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助睡眠
現代人壓力大,失眠的人很多。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睡眠形式會發生變化,睡眠會變淺。有研究表明,每周4次、每次至少用一小時來散步和其他有氧運動的女性,睡眠質量比那些不愛運動的女性高50%。所以,堅持運動可謂一劑非常有效的「安眠藥」。
2、控制體重、保持身材
運動是keep fit的必走途徑。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需要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運動過程中,消耗熱量,有減脂效果。此外,一些力量型的運動能夠很好鍛煉人的肌肉,增強代謝能力,使得日常能量消耗增加,避免熱量囤積形成脂肪,還會使得肌肉有線條感,讓人變得健美、陽光。
3、延遲衰老、延長壽命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項功能都會有所衰退,而堅持運動會增加肌肉量,令人年老也能依然有一個好體魄,並且運動能讓身體各系統功能衰退速度變慢,延長壽命。國外報道,人到中年後,堅持有氧運動能將生理衰老推遲12年之久。
4、運動提高大腦機能、提升智力
人們經常用「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來形容運動健身的人,但其實,愛運動的人頭腦一點都不簡單。運動不僅能增強人的體質,而且能促進大腦發育,改善和提高大腦機能,有助於智力開發。運動過程中,人們通過記憶運動的動作、要領,能夠增強人的記憶力。
5、降低患癌風險
缺乏運動是導致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而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證據指明肥胖會提高一些癌症,如子宮內膜癌、乳腺癌、食道癌、大腸癌等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堅持運動,控制體重,能夠降低患癌風險。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學會5種簡單小方法 再不怕肌肉酸痛了
很多人運動之後都會感覺到肌肉酸痛,可他們並不關心肌肉酸痛這件事,認為運動過後肌肉酸痛十分正常,認為肌肉酸痛是長肌肉的表現。其實肌肉酸動大有文章,運動過後為什麼肌肉會有酸痛感呢?該如何消除肌肉酸痛呢?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肌肉酸痛是什麼
因運動而引起的肌肉酸痛,對於參與運動的人而言是一個很普通的傷害經驗。一般來說,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可以分為急性肌肉酸痛與慢性(遲發性的肌肉酸痛)二種。急性的肌肉酸痛有別於肌肉拉傷,而是指因肌肉暫時性的缺血,而造成的酸痛現象,只有肌肉作激烈或長期的活動下才會發生,肌肉活動一結束即消失。通常,急性的肌肉酸痛會拌隨肌肉僵硬的現象。
肌肉酸痛的原因
最主要是因為過度鍛煉肌肉,增加肌肉的負擔,造成肌肉酸痛的感覺,或者是長期從事體力勞力,肌肉得不到休息,所以影響了身體的行動力。
1、肌肉酸痛的形成:肌肉酸痛是生活中正常的生理表現。運動過後身體會產生一種叫「乳酸」的產物,人體運動是需要能量的,人體進行無氧運動時(運動非常劇烈,或者是急速爆發的運動),身體產生的代謝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這就形成了乳酸。
2、肌肉酸痛的原因:①乳酸堆積。②肌肉痙攣。③肌纖維或結締組織損傷。④其他因素。如組織間滲透壓產生變化或急性發炎等,也可造成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
酒後四肢酸痛:酒精過量可以刺激身體的各個器官產生酸毒,尤其首先在肌肉產生的大量肌酸和乳酸導致四肢的肌肉酸痛全身的肌肉酸痛,並有腫脹的感覺很無力很難受。酒精中的大量酸性物質進入肌肉,引起肌肉和骨關節酸痛。
四肢長骨和肌肉無規律的酸痛:是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其主要表現為老年人全身不明原因的疼痛,脊椎側彎,駝背,死肢長骨和肌肉無規律的酸痛,鈣沉積,骨質退行性病變,肌肉萎縮,骨折及骨折併發症等。
腰背酸痛:以腰部、背部、肩部、腿部的放射性疼痛、酸痛、擠壓痛、咳嗽痛、牽拉痛等為主,輕則影響正常生活,重則損害健康,嚴重者可喪失勞動能力。
抽筋的學名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人們常見的腿抽筋其實是小腿肌肉痙攣,表現為小腿肌肉如腓腸肌突然變得很硬,疼痛難忍,可持續幾秒到數十秒鐘之久。
肌肉緊張性疼痛是神經衰弱的一種臨床表現。神經衰弱是一種以腦和軀體功能衰弱為主的神經症。以精神易興奮卻又易疲勞為特徵,常伴有緊張、煩惱、易激惹等情緒症狀及肌肉緊張性疼痛、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症狀。
肌肉酸痛怎麼辦?
第一、有氧活動
跑步後,不要馬上停下來休息,要漫漫活動,比如慢跑。漸漸地停止運動,大約需要10-20分鐘的時間,可以把運動產生的乳酸釋放掉。
第二、靜態拉伸
跑步完後一定要進行全身拉伸。採用靜態牽拉,牽拉的重點放在幾個大肌群:大腿(前、後、內、外)、小腿(前、後)、臀部(前、後)、軀幹(上背、下背、胸、腹)、肩、頸,每個伸展動作最好維持20-30秒,最少做2個循環。靜態伸展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有助於痙攣肌肉的恢復。
第三、冰敷或冷水浴
由於訓練後肌肉微細結構破壞,熱水浴會加速受傷肌肉的血液循環,從而使肌肉微細機構的破壞加重,所以熱水浴後的第二天一定會比冷水浴後第二天酸痛感更重,同時會增加人的疲勞感甚至會降低血糖。而冰敷或冷水浴收縮受損處肌肉的毛細血管,使訓練時造成的肌肉微細結構破壞不會繼續擴大;同時冷敷亦有陣痛作用。
第四、補充能量
在跑完步後喝清水足夠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而喝運動飲料則更有助於身體的恢復。其次長跑或者快速跑之後,不要等太久才進食。有研究表明肌肉在運動結束後30分鐘內最容易修復肝糖,也就是該時間內應多吃些鹼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製品等,以保持體內酸鹼度的基本平衡,儘快消除運動帶來的疲勞。可以將肌肉硬化或者酸痛的程度降至最低。
第五、按摩放鬆
跑步後按摩是一種最有效的消除疲勞方法。可選在運動結束後20分鐘或運動當晚睡前進行。從輕按開始,逐漸過渡到推拿、揉捏、按壓和扣打,再配以局部抖動並且要注意從四肢開始。肌肉伸拉運動後10分鐘的伸拉肌肉活動,可以讓肌肉的緊張狀態得以消除。
倒春寒當心頸椎病復發 熱敷緩解疼痛最有效
進入倒春寒的月份,天氣寒冷夾帶濕氣,頸椎病尤為容易復發。天氣冷,人們總是不時地加些保暖內衣褲,卻往往忽視了頸部保暖,然而頸部保暖可以有效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及其復發。你對頸椎病了解有多少?如何預防頸椎病的發生?以下一一詳解。
誘發頸椎病的因素
頸椎病的發病原因很多,頸部長期承受壓力過大,椎間盤退化、變窄,或者突出,影響局部神經和血管的功能;或是頸部肌肉的急慢性損傷,常導致局部力量失衡,頸椎關節出現微小移位而頭暈、肢體麻木等。
頸椎病有什麼症狀?
胸悶
頸椎病症狀表現多樣,患者在患上頸椎病以後,患者往往會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早搏(心胸外科心血管內科)等心律失常(心胸外科心血管內科)等等,這些頸椎病的症狀表現,是由於頸背神經後根受頸椎骨刺激和壓迫所致。
眩暈
眩暈(神經內科)是頸椎病患者常見症狀表現,多為患者突然扭頭時出現眩暈(神經內科),嚴重時還會發生猝倒的症狀,這是因為頸椎病患者的椎動脈,受到頸椎增生性改變的壓迫,出現一過性腦供血不足時,容易出現這種症狀,受這一因素的影響,還會使頸椎病患者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神經內科)、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神經內科)症狀。
血壓不穩
頸椎病症狀表現為血壓不穩,因為頸椎病患者在發病後,會造成患者的交感神經功能出現紊亂,和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時,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定的症狀,例如,有些頸椎病患者,經常會出現血壓的增高,血壓降低的症狀。
視力障礙
表現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這與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頸椎病自測
1、 反覆出現落枕,頸部時有緊、硬之感,常為早期信號。
2、 改變頭部時出現頭頸部隱痛,並伴有不明原因的手指脹麻,則為神經根型早期信號。
3、 轉動頭部時,出現輕微不適,或較短暫性眩暈,往往是椎動脈型的先兆。
4、 若出現頭痛、頭暈,頸部不適,並伴有不明原因的眼鼻耳的刺激症狀,則考慮為交感神經的先兆。
5、 如不明原因的下肢麻木、無力,步履蹣跚,以及頸部疼痛,排便無力,應考慮脊髓型的可能。
頸椎最怕冷?
為什麼寒冷天氣頸椎病高發?這是因為頸部受到冷的刺激後,局部肌肉會保護性收縮,可導致頸椎間隙變窄,神經、血管受擠壓,增加了頸椎病發病的危險,其他季節感覺不明顯的頸椎病症狀,寒冷時期往往會顯現和加劇。
寒潮侵襲頸椎怎麼辦?
頸部保暖除了白天在頸部圍圍巾外,晚上還可以用熱水袋頸部外敷,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使損傷組織的血液供應增加,代謝物排泄加快,局部肌肉彈性功能恢復,避免頸椎病症狀的出現。
熱敷操作步驟:將熱毛巾浸於大約60°的熱水、熱醋、花椒水、淡鹽水或熱藥液中,然後雙手輕輕擠壓後,放置於頸項部或上背部,反覆數次。每次20---30分鐘,每日兩次。可起到消腫止痛,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的作用。
如果在倒春寒期間,你發現頸椎病症狀已經出現,應該積極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外科就診,避免發生嚴重的繼發病變。
春捂秋凍這說法靠譜嗎?這麼「捂」才健康
目前雖然處於春季,但是寒冷的天氣還會時不時的來訪。在傳統的養生中,「春捂秋凍」是我們經常聽的一個說法。那麼我們要如何正確春捂呢?一起來看下這四個指數。
抵抗「春困」需滋陰養肝 推薦三款常見藥膳粥
待到氣候逐漸轉暖,風和日麗,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時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卻會感到睏倦疲乏、昏昏欲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春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