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既是一種佳蔬,又是一種良藥。大蒜可殺蟲滅菌,解毒消癰,因此又是廉價的抗菌素;生吃大蒜,對預防細菌性痢疾、腸炎等腸道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大蒜有「胃腸消毒劑」之稱。但不少人夏天腹瀉時吞服大蒜,說是可殺菌止瀉,誰知腹瀉反而更為劇烈,這是什麼道理呢?
人們由於受涼或誤食沾有致病菌的不潔食物後,由於細菌的作用,使腸壁血管擴張、充血、腫脹、通透性增加,機體組織大量蛋白質和鉀、鈉、鈣、氯等電解質以及液體滲入腸腔,大量液體刺激腸道,使腸蠕動加快、增強,因而出現陣陣腹痛,頻頻腹瀉等症狀。如果此時再吃生大蒜,雖有抗菌作用,但具有辛辣味的大蒜素也會刺激腸道,使腸黏膜充血、水腫加重,致使更多的組織液湧入腸內,腹瀉也就愈加劇烈了。
近年有專家認為,生吃大蒜預防腸炎、腹瀉是有道理的,但如已發生了腹瀉,食用大蒜治療應慎重,必須服用時,一次也不宜服用太多。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沙棘是什麼
沙棘
Fructus Hippophae(英) Seabuckthorn Fruit別名沙棗、醋柳果。來源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fhamnoides L。的果實。
植物形態落葉灌木或喬木,高5~10m,具粗壯棘刺。枝幼時密被褐鏽色鱗片。葉互生,線性或線狀披針形,兩端鈍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鱗片;葉柄極短。花先葉開放,雌雄異株;短總狀花序腋生於頭年枝上;花小,淡黃色,雄花花被2裂,雄蕊4;雌花花被筒囊狀,頂端2裂。果為肉質花被筒包圍,近球形,橙黃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於河邊、高山、草原。
產於華北、西北及四川、西藏。
採制10~11月採摘成熟果實,曬乾。
性狀果實呈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個粘連,單個直徑5~8mm。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頂端有殘存花柱。果肉油潤,質柔軟。種子斜卵形,長約4mm,寬約2mm,表面褐色,有光澤,中間有1縱溝,種皮較硬,種仁乳白色,有油性。氣微,味酸、澀。
化學成分含異鼠李素(isorhamnetin)、異鼠李素-3-B-D-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B-D-glucoside)、異鼠李素-3-B-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B-rutinoside)、槲角素及山奈酚的低糖甙(oligosides)。
性味性溫,味酸、澀。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滯,活血散瘀。用於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跌扑瘀腫、瘀血經閉。
沙棘果的屬性
1、科屬
胡頹子科,沙棘果屬。
2、產地
國內分布於華北、西北、西南等地。以北疆阿勒泰地區為最多。
3、別名
醋柳、黑刺、酸刺。
4、簡介
沙棘果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果實,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種小漿果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沙棘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尤其是在「三北」防護林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l-5米,高山溝谷可達18米,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嫩枝褐綠色,密被銀白色而帶褐色鱗片或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黃色或鏽色。單葉通常近對生,與枝條著生相似,紙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30-80毫米,寬4-10(-13)毫米,兩端鈍形或基部近圓形,基部最寬,上面綠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狀柔毛,下面銀白色或淡白色,被鱗片,無星狀毛;葉柄極短,幾無或長1-1.5毫米。果實圓球形,直徑4-6毫米,橙黃色或桔紅色;果梗長1-2.5毫米;種子小,闊橢圓形至卵形,有時稍扁,長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澤。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大蒜粥的奇妙功效
大蒜與生薑一樣,同屬陽性食物,故能對治肥胖。再加上現代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實驗證明,大蒜有消炎、止瀉、利尿、降壓、痰等作用,並且有十分強烈的殺菌能力。大蒜粥既能強身健體,又能達瘦身效果,不妨常服。
吃沙棘的注意事項
沙棘能夠降低膽固醇及血脂,增強血管彈性及降低血壓,還具有強力殺菌作用,尤其適用肺,胃部的感染及微生物感染,也能調節血糖,降低糖尿病發作,並減少30%的直腸癌及50%胃癌的發作,還能有效的去除粉刺,降低感染。沙棘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多,但是吃沙棘的注意事項也別忘了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