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8種身體反應告訴你什麼

  1.放屁:「真舒服。」放屁是運動時最令人難以啟齒的困擾之一。台灣國泰綜合醫院肝臟中心主治醫師黃奕文指出,運動有助於腸胃蠕動或擠壓到腸胃,導致排氣,有時還會打嗝,這些均屬正常反應,是身體在將多餘的氣體排出來。老年人由於活動量少,腸胃逐漸老化,氣體容易堆積,運動時會比一般人更常排氣。建議不要怕排氣,應該儘量多走動,每天5000步。

  2.腹部絞痛:「我要深呼吸。」多數專家認為這是血液含氧量不足或肌群無力導致的。呼吸不順暢、飯後立即運動都有可能導致短暫疼痛。建議當下先停止運動,緩慢地深呼吸,並輕柔地用掌心按摩疼痛部位;運動前適度暖身;正餐後兩小時再運動,讓食物消化。

  3.肌肉發抖:「我有點累了。」肌肉顫抖最常發生於手部與腹部。這其實是身體在告訴你:肌肉已經開始疲勞了。台灣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提醒,如果開始發抖,就應停止運動。若仍勉強繼續,可能會導致肌肉受傷,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4.腿抽筋:「動前先暖暖身。」台灣馬偕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姜義彬表示,暖身不夠是抽筋的常見原因,電解質不平衡、血液循環較差,也會導致抽筋。抽筋時應立刻停止運動,補充運動飲料,輕輕按摩抽筋部位,切勿硬扳,以防受傷。

  5.肌肉酸痛:「別用力過猛了。」過度運動會造成肌肉傷害,嚴重者會引發急性腎衰竭。如果隔天酸痛仍未消失,代表運動強度過大,可用冰敷、按摩等方法緩解。

  6.頭暈:「我餓了。」原因可能有兩種:吃得不夠或換氣方式錯誤。運動時血糖會下降,當脂肪酸還來不及變成能量時,就會頭暈,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調控並不穩定,建議運動前一定要吃點東西。運動時呼吸不暢,內臟壓力上升,血壓飆高,靜脈回流變差,進而導致頭暈。有氧運動時,建議用鼻子吸氣,再撅著嘴慢慢吐氣;肌力訓練要用力時吐氣,放鬆時吸氣。

  7.頭痛:「我渴了。」台灣台安醫院腦、脊髓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冠宏表示,運動時交感神經較為興奮,如果缺少熱身運動,就可能導致頭痛。此外,運動時水分流失,血壓下降,也是頭痛的原因之一,建議運動前充分熱身並喝約200毫升的水,中途每隔20—30分鐘再補充一次,尤其年長者更應注意。

  8.流鼻涕,全身癢:「我過敏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劉玲玲指出,這可能是運動時體溫升高,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誘發的過敏症狀。另外,若地毯塵蟎較多,或是室外有花粉飄散在空氣中,也可能誘發流鼻涕。休息後症狀就消失的人,應慢慢增加運動量,讓身體逐漸適應。但如果身上出現嚴重紅疹塊或紅腫,應趕快就醫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秋季養生小常識小貼士 教你做秋美人

  秋季養生小常識:初秋應減辛增酸,以養肝氣,中秋炎熱,氣候乾燥,容易疲乏,此時應多吃新鮮,少油食品及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較多的食物,晚秋季節,天氣漸涼,日常飲食要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等豐富的食物。

  1、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在此季節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後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

  秋季氣候乾燥,早、晚溫差較大,是一些細菌、病毒繁殖與傳播的有利條件,隨著乾燥的灰塵,一些細菌、病毒在空氣中飛揚,常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病的高發時節,因此,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加強保暖,做好預防工作。

  2、保持樂觀情緒,靜養心神

  秋季要注意調養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花、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3、衣裝適宜,謹防著涼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添加衣物;在此季節只要不是過於寒冷,就要儘量讓機體保持於涼爽狀態,讓身體得以鍛煉,使其具有抗禦風寒的能力。但是金秋季節,氣候變化無常,老年人要順應氣候變化,適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發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4、秋燥傷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干、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五行生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秋瓜壞肚少吃寒: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壞肚子,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秋季天涼了,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再吃多了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

  秋天吃什麼好?下面介紹幾款菜譜:

  蓮藕排骨湯

  材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黃酒、生薑、蔥、鹽少許。

  製作:豬排骨切段,將藕洗淨切片,與排骨同置1500毫升溫水之中,加黃酒、姜、蔥少許,水沸後文火燉90分鐘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食用。

  南瓜銀耳羹

  南瓜營養豐富且全面,果實內含有糖、維生素、蛋白質、多種胺基酸、脂肪、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南瓜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脂肪含量很低,是很好的低脂食品。南瓜具有補中、補肝氣、益心氣、益肺氣、益精氣的作用,常食南瓜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和防治高血壓,具有食療保健作用。

  花樣果肉糙米粥:

  糙米粥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和營養的吸收,還有消脂的功效。還能美化氣血,明亮臉色,改善濕疹、皮膚症,增強防曬抵抗力。糙米富含人體每個器官都不可或缺的維生素B族。維生素能維持健康氣色與膚色,對濕疹、皮膚癬、皮膚炎等症亦有療效。維生素B族還能防止白髮、脫髮,美發效果佳。維生素B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及吸收功能,防止脹氣、腹痛、便秘,避免肥胖,並強化神經系統、防治腳氣病。

  雪梨銀耳羹

  材料:雪梨2個、銀耳50克、冰糖100克。

  製作:雪梨切片,銀耳泡軟時去掉硬根。鍋內加水,放入梨、銀耳、冰糖,煮半小時,即可食用。

秋季溫差大 防寒有方法

  10月23日是重陽節,這一天恰逢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霜降」。專家提示說,此時節正值秋冬過渡之際,天氣更加寒冷,氣候日趨乾燥,公眾要注意添衣保暖,防病保健。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每年公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它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此時氣候已漸寒冷,夜晚下霜,晨起陰冷,開始有白霜出現。

  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咸俯。意思是說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蟄蟲也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表示,霜降時節,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公眾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增強體質,防止感冒發生。

  她特別提醒說,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只是不宜添得過多,以自身感覺不冷為準。常言道:「出門需防三、九月」「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

  李艷玲還提示說,秋冬過渡時節,不僅出門在外要注意防寒保暖,在家也要隨時預防感冒著涼。如,可用冷水洗臉以加強人體的抗寒能力;勤曬被褥讓紫外線殺菌;多喝熱水促進新陳代謝;多吃禦寒食物以生熱。

  露水先白而後寒

  一個「寒」字暴露了這個節氣的本性。

  「露水先白而後寒」。如果說白露節氣代表著天氣從炎熱向涼爽過渡,那麼寒露節氣意味著天氣從涼爽向寒冷過渡,氣溫更低,地面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就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的:「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樹棲鴉,濕桂花,寒露百草枯」絲毫沒有誇張的成分,降溫快是寒露節氣天氣氣候最大的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呼風喚雨過境,氣溫在短時間內下降8~10℃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不過,畢竟還只是秋天,風雨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等冷空氣過境後,氣溫還是會回升的。

  此外,寒露節氣期間,氣溫下降明顯時,每當遇到秋雨,空氣中的水汽很快達到飽和,容易出現雨霧混合或雨後大霧天氣,特別是在夜間更為多見。

  寒露不寒 本周天氣晴好

  儘管已到寒露節氣,北方冷空氣漸漸成為天氣舞台上的主角。不過從預報看,我市本周天氣平穩,氣溫適宜。

  本周基本上是以多雲天氣為主,甚至連晴天也不多見,沒有火辣辣的太陽,人體感覺會相對舒服些。而氣溫也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最低氣溫15~16℃,最高氣溫23~26℃之間浮動。

  不過持續的晴朗天氣也有一點不好,那就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和顆粒難以散去。看了一下最近幾天的空氣質量狀況,雖然都是「良」,但是空氣污染指數的數值卻在增大。一般來說,早晨是一天中空氣質量比較差的時候,所以有早鍛煉習慣的朋友,還是要慎重考慮。

  此外,雖然本周天氣平穩,氣溫適宜,不過「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句,就算天氣再好,也不能像初秋那樣穿著了。

  本周要前往東北地區的商旅客人要特別留意,受中等強度冷空氣的影響,我國北方地區將自西向東出現一次大風降溫降水天氣過程,氣溫預計下降4~8℃,其中東北地區北部局部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12℃。

  登高尚早,那麼就「秋釣邊」

  寒露節氣,通常會撞上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因此長久以來就有了「登高」的習俗。不過,因為今年多了一個閏月,重陽節便丟下寒露這個老朋友,轉而投奔霜降這個新朋友。

  雖然沒有登高的熱鬧,那麼就靜下心來「秋釣邊」。臨近寒露節氣,陽光威力銳減,難以曬透深水區域,而向陽的淺水區域溫度較高,浮游物也比較豐富,魚兒們便扎堆聚集在這些地方,這就是釣魚人口中常說的「秋釣邊」。

  等幾場秋風秋雨過後,氣溫再度下降,淺水區域的氣溫反倒會低於深水區域,魚兒也會向深水區域轉移,那麼這時候就不是「秋釣邊」,而是「秋釣深」了

10大亞健康症狀你不得不重視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太累、太疲勞已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詞」了。亞健康正在成為現代社會、現代人的「隱形殺手」。亞健康有哪些症狀呢?

秋季養生小竅門

秋天的本質在一個「涼」字,俗稱「秋涼」。正是這種氣溫漸低的「涼」,常常容易誘發出各種疾病,例如誘發哮喘、心絞痛、消化不良、膽絞痛、栓塞、中風等病症。那麼秋季怎麼養生?小編告訴你幾個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