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就來到了立冬的季節。立冬,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一個節氣,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的季節。天冷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同時也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所以,立冬後要適當進補對禦寒很有好處。
立冬飲食四要點
進補前先引補
立冬後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比如食用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生薑燉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小麥粥可以養心除煩,芝麻粥可以益精養陰,蘿蔔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養胃。
多溫熱少寒涼
天冷的時候,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入,對抵禦低溫很有好處。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棗、核桃仁、桂圓、韭菜、南瓜、生薑、牛肉、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於新鮮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多吃點辣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進食慾。
鹹味入腎補益陰血
根據「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可以適量多吃點鮮味食物,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具有補益陰血等作用。
下面,推薦幾道食療菜譜:
1、黑芝麻粥
配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補益肝腎,滋養五臟。註: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2、龍馬童子雞
配料:蝦仁15克,海馬10克,子公雞1隻,料酒、味精、食鹽、生薑、蔥、水豆粉、清湯各適量。
做法:將童子雞宰殺後,去毛雜、洗淨、裝入大盆內備用。將海馬、蝦仁用溫水洗淨,泡10分鐘,分放在雞肉上,加蔥段、姜塊、清湯適量,上籠蒸至爛熟。出蘢後,揀去蔥段和姜塊,加入味精、食鹽,另用豆粉勾芡收汁後,澆在雞的面上即成。服用時,食海馬、蝦仁和雞肉。
功效:溫腎壯陽,益氣補精。適用於陽痿早泄,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等。
3、糖醋帶魚
配料:帶魚500克,姜2片,蔥1根切段,蒜茸l勺,糖及醋各4勺,水3/4杯,生粉l勺,酒1勺。
做法:將帶魚沖洗乾淨,抹乾水分,切塊,用少許鹽、酒稍醃,撲上生粉;鍋下油,將帶魚放入油鍋內炸約10分鐘,至金黃色,達到外焦內軟時撈出,瀝乾油分,裝盤;下油爆香蒜茸、薑片及蔥段,再倒入糖醋料煮開,趁熱將糖醋汁淋在魚身上。
功效: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
4、蟲草蒸老鴨
配料:冬蟲夏草5枚、老雄鴨1隻、黃酒、生薑、蔥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老鴨去毛、內髒,沖洗乾淨,放入水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蟲夏草,用線紮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薑、蔥白、食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2小時鴨熟即可(也可用氣鍋蒸)。
功效:補虛益精,滋陰助陽。本方以蟲草為主,助腎陽,益精血;以老鴨為輔,滋陰補虛。方中一偏於補陽,一偏於補陰,兩者合用,共咸補虛益精,滋陰助陽之權威藥膳。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食慾亢進要警惕吃得多餓得快 或是胃熱
有些人即使吃很多卻很快就感到餓了,這可能是由於胃有熱。「胃熱則消谷,消谷故善飢」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靈樞·脈氣》中說:「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
胃熱也叫做胃火,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邪熱犯胃;嗜酒、貪食辛辣、過食肥甘厚味,也可以導致胃火;淤血、痰濕、積食等在局部凝結,導致胃氣不暢、血流受阻,都可以造成胃熱;此外,如果肝膽有火,肝氣不舒暢,就有可能不按原來的道路走了,而是「走岔路」去侵犯胃,也可以引起胃熱。胃有熱不僅消化食物快,還會耗損津液,常表現出胃脹、胃脘(即老百姓所說的心口)灼痛、感覺有酸氣向咽喉處冒、口渴口臭,或特別喜歡喝冷飲、吃得多卻容易餓,以及牙齦腫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頭紅、脈搏快等症狀。
消谷善飢,即吃得多餓得快,只是胃熱時會出現的一種表現,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現消谷善飢,只有同時伴有其他症狀,才能認為是病理性的。如果同時伴有多飲、多尿、形體消瘦,這是由胃火熾熱、腐熟太過導致的,這種情況多見於糖尿病患者。消谷善飢和西醫所說高代謝並不完全相同,後者是指人體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過多,造成機體代謝加快,由於消耗增加而出現食慾亢進,但如果過量的攝入仍然不能滿足體內物質的消耗,就可表現出多食易飢、怕熱喜涼、多汗、疲乏無力、皮膚溫暖潮濕、體重下降等症狀,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
網友秋冬進補最愛膏方 藥補與食補雙管齊下
俗話說:「秋冬進補,來春打虎」,還有一句話來自於《黃帝內經》:「冬不藏精,春必溫病」,一正一反,都在說秋冬進補的重要性。隨著傳統養生習慣的回歸,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秋冬進補的行列。但是秋冬究竟該進補些什麼呢?
小編就網友在微博上曬出的秋冬進補選擇,進行了專題調查。數據顯示:今年秋冬網友的進補首選中,膏方排名第一。
本次調研截取從9月23日(秋分)至10月31日的新浪微博數據,以「滋補、進補」為核心關鍵詞,篩選出1057條相關「個人」微博內容。通過進一步的人工篩選及分析發現:在談到滋補、進補必要性時,59 %的人認為日常飲食已經無法滿足人體的全部需求,需要通過滋補品改善身體狀況;而對於秋冬進補的選擇,在提及率較高的27項滋補品或食品中,膏方排名第一,占比9%。
膏方何以超越蟲草、人參等等,成為秋冬進補最熱門的選擇。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因為膏方的功效多
1、平衡陰陽:
中醫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也就是說疾病發生、發展,均為受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陰陽失調,從而形成陰陽的偏衰或偏勝的病理狀態。利用藥物的偏勝之性,補其偏衰,抑其偏盛,糾正人體陰陽的不平衡,是制訂膏方上服藥的主要原則。如對於陰虛所致的虛熱證,方中用滋陰藥補陰;對於陽虛引起的虛寒證,則以溫陽藥以補陽。陰陽兩虛者,就當陰陽兩補。而對於陽邪過盛所致的實熱證,用寒涼藥物清熱;對於陰盛所致的寒實證,則用溫熱藥祛寒。
2、調和氣血:
中醫中氣血是陰陽的主要物質基礎,又是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血氣未並,五藏安定,若「氣血不和」則「百病乃變化而生」,表明氣血不和是導致陰陽失調重要原因。通過膏方來調理氣血,使周身氣血流通,生化有源,達到氣血充沛,精力旺盛,健康長壽的目的。
3、扶正祛邪: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可見正氣虛損是人體發病、衰老的重要因素。膏方能補氣養血,提高機體免疫力,扶植體內「正氣」,改善內環境,減少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但膏方並非單純補劑,還包含救偏卻病之義。膏方的「補」應理解為「刪有餘、補不足」,寓「固本清源」為一體。膏方作為一種劑型,與其他劑型一樣,遵循辨證論治法度,兼顧祛邪治病。>>>中醫膏方好處多
4、培補五臟: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髒與髒、髒與腑、腑與腑之間在生理上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當某一臟腑發生病變時,會影響別的臟腑功能,甚至同時發生病變。膏方屬於大方、複方,不僅能調補某一臟腑,還能綜合性調理臟腑,使髒與髒、髒與腑、腑與腑之間的關係逐步趨向平衡、協調,最終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秋冬該如何進補?藥補與食補雙管齊下
中醫認為「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又謂「進食滋補不離血肉有情之品」,大意是說:形體虛弱者用補氣的方法調理,精髓虧虛者用厚味的滋補品,並必須結合營養食品一起服用。
滋補藥品中如何區別使用?
平常應用的補氣健脾藥有人參、北蓍、黨參、淮山、慈實,蓮子,雲苓等。其中人參大補元氣,可單味清燉,名曰獨參湯。補血旺血的有鹿茸、鹿胎膠、阿膠、雞血藤膠、當歸、杞子、首烏,黨參、烏豆、桑寄生等,藥性有偏溫燥或較平和的,可甄別而用。生津潤燥,養陰的有西洋參花旗參,沙參,玉竹,百合,雪耳,海底椰等。溫陽補腎的有巴戟天、杜仲、熟附子、冬蟲草、核桃肉、金櫻子、山萸肉等。
營養食品又如何選用呢?
一般地講,各種食品的性味功效都有它們自己的用途,藥典上對許多食品的性味功效都有詳盡的記述,這是經驗的結晶,例如穿山甲有滋陰解毒,益血生新之效,近年來腫瘤患者多用作調補食品。但亦有一些規律,譬如空中的飛禽,多有驅風化痰,止頭痛的功效,如鷓鴣、蜆鴨、孔雀、白鴿、白鶴等;陸上的走獸多有益精補血之用,如果子狸、雪狸、羊肉、狗肉、牛肉、鹿肉等;水族動物多有滋陰養血之效,如水魚、水鱉、生魚、海狗魚、山斑魚、鱔魚、鮑魚、響螺等。此外,還有以形補形之說,就是以相類似的食品補益同類或相類的器官,如豬腦、牛腦、猴子腦補腦,合桃肉亦補腦;鹿腳筋、豬腳筋、牛腳筋可強筋骨、健四肢;豬腰、雞腰子可補腎壯陽;花生、鮑魚、響螺亦可補腎等等。
"立冬"時節 專家教您360°全方位如何養生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度為冬季。但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手麻或者糖尿病信號!專家稱手麻警惕4大疾病
在臨床工作中,手指發麻是較為常見的症狀。引起這個症狀的原因眾多,按照發病率從高到低,診斷排序依次為頸椎病、一過性腦缺血、糖尿病、末梢神經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