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和尚念經自有和尚念經的道理,存在皆有道理;我們不知道和尚為什麼念經,所以我們不可能成為和尚,如果我們知道了和尚念經的奧妙或好處,我們說也會去當和尚念經拜佛了!
這讓我聯想到在四川汶川地震災害中,解放軍戰士的表現。災害發生後,一批批軍人前仆後繼,在明知道危險重重的前提下,毅然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戰士們或許在一開始並不能意識到上級的真實意圖、戰略決心,但是戰士們在生命安全和服從命令中選擇了後者,選擇了服從。結果正是選擇了服從,他們們實現了從一名普通戰士到一名人民英雄的跨越,鑄就了時代的凱歌!軍人的行為不止一次的震撼著我們!服從,是多麼美好的一個字眼!解放軍戰士在飛出機艙的那一剎那在想什麼我們不知道,因為我們不是軍人!
然而「服從」在民營企業中已經是「另類」的表現:
1、上級安排工作經常在部門裡或在私下裡,抱怨公司的高層或公司的制度、指令。
2、執行指令時常常會打折扣,或者是督促一下走一步,在工作中不去付出多的能力;更談不上去思考如何將工作做的更好,也許這是國人奴性文化的體現。
3、懷疑上級的能力,經常對上級的指令指手畫腳並且頂撞上司,妄自尊大;不配合,倚老賣老。
4、有那麼多員工雖然頭腦聰明卻績效平平;抱怨存在的問題,而不去解決這些問題。
既然眾多的員工想掙更多的錢、獲得更好的發展,卻為何沒有對自身的提高負起責任來?所以這種人一般很難再有提升,最多只在執行層面抑鬱終身,一世無成、愧於人生!
其實你的上級之所以是你的上級,自有他是你上級的道理,現在競爭這麼激烈,你為什麼不是他的上級呢?
他之所以是你的上級,就說明他具備當你上級的能力;反過來說,你不是他的上級,就證明你還不比他強。
你要想自己將來有提升,所以你的上級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做事方法就是你應該去領悟的。你現在沒有提升,是因為你不知道比你高一層次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處事方法是什麼樣的。就像我們不知道和尚為什麼要念經一樣,因為我們不是和尚,所以我們不知道;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要去當和尚,就一定要先搞明白做和尚的好處。
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先生認為:服從是一種美德,一種跨越,是一種操守,是一種財富,服從是一種職業倫理,服從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質。服從不談條件,服從不講回報,服從是一種義務,服從是一種責任!
所以對企業員工來說,當我們還沒學會我們上級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做事方法之前,我們就只有服從。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先生認為,員工須積極配合有明顯不足的上司,在服從中顯示自己才智,勇於承擔任務、責任。主動爭取上司的認可,勤於向上司請示匯報;請示上司的下屬比順從上司的下屬更高一個層次,服從有利於個人與企業的成長,在公司內部營造人人服從的氛圍,服從覆核大眾價值取向標準。
因為服從,會拉近我們與上級的距離,距離的拉近,你就會得到上級思想、觀點的傳承,你就得到了上級的精髓,自己也就得到了跨越;因為服從,我們能領悟上級的用意,學會上級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技巧,為我們自己的提升打好基礎。因為上級定有上級的過人之處,成功者自有成功的道理!故想了解和尚念經的奧妙或好處,你必須去做和尚;想當領導,你必須學會服從領導的道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童年積極自信 成年後更健康
英國三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童年積極自信的人長大後較少患肥胖、高血壓、抑鬱症等疾病。
內控與健康
積極自信就心理學而言屬內控心理控制源的顯現。
心理控制源概念最早由社會學習理論家羅特提出,亦稱控制點、控制觀,指個體在周圍環境、包括心理環境作用過程中認識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即個人對自己行為方式和行為結果責任的認識和定向。心理控制源分內控和外控兩種,前者把責任歸於個體的一些內在原因,如能力、努力程度等,後者把責任或原因歸於個體自身以外的因素,如環境因素、運氣等。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跟蹤調查了超過7500名英國人,發現10歲時顯現內控心理控制源的接受調查者30歲時體重超標幾率更低,對自己健康狀況有較為積極的評價,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小。
項目首席研究員、南安普敦大學教授凱瑟琳·蓋爾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說:「童年時心理控制源為內控的人長大後各方面表現更健康,我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對自己影響行動結果的能力更有信心。」這類人自尊心也更強,會鼓勵自己養成健康的習慣。
長期調查
這項研究是一項更為複雜、持續時間更長跟蹤調查的一部分,所有接受調查者均1970年出生。
最初,11563人10歲時接受問卷調查,以確定他們的心理控制源為內控還是外控。接受調查者需要回答好成績是否完全靠運氣,是否經常感到努力也沒用,事情從不向好的方向發展等問題。
研究人員在接受調查者30歲時成功回訪其中7551人,詢問他們的健康狀況並讓他們接受心理健康方面的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童年時表現為內控心理控制源的接受調查者30歲時對自己的健康滿意度更高,出現超重、肥胖或正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的比例低於平均水平,女性患高血壓的幾率也較低。
控制源可控
研究顯示,童年時顯現內控心理控制源、感覺自己對人生具有較強掌控力的人成年後身體更健康。
心理控制源常被視為性格的一部分,但也有證據顯示,個人心理控制源的形成取決於童年經歷,如與父母的交流等。
蓋爾說:「一些父母鼓勵子女獨立思考,幫助子女理解行動與結果之間的關係,他們的子女會較多體現內控心理控制源。」
她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心理控制源可以人為控制。
相關研究報告刊登在最新一期《身心醫學》雜誌上。
IBM公司辭退抑鬱症員工敗訴
因涉嫌歧視抑鬱症員工,著名跨國企業IBM公司被訴至勞動仲裁部門。申訴人提出了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補償工資及精神損害賠償等要求。6月18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IBM(中國)公司與抑鬱症員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並賠償4個月工資及獎金共計57332元。
據悉,這是我國發生的首起抑鬱症反歧視的法律行動,有關專家表示,基於健康狀況的各種形式的歧視現象應該得到徹底的法律遏制。
出身名校簽約IBM 巨大壓力下患上抑鬱症
本案申訴人袁元(化名)是湖北某名牌大學的高才生,2006年畢業後,即與IBM中國公司簽訂了一份5年的勞動合同,並擔任上海分公司R&DEngineer(研發工程師)一職。剛剛參加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袁元興奮而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常常連續熬夜加班卻毫無怨言,在這種生活中他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
然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得袁元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他漸漸感到疲憊、頭悶,似乎睡覺也不能補充他白天的體力和精力消耗。2007年6月,袁元被確診為雙向性情感障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抑鬱症。袁元將自己的病情告知了公司。
遭IBM辭退精神受創一度自殺
幾乎在確診為抑鬱症的同時,因為巨大的工作壓力,2007年6月19日,袁元遞交了辭職申請。隨後經IBM公司主動提議,轉成了病假。當病情有所好轉時,袁元兩次拿著「建議邊工作邊治療」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醫療鑑定要求工作,均被公司拒絕。
由於正常社會交往的長期斷絕,與公司各管理層不斷溝通而無回應的巨大心理壓力,袁元抑鬱症復發並加重。2008年1月11日,袁元與公司高層一次會議後精神崩潰並採取了自殺行為,數小時後,經路人報警才搶救回來。
然而,2008年2月27日,IBM上海分公司突然向袁元出具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理由是,袁元多次違反公司紀律,嚴重影響公司正常工作秩序,且屢教不改。
袁元認為,IBM(中國)公司所執行的「不錄用抑鬱症員工」的政策,是一種歧視性的政策,嚴重侵犯了他的勞動權和人身權。2008年3月7日,他將IBM(中國)訴至上海市浦東新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仲裁結果:辭退行為違法
2008年5月30日,勞動仲裁正式開庭,雙方就IBM辭退袁元的行為是否違法進行了激烈爭辯。IBM公司代理律師以不公開開庭為由拒絕本報記者旁聽。
IBM一方認為,2007年6月19日,袁元曾經提出過辭職,因而,雙方的勞動關係實際上從袁元提出辭職申請後已解除,之後只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才以病假工資的形式支付申訴人工資補助。
袁元則認為,在自己提出辭職申請後,雙方通過電子郵件溝通已撤回辭職行為,辭職並未生效,申訴雙方之後仍在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因此,IBM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是違法的,是為了執行其「不錄用抑鬱症員工」的歧視性政策。
2008年6月18日,上海浦東新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此案進行了裁決,確認「雙方的勞動關係繼續以申訴人醫療期的形式履行至2008年2月」。《裁決書》同時還裁定:「2008年2月27日,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註:即IBM)上海分公司向申訴人出具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該單位並非申訴人勞動合同關係的用工主體,所做出的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故本會不予採納。申訴雙方應當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裁決書》同時還裁決IBM(中國)公司賠償袁元4個月工資及獎金共計57332元。
各界反響:反歧視任重而道遠
袁元的代理人、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慶廣認為,袁元遞交的辭職報告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已與經理協商撤銷,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關係仍然存在。IBM在知曉袁元患病的情況下,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以及相關法律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作為國內知名的反就業歧視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為袁元提供了義務的協助,益仁平就業歧視法律援助事務負責人於方強認為,作為一個國際著名企業,IBM此舉是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不但違反了其簽署的EICC《電子行業行為準則》中「不歧視」條款,還違反了我國《就業促進法》的規定。希望IBM能夠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重申「不歧視」條款,為社會做出表率。
反歧視公益人士陸軍認為,近年來,針對健康狀況的歧視現象愈演愈烈,從殘疾歧視、B肝歧視、相貌歧視,到糖尿病歧視、抑鬱症歧視,不勝枚舉。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促進社會的和諧安定,需要國家採取更加有力的立法措施,儘早制定《反歧視法》,從根本上遏制歧視現象的發生。(記者 周凱)
新人該如何巧對"賣老"同事
新人一進入職場,最怕遇到喜歡倚老賣老的同事,處處干涉、事事指導,無法好好施展自己的能力,總是被老鳥牽制。新主管亦然,麾下有這麼倚老賣老、又難以駕馭的部屬,對部門絕非好事。
職場中的「夾心派」員工
你的兩位上司之間發生矛盾時,你該向左向右?「兩虎相爭」時,你跟誰呢?這是職場中經常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