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加薪了!」聽見這個好消息,你一定很振奮:你的工作被上司肯定,你在公司的位置被鞏固,你的職業生涯又邁了一步,你的生活質量又將得到提高。當你沉浸在滿足之中,有沒有嗅到「危機」正慢慢靠近?加薪,很多人舉雙手歡迎,但是,加薪可能是你職業生涯陷入危機的「糖衣炮彈」。所以,有一些理由讓你警惕加薪的誘惑。
理由一:沒有個人晉升空間
經過多年的磨練,你通過學習、努力積累了經驗,積攢了足以讓人刮目相看的客戶資源,你終於從歪歪扭扭習飛的菜鳥變得羽翼豐滿,你可以展翅高飛了。身為公司骨幹的你,一定是老闆最不願失去的助手。但是,公司就這麼大,位置就這麼多,老闆沒法繼續提拔你,但因為你的重要性,已經對他構成了威脅,如果放你出去,無論落入誰手,你的存在根本就是公司強大的對手。所以為了讓你能繼續為公司服務,老闆決定慷慨地給你加薪。
職業顧問認為:沒有職業發展空間,你的職業生涯宛若死水一潭。職業生涯的「發展性」決定了你能否達到職業目標。積累了足夠的職業含金量,但卻沒有空間發揮,你一定會抱怨「英雄無用武之地」,豐厚的薪水買斷了你職業的可持續發展,想來一定是件不划算的事。如果你不是一個安於現狀、小富即安的人,即使再誘人的薪水也不能絆住你飛翔的翅膀。
理由二:職業道路失去連續性
當你的上司承諾給你加薪時,不論是對你工作成績的一種獎勵,還是託付給你難度更大的新任務,總而言之,你的上司是對你有所期望的。但如果上司期望你完成的「新任務」,和你以往的工作經歷毫不相通,甚至是一片空白,你就應該考慮,是否要拒絕上司的「利誘」。
職業顧問認為:職業生涯具有螺旋上升性,最講究「連續」。如果你的職業生涯出現斷層,或者一個發展良好的職業道路突然掉轉行進方向,對於你的職業發展都是一種「倒退」。畢竟,以往的積累是你作為一個職業人最寶貴的財富。所以職業規劃首先強調「職業方向定位」,認清個人資源所在,確定職業方向後,才可以制定「職業發展階段」並付諸實施。
礙於「孔方兄」的面子,你接受了新任務,一定會感到壓力沉重:工作經驗無法發揮,人際關係無法調動,一切從零開始。迷失職業方向,跟著老闆走,將使你的職業生涯斷斷續續。
理由三:行業沒有發展前途
行業沒有發展前途,你的公司就沒有發展前途,而你,這個公司的雇員,也就沒有發展前途。所以,即使你的公司正在正常運作,甚至在良好地發展,而你也因工作成績而被提拔加薪,你也應把眼光放長遠一些,預見一下公司未來會不會遭受行業被淘汰而波及的厄運。
職業顧問認為:你的行業發展趨勢對你的職業生涯有深遠影響。千萬不要被「加薪」而熱昏頭腦,如果你的行業處於「衰落」趨勢,趕緊跳槽才是明哲保身的高招。
理由四:遇到更適合你的公司
你的工作能力已經被其他公司看中,該公司軟、硬體都出色,屬於優質企業。而該公司提供給你的職位非常適合你,不僅能延續你的工作經歷,更給予你足夠的發展空間。因此,你向你的上司表示了跳槽的意願,而你的上司極力挽留你,並承諾「馬上給你加薪」,你猶豫了。
職業顧問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遇到更合適你發展的公司,就像一個好演員站在一個好舞台上。「加薪」是死的,上司能夠許給你的待遇是有限的,而「職業發展」是活的,是有無限希望的。當職業生涯鑽進了錢眼裡,職業生涯就停滯不前了。如果你還念念不忘上司承諾的「加薪」,猶豫之間職業發展機會就溜走了,也許你的損失會更大。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我們都有一堵超級自戀的牆
我們要看到別人或萬物的真實存在 必須放下「小我」
前不久,我一個朋友X去做近視眼手術。當被固定在病床上,不能動彈,也不能說話時,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劇烈的恐懼中。
「好像我要死了,甚至比死還可怕,」她回憶說,「好像一切都消失了,一切都不存在了,我胡亂伸出手去,卻什麼都抓不住,就像是一個溺水的人,卻發現周圍連一棵可以起心理安慰作用的稻草都沒有。」
為了對抗這種恐懼,她做了一件事情:胡思亂想,想像她自己是待宰割的羔羊,而到底會有誰來救她。
這樣一想像,她覺得好受了很多。
然而,我對她說,假若她不做這個想像,不做任何對抗,而是聽任自己沉浸在這種恐懼中,她最後就會得救。
說得救,是因為她是一個心理問題比較重的女子,她極渴望親密關係,但卻很難建立起穩定而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在我看來,導致這一結果的核心問題是她看不到戀人的真實存在。這時,她越在乎對方,就越是容易把她頭腦中想像中的戀人形象投射到對方身上,而這時對方就會覺得離她越遠。
但為什麼會看不到戀人的真實存在呢?因為,當和戀人在一起時,或和任何人在一起時,她的心理活動會一直處於活躍狀態,她會一直在行動、想像或思考,她的心從來沒有留下空隙。然而,只有當我們的心理活動能在某些瞬間停頓下來時,我們的心才能感應到對方的真實存在。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道理,對於這個道理,明朝大哲學家王陽明用八個字做過概括: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王陽明不敗的秘密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在我看來,他堪與老子媲美。並且,他還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哲學絕非是書齋里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的可以學以致用的東西,用到政治上,王陽明成了第一流的政客,和王陽明較勁的對手們不管多強大,最後都敗給他,用到戰爭上,王陽明則成了最可怕的軍事家。
他提出「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八字真言時,正值江西的寧王造反,而他作為當地的最高官員負責平叛。當時,他的一個下屬抱著一腔愛國熱情想與寧王奮不顧身地作戰時,王陽明問,兵法的要義是什麼?這個下屬答不上來,而王陽明隨即講了他的兵法要義,就是這八字真言。
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的理解是,我們的心經常處於「妄動」狀態,即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像滾雷一樣不斷地在我們心中炸響。然而,絕大多數人卻對自己的「妄動」沒有覺察能力,套用精神分析的術語,這些沒有被覺察的「妄動」就是潛意識,當我們被潛意識所控制時,我們就會處於程度不同的失控狀態。我們以為,自己是根據意識層面的某種想法去行動的,但其實,是我們沒有覺察到的潛意識在驅使著自己這樣做。
這時,我們的行動就有點像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寧王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他後來犯了很多戰略和戰術上的錯誤。然而,作為對手,如果王陽明的心也處於同樣的「妄動」狀態,他一樣也會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錯誤。
然而,王陽明的「心」可以不動。如果他的心不動,他的心就是一面空明的鏡子,寧王的「妄動」會清晰地映照在這面鏡子上,而其致命缺陷就會被王陽明一覽無餘。結果,王陽明可以隨時抓住寧王的漏洞,從而可「隨機而動」,不僅可先發制人也可後發制人。
相反,如果我們的心先動了,並且還對自己的念頭特執著,那麼就會看不到事情的本相,而犯一下低級的錯誤。
譬如,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突襲蘇聯前,有無數情報被透露給蘇聯,但史達林抱定一個念頭「希特勒不會愚蠢到攻擊蘇聯」,所以對這些情報視而不見,並且在戰爭爆發前一天氣急敗壞地下令槍斃了一個反叛到蘇聯的德軍士兵,甚至當德軍的大規模閃電戰開始後,史達林仍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沒有及時下達反擊的命令,結果令蘇聯紅軍在戰爭開始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這種現象在強人中極為普遍。伊拉克戰爭期間,薩達姆也是認定布希會像老布希那樣,發動戰爭就是為了教訓他一下,當美軍攻到巴格達時就會停下來。此外,他還故布疑陣,讓美國和聯合國情報人員懷疑伊拉克果真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從而投鼠忌器。
史達林和薩達姆這兩個例子都是「此心已動」,而且對自己這個念頭過於執著,結果就不可能及時看到事實的本相。
在「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理念指引下,王陽明成了最可怕的軍事家,他一生打仗無數,未嘗敗績。他去世前一年,兩廣再次叛亂,其他人無法平叛,朝廷不得已再請王陽明出山。孰料,叛匪一聽說鼎鼎大名的王陽明要來,立即就投降了。
「小我」由無數妄念組成
以上都是太偉大的例子,有點扯遠了,我們再回到X的小故事上來。
其實,和史達林與薩達姆一樣,X的心也是先動了,而且動得很厲害,結果看不到了事實的本相。
事實的本相很簡單——醫生是幫她的,而她已先動的心是恐懼中所藏著的被迫害念頭,即,她對周圍一切人都有戒心,她潛意識中認定一切人和她建立關係都是為了攻擊她和控制她的。
她有這樣的念頭,也是因為她童年時有這樣的人際關係——她的媽媽對她的控制欲望太強烈,這意味著媽媽一直試圖過分侵入她的空間。同時,媽媽還一直給她講人多可怕,她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這些原因加在一起令她的心很容易處於「妄動」狀態——「別人都是來害我的」。所以,儘管意識上知道醫生是來幫自己的,但潛意識上卻認為醫生是害自己的,並因而充滿了恐懼。
這不僅是她躺在病床上那一刻的感受,更是她無時不刻的感受。這種恐懼就像是一種背景音,一直彌散在她的內心深處,令她時刻都處於不安全感中。為了對抗這種彌散的恐懼,她會忙碌地做事,喋喋不休地說話,拼命地學習和思考,總之是不能停歇下來。如果停歇下來,這種恐懼就會將她吞噬。
這樣一來,對抗似乎是有道理的。
但是,假若她聽任自己沉浸在這種恐懼中,不去做任何對抗,而是讓念頭或意識像水一樣在心中流動,最後那一刻,她就會全然明白,這種恐懼到底是怎麼來的。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稱,唯一重要的是點亮你自己心中的光。假若X能在那一瞬間全然明白那種彌散的恐懼是什麼,這就意味著她在這一角落上的光被點亮了,這時就會立即得救。
怎麼可以做到這一點呢?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是,不做任何抵抗,讓心中的念頭自然地流動,這時我們會發現念頭一個接一個,但當念頭可以停歇時,那時真相會自然映現。
一個讀者在我發在天涯論壇的帖子《謊言中的No.1: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中寫道,她發現自己冷酷無情,經常不合時宜地哈哈大笑。最近一次是看體育比賽時,有兩個運動員猛烈撞在一起,其中一個被撞得鮮血淋漓,看到這一幕後,她哈哈大笑了起來,這引起了一起看球的丈夫的不滿,他斥責她為何如此麻木。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令她也開始懷疑,自己為何如此冷血。
後來,她按照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做了一下工作,先是回想起她冷血時的畫面,然後讓念頭自然流動,結果,念頭終於停歇時,她腦海里映現了一個暴力畫面:爸爸一拳打在媽媽的臉上,媽媽血流滿面。並且,當這個畫面出來後,她心中有說不出的暢快。
這個念頭就是答案。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她之所以對運動員撞在一起不自覺地幸災樂禍,是因為她的內心深處有「妄動」。具體而言,是她渴望爸爸揍媽媽一通。原來,她的媽媽喜歡挑剔和嘮叨,爸爸喜歡沉默,而她覺得爸爸對媽媽忍讓得太過分了,所以曾希望爸爸揍媽媽。可是,打人本來就不好,而她一個女兒又怎麼能希望爸爸打媽媽呢?所以這種念頭最初一產生後,她立即和它進行對抗。對抗貌似成功了,這個念頭她再也意識不到了,但也不過是壓抑到潛意識中去而已,並最終變成了令她失控的「妄動」的源頭。
美國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當下的力量》稱,我們絕大多數人都被思維給控制住了,當頭腦中出現一個念頭時,我們不自覺地會去實現它。但如果我們能覺察到思維的流動,既不去實現它,也不與它對抗,那麼我們很容易會理解思維的合理和不合理之處,隨即就可以從思維中解脫出來。
對於這位女士而言,她產生父親揍媽媽一頓的念頭乍一看是不好的,但這個念頭的產生卻是源自她對父母失衡的關係的自然反應,從這一點而言,這個念頭的產生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她繼續讓思維自然流動,那麼她還會發現這個念頭背後還藏著其他的念頭,而一旦最後那個念頭出現,她便會明白她與父母的三角關係的實質,而自動放下前面那個暴力念頭。
「有沒有可能,我們在心中建一座足夠堅固的牆,足以抵抗一切打擊?」
最近,去一家諮詢機構做關於災後心理干預的講座時,一位聽眾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這是一個要命的問題。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堵牆,這堵牆不可能堅強到「足以抵抗一切打擊」,但卻具備另一個功能:將我們圈在這堵牆內,令我們看不見別人的真實存在,也令我們看不到更大的力量。
然而,只有真正看到別人的存在,我們才有機會走出孤獨,並建立起真愛的關係,也只有看到更大的力量並
童年積極自信 成年後更健康
英國三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童年積極自信的人長大後較少患肥胖、高血壓、抑鬱症等疾病。
內控與健康
積極自信就心理學而言屬內控心理控制源的顯現。
心理控制源概念最早由社會學習理論家羅特提出,亦稱控制點、控制觀,指個體在周圍環境、包括心理環境作用過程中認識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即個人對自己行為方式和行為結果責任的認識和定向。心理控制源分內控和外控兩種,前者把責任歸於個體的一些內在原因,如能力、努力程度等,後者把責任或原因歸於個體自身以外的因素,如環境因素、運氣等。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跟蹤調查了超過7500名英國人,發現10歲時顯現內控心理控制源的接受調查者30歲時體重超標幾率更低,對自己健康狀況有較為積極的評價,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小。
項目首席研究員、南安普敦大學教授凱瑟琳·蓋爾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說:「童年時心理控制源為內控的人長大後各方面表現更健康,我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對自己影響行動結果的能力更有信心。」這類人自尊心也更強,會鼓勵自己養成健康的習慣。
長期調查
這項研究是一項更為複雜、持續時間更長跟蹤調查的一部分,所有接受調查者均1970年出生。
最初,11563人10歲時接受問卷調查,以確定他們的心理控制源為內控還是外控。接受調查者需要回答好成績是否完全靠運氣,是否經常感到努力也沒用,事情從不向好的方向發展等問題。
研究人員在接受調查者30歲時成功回訪其中7551人,詢問他們的健康狀況並讓他們接受心理健康方面的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童年時表現為內控心理控制源的接受調查者30歲時對自己的健康滿意度更高,出現超重、肥胖或正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的比例低於平均水平,女性患高血壓的幾率也較低。
控制源可控
研究顯示,童年時顯現內控心理控制源、感覺自己對人生具有較強掌控力的人成年後身體更健康。
心理控制源常被視為性格的一部分,但也有證據顯示,個人心理控制源的形成取決於童年經歷,如與父母的交流等。
蓋爾說:「一些父母鼓勵子女獨立思考,幫助子女理解行動與結果之間的關係,他們的子女會較多體現內控心理控制源。」
她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心理控制源可以人為控制。
相關研究報告刊登在最新一期《身心醫學》雜誌上。
服從職業生涯的必修課
新人該如何巧對"賣老"同事
新人一進入職場,最怕遇到喜歡倚老賣老的同事,處處干涉、事事指導,無法好好施展自己的能力,總是被老鳥牽制。新主管亦然,麾下有這麼倚老賣老、又難以駕馭的部屬,對部門絕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