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博士研究生胡建平
廣東人炒菜追求「鑊氣」,喜歡把鍋燒紅,把油燒得冒煙再炒菜,認為這樣炒出來的菜更香。其實油太熱不僅營養成分被破壞,還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除了自己榨的油最好加熱外,熱鍋冷油炒菜更健康。
植物油越純越不能加熱
把油加熱到冒煙可不是什麼好事。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博士研究生胡建平介紹說,油的化學成分是甘油三酯,加熱後就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容易在加熱過程中產生過氧化物,對人體有害;加熱過久的脂肪酸還會形成反式脂肪酸,還會聚合成致癌物質。不少植物油因為植物本身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維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所以越是含不飽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越不宜加熱食用。
調和油比純植物油更健康
既然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是不是吃純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越多越好呢?非也!調和油是幾種油脂混合,比純植物油更接近健康標準。此外,經常換植物油也是一個方法。
●建議
1、熱鍋冷油炒菜。就是說把鍋燒熱,放入油後不要等冒煙就立即炒菜,這樣能保留植物油的大部分營養。
2、對於那些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最好拌著吃。哪些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呢?橄欖油、茶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均在90%左右,葵花籽油87%,芝麻油84.3%,花生油79.4%,但是椰子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僅為8%.
3、市面上銷售的食用油一般都經過精煉,而如果是自己土法榨的油,食用前最好加熱。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室內不通風也會中暑
7月7日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小暑」,暑氣開始上升,連續大雨的廣東也在這周轉入「桑拿天」。氣象學上將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定義為高溫日,隨著持續高溫日的到來,中暑等情況將會明顯增多。
22℃-28℃感覺最舒適
人的正常體溫是36℃左右,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丁邦晗介紹,當外界氣溫達到33℃以上時,人體就會感到不適;氣溫上升到35℃以上,超過了人體生理調節限度,身體開始報警。這個時候,機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導致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輕者出現發熱、乏力、皮膚灼熱、頭暈、噁心、嘔吐、胸悶、煩躁不安、脈搏細速、血壓下降;重者(重症中暑)可有昏厥、痙攣、心率失常,甚至引起死亡。
面對烈日,呆在空調下自然是舒適涼爽,但進出溫差比較大的地方容易引起頭暈、盜汗感冒等空調病症。丁邦晗介紹,22℃-28℃的氣溫環境下是人感覺較為舒適的,白天空調保持在26℃或以上是最佳溫度,不易患病,而且環保節能。睡覺時空調溫度28℃為最佳。
不宜多喝純淨水、蒸餾水
乾渴中暑時,不少人最迫切是想多喝涼水,但丁邦晗建議,此時最好不要喝純淨水、蒸餾水。人體正常的PH值是7.35~7.45,偏鹼性,而蒸餾水、純淨水是偏酸性的液體。在脫水的情況下,人體的PH值偏酸,這時應該補充偏鹼性的液體。加之出汗會導致體內大量鉀離子流失,這時飲用蒸餾水和純淨水會使血鉀進一步降低,因此在中暑時要避免飲用。
相比而言,天然的礦泉水偏弱鹼性,更適合於人體飲用。丁邦晗補充說,市面銷售的運動飲料對出汗後補充人體能量也有一定幫助作用。當然,最好的水分補充劑還是白開水,或白開水加鹽,能量消耗大的甚至可適當補充點葡萄糖。
炎熱天氣大量汗液排出,人體需要及時補充含氯化鈉(鹽水)、鉀、維生素及礦物質等,以防電解質出現紊亂現象。對於水分補充多少合適,丁邦晗說要視你流汗情況而定,缺多少補多少。在沒有大量消耗和運動的情況下,一般人體每天所需水量是2000ml,也就是通常所說的8杯水。
高溫天濕熱令人不適
南方以濕熱為主,而空氣濕度對人體的影響與氣溫有直接關係。當氣溫適中時,空氣濕度的變化對人體舒適感影響較小,在高溫或低溫的環境裡,人體對濕度非常敏感。高溫高濕、輻射不強的環境下,尤其氣溫在35℃以上時,人體2/3的餘熱是通過汗液蒸發排泄,若大氣環境潮濕,汗液不易蒸發會導致人體體溫調節失調,使人感到難受。高濕、高熱的氣候可使人患腦血栓等幾率升高。
避免暴曬
除了工作環境因素,中暑易感人群中有不少是體質虛弱者,包括老年人、小孩,還有缺乏鍛煉的人群應注意預防。
老年人,特別是患慢性病、老年肺氣腫、糖尿病患者是中暑高發人群。在一些老城區,住宅環境通風效果差,要特別注意早晚通風,儘量避免整天呆在密閉的環境。同時,還提醒不能光憑口渴、出汗多不多來決定飲水量,要每天堅持適當飲水,因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味覺會有所退化,不容易感知身體是否缺水。
三種情況容易發生中暑
丁邦晗表示,容易出現中暑的環境情況有三種:一是在室外直接暴露於陽光下,如外出逛街、游泳、室外工作等;二是在高溫的環境下工作,像煉鋼廠、鍋爐廠等;三是在密閉不透風的環境下也很容易中暑。住在老城區的老人要特別注意這種情況,即使溫度沒有達到35℃以上,在少喝水、環境不通風的情況下,也很容易引起中暑,加上老人家或多或少有心腦血管、糖尿病等各類慢性病,更要警惕健康危害。
此外,高溫天氣下,仍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人體耐熱功能,提高適應高溫環境的能力。但在時間上注意調整,由於上午10時到下午4時紫外線最強烈、地面溫度較高,因此體育鍛煉要儘量避開這個時間段,宜在清晨或傍晚時分進行。至於鍛煉地點,應選擇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如果在家鍛煉,則應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不要在開著空調的房間長時間鍛煉。
中暑應急箱
發生了中暑應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讓病人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鬆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乾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以儘快散熱;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涼水浸浴15-20分鐘;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夏日高溫,西瓜、綠豆水是居家解暑的良方,丁邦晗推薦的金銀花加甘草泡水也是不錯的消暑選擇。也可以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液,塗用風油精等藥物防治中暑。另外,對於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求助醫務人員緊急救治。
降溫飲品
多喝防暑降溫飲料也是預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
1.山楂湯: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2.冰鎮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3.綠豆酸梅湯: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4.金銀花(或菊花)茶: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後即可飲用。
5.西瓜翠衣湯:西瓜洗淨後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鐘,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後飲用。
6.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淨後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FDPageBreak}
■鏈接
蔬果飲料助您戰高溫
隨著氣溫的升高,我們的汗液排放也會隨之加快。隨著水分以及鈉、鉀、鎂等礦物質的流失,我們會變得無精打采、疲憊不堪。「攝入適合的流質以及大量新鮮水果和蔬菜可以幫助您戰勝高溫,」康寶萊醫學與教育部副總裁,美國營養師協會專家路易吉·格拉頓(Luigi Gratton)說到,「這些食物不僅可以補充因排汗而失去的水分和礦物質,它們所富含的抗氧化劑還能有效阻止陽光對人體帶來的損害」。
因此,天氣炎熱時,我們應該攝入更多的流質以及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那麼究竟哪些瓜果蔬菜才是最能避暑降溫的健康法寶呢?
當高溫來襲之際,路易吉·格拉頓博士推薦了以下五種食物,讓您吃出清涼:
哈密瓜:沒有什麼能比瓜類更能代表夏季的了。它們都含有豐富的鉀,但哈密瓜的鉀含量是西瓜的三倍!哈密瓜瓜瓤的橙黃色源於胡蘿蔔素,這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您抵抗烈日危害。
漿果類:是不是在太陽底下待得太久了?甘甜可口的漿果類水果富含與阿司匹林成分相近的物質,可起到消炎作用,能有效減輕日灼帶來的傷害。此外,它們還是抗氧化劑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葡萄、香蕉、番茄、柑橘等都是常見的漿果種類,適合在夏季食用。
菠菜:多葉的菠菜富含水分和大量鎂。菠菜的綠色來自於葉黃素,一種能保護皮膚和眼睛免受烈日危害的抗氧化劑。
紅辣椒:那麼熱的天還吃辛辣的食物?一點都沒錯。富含維生素C的辣椒可以有效促進汗液的排放,起到降溫的作用。如果您對紅辣椒並不感冒,那麼其它的辛辣食物如大蒜和生薑也會起到類似的作用。
運動型飲料:一般的飲用水可以有效補充水分,但如果您在濕熱環境下進行運動,那麼運動型飲料也許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它們能幫助您補充有價值的礦物質,並增進人體對液體的吸收。此外,其淡甜的口感也會讓您有多喝一些的衝動。
夏季多喝薑湯可防空調病
據新華社7月7日專電 隨著氣溫的升高,空調的使用率增高,患上空調病的病人也明顯增多。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專家提醒:常在空調房內的人多喝點薑湯,可以有效防治空調病的發生。
據介紹,空調病患者與體內不出汗有很大的關係。中醫認為,春夏養陽,指的就是春夏之時,自然界陽氣升發,養生者須護養體內陽氣,使之保持充沛,陽氣暢達。而現在都市人群白天晚上呆在空調房內,雖然能享受到空調的清涼,但卻導致陽氣壓制,陽氣發散受阻,陰陽失衡,而最終影響正氣,導致免疫力下降。
專家指出,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湯,可有效防治空調病。早晨是喝薑湯的最好時機,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空調房內的寒氣使體內寒涼加重,喝些薑湯可以驅散體內的寒氣,幫助身體出汗,有效排毒。
另外,夏季由於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抵抗細菌的能力減弱,在空調房內外的冷熱刺激下易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導致病菌的入侵,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系統疾病。姜性暖,能夠溫胃健脾。
牆紙壁布的獨特保養
牆紙壁布的保養: 剛鋪貼好之後,白天應打開門窗,保持通風; 晚上要關閉門窗,防止潮氣進入,同時也防止剛貼上牆面的牆紙被風吹得鬆動,從而影響粘貼的牢固程度。 大反差的花朵圖案容易造成凌亂的感覺,單色的床品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 定期對牆紙、壁布進行吸塵清潔,注意更換吸塵器吸頭。 日常發現特殊髒跡要及時擦除,對耐水牆紙可用水擦洗,洗後用干毛巾吸乾即可; 對於不耐水壁布要用橡皮等擦拭,或用毛巾蘸些清潔液擰乾後輕擦。
過量服用感冒藥可能「傷肝」
感冒藥又「闖禍」了,這次是因止痛藥牽出健康安全問題。 考慮到過量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可造成肝功能衰竭,日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顧問委員會建議禁售兩種暢銷的處方止痛藥Percocet和維柯丁,這兩種藥物含有對乙醯氨基酚成分,過量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是肝臟損傷的主要誘因。該成分在康必得、百服寧、白加黑等許多咳嗽藥和感冒藥中都存在。 對乙醯氨基酚可「傷肝」 對乙醯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對鎮痛解熱頗有效果,顧問委員會專家發現,長期服用對乙醯氨基酚片劑的患者,需要增大藥物劑量來保持藥效,過量服用易引發肝功能衰竭。據報道,美國每年有5.6萬人因此被送入急診室急救,其中大約200人因此而死亡,而該類藥在美國銷量非常大,2005年,美國消費者共購買了280億劑含有該成分的藥物。在2002年,FDA專家委員會就曾對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藥品說明書和標籤提出建議:標明活性成份;警告藥物過量可能造成的肝損害;警告消費者避免重複使用含對乙醯氨基酚的產品。但同時也有人表示異議,美國消費者健康護理產品聯合會主席林達表示,根據研究結果,一日4次,每次500毫克的藥物用量是安全的。藥物過量才會出問題。來自廣東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資料也顯示,有關病例十分少見。 實際上,這已不是感冒藥頭一回被指存在肝腎損傷的風險,四年前,FDA曾表示,感冒藥中的另一種止咳成分「右美沙芬」,超量服用可能會威脅生命。該消息在我國國內引起轟動。右美沙芬通常的使用劑量為,口服一天3到4次,一次15到30毫克。如果患者在以正常劑量和用法使用時仍然出現藥品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去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