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食物致荷爾蒙失調 補充體內荷爾蒙的三個方法

  婦科專家稱,對於女性來說,荷爾蒙是一種至關重要的物質,能夠影響身體的運作。荷爾蒙失調,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勞、焦慮、失眠、情緒不穩、易怒、食欲不振。如果您此時已經對號入座了,那麼小編就要提醒您要及時的到正規醫院去檢查下了哦,切莫錯過治療的良機哦。看到這裡,您可能也和小編一樣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柯爾蒙失調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針對這個問題,專家介紹說,常見的引起柯爾蒙失調的原因有很多,就在日常攝入的食物中,就有不少可能會影響到女性荷爾蒙分泌的,因此飲食需謹慎哦!

  能夠導致女性柯爾蒙失調的食物:

  1、糖

  2007年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研究激素對小鼠糖的作用時發現,果糖和葡萄糖的過度消耗能夠關閉控制激素水平的基因。日常餐桌上的糖分、汽水、含糖飲料等食物中這類物質的含量都較高,因此攝入時最好仔細閱讀營養標籤,避免攝入過多糖分。

  2、酒精

  一些研究發現,酒精會導致雌激素增加。適量飲酒也可能導致絕經前婦女的孕激素水平下降,因此一定要記得,在日常食物中降低酒精的攝入量。

  3、油炸類食物

  薯條和其他油炸類食物、餅乾、曲奇中都含反式脂肪。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稱,反式脂肪酸可增加人體「不良膽固醇」,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同時,反式脂肪酸還會減少荷爾蒙分泌。

  4、咖啡因

  咖啡因會增加一定的激素,尤其是皮質醇的分泌,能夠刺激腎上腺分泌,產生應激激素。當你攝入咖啡因,這些激素能夠在你的血液內長達18個小時。

  補充荷爾蒙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飲食多吃黃色類食物

  據介紹,食物是補充荷爾蒙最安全的方式,日常飲食中多食用黃色類食物,對促進女性荷爾蒙分泌有很大幫助。尤其是黃豆和山藥,黃豆中含有豐富的異黃酮素,長期補充可以使女性體內雌激素維持正常水平。山藥的黏質液含有女性荷爾蒙的基本物質,西方營養學稱為黏性蛋白,可以促進人體內分泌荷爾蒙,解決年齡增長產生的肌膚老化問題,緩解女性更年期的各種症狀。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

  處於絕經期前後的女性,由於卵巢功能衰退,自身分泌的荷爾蒙大量減少,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補充荷爾蒙的藥物。但補充荷爾蒙的關鍵,不是一味地增加,而是要做到均衡。藥物補充荷爾蒙必須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性服用,並且定期隨診,根據體內荷爾蒙變化數值隨時調整補充量。如果超過60歲沒有使用過藥物補充的,就不主張採用這種方法了。同時,有乳癌家族史的人群也不宜使用藥物補充。

  中醫穴位按摩幫助體內荷爾蒙活性化

  通過刺激與內分泌相關的「三陰交穴」和「血海穴」,可以幫助身體分泌雌激素。腳踝內側、距踝骨往上三指寬是「三陰交穴」,用拇指按揉穴位5-6次,以有輕微的酸痛感為佳。膝蓋內側凹陷處向上四指寬是「血海穴」,用拇指緩慢、有力地按揉血海穴5-6次,同樣達到輕微酸痛感為佳。一面按揉,一面緩慢地吐氣即可。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老年人勿踏補鈣誤區 巧補鈣延緩人體衰老

  骨質疏鬆症帶來的嚴重後果有疼痛,並容易引發骨質疏鬆性骨折,從而致殘甚至致死。正因為老人們對骨質疏鬆心存恐懼,再加上廣告上對補鈣作用的誇大宣傳,使許多老年人開始盲目補鈣。

  老年人勿踏補鈣誤區

  誤區一:補鈣能治好骨質疏鬆

  許多老年人錯誤地以為,人老了,骨頭脆了,所以要吃鈣片,來防治骨質疏鬆,其實不是這麼回事。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女性在絕經以後5—10年,男性在65—70歲一般都會出現骨質疏鬆。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在30—35歲左右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最高骨量,稱為峰值骨量。此後,就開始骨丟失,特別是絕經後的女性,在絕經後1—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丟失期。由此可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補鈣並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也不可能治癒骨質疏鬆。

  誤區二:治骨質疏鬆不辨病因

  骨質疏鬆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和繼發性的骨質疏鬆。女性絕經期後出現的骨質疏鬆,老年男性出現的骨質疏鬆都屬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誘因(如藥物)而引起的骨質疏鬆則屬於繼發性的骨質疏鬆。不同類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手段不一樣,千萬不能不加區分,一律補鈣,否則會出現併發症。

  繼發性的骨質疏鬆,如鈣營養不良等引起的骨質疏鬆,補充鈣劑就非常有效;而對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就不能依靠補鈣來治療。絕大多數老年人發生的骨質疏鬆屬於原發性骨質疏鬆,這類老年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比如絕經期女性可補充雌激素等,盲目補鈣沒什麼作用。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什麼有效手段能治癒骨質疏鬆,現在能做到的只是預防和減緩。像某些廣告上宣傳的那樣,吃了某種補鈣製劑,就能治療骨質疏鬆,是沒有道理的。

  誤區三:鈣補得越多越好

  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並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併發症,危害老人健康。

  鈣是這樣被人吸收的:鈣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鈣(即血液中鈣的含量),再通過骨代謝,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不是說鈣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過多或過少都不行。過量補鈣,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症,並會引起併發症,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

  到底需要多少鈣?

  鈣的需求量與年齡及人體代謝有關。一般來說,45歲以下的男人和女人每日鈣需求量為1000毫克,45歲以上每日鈣需求量則為1200毫克,人體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為2000毫克。產婦每天通過乳汁分泌而損失的鈣約為300毫克,因此產婦每日需要1500毫克的鈣攝入,否則就會動用母體骨骼組織中的鈣儲備以維持乳汁中鈣含量的穩定。

  據調查,美國女性每天鈣的平均攝入量只有600毫克,中國女性的鈣攝入量更低,約為400毫克左右。鈣可影響骨質密度,而青春期和青春前期骨鈣化過程在人的一生中對骨質影響較大,如果青春期骨鈣化作用能維持到成年期,在35~40歲時骨密度達到峰值,可保證絕經期和老年期具有較密緻的骨質,減少骨折的危險性,推遲骨質疏鬆發生的時間。

  何時才是補鈣的最佳時間?

  一般來說,任何方便的時候都可以服用鈣片,進行補鈣,這一點沒有特別嚴格的規定。不過人體每次攝入鈣低於或等於50毫克時,吸收最好,所以每天儘可能地拉長每次的補鈣時間,以達到最好的吸收效果。

  另外,碳酸鈣的最佳服用時間是飯後半小時。補鈣後最好多曬太陽,促進體內生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補鈣後不宜過多飲水,以免沖淡鈣質。同時還要注意不要攝入過多的草酸,草酸存在於蔬菜中,它會影響和阻止鈣的吸收,烹飪時將蔬菜用水焯一下,就可以去掉蔬菜中的草酸。

怎麼排毒更順暢?5招吃掉體內毒素

  有時候我們的身體未必「表里如一」。可能外表看上去光鮮亮麗、狀態不錯,身體裡卻隱藏了小「污點」。每天吸收的各種物質不一定能完全代謝,漸漸在體內堆積造成了這些健康「污點」。小編分享為身體排毒的方法,讓你的健康狀態由內而外。

  「三多一少」禍亂體內健康

  我們的身體常常來者不拒,只要是吃下的、身邊接觸的,都不容分說納入體內。這樣一來,該進不該進的出入隨便,就免不了在體內留下隱患,打發不掉,慢慢地給身體帶來危害。通過評比,體內污點的前四名是:毒素、脂肪、血黏度太多,水分太少,俗稱「三多一少」。

  「三多一少」為害了身體大環境。這可不是我們輕易能發現的,我們只會看表象:頭髮、牙齒、皮膚、精力……是否合乎世人眼中的健康標準;醫生則看數據:血脂若干、白細胞計數、血壓幾何……是否在醫學標註的正常範圍。外健康不一定內健康,有些「污點」可能埋伏太深、作用太慢,還沒侵蝕到表面。

  毒素影響了什麼:

  殘留在呼吸系統,使得經常感冒、咳嗽、氣管敏感、哮喘;

  殘留在胃腸道, 使得有口氣、偶發便秘、噁心、嘔吐、腹瀉;

  殘留在皮膚,使得皮膚出現斑點、過敏、暗瘡粉刺、濕疹;

  殘留在骨骼,使得腰背疼痛、關節痛;

  殘留在大腦,使得失眠、焦慮、抑鬱、容易疲倦、神經緊張。

  怎麼排毒更順暢

  1 .蘿蔔是肺臟的排毒食品。在中醫眼中,大腸和肺的關係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決於大腸是否通暢,蘿蔔能幫助大腸排泄宿便,生吃或拌成涼菜都可以。

  2 .百合提高肺臟抗毒能力。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在燥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積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食用時加工時間不要過長,否則百合中的汁液會減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3 .按壓肺臟排毒要穴。有利肺臟的穴位是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這個部位,用力按壓。

  4 .排汗解毒。肺管理皮膚,所以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讓汗液帶走體內的毒素,會讓我們的肺清爽起來。除了運動以外,出汗的方法還可以是熱水浴,浴前水中加一些生薑和薄荷精油,使汗液分泌得更暢快,排出身體深處的毒素。

  5 .深呼吸。每次呼吸時,肺內都有殘餘的廢氣無法排出,這些廢氣相對於那些新鮮、富含氧氣的空氣來講,也是一種毒素。只需幾個深呼吸,就能減少體內廢氣的殘留。

女性補鈣切莫錯過30歲 更年期女性應正確補鈣

鈣對於女人,其作用不僅僅是增強骨骼,還可以減緩年齡增大帶來的骨骼疏鬆症,甚至還可以減緩女性月經前的不適症狀,防止高血壓和腸癌。尤其是孕期女性,補鈣更是當務之急。

進入更年期 飲食注意四忌五宜

進入更年期之後,由於體內的性激素水平逐漸下降,頭痛、頭暈、失眠、煩躁易怒、疲倦等神經衰弱症狀就會隨之而來,而如果在飲食方面多注意點,那些還可以緩解更年期女性的不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