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哮喘病是一種很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由於患者缺乏維生素A的病理改變是可逆性的,及早補足維生素A就可減少兒童哮喘病發作。在護理方面家長要謹記以下幾點確保及時治療。
1、室內空氣新鮮
確保每天都有一定的通風時間,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夏天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5℃為宜;新居裝修後2~3個月入住為好;家具、地板避免使用上光劑,儘量減少油漆、塗料等使用。
2、科學飲食
一般說,對已知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春筍、魚、蝦、蟹等)病人應少吃或不吃。當哮喘發作時,患者食慾下降,飲食宜少吃多餐,可吃麵條、濃肉汁、稀飯、青菜等,避免吃辣椒、姜、蔥、蒜等刺激改食物。
3、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地方
外出遊玩儘可能不去或少去野外踏青,不去公園遊玩;儘量不把嬰幼兒帶到公共場所以及人多擁擠的地方活動。
4、保證充足睡眠
睡眠時全身肌肉鬆弛,對外界刺激反應降低,心跳、呼吸、排泄等活動減少,有利於各種器官機能恢復及疾病的康復。應設法讓孩子多臥床休息,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以利於機體康復。
5、合理增減衣物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肯定比大人怕冷,他們往往不分季節、不分室內室外,將孩子捂得過厚,包得過嚴,不讓孩子受一點寒氣,其結果是造成機體調節能力差,抵抗力低下。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噩夢預示某些疾病 幾招幫你遠離噩夢
被人追殺,想要呼救卻怎麼都發不出聲;從上百層的高樓掉落;摯愛的親人突然離你而去……這些悲慘的噩夢想必你都經歷過。而晚間的一個噩夢不只會影響你一天的心情,甚至和你的健康息息相關。
日前,《生命時報》聯合新浪網健康頻道進行了一項調查,在4589名網友中,有32.5%的人一周至少做一次噩夢,37.7%的人每月做一次以上,半年一次以上的占29.2%,僅0.6%的人從未做過噩夢。
糟糕的噩夢也是全球人都有過的經歷。德國睡眠研究所最新調查顯示,在4000多名德國人中,10%的人近半年來頻繁做噩夢,61%偶爾做噩夢。而金融危機的到來,更使做噩夢的人比以前多了近一倍。英國威爾斯大學教授馬克·布拉格羅夫表示,如果讓人們記錄下來的話,一個人每月可能會做一兩次噩夢。
那麼,人究竟為何會做噩夢?經常做噩夢又預示著哪些問題呢?
三種人最愛做噩夢
「夢是伴隨著人類睡眠過程的一種狀態,睡眠中有個快動眼期,如果你這時正在做夢並恰巧醒來,就會記住。」精神分析專家、陝西省人民醫院心理門診主任醫師張天布表示。現代腦科學及睡眠醫學證實,無論你有無感覺,每晚約有兩個小時在做夢,平均會做四五個夢。也就是說,如果你活到80歲,一生可能做了10萬個夢。
「儘管沒有確切數據,但激烈的競爭、巨大的壓力、快節奏的生活等讓越來越多現代人被噩夢糾纏。」武警總醫院心理科主任許建陽稱,相對來講,習慣負面思考、容易緊張、壓抑、悲觀的人常做噩夢。研究顯示,有三種人更容易做噩夢:
年輕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因不堪噩夢困惱來求助我的人將近翻了一番。以前這部分人只占我門診量的5%,現已增加到10%。」睡眠專家、上海中醫失眠症醫療協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憂心地表示,突然失業、工作壓力過大等原因,使得年輕人成為他門診中的「主力軍」。
女性。最近,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研究人員跟蹤5年發現,19%的男性和30%的女性表示近期做過噩夢,女性更易把日常焦慮等情緒帶入睡夢中,而且對噩夢的感覺也更為強烈。
兒童。馬克教授表示,做噩夢的頻率還可能與年齡有關。一周內大約有1/4的5—12歲兒童因噩夢驚醒。原因是兒童的大腦還在發育、情緒更受外界影響,他們做的噩夢夢境通常是被人跟蹤。此外,從青春期走向成人期時,噩夢的頻率也會增加,此後便開始減少。
噩夢分為多少種
雖然夢境千奇百怪,但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帕特里夏·加菲爾德的研究卻表明,儘管全球有60多億人,卻逃不出12種夢。其中人們最常夢到的是被追趕,隨後依次是迷路、高處墜落、當眾出醜和受傷。德國睡眠研究所噩夢研究專家海富特博士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噩夢主要分為3種:被追趕或生命受到威脅;失去親人或喜愛的物品;迷路或身處完全陌生的環境。而在某種程度上,噩夢也是人們擔心的恐怖場景在大腦中的「預演」。
其中,被人追殺或無法逃跑等「無能為力型」的噩夢,是被調查者們最大的困擾,37.7%的人表示常做這種夢。對此,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室主任醫師叢中教授認為,這一類夢暗示主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感到恐懼,比如在激烈的競爭中害怕被淘汰。
選擇「怪異型」和「事故型」的比例分別為15.6%和11.4%,如夢見自己會飛但又突然從高空中掉下來、被野獸或怪物追、地震、空難等,這說明主人有失落感,在現實中可能他所希望的東西沒有得到實現,認為自己是個懷才不遇、能力尚未得到施展的人。
另有8.1%的人常夢到自己當眾出醜,如赤身裸體出醜的「丟臉型」,這表明你內心感到孤獨寂寞,也可能是你白天遭遇的某些尷尬事件在夢中被進一步「演繹」等。
「很多人以為做噩夢肯定有害,其實從心理學角度講,不管美夢還是噩夢,都能幫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察覺現實生活中被你忽略或壓抑的真實情感。」張天布表示,噩夢其實是白天焦慮、恐懼、害羞、內疚等情緒在夜間的釋放,反而能起到情緒調節劑的作用。
噩夢預示某些疾病
噩夢不只和心情有關。德國睡眠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如果一個人頻繁做噩夢,可能預示著健康狀況出現問題。夢見喉嚨被人掐住可能是扁桃體發炎;夢到從高處墜落,可能是心臟病先兆;兒童常做噩夢可能是腸胃系統出了問題;對老年人來說,則有可能是患上痴呆症或帕金森症等。「如果你長時間做同一個夢,夢到身體的某個器官,如肝、牙齒等每次都會疼痛,那也可能預示著這個部位確實有健康隱患。」施明表示。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原因可能讓你被噩夢纏身。許建陽表示,一是睡姿不對,比如雙手壓在胸口上、趴著睡、冬天蓋的被子太重等。二是在白天看到、聽到、接觸到有刺激性的場面,如碰上車禍等,這些場景會在腦中情景再現,甚至被放大。最後是親身經歷過一些重大創傷,最典型的莫過於東南亞海嘯、汶川大地震、礦難等巨大的災難事故。而重大的家庭變故、兒時不堪回首的經歷等也都屬於此類。
幾招幫你遠離噩夢
噩夢,讓本不輕鬆的現代人的神經更加緊繃。本次調查顯示,47.4%的人表示噩夢影響了自己的睡眠質量;13.6%的人稱加重了心理負擔,變得更加焦慮、抑鬱等;有4.9%的人更為嚴重,已因此不能集中精力,影響到工作和生活,需要接受治療;僅24.7%的人表示「沒什麼影響」。
幾位專家都指出,其實,噩夢與睡眠質量的好壞並無必然聯繫。但如果噩夢讓你白天哈欠不斷,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和生活,不妨嘗試以下辦法:
解決白天的問題最關鍵。夢是人們白天情緒的一面「鏡子」,比如,臨近考試的學生經常會夢見交白卷。在這種情況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白天的心態調節好,減少負面刺激的產生。人人都在承受壓力,關鍵是要做好自己情緒的管理師,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儘量避免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高偉表示,應養成晚上12點前定時睡覺的好習慣,建議老年人選用蠶絲等質地輕柔的被子。睡前兩小時別做劇烈運動、不看刺激性強的書籍、影視作品,多聽聽輕柔的音樂,看看輕鬆的書籍,洗個溫水澡,泡泡腳,都能緩解緊張情緒。
睡前少吃辛辣及高脂食物。一項發表在《國際精神生理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由於辛辣食物能提高體溫,睡前吃會擾亂睡眠,導致頻頻做噩夢。2007年一項發表在《心理學報告》上的研究也顯示,白天吃高脂肪食物越多,睡眠質量變差的概率就越大。此外,飲酒過多也有可能導致噩夢。
記錄夢境幫助解決問題。海富特博士建議,不妨每次寫下、畫出噩夢中的場景或記錄夢境,能幫助醫生診斷病情、制訂治療方案,以消除噩夢帶來的困擾。叢中強調,記錄時一定要注意夢的情節和你夢中的情緒這兩大要點。
「科學認識夢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噩夢。它往往是你現實生活的『過去式』。」張天布強調,美夢不一定會成真,噩夢也是如此。只要沒有影響到你的生活質量,就可以輕鬆待之。
從頭髮顏色 一眼看出你的腎臟好壞
從中醫理論來說,發為血之餘,又發表於腎,所以說腎其華在發,當心腎不交(失眠,神經衰弱)時,或先天稟賦不足,或思慮過度耗傷精血,或擔驚受怕傷腎精時,頭髮都會變白。
正常情況下,40歲後都會長白髮,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腎的精氣逐漸衰減、肝血不足,不能榮養頭髮,就會出現白髮。這屬自然現象,也不需治療。但如果突然一段時間內頭髮變白,多是由於體內的氣機紊亂造成的,這時針對病因採取治療,往往白髮能重新變黑。
青壯年甚至少年長白髮俗稱「少白頭」,後天性少白頭引起的原因很多:營養不良,如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以及焦慮緊張的情緒都會使頭髮變白。另外甲狀腺機能失調等也可致灰白髮。
甲狀腺功能低下;高度營養不良;重度缺鐵性貧血和大病初癒等,導致機體內黑色素減少,使烏黑頭髮的基本物質缺乏,黑髮逐漸變為黃褐色或淡黃色。
患某種疾病導致的。如患系統性硬皮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時頭髮不僅會變黃,還會大量脫落。
小兒頭髮稀疏萎黃多由於發育先天不足,還可伴有坐、站、行、說話、牙齒等「五遲」現象。
少女頭髮黃則可能由於缺鈣。青春期缺鈣主要表現為夜間盜汗,也就是睡覺時出汗;頭髮少,無光澤,呈焦黃狀;晚上睡覺時小腿肚子(腓腸肌)抽筋。
斑禿和頭髮稀疏的問題,主要反應的是腎氣不足-腎虛的問題,中醫的腎指的是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發為腎之華,是腎的外在表現,一頭烏黑有光澤的頭髮,說明腎氣很足,腎又為先天之本,可以溫煦其他臟腑經絡,所以小孩子的頭髮很好,沒有看到頭皮屑的問題。
再者反映出其他的臟腑:比如脾虛的問題,脾在中醫學講究的是運化精微營養物質,是滋潤頭髮的最重要臟器,也為後天之本,發生脾虛,頭髮枯黃,沒有光澤,易斷裂,掉發。還有反映出肝臟的問題,肝在中醫講是藏血的,血載營養物質的,頭皮的血液循環不夠的話,頭髮就沒有營養,因此還需補肝氣。
感冒鼻塞咳不停? 9個飲食偏方擊退秋感冒
金秋時節,早晚氣溫變化大,氣候乾燥,空氣中缺乏水分,故往往容易引起燥咳。隨著天氣轉冷,感冒患者日益增多。靠藥物抑制感冒並非好事,因為我們自身有一套非常好的免疫系統,只要我們吃對東西,就能開啟身體防禦系統,擊退感冒病毒。
夏季腋臭真尷尬 自查腋臭的5個診斷方法
說起腋下,相信大家都會有所了解,疾病威脅的不僅是患者的健康,同時也影響著日常的生活,因此我們要全面的了解疾病,進而可以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腋臭的診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