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越是有錢人就越容易變成傻瓜的說法。而中國古代聖賢莊子也有一句名言「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意思是說,一個對欲望過分執著的人,他的智慧就沒有了。這個道理似乎同樣適用於現代企業管理。
秉承人本主義、以人為本這一西方哲學的西方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以儒家、道家、佛家為代表的東方企業管理模式,卻追求「見利思義」。東方傳統是尚儉、制欲,知足常樂,將欲望降低到最小程度,以儉養身,在企業管理上不主張用獎金去刺激員工,而是培養員工的忠誠。而不是像西方那樣比較傾向於張揚個人的欲望。
東方企業講究「以和為貴」,這裡的「和」不僅是管理境界,更是管理藝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管理者要有包容力,要體現「和」的境界和德行,進行人性化管理,實現真正的「和諧」,而不是以「和諧」為名,打擊異己,獨斷專行,甚至將「和諧」一次轉變為完全相反的意義,這才是最大的不和諧。
東方的哲學要求個人要懂得為整體的共同利益而犧牲個人的利益。所謂的共同利益,必須是真實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少數人的利益。
做企業管理要有心量,要學會虛心容人,有包容力,能有心量包容各種人,比如欣賞自己的人、挑自己刺的人、對自己冷嘲熱諷的人,如此等等。這種心量,不僅是德行,有時候還是一種成就事業的智慧。
現代的企業管理應該分為兩種:一種是西方式的管理,這是技術層面的管理,稱之為術;一種是東方式的管理智慧,稱之為道。「術是治標,道卻可以治本。」近年來,東方管理智慧之所以越來越受到世界管理界的重視,最終的原因就在這裡。
貫徹中國傳統儒家管理思想最好的應該數日本、新加坡等國家,而貫徹西方管理哲學的是美國、中國等國家。中國企業的現狀就是管理模式完全照搬早期西方的管理模式,企業為了賺錢可以完全不受道德的約束,即使幹了傷天害理的事也毫無內疚感,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企業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竟然可以往嬰兒奶粉中參入化工產品,只有在早期的資本主義時期才有這種案例出現。
中國企業現在急需的是補一補東方儒家思想的課,以日為師,學習和借鑑日本企業的管理經驗。例如終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按工齡增加工資)、注重精神激勵等等,雖然近幾年日本的一些企業取消了終身雇用制,打破了年功序列制。但是,也有不少專家指出,最近,那些推行「成果主義」的日本公司的員工對企業的責任心、忠誠心比過去明顯下降。
其實早期的中國國有企業與日本企業的管理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企業的管理模式基本都轉為西方的管理模式,員工跳槽頻繁,企業以獎金激勵員工,解僱員工如家常便飯等等,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已經被西方個人主義思想所壟斷,看來要想學習日本經驗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女人如何零風險成功轉行
「零風險成功轉行」,聽起來仿佛天方夜譚般不切實際,畢竟在充滿變數的職場中,能掌握「零風險」局面的,往往只有少數人。
「華麗轉身」要領
一個再強的女人,走上獨立創業的路,其間總難免經歷坎坷。關媛之也不例外。婚變與職場轉身同時發生的五年後,她又一次戰勝了自己以及各種阻撓,取得了感情與事業的雙豐收。
挑自己感興趣、有基礎的範疇來做,把結束作為另一個開始
回想起五年前在職場中迄今為止的唯一?一次轉身,關媛之記憶猶新。
「當時,我在城裡最大的博物館中任職,屬於最年輕的中層幹部,雖獲得領導的重用,可我一直找不到工作的樂趣。在工作中沒有使命感,我想我是憑藉聰明上升到那個崗位的。在幾年之後,那種疲憊的感覺讓我不能自拔也無法調整。於是,我決定離開,另謀出路。我知道自己渴望得到的,是一份能讓自己的每一天都綻放光彩的事業。」
有了辭職的念頭之後,關媛之並沒有不顧一切地跟博物館的程序式辦公生活說再見,她意識到自己過於順利,而簡單的職場經驗,不足以應付社會日益激烈的競爭。「我大學畢業以後,就一直在博物館任職。而要突然間離開公職,帶來的風險也是非常之高。特別在我的家庭不是太好的情況下,還有家人尚需照顧。怎麼離開,離開之後做什麼,都是我要慎重考慮的,絕不能因為決定過於草率而使前景一片迷濛。」
清晰的分析能力,讓關媛之一下子認定了自己的去路:她的從業經驗一直圍繞著市場推廣,因為市博物館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同時也是市民一直喜愛的旅遊景點。也由於她的大學學歷是藝術設計,所以長期以來從事的都是與市場形象和推廣有關的工作。工作10年也積累了不少人脈關係,特別是傳播的人脈,非常熟悉媒體的操作。而她自身也對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只是在事業單位,並不能充分地觸摸和發揮。
「所以,我一下子就明白,要實現零風險轉身,還是要挑一個我感興趣、有基礎的工作來做。於是,我把結束作為另一個開始,把焦點放在了這座城市裡尚未真正成型的公關傳播行業上。」
學習猶太人「善於借力和掌握準確信息」的優勢,消滅風險
關媛之的目標,是要獨立創業,建立一個能夠軟性地幫助企業滲透品牌形象的公關公司。她意識到這是一個市場空缺,而且是她具有優勢的一個行業領域。於是,她利用工余時間,搜集了儘量多的行業資料,主要分析與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在她認為自己對行業已經有了足夠的理解以及足夠的想法的時候,她便毅然辭職,並準備出發。但是,關媛之很快就發現,還是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如果我要單飛,我需要資金和平台的支撐。一個市場,我不可能在短期內赤手空拳地打拼出來。而我的步伐越慢,帶來的生活壓力和風險就越高。我需要的是一個騰飛而不是一次慢體驗。因此,我考慮到借力。猶太人之所以成為商業奇才,世界的大部分財富都掌握在他們手中,是因為他們善於借力和掌握準確信息。我也需要好好學習,為我第一次的創業創造機會。」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關媛之很快把起步的跳板敲定在「廣告公司」這一板塊上。「我的大學同學大部分在畢業後從事室內設計和廣告設計兩部分。而如果我要出發,就必定要尋求他們的幫助。因此,我和其中一位非常有設計才華的大學同學達成了共識,共同去開發這個公關傳播的市場。這是一件雙方收益的舉動,一來他可以擴大自己的實力,以取得更多的業務開展,而我則可以憑藉他的平台,去快速地占有市場。」
以自己的優勢,結合天時地利,是最保險且最快捷成功的。關媛之如此總結自己的成功轉行。事實上,從一個博物館的中層幹部,到成為一個行業的成功人士的合作夥伴,以至成為一個上升行業的獨立開拓者,關媛之可謂一步一個腳印,把自己的職業規劃,擺放在一個穩步上升的位置。「當你意識到自己擁有轉行的足夠實力,還要等待一個適當的時機,巧借東風,消滅風險,把轉行作為契機,讓自己過去從未施展的實力,得以充分發揮。如此,即有足夠的勝算,贏得更加美好的前程!」 ${FDPageBreak}
職場轉型「零風險」的3大秘訣
轉型,意味著對過往經歷的再次整合,需要利用有效資源去開拓新天地,勢必會形成巨大的壓力挑戰,如何成功避開各種風險,繼而走上另外一條康莊大道,成了眾多職場人士苦苦尋求的答案。「向陽生涯」在職業生涯管理領域的多年研究與實踐告訴我們,倘若我們在轉型前在以下三方面進行了妥善處理,那麼想要輕鬆化解職場轉型中的風險並非難事——
一是清晰進行職業定位。
在職場中,有為數不少的人在擇業時並沒有清晰定位,大多隨波逐流,或受高薪誘惑,在此種情況下考慮轉型,會因為缺乏通盤考慮而盲目行動,從而遭遇種種困難。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專家認為,職業目標及定位不清,是最大的風險。
二是透徹分析目標職業。
在轉型時,有不少職場人士都做了認真的準備工作,如技能、知識方面的儲備,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於自身或其他一些原因,所做的準備工作並不能真正為職場轉型服務,也就是說等於做了無用功,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對將要轉入的職業了解不夠深入透徹。
三是關注轉型跨度與危險係數。
在「向陽生涯」一份對上萬客戶實例研究結果表明,職業轉型是職場中頗為突出的一大問題,往往成功轉型的人數占的比例並不多。作為權威的職業規劃諮詢機構向陽生涯認為,轉型的跨度越大,危險係數也就越大。我們可以把轉型分為轉行、轉職、轉行轉職這三種類型。一般而言,這三者的轉型跨度是越來越大的,而危險係數也越來越大。
用一個簡單的實例表述:轉行,即先在A行業從事B崗位/職業,跳到B行業同樣從事B崗位/職業。如王先生以前在某汽車製造企業擔任財務經理一職,現在他換到某知名服裝企業仍然做財務經理,這種情形我們叫做轉行。轉行不轉職的風險往往最小,只要在原有的專業技術基礎之上,加強對新行業的系統了解和相關知識的掌握,很快便能適應新的環境,職業發展可以得到良好的延續。
轉職,即先在A行業從事B崗位/職業,而後在A行業從事C崗位/職業。同樣是王先生,在某汽車製造企業擔任財務經理,因為工作表現出色,三年後他被調到該企業的生產製造部做經理,直接參與生產一線的製造管理,我們將此種情形定義為轉職。由於前後兩個工作的關聯性較小,轉職不轉行相對於轉行不轉職的風險要大一些,但因為了解行業特徵,熟知公司的許多經營理念與生產工藝流程,在真正面臨新的職位時,他可以更直觀地了解企業產品的整個製造流程,並且運用許多財務成本管理知識去做好生產製造過程中的基礎管理,於是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新職位中發揮出了自己新的更大的價值。
轉行轉職,即先在A行業從事B崗位/職業,換在B行業C崗位/職業。這位王先生在汽車製造企業做了五年財務經理後突然想嘗試一份全新的工作,於是他主動跳槽轉到了某知名服裝企業做生產部的經理,面對從汽車製造到服裝生產這個全新職位的轉變,王先生對這個超大跨度的轉型突然感到莫大的恐慌。因為職業屬性的差異性過大,此前的經歷與知識的積累與新工作幾乎看不到延續性,資源的整合基本等於零,這意味著他要從零開始,因此風險肯定很大。
向陽生涯CCDM職業規劃師強調:在職業轉型的選擇中我們常說做熟不做生,這樣轉行又轉職的選擇無疑是職場轉型的一大忌諱。因而準備進行職場轉型的人士有必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優勢資源,從自己熟知的強項入手,不要盲目地脫離自己的優勢軌道,只有在審慎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的基礎之上,做出理智翔實的現實規劃,找到一份能夠發揮自身特長並且有利於職業生涯長遠發展的工作再轉型,這樣才是規避風險的理智之舉。
Tips:「華麗轉身」
■ 一專多能者,永遠是辦公室里最受青睞的紅人,選擇轉身前,務必時時練習多項技能。讓手中各項技能統統變成日後的「護身符」!
■ 為自己的轉行提前「買保險」。讓保險係數(人脈,個人實力與魅力)成為有力的籌碼。
■ 在轉身前一定要問清楚自己,到底為何轉身。是因一時貪念與急進,還是長久積蓄的心願與目標。
■ 認清自己,量力而行。這是決定一次成功轉行最關鍵的因素。
■ 沒有完美的職業,只有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從「適合」開始。
資深獵頭:面試前要做十四件事
要得到任何一個職位,必須經過面試這一關,短短幾十分鐘的面試也許就決定著你的職業生涯,當你接到企業的面試通知電話後,應該做什麼呢?這裡,不妨聽聽獵頭老劉的幾點建議。
一、接到面試通知電話時一定要問清楚應聘的公司名稱、職位、面試地點(包括乘車或開車的路線)、時間等基本信息,最好順便問一下公司的網址、通知人的姓名和面試官的職位等信息。最後,別忘了道聲謝。這裡提醒大家,儘量按要求的時間去面試,因為很多企業都是統一面試,如果錯過機會可能就錯失了。
二、上網查一下該公司的相關背景和應聘職位的相關情況。
三、公司背景包括企業所屬行業、產品、項目、發展沿革、組織結構、企業文化、薪酬水平、員工穩定性、發生的關鍵事件等,了解越全面、深入,面試的成功率就越高,同時,也有助於對企業的判斷(人才和企業是雙向選擇的關係)。
四、應聘職位情況包括應聘職位的職位名稱、工作內容和任職要求等,這一點非常重要,同一個職位名稱,各家企業的要求是不盡相同的,了解越多,面試的針對性就更強。
五、在親友和人脈圈(包括獵頭)當中搜索一下有沒有熟悉、了解這家企業的,他們的感受或了解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如果有熟人關係(無論直接或間接),能說上一兩句話起碼同等條件優先是可以肯定的。「有熟人好辦事」絕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六、這裡要說明的是,去招聘會或網上投簡歷時,最好有個記錄,包括應聘的企業和職位、哪份簡歷投的,哪些企業招聘會上做過簡單面試,面試官是誰,面試內容是什麼,提過多少待遇要求等等。在接到面試通知時,馬上查看一下。
七、如果是應聘高管職位,最好能了解一下老闆的相關背景和個性風格等(一般事情下,老闆肯定是面試高管的最後一關)。筆者在面試獵頭職位候選人時,就有很多候選人詢問老闆的年齡、性別、籍貫、風格,甚至成長背景等情況。
八、學習一些實用的面試技巧。關鍵要在3-5分鐘內如何做自我介紹、如何儘可能展現自己的優勢和實力,給面試官一個選擇你的理由。對一些常見的面試問題要有應對的準備。最好能做個模擬面試演練,在親友中找個在企業做經理或hr的做個現場評判,提提建議,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這裡要說明的是,一個簡要而優勢突出的自我介紹非常重要。
九、除了專業、經驗和敬業等通用要求外,不同的職位類型有不同的側重要求。比如,營銷類職位側重溝通力、客戶拓展力、機敏性;財會類側重嚴謹度、原則性;技術研發類側重邏輯性、專業性;企劃、創意類職位側重策劃力、思維的發散性;工程類側重執行力、實操性;人力資源類側重親和力、溝通力、推動力;行政服務類側重服務性、熱情度和細緻度;而中高層管理類職位則側重認知的高度、領導力、協調整合力等。
十、每家企業有不同的企業文化和對人才的軟性傾向,有強調溝通協調力的、有強調執行力的,也有強調團隊協作或職業感的等等,雖然每個人的風格已經基本定型,但面試時不妨適當做有針對性的表現。筆者在接到每一個獵頭單時,在全面了解其企業背景、職位職責和任職要求外,也要了解其企業文化(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老闆的風格與成長背景、對人才的軟性要求和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模式等。
十一、準備一身得體的職業正裝(有些IT、創意類企業或職位可能要求不嚴),整整頭髮,擦擦皮鞋,也可噴點淡淡的香水,有口氣的準備口香糖,出發前最好照一下鏡子。
十二、估算一下路途時間,一定要留出富裕時間,絕對不要遲到,也不要太早到達,最好是提前5-10分鐘進場。如因堵車等原因不能準時到達,也要電話說明情況,請求諒解。
十三、一定要充滿自信,記住自信不一定成功,但不自信一定失敗。心態上要平和一些,積極一些,成熟一些,不要緊張(只有放鬆才能把自己的東西發揮出來),讓人感到你既有才幹,又敬業厚道就行,畢竟誰也不會喜歡雖然太有才了,但卻太不讓人放心的人。
十四、在綜合各種因素後認為不適合或不值得去面試的,也可以放棄,但一定要知會企業,這是職業素質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