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簡歷關鍵在准 高價包裝不可取

10月12日,《揚子晚報》一篇《豪華簡歷網上叫賣549元》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對於簡歷這塊敲門磚,求職者向來捨得花血本,4張普通A4紙的內容,卻要價549元,您會不會覺得太貴了些呢?出現豪華簡歷,一方面是就業形勢所迫,另一方面也說明,畢業生缺少明確的職業想法。

  記者在今年參加的數場招聘會上調查發現,2009年畢業生求職成本在大幅上升,平均花費達上千元。調查中,求職投資主要集中在簡歷製作、形象包裝、各種職業培訓證書以及交通通信費用等方面,其中,簡歷的投入占比重最大。2007年《京華時報》與其他媒體推出的「畢業生就業成本調查」顯示,僅簡歷一項支出就占了求職總成本的20%。但76%的簡歷未獲有關專家認可,學生自己卻看不出一點問題,78%的學生都給自己的簡歷打出80分以上。

  參與此項研究的專家指出,畢業生簡歷存在很多問題,包括累贅信息過多、缺少有針對性的求職意向、工作經歷填寫不完整、自我評價過高等。

  所以,畢業生求職,不妨先「換位思考」,從做一份恰當的簡歷開始,高價包裝不可取。

  在近日舉行的招聘會上,河南工業大學大三學生李玉清告訴記者,她在會場上轉了一圈,看到很多學生在議論說沒拿簡歷,自己正打算去列印自己的簡歷。「你可以填一下招聘單位的表啊,不一定非要拿簡歷?」對於記者的問話,李玉清說:「那怎麼行,大家都填一樣的表,看不出特別,我自己的專長,招聘單位就看不到了,還是投簡歷好。你知道現在網上不少賣簡歷模板的吧,我的簡歷就是花50元從網上買的模板。」

  記者了解到,像李玉清一樣把簡歷作為找工作敲門磚的為數不少。張小姐是鄭州某企業負責人事的,她們正在招聘財務人員。對於簡歷的效果,她稱一般只會看簡歷的第一頁,了解求職者的基本情況,錄用最終靠的還是求職者自身能力。她認為,在目前就業形勢下,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往只重視學歷的情況不會再出現,用人單位更希望招到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對能力的要求已經超過了對學歷的要求。簡歷只對少數學生有用,大多數學生做再多的簡歷,做再豪華的簡歷都沒什麼效果,「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實際能力,能不能動手做事情。」張小姐說。

  目前,工作尚沒著落的安陽師範學院心理學專業的李衡流露出隱隱的擔憂。「不算其他找工作的花費,光是簡歷費一項就已經負擔很重了。」他列了一張簡歷花費單:列印彩色個人介紹和推薦信大約250元;獎狀、畢業證複印費50~100元;要讓簡歷上的個人照片「出彩」40元至80元不等,儘管基本的證件照只需10元左右,但很多機構推出了化妝、租衣服等項目專門針對大學生就業照,總計400~500元。

  鄭州市人才交流中心負責人表示,根據多年的經驗,企業招聘追求的是務實、高效,希望人才快速到崗。其實在招聘方看來,華麗的封面封底,或者加入應聘者的藝術照等是完全不必要的。如果求職簡歷過於花哨、複雜,反而會影響企業對應聘者的印象。簡歷內容上應該突出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其中包括應聘者的專業、成績、在校表現、獲獎情況、社會實踐、成果展示等。要著重注意找到「賣點」,即應聘者身上最能打動企業的閃光點。應聘者一定要把自身的優勢、強項重點展現出來。當然,對於自己的不足之處也要客觀地給予適當表現。最後,整個簡歷的版面應做到簡潔明了,條理分明,讓人一目了然。這樣的一份簡歷才最對招聘企業的胃口。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職場中發飆的妙用


  某天中午,辦公室里靜悄悄,正當眾人閉目打盹之際,平地驚雷響起一聲怒喝——「你給我閉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發聲的不是公司老總,而是一位平時溫文爾雅的女同事。

  仔細聽聽,原來她正在電話里向快遞公司發飆——說好昨天下午送到的急件,客戶今天還沒收到,你到底有沒有誠信!你給我shut up!你的謊言什麼時候有個完?Shit!世界上怎麼會有你們這樣的公司……

  此時此刻,閉目養神的同事們都在側耳恭聽,當聽到中英文雙語嫻熟轉換的那一段時,壓抑不住的笑聲低低蔓延開來。說實話,聽君一席罵,心情好很多。倒不是缺乏對那家快遞公司的倒霉孩子最基本的同情,而是因為長期高強度工作下情緒太壓抑,迫切需要一個出口排解積鬱,哪怕自己沒機會發飆,聽聽他人發飆也是一種享受。

  在格子林立的辦公室里,每個人都帶著彬彬有禮的笑容,儘量保持良好的職業素養,接個私人電話都會自覺把聲音壓倒最低。偶爾的發飆,會讓人覺得你很真實,甚至有些可愛。不過,如果不分青紅皂白經常發飆,那你可能需要看心理醫生了。

  我的前老闆排解鬱悶的方式是抽菸,因為手下帶了一幫溫柔能幹的白骨精,他拉不下臉來發飆,只能藉助化學物質揮發不爽。我的前前上司則擅長摔電話,他會出離憤怒地經過別人的工位,隨手抓起別人的電話摔在桌上,當眾說幾句狠話,然後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至於被摔壞的無辜電話,那可不關他的事。

  老闆發飆,天經地義,畢竟他有權決定給誰發獎金。可在實際工作中,下屬向上級發飆的「壯舉」也偶現崢嶸。還是那位喜歡摔電話的前前上司,碰到了一個不好惹的新下屬。該下屬做一個市場推廣活動花了好幾萬,但方案執行前並未向他的上級領導申報預算明細。當他拿著高達五萬的報銷單據走進上司辦公室時,上司眼睛睜大了。一番激烈的爭執之後,上司說:「你做事沒有規矩,這筆錢我不能給你報。」下屬大怒,脫口而出:「他媽的,老子是為公司搞活動才花這個錢,你憑什麼不給我報?」

  結果是,兩個人都氣得直喘粗氣,僵持不下,最後通過更高層的領導從中斡旋,才把這件事給擺平了。還好這家公司不是那位前前上司開的,否則那位新下屬可能早被開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兩人互不理睬,但上下級關係依然存在,工作還得繼續干,箇中滋味恐怕只有當事人曉得了。

  發飆到底為什麼? 有心理學家認為,職場人的脾氣正隨著生活成本飛漲而變得益發暴躁,向他人發脾氣成為一種尋求自我安慰的途徑,這能夠讓自己相信,他們所遭遇的痛苦是由別人或公司的自私和無能造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愛發飆的人並非職場白痴,這可能是他們表現自身努力和貶低別人無能的一種手段。事實上,越是那些工作表現突出的人情緒越容易失控,因為他們喜歡用同樣的高標準要求他人。

  發飆到底好不好?凡事無絕對,關鍵看能否通過發飆達到目的、解決難題。倘若發飆時機和對象得當,有時也是通向勝利的有效方式。對職位較高的職場人而言,適度的發飆有助於樹立職場威信,如果新來的下屬不聽話,「選擇性發飆」也許是最短平快的解決途徑。

  如果你是剛進公司的新人,算了吧,即使對快遞公司發飆,也不是你應該做的事。

《畫皮》給職場新人上的第一課

  最近由於《畫皮》電影上市,「畫皮」兩字上鏡率也頗高。愛恨的真真假假難以捉摸,人性的善惡之分,應該足以引發我們的思考,特別是職場的新人們,有多少判斷被表象所迷惑?身邊的人,誰是知己誰是炸彈?職場新人成長的第一課,讓我們一起探討「畫皮」之下隱藏的真相。

  《畫皮》上映之前的宣傳之時,就對「畫皮」兩字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追憶許久之後,才想起年幼時就聽說過的一句話: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一條龍、一隻虎容易繪畫,前不久,就有一好事者周某人就通過「畫華南虎」而聞名於世,不過他的畫給他惹來的麻煩可不小。周某人的華南虎就是僅僅畫了一層皮,這層畫皮單是被全國人民的口水淹了不算,官司纏身和牢獄之災也重重地撞了一下腰。而人皮面具下的種種是非,又會給職場新人們帶來如何的意外,相信就更難以預料了。

  闖蕩職場就應該牢記: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意思就是,無論和誰交往,都需要掌握一個尺度。這絕非是危言聳聽,當我們還在爭論人之初是善是惡之時,早有人將「商場無父子」視為金科玉律,面對利益的驅動,父子親情尚且可以泯滅,更何況是萍水相逢的職場人。

  職場的確處處是陷阱,但職場的路仍然還是要走的,並不是要唆使煸動每一個人去做一隻刺蝟,把所有身邊的人都當成敵人,動輒以鋒利的刺相向。其實只要把握一個利益平衡的原則,相處是一座天平,一端是融洽,另一端是利益。相處的最佳狀態,無非是既能保持融洽,又能讓相處的雙方受益。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職場之中,君子和小人兩者皆有,而誰是君子,誰又是小人,又要看你站在什麼角度去看了,無論是君子抑或是小人,適當合適地相處之下,自然都是能免收穫不同的利益的。明白了相處的原則和道理,就知道如何去選擇自己的三六九等的知己,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收放自如。

  雖然說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而《畫皮》的結局沒有讓妖和人一樣有一個完美的收場。職場新人如何選擇自己職場的未來,關鍵還是在於相處。

就業根本之道在於如何設計職業規劃

大學生趕招聘會求職3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