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吃素者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多見。吃素者往往把素食與長壽聯繫起來,認為素食可以頤養身心,延年益壽。但純粹的素食並不是最完善的膳食方案,應一分為二地看待素食,並且要掌握以下科學的素食方法,才能達到營養均衡、體格健壯的目的。
合理搭配,品種多樣: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物質,沒有一種食物可以供給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
不同食物的組合、互補,可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例如穀類和豆類混食,可提高蛋白質的質量,因為穀類缺乏賴氨酸,而豆類缺乏蛋氨酸,兩者結合可以取長補短。又如把小麥、玉米、黃豆三種粉混合做成麵食,進食後的血糖指數要比單用小麥做的低10%,對糖尿病患者更為適宜。
因此,素食者要避免吃單一的食物,每天應吃穀類、豆類、薯類、蔬菜、鮮果等幾大類食物,加上適量油脂等調味品。每天的食物品種至少在5種以上,並要經常變換花樣。從營養需求上看,乳蛋素食和乳素食要比淨素食合理些。
合理營養,體重適中:眾所周知,肥胖者易患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但是,過於消瘦也對健康不利,會發生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每日攝入的能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應以維持理想體重為原則。理想體重的簡易計算方式是:身高(厘米)-105,其餘數即為理想體重數(千克),在正負10%的範圍內均屬正常。
食素老人如體重較輕,應先檢查一下有無病理情況,如沒有,則說明實際攝入的能量不足,應適當增加攝入量以維持理想體重。國外有一位學者曾進行過體重與老年健康關係的研究,結果發現過於消瘦和肥胖都會縮短壽命。由此看來應把民間流傳的「千金難買老來瘦」這句話修改為「不胖不瘦利長壽」。
合理烹調,科學選擇:老人飲食應清淡可口,但適量油脂是老人生活和營養所必需的。人體缺乏脂肪會造成能量不足以及脂溶性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缺乏。但過多的油脂,即使是植物油,對人體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因此,素食老人每天應攝入適量的植物油。素食老人為了補充鈣、鐵、鋅,每天應飲用1-2杯豆奶,並經常攝食豆製品、海帶等含鈣豐富的食物,豆製品中又以豆腐衣、腐竹等含鈣量高。植物性食物中的鐵、鋅、硒也不易被人體吸收,而通過酵母發酵過的麵食可降低植酸的含量,從而提高鋅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所以,素食老人可多選用饅頭、麵包等作主食。
新鮮的蔬菜、水果,特別是紅、綠色的蔬菜、水果是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素食老人每天至少應攝入500克以上的新鮮果蔬。紅棗、花生、核桃等干硬果類是我國傳統的藥食同源的食物,如紅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花生具有潤肺和胃、養血調氣之功,核桃具有健腦補腎、益氣健脾之功。同時,這些食物也是含油酸和維生素E豐富的食品。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等黑色食品含有豐富的鐵和其他微量元素,不僅有助於預防貧血,其中的某些成分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合理進餐,饑飽適度:老人由於內分泌的改變和消化酶分泌的相對減少,對饑飽的調控能力較差,往往飢餓時會發生低血糖,過飽時會增加心臟負擔。尤其是淨素食老人,由於進食的全是植物性食物,耐飢性較差,因此,應少食多餐,饑飽適度,按時進食。一般每日最少進食三餐,最好在三次主餐之外,增加二三次副餐或點心。三次主餐的間隔時間為4-6小時,副餐放在主餐之間和睡前1小時。進餐時最好有家人陪伴,這樣有利於增進食慾,免除孤獨。
對食量較小、胃納較差的老人,還可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和無機鹽製劑,如多元維生素、硒酵母片等,以滿足其營養需要。總之,喜素食的老人只要精心安排,正確調配好每天的膳食,即可達到營養合理、增進健康的目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吃素真的延年益壽嗎?
有許多老人的飲食信奉越清淡越好,甚至說吃素能長壽。他們的根據是素食可以減少胃腸負擔,容易消化,還可以防止心臟病的發生。
但事實證明,人吃過分清淡食物會降低體質,疾病反而更容易侵襲人體。即使患有心臟病的老人,也不可強求飲食必定要清淡。而有一個針對佛門弟子的調查表明,吃素並不能與健康之間劃上等號——他們中大多數患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長年吃素,從而飲食中攝入的蛋白質、脂肪等嚴重不足,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
在素食中,除了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均很少,而且營養價值較低,不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而諸如雞、鴨、魚、肉之類的葷食,卻能夠成為營養的重要來源,為人體的生長發育和代謝過程,提供大量的優質蛋白和必需的脂肪酸。
其實,人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在於吃葷還是吃素,而在於吃什麼和吃多少,也就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是不是全、是不是適量。從食物中所攝取的成分及其份量,正是人體生理及生活運作中需要的,為正確的營養攝取最基本的原則之一。例如在海產品中,大多含有非常豐富的優質蛋白,還有能夠降低血脂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人體容易缺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一定程度內多加進食海產品,是大有益處的。
我國於1987年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範圍內的14萬餘人中做了一次系統的營養調查發現:國民飲食中,蛋白質、鈣和核黃素(維生素B2)攝入不足,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是適量的葷食。葷素相間的飲食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促使組織細胞的結構完全,以提高抗病能力,並延緩衰老及增進健康長壽。
老年人可以大米、麵粉或雜糧為主食,每日喝豆漿或牛奶。菜餚以瘦肉(每1-2日50克左右)、蛋禽、鮮魚蝦等葷食以及各種蔬菜為主。
吃素食的幾大誤區
我們都知道,多吃素食對健康是有利的,因為他們可以給我們的身體補充很多的微量元素,但我平常我們吃素食時也有一定的誤區。
誤區一:油脂、糖、鹽過量
由於素食較為清淡,有些人會添加大量的油脂、糖、鹽和其他調味品來烹調。殊不知,這些做法會帶來過多的能量,精製糖和動物脂肪一樣容易升高血脂,並誘發脂肪肝,而鈉鹽會升高血壓。很多人還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植物油和動物油含有同樣多的能量,食用過多一樣可引起肥胖。
誤區二:吃過多水果並未相應減少主食
很多素食愛好者每天三餐之外,還要吃不少水果,但依然沒有給他們帶來苗條。這是因為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糖分,能量不可忽視。如果吃半斤以上的水果,就應當相應減少正餐或主食的數量,以達到一天當中的能量平衡。除了水果之外,每日額外飲奶或喝酸奶的時候,也要注意同樣的問題。
誤區三:蔬菜生吃才有健康價值
一些素食者熱衷於以涼拌或沙拉的形式生吃蔬菜,認為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營養價值。實際上,蔬菜中的很多營養成分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如維生素K、胡蘿蔔素、番茄紅素都屬於烹調後更易吸收的營養物質。同時還要注意,沙拉醬的脂肪含量高達60%以上,用它進行涼拌,並不比放油脂烹調熱量更低。
誤區四:只認幾種「減肥蔬菜」
蔬菜不僅要為素食者供應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還要在鐵、鈣、葉酸、維生素B2等方面有所貢獻。所以,應儘量選擇綠葉蔬菜,如芥藍、綠菜花、莧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為了增加蛋白質的供應,菇類蔬菜和鮮豆類蔬菜都是上佳選擇,如各種蘑菇、毛豆、鮮豌豆等。如果只喜歡黃瓜、番茄、冬瓜、苦瓜等少數幾種所謂的「減肥蔬菜」,就很難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
誤區五:該補充複合營養素時沒有補
在一些發達國家,食物中普遍進行了營養強化,專門為素食者配置的營養食品品種繁多,素食者罹患微量營養素缺乏的風險較小。然而在我國,食品工業為素食者考慮很少,營養強化不普遍,因此素食者最好適量補充複合營養素,特別是含鐵、鋅、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的配方,以預防可能發生的營養缺乏問題。
常吃素有哪些危害?
素食中植物纖維的成分較多,可使膽酸重吸收減少,膽鹽濃度降低。加上素食者維生素A、E攝入不足,膽囊上皮細胞容易脫落,從而導致膽固醇沉積而形成膽結石。
女人吃素可緩解痛經
月經來潮時脫落的子宮內膜組織通過子宮頸時疼痛可能加重,其他一些因素,如子宮後傾,缺乏運動,以及精神緊張、壓力大等都有可能使疼痛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