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夠主食的白領越來越少。數據顯示:因為擔心長胖,39%的白領每天攝入主食不足250克。這是中國膳食指南推薦的最低攝入量。
主食是人體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長期缺乏,血液中有毒的廢物不能及時排出,就會造成膚色暗淡、臉色難看。長期主食攝入不足還會導致易犯困、記憶力下降、脫髮等現象。
調查還顯示,只有22%的白領會較常吃粗糧。
主食粗細搭配做到1∶3即可,一天250克左右的主食,其中50到100克是粗糧即可。不妨在早餐中加入一些燕麥,或者平時煮點雜米飯。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專家急開四藥方支招用工荒
企業應加強對農民工技術培訓;適當提高農民工的工資;從生活、精神等各方面關心農民工;利用為農民工規劃職業發展等方法來留住人吸引人。
去年年底,杭州市長板巷的一家家政服務部門口,張貼著「急聘保姆,薪水給力」的招牌,負責人楊長友正為年關保姆的供不應求而犯愁。相似的情景還發生在全國很多地方,上海年初和年末經常出現的「保姆荒」也引起各方的關注。
「『用工荒』現象從2003年開始在中國局部沿海地區出現,經過七八年的發展已經由局部的用工短缺向全局性用工短缺發展。」中國社科院人口所副所長、研究員張車偉表示,中國固有的城鄉二元體系是造成農業人口勞動力短缺的深層次原因。如何保障農民工享有與城市人口一樣的社會保障和福利,使他們從流動狀態轉為穩定狀態,是解決經濟發展與普通勞動力供求緊張的最根本途徑,「而這需要全方位的努力。」
2011年春節剛過,滬上各行業即出現「用工荒」現象,閔行、楊浦、奉賢等區的部分加工企業生產線開工率不足一半。為應對各行業用工缺口,春節後上海部分企業安排了近400輛長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蘇、河南、湖北等地接載當地農民工返滬工作,仍難解勞動力短缺問題。
與以往不同的是,2011年節後的「用工荒」現象伴生於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人口結構變化和社會保障體系調整等宏觀背景,如何正確認識和看待此次勞動力短缺現象,決定著上海各行業新一年的發展和布局。
「用工荒」從偶發漸成常態
導致今年滬上企業出現勞動力緊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勞動力出現回流情況。
最早的「用工荒」發生於2003年前後,當時,曾受「民工潮」衝擊的沿海城市首次體驗到了勞動力供需失衡的壓力。此後每年春節前後,「用工荒」都成為媒體和輿論關注的焦點,並逐漸從偶發周期性變化為常態。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7億農村人口中,流動人口超過2億人次,其中大部分為外出務工的農民工群體。「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0年全國外出務工的農民工達2.4億,比上一年增加了400多萬,其中,上海農民工參加綜合保險的達到405萬,創下了歷史新高,這說明總體上農民工的總量並沒有減少。」上海市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趙建德告訴早報記者,導致今年滬上企業出現勞動力緊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勞動力出現回流情況。
2011年春節剛過,人口輸出重鎮成都、重慶兩地政府紛紛動員外出務工者留在原籍工作。據媒體報道,重慶多家企業在朝天門長途汽車站、火車北站、陳家坪長途汽車站等處,通過拉橫幅、發傳單、現場諮詢等方式做宣傳,希望返鄉過春節的農民工能在今年春節後,留在重慶上班。
重慶市相關部門更是響應高層「用心用情留住民工」的號召,向務工者發送慰問信,承諾稱:「十萬電子好崗位。這裡不僅有充裕的工作崗位,有收入的保障,有公租房、子女入學等政策環境,而且能近距離地照顧老人和子女,免去親情的牽掛和旅途的奔波,獲得家的歸屬感。」
此外,包括湖北、湖南等地也在節後批量舉辦招聘會,號召務工者留守家鄉尋找機會。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東部沿海陷入「無工可招」的尷尬局面。節後上海虹口足球場、上海人才大廈、上海體育場、浦東人才市場同時舉行了四場規模較大的招聘會,不少企業加薪15%卻仍然無法吸引足夠多的務工者前來,「工人難招」成為了招聘會上用工單位集體的反映。
${FDPageBreak}
東部收入不再具吸引力
越來越多的農民工「用腳投票」,選擇留在生活成本較為低廉的原籍務工,而非東部沿海城市。
勞動力回流的背後,彰顯的是東西部工資收入越發趨同,尤其對農民工群體而言。
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的調查,外來務工者在東部地區的月收入為1455元,中部地區為1389元,西部地區為1382元,東部地區較西部地區僅高5%,比5年前下滑了10%。
實際上,農民工的收入一直在增長。據英國媒體報道,2007年 「中國工廠工人的工資已連續數年以兩位數速度在增長。」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楊濤曾在上海某論壇表示,過去5-8年,中國工人工資上漲速度比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要快,從全國範圍來講,平均增速為7%~7.5%。
但是增速卻趕不上CPI的漲幅。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曉認為,關鍵原因在於,近年來,在物價飛漲的大背景下,雖然農民工的名義工資在增長,但實際工資反而有所下降。趙曉認為,「用工荒」的根本原因是「當前價格水平上的勞動力不足。(對勞動力)總需求上升太快,而工資的調整相對滯後」。
在如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用腳投票」,選擇留在生活成本較為低廉的原籍務工,而非東部沿海城市。上海市社科院社會學研究院陸曉文評價稱:「雖然收入總體上比在東部城市打工要少一些,但在家鄉務農,交通、住房等生活上的支出都會減少很多,實際生活質量反而比原先上升了。」
劉易斯拐點真的來了嗎?
專家各持己見,但無論「劉易斯拐點」是否真的到來,中國將持續進入「用工荒」已成事實。
昔日取之不盡的勞動力資源,如今卻越發緊俏,「劉易斯拐點」似乎真的已經到來。
「從經濟學角度講,當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逐步轉移直至枯竭的那一刻,就是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這就是『劉易斯拐點』。」上海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左學金告訴早報記者:「如果中國出現『劉易斯拐點』現象,往往是人口紅利消失的前兆。其間,初級工人薪資水平和勞動成本會成倍提高,中國吸引外資的優勢將逐漸減弱,對各行業發展影響很大,且趨勢難以在短期內被扭轉。」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曾在公開領域多次強調,中國已經進入「劉易斯拐點」。
蔡昉認為,2000年以來,勞動年齡人口的增長率已經開始迅速減緩,每年平均只有1%,並預計在2015年轉為負增長。「目前城市經濟增長所需要的勞動力供給主要來自農村,由於農村勞動年齡人口的增長率也在減慢,據估算,到 2015年後勞動年齡人口呈現負增長,比總人口負增長提前10餘年。」蔡昉表示。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袁志剛表示,工資、勞動力市場的價格很複雜,其變動會受制度、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而且動態的變化過程是漸進的。「根據一個本身有問題的模型做研究,很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光憑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等條件就得出拐點已至的論斷是沒有說服力的。」
無論「劉易斯拐點」是否真的到來,但中國將持續進入「用工荒」已成事實。如何在勞動力缺口日益擴大的情況下繼續發展,成為上海等東部城市未來的關鍵。
${FDPageBreak}
上海如何應對常態「用工荒」?
近幾年農民工的收入在不斷上升,目前上海的農民工平均收入已從去年的1500元左右上升到2000元左右。
「『用工荒』是好現象,說明中國產業正在轉移,說明目前對農民工極端不利的惡劣環境有了改變的希望,說明前兩代農民工無法受到教育、代際傳遞的貧窮有可能得到扭轉。」著名財經評論人葉檀表示,「用工荒」是產業轉移的正常現象,目前這輪的產業轉移主要是指中低端製造業從東部轉移到中西部。其中的代表性節點,就是全球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的內遷。
部分觀點則認為,「用工荒」的出現和持續發展,最直接的作用是倒逼用工企業提高待遇,並加速產業升級,最終保證農民工的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社會分配差距大的問題。「這是好事。」智庫經濟諮詢公司主任仲大軍說,有些人總擔心人口紅利沒有了,勞動力成本增加了,「事實上,那些血汗工廠就應該讓它自然消失。勞動力升值了,怕什麼呀,中國的經濟就會不行了?我看不會。中國總得往前發展。」
那麼,上海應該如何應對常態「用工荒」呢?
上海市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趙建德建議,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企業應該做好幾件事情:一是加強對農民工技術培訓;二是適當提高農民工的工資;三是從生活、精神等各方面關心農民工;四是利用人力資源管理方法來留住人吸引人,包括為農民工規劃職業發展生涯,讓農民工感到有發展前途等。
「政府部門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和指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兩條線』:最低工資保障線和工資增長指導線。」趙建德表示,近幾年農民工的收入在不斷上升,目前上海的農民工平均收入已從去年的1500元左右上升到2000元左右。
中國社會科
職場心理年關大揭秘
一切如舊,不少人覺得工作甚至讓人更煩燥了。春節「黃金周」假期其實就在不遠處,我們為什麼還是如此焦慮?各行各業原因不同,同樣焦慮也不獨你一人,沒有誰比誰輕鬆。人力資源專家提醒我們,工作永無止境,年底要給自己適當的放鬆!
焦慮人群大起底
代表:銷售業、廣告業等
焦慮原因:年終「成績單」
績效考核是不少公司用于衡量員工一年工作情況的量化表現,原本是激勵員工的一種機制,如今成了職場人士的一種心理負擔。
說到工作現狀,很多人都會用「忙」字來形容,但如果真的讓大家整理出手頭的工作,仔細盤算一下這一年所成就的事情,不少人都會感覺有些迷茫。上年曾是公司里最佳銷售代表之一的Wendy在寫年終總結時,回看自己在上年年初曾經定下的銷售計劃,才突然發現自己還在原地踏步,職位、收入都沒有往上趨勢,新的銷售空間還沒有找到……「這麼說來,我這一年來幾乎沒改變?」Wendy一時茫然,心裡陡生焦慮。
作為快速消費品的銷售,Coco就沒有閒心發呆了。由於公司上年的銷售額都不太理想,離制定的目標還落後一大截!他們的頭兒希望趁著年底銷售旺季再衝刺一下,爭取過年前給大老闆一張「說得過去的成績單。」於是,他們每個周末在不同商場或者二線城市搞促銷活動,一干就是兩三個通宵,可是疲憊並沒有減少他們的焦慮,「能完成定額嗎?」是他們心裡的一根刺。
${FDPageBreak}
代表:公關業、銷售部門、採購部門等
焦慮原因:應酬不斷
辭舊迎新是表達謝意、聯絡感情的最好藉口。對於身居「要職」者或者以客戶為衣食父母的銷售人員,這段時間都要出席或者舉辦形形色色的「聯誼」活動。
為酬謝公司的客戶,公關公司經理崔先生最近幾乎天天沉迷於聲色犬馬的夜生活當中。吃飯、卡拉OK、打麻將直落,有時候不得不通宵活動。他抱怨說:「吃飯喝酒是例牌的事情了,最慘是飯不能吃太飽,服務周到之餘,以防要陪吃夜宵,酒不能不喝,也不能喝太多,保持清醒,以保證做得到打麻將的時候適當『虧損』。」這樣的應酬讓他欲「逃」不能,也影響到平日白天的工作,讓他不得不為之焦慮。
被請的一方,也並不一定樂意接受這樣的美意。做汽車銷售服務的Q先生是「空中飛人」,平時經常到其他城市,為經銷商們做培訓和服務質素評估。一年之中,他最怕現在這個時候去出差。年底總結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本來休息的時間應該更多,但經銷商們以答謝之名,給他安排一堆亂七八糟的活動,等他回到酒店,天色發白,洗個澡打個盹,就要去趕飛機了。「別人盛情邀請不好意思推,怕只怕總公司知道了,懷疑我收受賄賂了該怎麼辦?」Q先生只能一邊帶著擔憂一邊繼續出差。
${FDPageBreak}
代表:餐飲業、百貨業等服務類行業
焦慮原因:假日無休
別人美美地計劃著春節「黃金周」的出遊計劃,而作為全年無休的服務業從業人員,就只能望假興嘆———這會兒是銷售旺季,工作不能歇,可是節假日更是旺季中的旺季,工作一樣不能歇。這種鬱悶的情緒,日漸演變成心底的焦躁不安,有時候甚至讓人莫名其妙地發火。
百貨公司的策劃小楊還在為新年促銷方案而煩惱,做小學老師的好友卻在msn那邊發來「喜訊」:我剛剛在旅行社報名,月底去泰國曬太陽!他假裝高興地回了一個雙眼冒紅心的笑臉。正所謂人比人比死人,小楊心裡突然就來火了:「人家都等著放假了,我的工作卻是做來做去做不完,過年時年初三還要回來值班,哪兒都不用去了!」
年底正是餐飲業旺季,習慣性人手不足之餘,餐飲店老闆莉莉最頭疼的是員工們的情緒越來越煩躁了,得罪了不少客人。莉莉反映:平時遇到小磕碰會自覺忍讓的員工,最近都沉不住氣了,越到夜裡越容易跟客人鬧矛盾,她自然一刻都不敢走開,隨時趕往現場「撲火」。
${FDPageBreak}
代表:公務員、國有企業、私人企業等
焦慮原因:變革傳聞
一年之計在於春,為了跟上經濟形勢,一些單位和企業都準備在來年來個大變革。變革方案懸而未決,會讓職員們惶恐不安。 公務員小單感嘆:「黎明前的黑暗,是有希望的等待,而我們現在是『黑暗前的黎明』,大家都不知道過完年回來會變成什麼樣!」原來,她所在的部門去年剛剛整合過,聽說過年後將會再跟其他部門整合,崗位調動在所難免,同事們人心惶惶。於是,元旦假期找了一天中午聚餐,大家舉杯共飲,竟然在大白天裡喝得酩酊大醉。小單解釋說:「說不上為什麼,大家心裡就是難受啊!」
據調查,在罹患心理疾病的職業人士中,50%以上的人是在年底的崗位調整中被蒙上心理陰影的。
${FDPageBreak}
專家教路:放飛「心晴」好過年!
人力資源專家、北大縱橫管理諮詢集團合伙人胡夏陽呼籲大家:與其消極面對焦慮,不如積極順應職場變化。他認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已從「追求終身的就業」變成「追求終生的就業能力」。要平安度過心理年底,在明確焦慮原因的同時,我們還要掌握一些應對的方法。
●心態決定一切
面對同一件事情時,不同的心態都會產生放大鏡效應———當你焦慮,就要注意調適心情,保持心理平衡。第一個方法是正視現實並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事情原來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糟糕」、「還有很多可以迴旋的餘地」。另外,還要懂得傾訴:不要和你的同級同事訴苦,要找你的上級,這樣會使你更正面的作一個回顧,或者求助於心理醫生。
●給自己一個支點
每個人在工作和事業之外,應該有健康、家庭、親人等許多事情值得關注,這樣,才能在面對競爭或者挫折時保持心理平衡,明白追求快樂重於追求事業。平時就要善於將自己融入家庭或集體中,切莫「所有問題都自己扛」,通過與朋友交流、尋求專業的幫助以及心理指導等方法,儘快得到恢復。
最適用的職場減壓十大法則
當你面對職場心理壓力時,學會下面「十步棋」,一定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消壓力於無形。
溫柔的女性更易獲得升職機會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女性要想得成功,就必須摒棄這種觀點,抵制「表現如男人」的誘惑。多項研究表明,表現剛毅而自信的「攻擊型」女性通常比表現跟女性化特徵的「溫柔型」女性獲得升職的機會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