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泡溫泉的注意事項

男人泡溫泉有哪些注意事項

致元旦小長假,56歲的張先生和全家人一起「溫泉迎新」,哪知泡到一半,他突感心慌、胸悶。家人將他送醫,經查是高溫引起的心悸。

張先生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在溫泉中停留的時間過長,導致心臟負擔過重而發病。他說,對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的人來說,不注意泡溫泉的方式,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

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在規律服藥且血壓控制達標的前提下才適宜享受溫泉,在泡溫泉時要謹記「三控三忌」。

控時間:初次入浴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等適應之後再慢慢延長。每次最好不超過15分鐘。這樣可以保證心臟供血,避免胸悶胸痛。控溫度:過高的水溫會增加心臟負擔,易造成心悸、憋氣,38℃~40℃之間的水溫比較適合。控深度:不要讓水面高於胸部,以免造成心臟負擔。

忌按摩:泡溫泉時身體血液循環加速,若同時按摩則更使心臟負擔加大。忌快速站起:泡溫泉時多採取坐姿,下半身血管擴張,快速站起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特別是老年人,輕者可出現頭暈、頭疼,嚴重者易摔倒,因此起身時應謹慎緩慢。忌空腹:避免空腹、酒後泡溫泉,且飯後要間隔一小時再泡溫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溫泉的療效

1、溫泉熱浴可使肌肉、關節鬆弛,達到消除疲勞功能。

2、溫泉熱浴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常保青春。

3、瀑布浴可活絡筋骨,減輕酸痛等症狀。不過儘量避免與泉水成直角直接衝擊,以斜角舒緩水壓擊毛巾敷於患部為宜。

4、露天溫泉的日光浴加森林浴,對骨骼疏鬆症患者有特別幫助,溫泉中的鈣質、適當的紫外線交互作用,對身體有益。

5、冷熱泉交替的方式,可使血管擴張收縮,增強全身肌肉,不過水溫及時間以個人舒適為宜,切勿溫差達大造成身體不適。

6、溫泉中的化學物質有美容的效果。硫磺泉可軟化角質,明礬泉有收斂作用,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

中醫溫泉養生的科學依據

中醫溫泉養生的科學依據

溫泉的保健功效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依靠地熱水的溫度,二是溫泉流動時產生的機械衝擊作用,三是溫泉中所含的礦物質成分。汩汩流動的泉水柱本身就對人體有按摩作用,在一些專門修建的「按摩池」中,泉水集束瀉下,利用落差產生的衝擊力,「按摩」人肩部、背部、腰部、腿部的肌肉,對平常久坐電腦前的肩背僵硬、腰酸腿疼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贏得許多上班族的讚嘆。

有健康專家認為,泡溫泉還對現在腦力勞動者的「亞健康」狀態(即慢性疲勞綜合症)有較為明顯的療效,並將泡溫泉與勞逸結合、進行有氧運動並列為消除、預防「亞健康」狀態的三大良好生活習慣。有資料顯示,泡溫泉不僅能夠鬆弛神經、緩解壓力,還有排除毒素、增強體質等「實質性」的功用。

溫泉的養生作用雖然得到大家公認,但由於其泉口出水溫度相差較大,礦化度不同,泉水內含有的各種化學離子、微量放射性元素的數量也有很大差異,因此,不同溫泉的養生作用也不同。現在溫泉研究界已經在推廣一種更新的溫泉養生方式,開始向「差異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即由專業醫師對泡溫泉者進行健康檢查,然後為其制定適宜的溫泉養生方案,這種服務,應該是熱愛養生者的福音。

泡溫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規則服藥或經醫生允許的前提下,可以泡溫泉,但以每次不超過20分鐘為宜。並注意:入水前,先用溫泉緩慢的擦拭身體,待適應後再進入,以免影響血管正常收縮;出水時,緩慢起身,以防因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導致頭昏眼花而跌倒,誘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

夏季養生泡溫泉

正如夏天用溫水沖涼比用涼水更能帶走體內的熱量,使人感覺涼爽一樣,夏季夜泡溫泉,出一出汗,而後在清風中散盡全身的暑氣,比吹空調、喝冷飲更能消暑氣,也更有益於身體健康。所以夏夜泡溫泉是一種「順四時,適寒暑」的健康消暑休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