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電還能避免得「空調病」!夏季空調要這樣開!

不知不覺,2019年已經過去了一半,七月就這麼來了,伴隨它的則是酷熱難當的夏天。空調、WiFi、西瓜成了大熱天的「吉祥三寶」,然而長時間的使用空調不但費電還容易患上「空調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怎樣使用空調才更安全、經濟!

「空調病」是什麼?

說起「空調病」,大家都不陌生了。當人們長時間的處於空調環境中,就容易產生頭暈頭痛、食欲不振、關節疼痛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狀,這種現象在夏季比較常見,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婦女更容易發生,怎樣擺脫「空調病」,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之所以長時間開空調會讓人不適,主要是因為三個因素,分別是空氣濕度不足、微生物的滋生以及長時間受涼造成的。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這麼做:

1、定期開窗換氣

開空調要關閉門窗這是一個常識,但這也是空調使用的一個不健康因素,長時間的密閉會降低室內的空氣質量,加劇細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不利於人體的呼吸健康。如果在白天,可以每隔兩小時開窗換氣,開窗時注意暫時關閉空調,否則室內外的雙重製冷會加劇能源的消耗,電錶會反饋給你一個驚訝的數字。另外,如果是夜晚睡眠的話,可以提前開啟半小時左右的加濕器,防止室內空氣過於乾燥,並設置空調的睡眠模式,讓臥室保持相對舒適的溫度即可,不需要整晚開啟空調。

2、不能低於這個度數

空調開多少度,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26°,國家強制規定公共區域夏季空調溫度不得低於26℃,那麼這個溫度適合居家使用嗎?當然是肯定的,26°的設置不僅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舒適度要求,而且能夠在節能環保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雖然26°是金標準,但是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所以根據自身需求適當的調整度數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度數低於22°,很可能刺激神經,影響生物節律,造成感冒發燒、肌肉酸痛等病症的發生。另外,科學研究表明,每降低一度的製冷,會增加10%左右的能耗,所以為了健康以及環保,大家最好不要將空調溫度設置的過低。

3、選擇適合的空調

選擇空調主要是從節能和適用範圍兩方面著手,如果想要節約更多的能源,可以選變頻空調,和普通空調的作用原理和效果大致相同,但變頻技術可以讓其在能源損耗上降低18%-40%左右,雖然價格上可能更貴,但如果長期使用,可能會更加經濟;另外我們還需要看適用的範圍,家用的一般分為立式空調和掛式空調,如果是面積較大的客廳,可以選擇功率較大、製冷效果更佳的立式空調,而面積較小的臥室則用掛式空調即可。

對於我們來說,安全健康和節能環保都很重要,科學的使用空調能夠讓我們受益更多,不要貪圖涼快,反而生了病,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為什麼頸椎病會引起頭痛?

頸椎間盤的退變與椎骨的退行性改變、頸部肌肉勞損,頸深筋膜無菌性炎症損傷等會引起頸椎病;頸椎病會累及到神經根、椎動脈、脊髓、交感神經等,產生一系列不適症狀和體徵,患者表現為頭痛頭暈、噁心,也有患者易怒、心慌;血壓升高、四肢發涼,甚至伴有耳鳴,眼睛疼痛等不適,不少白領、經常低著頭工作的人就容易患有頸椎病,為什麼頸椎病會引起頭痛呢?

根據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可以將頸椎病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神經根型頸椎病,此時頸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關節損傷,壓迫到椎間孔部位的神經根,患者頭部出現反射障礙,引發頭暈頭疼,腦不清醒的症狀。

第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頸交感干受壓或者頸交感神經相關聯的腦血管出現痙攣,導致局部腦供血不足、腦供氧不足後引起偏頭疼、三叉神經疼、頭部眩暈等症狀。

第三、血管型頸椎病,橫突孔或者關節突關節部位骨質增生,導致椎動脈受壓,影響了大腦後循環血液供應,引起腦供血不足,患者最為常見的症狀是頭部眩暈、頭部陣痛、注意力下降、一過性黑懵等。

第四、混合型頸椎病。血管、神經根受壓等同時存在,進行性發展加重。

由此可見,頸椎病患者頭痛是常見症狀,這和頸椎間盤病變、椎骨退行性病變引起的血管、神經受壓,交感干受壓等關係密切。另外頸椎小關節紊亂也可能會引起一種牽涉痛,導致頭痛,也可以算是頸椎病頭痛的另一種病因。

阿伯腳發涼竟是下肢動脈栓塞 需警惕下肢缺血的症狀

天冷腳發涼正常,天熱腳發冷就要小心是血管出了問題。最近,76歲來自廣州的李伯不僅在30多度的炎炎夏日也覺得雙腳發冷,而且走路沒有多久就體力不支腿也痛,更糟心的是腳上的一個小傷口讓整個腳趾都黑了。幸好,李伯的傷情被家人及時發現後,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介入科得到了成功救治,保住了腳趾。

30℃夏天阿伯卻覺得雙腳發涼

76歲的李伯近半年來反覆出現雙腳冰涼,慢慢出現了下肢乏力,行走一段路後就要停下來休息,不時的還會出現腿痛,行走距離也越來越短,從以前每次200米甚至縮短到了20米。但就是這樣,李伯也覺得是上了年紀體力差沒有引起重視。

最近一周,李伯的右下肢疼痛突然的加重,告訴兒子腿痛的厲害。這才發現,原來李伯的小足趾已經發黑、潰爛了。李伯被趕緊送來醫院就診,經過接診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介入科李立恆副主任醫師詳細檢查,長期困擾李伯雙腿的原因被確診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需要介入手術治療。

李立恆介紹,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從而引起了雙腳、雙腿發冷。隨著社會老齡化人群的日益增長,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 7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在15%~20%,其中約5~10%的病人可發展為嚴重下肢缺血,甚至出現需要截肢的情況。

李伯一家在得知雙腳發涼還需要手術治療時,很是詫異。李立恆表示,這也是很多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共性問題。「幾乎所有患者的症狀都是由輕到重的表現:下肢冰涼、下肢乏力、下肢疼痛、下肢潰爛逐步發展。當家裡的老人告訴下肢出現冰涼、麻木、甚至疼痛等症狀時,很多人會掉以輕心,以為不是什麼大病,所以這類患者總是到最後出現爛腳才到醫院就診。」

醫生提醒:雙腳發涼要注意是血管問題

李立恆介紹,很多病人在出現下肢缺血症狀時往往心腦血管也存在嚴重缺血的危險,如果我們能足夠重視一些血管疾病的危險信號,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就可以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大大減少了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李伯就是因為常年的高血壓導致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那麼,下肢缺血的危險信號有哪些呢? 李立恆表示,按照患者的臨床症狀由輕到重可分為四期,這個病的病程簡單來說就是發涼、麻木、無力、跛行、疼痛、潰瘍、壞疽。

Ⅰ期:輕微症狀期。多數病人症狀輕微,例如患肢怕冷,感覺麻木,行走易疲勞等。

Ⅱ期:間歇性跛行期。間歇性跛行是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的特徵性表現。跛行時間越長,行走距離越短,則動脈病變程度越重。

Ⅲ期:靜息痛期。病變進一步加重,休息時也有缺血性疼痛,即靜息痛。靜息痛是患肢趨於壞疽的前兆。疼痛部位多在患肢前半足或者趾端。

Ⅳ期:即潰瘍和壞疽期。患肢缺血加重出現肢端潰瘍,嚴重者發生肢體壞疽,合併感染加速壞疽。

李立恆提醒,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治療的原則就是儘可能的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在壞疽時才意識到患病。症狀較輕的患者可選藥物治療,症狀較重的間歇性跛行或CLI病人應以手術或血管腔內治療為主。「目前利用血管腔內成形術(球囊擴張、支架植入),患者都能取得較好的結果。」

本文指導醫生:

李立恆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介入科

擅長疾病:擅長血管和腫瘤性疾病的介入診療[詳細]

夏季吃得清淡防治心臟病?夏季如何養生保健最好?

夏季溫度普遍高,人們體內水分蒸發和營養素流失速度加快,以致於發生上火、感冒等各種疾病。因此,在夏季也需要進行相關的養生保健。那麼夏季如何保健養生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平時保護膝蓋的方法有哪些?

正常情況下,膝關節通過周圍的肌肉和韌帶來控制運動的穩定性,當動作幅度過大,或者無法維持在正常活動範圍內運動,就會造成對肌肉、韌帶、關節等關鍵部位的損傷,那麼,平時保護膝蓋的方法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