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中的「四氣」是什麼?

  四氣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四性是從藥物對機體作用所發生的反映中概括出來的,是同疾病的屬性,寒症或熱症相對而言,由藥物本身的功能來決定的。

    治熱症的藥物屬寒涼性,治寒症的藥物屬溫熱性;溫熱性的藥物能升入的陽氣,增強人體機能活動,按藥物的作用分類而論,具有溫里散寒,助陽益火、活血通絡、行氣解郁、芳香開竅作用的藥物,如桂枝、紫蘇、附子、乾薑、當歸、川芎、陳皮、菖蒲均屬溫熱性的藥物;寒涼性藥物能減弱人體的機能活動,或降低人體病理性的機能亢進,具有疏散風熱、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平肝潛陽作用的藥物,屬寒涼性,如桑葉、菊花、石膏、知母、赤芎、丹皮、石決明、鉤藤等。

  此外,尚有一些藥物,藥性平和、四性不明顯,對於寒症、熱症都可應用,稱為平性藥物,但是,這些藥物亦有微涼、微溫之分,實質上仍屬於四性之內。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藥中的五味:辛、甘、酸、苦、咸

  1、辛味 口嘗有麻辣或清涼感,有的具香氣,能發散解表、行氣活血、溫腎壯陽,適用於外感表症、氣滯血瘀症、風寒痹症、腎陽虛虧症等。如荊芥、紫蘇、陳皮、木香、當歸、鬱金、韭菜子、蛇床子、菟絲於等。

  2、甘味 口嘗味甜,能調和脾胃、補益氣血、緩急止痛,適用於機體虛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攣痛,並能調和藥性,如甘草、黨參、熟地、飴糖、黃精、枸杞子等。

  淡味 能滲濕利水,治療水腫、泄瀉、淋濁、癃閉、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豬苓、澤瀉。

  3、酸(澀)味 具收斂、固澀作用,適用於自汗、盜汗、久瀉脫肛、尿頻失禁、遺精帶下、崩漏下血等症。如龍骨、牡蠣、山茱萸、赤石指、禹餘糧、罌粟殼、桑蝶蛸、覆盆子、芡實、蓮子、金櫻子、陳棕炭、仙鶴取等。

  4、苦味 能清熱解毒、燥濕、瀉火、降氣、通便,適用於熱症,濕熱症、癰腫瘡瘍、喘咳、嘔惡等症,如山梔、大黃、黃連、苦參、杏仁、厚朴等。

  5、鹹味 能軟堅散結、瀉下通便、平肝潛陽,適用於大便秘結、瘰癧痰核、癭瘤、肝陽頭痛眩暈,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蓯蓉、羚羊角、石決明等。

  氣(性)、味是藥物性能的兩個方面,兩者密切聯繫,共存於一體之中,決定著藥物不同的功能和主治,因此,必須把氣和味兩者結合起來分析,才能做到對藥物的全面認識和正確使用。如同性藥物有五味之差,同味藥物各有四氣之不同,同一溫性藥物有辛溫(蘇葉、生薑),酸溫(五味子、山萸肉)、甘溫(黨參、白朮)、苦溫(蒼朮、厚朴)、咸溫(蛤蚧、肉蓯蓉);同一辛味藥物有辛寒(浮萍)、辛涼(薄荷)、辛溫(荊芥)、辛熱(附子)、辛平(佩蘭)。性味組合相同的同類藥物,其主要作用大致相近,如蘇葉、荊芥、蔥白均辛溫,都有發汗解毒的作用。性味不同的藥物,功效有別;性同味異、味同性異功效上有相同和相異之點,如同為寒性之藥,它們共同之處為清熱,由於味異而不同之點更多,梔於苦寒清熱瀉火、涼血解毒,蘆根甘寒清熱生津,浮萍辛寒疏散風熱、利水退腫;地龍咸寒清熱定涼,通痹平喘,五倍子酸寒收斂降火。又如同為甘味之藥,共同之處均有補益作用,然黃芪人參甘溫補氣、石斛、天花粉甘寒清熱生津,柏子仁甘平養心安神。更有一性而兼兩種以上味者,體現了藥物作用的多面性,如桂枝辛甘溫,當歸甘辛溫,按藥物功效之主次,藥物的味亦有一定的序列。

  在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如何研究中藥的作用,僅僅依據藥物的四氣五味是遠遠不夠的,各種藥物的作用,都是它含有成分的生理效應,是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的,如辛味藥含揮髮油、皂甙,甘味藥含糖類及一些營養物質,酸味藥含有機酸等,苦味藥含生物鹼、黃酮類物質,鹹味藥含有一些無機鹽類物質,所以必須引進現代藥化、藥理等科技知識加以研究、整理、提高。

中醫幫你揭示:為何吃東西沒味道

  中醫認為口中乏味是脾作祟,口重反傷味蕾,細嚼慢咽、增大運動量都可「餘味無窮」。味蕾是探測防禦器,「沒味道」甚至可能暗藏腫瘤威脅。

  什麼人的味覺功能會降低

  吃東西有沒有味道,其實就是考察味蕾這個「探頭感受器」靈不靈敏。味蕾還是人體防禦機制的一部分,像兒童吃到苦的東西就會吐掉,就是因為味蕾給出了警示。

  老年人味蕾萎縮是自然現象。女性45歲、男性55歲後約有2/3的味蕾開始萎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味覺功能繼續降低,這就是很多老年人「食不知味」的真正原因。

  一些口腔內的疾病,例如口腔黏膜扁平苔蘚,或口腔潰瘍等,不但影響吃東西,同時也可能干擾人的味覺。除了老年人正常的味覺功能衰退外,很多時候「口淡」背後卻隱藏著諸多疾病信號。手術患者或放療、化療患者都會覺得口淡,不想吃東西。這是手術以及藥物引起的,而腫瘤壓迫中樞神經也可能出現味覺減弱。有關研究印證,相當多早期癌症病人,會有味覺減弱的現象,大約1/4的晚期癌症病人突然消瘦與異常的味覺有關,味覺異常會導致厭食。研究同時發現,在糖尿病、甲狀腺腫瘤和青光眼的病人中,「味盲」者要比正常人高出許多倍。由此認為,味覺障礙可能是患有某種疾病的「警報」。

  另外,口淡也可能發生在身體炎症的初起或消退階段,尤其是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潰瘍等都會伴隨「食不知味」;內分泌疾病及長期發熱的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鋅的缺乏、蛋白質及熱量攝入不足的病人,也常有口淡感。如果老年人牙齒殘缺不全導致食物與味蕾沒有「親密接觸」也可能是食不知味的重要原因。

  食慾下降是衰老特徵

  人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在中國古代看來是很直白表明身體強健的方式,如果一個人吃不下了,那估計也幹不了了。

  胃口好、睡眠好都和身體強健直接掛鉤,為什麼大部分青少年吃如牛、睡不醒,就是因為身體朝氣蓬勃。而所謂「生長壯死」,人體都會經歷一個盛極而衰的過程,這個生理過程呈拋物線,當人逐漸進入中老年,都很可能面臨想吃又吃不下或乾脆不想吃的狀況,所以食而無味、食慾下降被認為是人體衰老特徵之一。

 

${FDPageBreak}

  食而無味原是脾虛弱

  食而無味在中醫認為是「口淡」,指口中味覺減遲、自覺口內發淡而無法嘗出飲食滋味。「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這是《黃帝內經》對於食而無味的觀點「闡述」。中醫認為,脾開竅於口,脾主運化功能,與食慾、口味有著密切的關係。脾主運化,如果脾氣健運,則食慾旺盛,口味正常;若脾失健運,可見食欲不振,口淡無味。所以「口淡」者關鍵是要養胃健脾,用以補中益氣。

  臨床常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加減,如黨參、白朮、茯苓、木香、砂仁、陳皮、神曲、山楂等。若脾胃陽虛,陰寒內盛,則須加入溫運脾陽之品,如附子、乾薑等;若脾虛濕阻中焦,而口淡、腹脹欲嘔,則須加芳香化濁之品,如藿香、佩蘭等;若因外感風寒,而口淡者,是外寒逼肺、反侮脾土所致,則需溫經散寒、疏散風邪,使脾氣得伸,胃氣得復,而口淡自愈。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運用食療調理,以健脾益氣,開胃消食,芳香化濁為法,以增強脾胃功能,全面攝取營養,保證營養充分吸收,推薦以下食療方以健脾醒胃:

  扁豆茭白瘦肉羹:鮮扁豆15克,鮮茭白2根,豬瘦肉150克,調料適量。豬肉洗淨、切絲,扁豆剝開,茭白剝開、洗淨、切絲。鍋中熱油用蔥、姜爆香後,下豬肉爆炒至變色,下扁豆、茭白及胡椒粉適量同炒。待熟後,下濕澱粉勾芡,加食鹽、味精調味即成。可健脾醒胃,和中化濕。

  參芪豬肚:黨參30克,黃芪10克,川椒、胡椒、丁香各3克,豬肚1隻,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豬肚洗淨,納諸藥於豬肚內,置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燉爛熟後,去藥渣,將豬肚取出切片,放回湯中,煮沸,食鹽、味精等調味服食。可健脾益氣,消食化積。

  細嚼慢咽可以使人感覺到「餘味無窮」。在進餐時細嚼慢咽,可以刺激唾液分泌,以幫助更多的食物分子和味蕾起作用,從而增加味覺。平時,也可多食肉乾、水果乾、堅果等耐嚼食品,通過不斷地咀嚼使唾液分泌,讓味蕾保持活力,減慢味蕾的萎縮速度。

  增加運動量保證就餐前產生飢餓感,使味蕾處於興奮狀態,以及只吃七分飽,都能讓人保持「嘴饞」,讓辨味功能和食慾處於良好的狀態。戒菸、戒酒也可讓人增進味覺感受。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吃東西感覺「沒味道」,通過不斷加重味道的方式刺激味蕾,反而會傷害味蕾。這是因為進食過咸、過辣、過酸以及味道濃重的食物,雖然能增加味感,但會對味蕾產生不良刺激,進一步損害味蕾。如果想讓食物味道豐富點,可多放些蔥、姜、蒜、香料等調味品。

  平時飲食可以多食蛋羹、麵湯、餛飩等湯食,因為舌頭對湯食的感覺要比固體食物敏感得多。

氣功療法中的「六字真言」

氣功是一種自我心身鍛煉方法,亦即精神與形體同練。也可陶冶性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的性格。心身同練的另一層含義是氣功鍛煉的整體性。氣功鍛煉時所產生的效應對全身各系統組織、器官及心理同時都有調整作用,而不是只對一個內臟、一個系統起作用。以下「六字訣」是氣功其中一套有廣泛功能的療法。

炒鹽加中藥 熨敷解痛經

宮寒是女性痛經最常見的原因。而先天體質虛寒、過食生冷、腹部受寒等都很容易使胞宮失養導致宮寒,引發痛經。最適合宮寒痛經者在家自我治療的方法,首推中藥炒鹽熨敷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