物、防止大便板結、刺激腸壁,防止便秘。

  4.油焯海帶豆。

  將300克海帶切絲,用開水焯熟,100克黃豆用水煮熟後,將海帶和黃豆放涼,控干水分,再在其中加入鹽、醬油、味精、蔥花攪拌均勻即可。海帶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便量;黃豆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排便,豐富的食物纖維則可以吸收腸內水分,使排便量增加。

  以上這幾道菜,尤其是醋拌圓白菜和醋醃蓮藕,做一次可以吃上一段時間,因此很受歡迎。紫菜、海帶都是日本家庭常備的乾貨,也是隨手可買的材料。福澤老師指出,比起需要精心準備的食譜,這些隨手可做的普通東西才會讓人長此以往堅持下去,取得好的效果。

稀有麝香貓咖啡:屎界上最香的大便

對喜愛咖啡的人來說,喝上一杯牙買加的藍山並無特別,但倘若能喝到一杯Kopi Luwak(又名麝香貓咖啡),那可真是此生無憾了。

專家建議:兩個時間女人要摘掉胸罩最健康(圖)

胸罩可以說是很貼身的伴侶了,但是要知道不經意間會給人們帶來不小的麻煩的,不要無時無刻離不開它,兩個時間一定要擺脫胸罩,才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