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與疾病的關係

  

    在人格諸要素中,與疾病關係最為密切者莫過於氣質與性格。氣質與性格是一個人內在穩定的心理特徵,不僅影響疾病的發生,而且對患病後的心理反應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轉歸等均有所影響。中醫學對人格與疾病關係的認識,多著眼於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靈樞·通天》即明確指出:「古人善用針艾者,視人之五態乃治之。」並對如何視人之五態確定診治原則作了具體的說明。明·李中梓特別重視診治疾病對病人個性心理特徵的認識,他在《醫宗必讀》一書中專列「不失人情論」,從性之「好惡」、「緩急」、「得失」、「慎疏」、「有無主見」出發使用適宜的治療方法。李氏指出:「動靜各有欣厭,飲食各有愛憎,性好吉者危言見非,意多優者慰安雲偽,未信者忠告難行,善疑者深言則忌,此好惡之不同也。富者多任性而禁戒勿尊,貴者多自尊而驕恣悖理,此交際之不同也。貧者衣食不周,況乎藥餌;賤者焦勞不適,懷抱可知,此調治之不同也。有良言甫信,謬說更新,多歧亡羊,終成畫餅,此無主之為害也。有最畏出奇,惟求穩當,車薪杯水,難免敗亡,此過慎之為害也。有境緣不偶,營求未逐,深情牽掛,良藥難醫,此得失之為害也。有急性者遭遲病,更醫而致雜投;有性緩者遭遲病,濡滯而成難挽,此緩急之為害也。有參術沾唇慎補,心先痞塞;硝黃入口畏攻,神即飄揚,此成心之為害也。有諱疾不言,有隱情難告;甚而故隱病狀,試醫以脈;不知自古神聖,未有餘望聞問而獨憑一脈者。……此皆病人之情,不可不察也。」明·綺石《理虛元鑒》論個性心理特徵與發病的關係說:「顧私己者,心肝病少;顧大體者,心肝病多。不及情者,脾肺病少;善鍾情者,脾肺病多。任浮沉者,肝腎病少;矜志節者,肝腎病多。」對虛勞病論治,則針對不同個性之人,提出了不同的治療方法,指出:「虛勞之人,其性情多有偏重之外,每不能撙節其精神。故須各就其性情所失以為治。其在湯(盪)而不收者,宜節嗜欲以養精。在滯而不化者,宜節煩惱以養神。在激而不平者,宜節忿怒以養肝。在躁而不靜者,宜節辛勤以養力。在瑣屑而不坦責者,宜節思慮以養心。在慈悲而不解脫者,宜節悲哀以養肺。」

  中醫學對性格勇怯與疾病關係的認識較為深刻,認為性格勇怯不同,則對致病因子的反應、病機轉歸預後及對針藥的耐受性等方面均有所區別。《素問·經脈別論》指出,對於驚恐刺激、意外困難、勞苦夜行、涉水跌仆等情況,勇者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故不易發病,即使發病也易已;相反,怯懦者在惡劣的條件下則易於發病。所謂「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勇、怯不同,其形氣的強調,皮膚的厚薄,筋骨的堅脆,耐痛的程度亦有差異,故在針灸方法的選擇、刺激強度與時間的確定等方面,亦應因人而異。

  現代醫學心理學對個性心理特徵與疾病的關係有較深入的研究,一般認為神經症、心身疾病,心理社會適應不良所致綜合徵、人格障礙等心理疾病,均與個性心理特徵有關。不同性格氣質類型者易患的疾病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疾病傾向性。例如,多血質者易患與脂質代謝有關的心血管疾病或代謝性疾病: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高血壓、膽系疾病等;抑鬱質者易患神經衰弱、內臟下垂、哮喘病、潰瘍病、便秘、心動過速;膽汁質者易患骨關節類外科疾患。對心腦血管病研究發現, A型行為者冠心病發病率為B型行為者的兩倍多,心肌梗塞復發率為 B型行為的五倍。A型行為者的原發性高血壓、腦中風發生率也明顯增高。近年又提出 C型行為的概念,它表現為明顯的焦慮、抑鬱、悲觀失望、消極沮喪、好感情用事、缺乏理智和社會支持感等。初步研究表明,C型行為者較易罹癌症等疾病。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天下沒有不長肉的美食

  

 

  之所以減肥能成為全民時髦的、持久的口號,是因為肥胖是人類的「絕症」、宿命,是躲不過去的。這話絕對不是聳人聽聞,是基因決定的,因為我們的身體裡存在一種至今沒有改變的基因,叫「節儉基因」。

  這個基因曾經是我們的救命基因。在遠古時代,人類能吃的東西很少,只有具備這種基因的人,才可以把吃進去的僅有的食物,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能量攢起來,以此應付繁重的體力謀生。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具備這樣基因的人,得以生存下來,成了我們的祖先。這是自然的一種優勝劣汰,具備這種基因的人,曾經是「優良品種」呢!

  這種我們與生俱來的「節儉基因」,現在仍然攜帶在各位的染色體中。因為人類基因的變化,不可能像環境的變化那麼日新月異,需要很多代的慢慢演化。遺憾的是,現在的生存環境已經今非昔比,人類可以很方便地獲得食物和營養,甚至幾乎是到哪都躲不開誘人的美食。但那些基因的「節儉」能力仍舊存在,它們一如既往地對已經不再稀缺的食物發揮著能量節儉的作用。這就必然導致能量過剩,過盛的能量最終就以脂肪的形式蓄積在體內,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只會越來越胖了。

  每個想減肥的人,首先要搞清楚這一點,才可能調整你的減肥預期和方式。正是因為這個「節儉基因」每天都在行使著將食物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能量,儲存為脂肪的職責,你的減肥就必須落實在每天的生活點滴中,即便是藉助減肥藥,也只是借它帶給你的一點減肥「曙光」,需要儘快建立不至於發胖的生活方式,自己養成習慣,才能扔掉藥物,這才是對付始終存在於你體內的「節儉基因」的唯一的可持久辦法。

  很多人為了減肥只吃豆腐,因為他們覺得能長肉的食物主要是脂肪、糖和澱粉,豆腐那麼寡淡,吃了也不會長肉的。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沒理解體內過多的脂肪到底是由什麼轉化過來的。

  提供給我們熱量的食物主要有三大類,脂肪、蛋白質、澱粉,不管是哪種,你吃進去之後都要轉化為你所需的熱量,只要能量不被及時消耗掉,剩餘的就會以脂肪的形式留在體內,你就會發胖。因此,減肥醫生有句名言:「條條大路通脂肪。」這就是說,無論是屬於澱粉的米飯,還是屬於脂肪的肉,還是屬於蛋白質的豆腐,只要吃進去的總熱量大於你身體消耗掉的熱量,就要以脂肪的形式留在體內。所以,這3種物質,並不因為你自覺口味的寡淡和油膩而對你的長胖有不同作用。

  事實上,100克豆腐的熱量和50克瘦肉的熱量是差不多的。如果你覺得豆腐可以減肥而放開吃,它產生的熱量在轉化為脂肪時也是不含糊的。只是因為豆腐體積大,你可能會因此少吃,如果多吃的話也是照胖不誤。

  過去有個傳說,說一家種蒜的人家娶了個後媽,後媽只心疼自己生的孩子,前妻留下的孩子不讓正經吃飯。那個可憐的孩子吃不飽或者根本沒飯吃,就只能把自己家的大蒜烤熟了吃。結果,這個只吃大蒜的孩子居然比後媽自己的孩子還要胖!其實就是這個原因,不管吃什麼,只要多吃,吃過了你身體能消耗掉的量,都是會長肉的,天下沒有不長肉的食物!

  再說回吃豆腐減肥的誤區,按照減肥者常規的感覺,減肥就是少吃主食和脂肪,多吃豆製品,這個辦法也許會在短期內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它總會以肥胖的形式「回報」出來的!更重要的是,這種只吃蛋白質的節食辦法還可能引起後患,因為長期過量食入蛋白,對人體影響最大的是腎臟,腎臟必須「加班加點」地將蛋白質代謝出去,會因此被「累壞」。因此,腎臟有問題,甚至腎衰竭的病人,是要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的,就是為了讓已經有病的腎臟,儘量休息。醫學研究時做過類似的實驗:給小白鼠餵高蛋白的飲食,比如雞蛋、牛奶、肉類之類的,不餵別的。一兩個月以後,這些實驗小白鼠就出現嚴重的腎功能衰竭,這個結果也可以在減肥的人身上重演的。

發病的基本原理

  

    疾病發生的原理雖然錯綜複雜,但從總體而論,不外乎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引起機體的損傷和機體動員各種防衛代償功能對抗損傷的矛盾鬥爭過程。損傷和抗損傷作為疾病發生發展的一對基本矛盾,貫穿於疾病始終並決定疾病的發展方向和結局。中醫傳統理論將這種損傷與抗損傷的矛盾鬥爭用正邪相搏加以概括,認為正邪相搏是疾病從發生、演化到結局的病理過程中最基本、最具普遍意義的規律,進而提出發病的基本原理為: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原因,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正邪鬥爭的勝負決定是否發病。

  (一)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原因

  1.正氣的概念

  正氣,簡稱「正」。正氣與邪氣相對而言,泛指人體精、氣、血、津液等生命物質和臟腑經絡等組織結構的正常功能活動,以及基於此而產生的各種維護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調節能力、適應環境能力、抗病防病能力和康復自愈能力。正氣的旺盛取決於以下基本條件:一是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結構的完好無損;二是精、氣、血、津液等生命物質的充沛;三是各種機能活動正常及相互間的和諧有序。另外,也受個體精神狀態、情志活動、認知水平及生活方式等影響。其中精、氣、血、津液是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只有精、氣、血、津液充足,加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結構完整、功能正常和協調,人體的正氣才能充盛。由於精、氣、血、津液對於正氣的盛衰常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人們往往以精、氣、血、津液的多少作為判斷正氣盛衰的重要依據。

  2.正氣的抗邪作用

  正氣具有抗禦病邪侵襲,及時驅除病邪而防止發病的作用。正氣的抗邪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調節適應:正氣具有自我調節能力,臟腑經絡之氣運行不息,協調正常,全身精、氣、血、津液的代謝及運行輸布暢達無滯,則正氣旺盛,其一方面可以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維持機體的陰陽平衡協調,另一方面可以維持臟腑經絡功能的協調,防止「內生五邪」以及痰飲、瘀血、結石等病理產物的形成。

  (2)防邪入侵:外邪侵入機體,正氣必然奮起與之抗爭。若正氣強盛,則既可防止外邪入侵,也可及時抑制或消除已經進入體內的邪氣的致病性,因此不會發生疾病。故《金匱要略》有「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之說。

  (3)驅邪外出:機體感邪後,正氣在與邪氣的抗爭中,一是能夠驅邪外出,以消除邪氣對機體進一步的損害,防止疾病的發生;二是即使發病,邪氣也難以深入,故病情輕淺,疾病易於向愈。

  (4)康復自愈:對於邪氣侵入機體而致的臟腑組織損傷、生理功能失常,以及精、氣、血、津液虧耗或代謝障礙,若在一定限度內,正氣驅邪後,還有自我調節、修復、補充的作用,可促使疾病向愈及病後虛弱狀態的自我康復,發病後亦可不治而愈。

 

${FDPageBreak}

  3.正氣在發病中的作用

  任何致病因素引起人體發病,總要作用於人體正氣,或導致正氣的虛損,或正氣與邪氣鬥爭劇烈,正氣抗邪過度而造成機體病損。從此角度而言,可以說正氣是人體發病的內在根據,正氣的強弱在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1)正氣不足是病邪侵入發病的內在根據:中醫發病學十分重視人的正氣,《素問·刺法論》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明·虞摶亦說:「惟五臟充足,六腑調和,經脈強盛,雖有所傷,也不為病」(《醫學正傳》)。一般情況下,人的正氣旺盛或病邪的毒力較弱,則病邪難以侵犯人體,即使病邪侵入,亦能驅邪外出,而不致發生疾病。只有在正氣相對虛弱,衛外不固,防禦能力下降,或病邪之毒力超過了正氣的抗病能力時,邪氣才能乘虛而入,導致疾病的發生。誠如《靈樞·百病始生》所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不勝邪而發病不外兩種情況:一是機體精、氣、血、津液等生命物質的虧虛,臟腑經絡等組織機能活動及對疾病的防禦、抗邪和修復能力低下;二是由於病邪的致病毒力過強,超越了正氣的抗禦能力,使正氣表現為相對虛弱。上述兩種情況,均可導致病邪的入侵,使臟腑組織功能失常,陰陽氣血失調而發生疾病。因此,疾病的發生,雖然關係到正與邪兩方面,但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正氣,多數情況下邪氣是因為正氣的不足而入侵使人發病。

  (2)正氣不足是病邪內生發病的內在根據:正氣不足,臟腑功能失常,尚可產生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等「內生五邪」而發病;或導致痰飲、瘀血、結石等病理產物的形成而引起新的病變;或適應調節能力低下,易對情志刺激產生較強烈的反應而發為情志病。所以,中醫發病學把人的正氣的強弱作為疾病發生與否的內在根據。

  (3)正氣強弱可決定發病的性質與病情:一般而言,正氣較強者,感受病邪後,正氣即奮起抗爭,邪正鬥爭劇烈,多表現為實證,病位較淺,病邪易被驅除,病程較短;正氣虛弱者,往往要病邪侵入到一定程度,正氣才能被激發,因此病位常較深,病情較重,病程較長,不易痊癒,且邪正鬥爭不劇烈,故多表現為虛證或虛實夾雜證。正如《醫原》所說:「邪乘虛入,一分虛則一分邪,十分虛則十分邪。」但也有正氣旺盛,感受病邪後,邪正抗爭十分劇烈,病理反應強烈,病情較重者,此乃正氣抗邪過度,造成機體病損加劇的消極後果。總之,人體是否感邪,感邪是否發病,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正氣的盛衰。正氣相對不足是人體發病的前提和依據,是機體發病與否的主導因素,正氣的狀態貫穿並影響疾病的全過程。

 

${FDPageBreak}

  (二)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1.邪氣的概念

  邪氣,簡稱「邪」。中醫傳統發病學理論將病因與邪氣不加區分,認為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包括存在於外界環境之中和機體內部自身所產生的各種具有致病性的因素,如六淫、疫氣、七情內傷、飲食失宜、勞逸失度、外傷、蟲獸傷、寄生蟲及水濕、痰飲、瘀血、結石等。如張從正《儒門事親》所言:「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內而生,皆邪氣也。」任何病因使人發病,無非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一是損傷或削弱正氣,二是導致病邪的侵入或產生,病理產物邪氣形成後,又

適當偏食也是養生經

好多體徵和疾病都與飲食不當有關,因而科學地偏食也能調整體徵,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生,對養生不無益處。像以下幾種情況就可以適當偏食。

赤小豆--解毒利濕

赤小豆是我們生活中的常用食物,八寶粥里就少不了它。另外赤小豆--解毒利濕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是藥食兩用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