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媽媽不好做 如何家庭事業兩不誤

  

  生育,是始終困擾職場女性的大問題。一旦毅然選擇生育,辛苦的在職媽媽生活就將拉開帷幕。

  懷孕進行時

  小木 25歲 事業單位文員

  我和老公是大學同學,戀愛三年,去年10月剛剛結婚。我們說好要享受浪漫的二人世界,趁著還年輕,每年出去度一次蜜月,不受孩子的牽絆。但沒想到2月份的最後一天,卻發現自己竟然懷孕了!從腸胃門診被轉到婦產科,拿到報告的那一刻,我雙腿發軟,一個人呆坐了很久,仿佛做了件錯事,不敢相信——直到確診前,還一直以為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眼前其他夫妻幾乎都在甜蜜地相擁慶祝好消息,只有我像是個未婚先孕的孩子般驚魂未定,這種反常的狀態甚至引起了小護士的關心:「小姐,你沒事吧?要不要打電話叫你的家人來接你回家呢?」我木訥地搖搖頭,背起背包,踩著高跟鞋蹬蹬蹬地衝出了婦產科。

  沒有打電話給老公,因為實在不知道以什麼樣的心情和表情告訴他這個消息。不過,當他回到家裡,還是發現了我的神情恍惚。指了指報告,我無聲地讓他自己去揭示這個消息。「天哪!這是說你懷孕了嗎?」老公顯然和我一樣大吃一驚,瞪圓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得到點頭作為回應之後,他像個樂不可支的孩子,一個箭步衝過來抱住我轉了三圈。那一刻,我知道,即便這是計劃外的事情,但是超級喜歡寶寶的老公還是很想留住這個小生命。

  這幾天,或許是心理因素,也或許是懷孕的生理反應,我幾乎什麼都吃不進去。從來不做飯的老公不僅開始大展廚藝,還變得格外細心體貼,不僅買了孕婦裝和防輻射服,時刻叮囑我遠離輻射,還買來《懷孕百科》和古典音樂的CD,天天上課做胎教。看到我穿高跟鞋上班,他就軟硬兼施地說服我穿平跟鞋;看到我嫌這嫌那,什麼都吃不下,他就鼓勵我要為寶寶的健康著想,還摸著我的肚皮教育寶寶要聽話……我發現,這個原來一天到晚跟我打打鬧鬧的大男孩,突然有了做父親的穩重。我想有了他在身邊,將來要做在職媽媽一定會輕鬆很多。

  產假不安心

  黛安娜32歲外企銷售專員

  懷孕8個多月的時候,我還挺著大肚子在辦公室上班。當時,大學同學在MSN上看到我的頭像亮起,都感到不可思議。在早已生育的她們眼裡,我這位高齡孕婦早就應該躺在家裡或者醫院的病床上,靜靜地等待小生命的降生。但是沒辦法啊,老公雖然收入也不差,不過要負擔起兩個人龐大的開銷還是有些吃力,而且做銷售一旦休假太長,勢必影響到業績。

  其實,懷孕伊始,我的身體狀況就一直不是很穩定,三天兩頭地跑醫院做檢查。要不是金融危機,外面工作難找,我早就辭職在家安心養胎了。在這個時候懷孕可謂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公司不能以此為藉口喊你辭職走人,飯碗算是保住了,不過另一方面在職工作的孕婦也得百分之百投入,否則生完孩子肯定會遭遇危機。所以,即便肚子越變越大,我還是在公司足足煎熬了將近9個月,才開始休產假。現在想來,還好那時候申請休假,因為休息了不足一個星期,寶寶就急著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如果當時再工作一個星期,那麼很可能就是從工作崗位上被直接送進醫院產房了。

  可能是因為休息不充分的原因,女兒出世之後身體情況並不太好,而我剖腹產的恢復情況也不盡如人意。老公和雙親為此忙得團團轉,天天變著花樣燉各種各樣的補品送給我養身體,現在想來還是非常感動。好在現在女兒的各項指標已經接近標準,我的身體也在漸漸恢復中。前兩天,產後第一次上MSN,老闆、同事都向我問好,還隱諱地打聽我的歸期。雖然只聊了十幾分鐘,但這種壓迫感還是讓我有些揣揣不安。老公下班回家後,跟他說起這件事情,他的眉頭立刻皺了起來:「你們公司好像也太不人性化了吧?要不你索性辭職了好不好?」唉,其實我何嘗不想呢?只是作為在職媽媽,種種壓力不可避免,如果為了生育還沒了工作,那以後的生活壓力就更大了。

  甜蜜的負擔

  Kate 35歲 私企總經理助理

  總經理是馬來西亞人,一年中一半時間在上海,另一半時間在馬來西亞。作為助理,我要幫他把不在上海那半年內的事務妥帖地處理完,所以工作壓力真的很大,也因此直到金融危機公司業務空閒的時候,才有機會抓緊時間生了個兒子。

  兒子半歲斷了母乳之後,身體狀況就一直不斷,不是今天發個寒熱感個冒,就是明天生個水痘咳個嗽,晚上還一直會半夜驚醒大哭,吵得我和老公基本上天天都只能睡3、4個小時。請了阿姨專門帶他之後,睡眠的問題解決了大半,不過只要生了小毛小病,當娘當爹的怎麼會不著急?

  有一次,將近晚上10點,我陪同總經理與美國的客戶在開視頻會議,手機突然響起來,我一邊要保持冷靜與客戶討價還價,一邊卻擔心著家裡發生的新狀況。幸好總經理察覺到異樣,找了個藉口讓我出去接電話。「老婆,你趕快來吧,寶寶發高燒,我們現在在兒童醫學中心。」老公氣喘吁吁,帶著責怪的語氣,催我趕快去醫院陪護。聽到這個消息,平時冷靜沉著的我刷地一下就流下眼淚,生怕兒子因此出什麼事情,顧不上向老闆告假,我拎了包就開車趕去浦東。到醫院的時候,小傢伙的臉漲得通紅,咳嗽個不停,長長的睫毛忽閃忽閃,沾滿了淚花。看到他經受那麼大的折磨,我的心就像刀割那麼疼,一把把他摟在懷裡,囁嚅著:「寶寶,一定要好起來,一定要好起來。」這次寶寶發燒,以前幾乎不休年假的我一連請了一周的假期,在家寸步不離地陪著他,看著他嬌嫩的熟睡的小臉蛋,我覺得他就是我甜蜜的負擔。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求職中如何應對外企外語口試

  

  由於外企的工作環境,一般對外語的要求比較高。當然,不同國家在中國設立的分公司或辦事機構,其要求的語種也是不一樣的。但即使是像德國、義大利、法國、荷蘭等國家,由於國內學習相應語種的人不是很多,而且這些國家的人士英語水平也不錯,因此他們大多數僅僅要求應聘者英語較好就行了。除此之外,日資企業一般都要求應聘者能用日語進行工作上的交流。

  一般來說,外企的外語面試形式不是很多,無非是面試時讓應聘者用外語介紹自己或回答問題,或者面試官用外語與應聘者交談以達到了解外語水平的目的;少數公司可能要應聘者以書面的形式做一些題目。對中國學生來說,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書面形式的外語測試基本上都能順利應付,但由於口語方面的劣勢,往往在口試這一關上折戟沉沙,功虧一簣。

  那麼如何有效地通過外企的外語口試呢?

  凡事不打無準備之仗,首先要仔細閱讀招聘方發布的招聘廣告內容,大部分知名外企都會以外文形式刊登招聘廣告,如果連招聘廣告的內容都閱讀不明白的話,那肯定就不用去參加應聘了。招聘廣告的內容一般包括「企業簡介」、「招聘職位要求」以及「崗位職責」等相關信息,了解應聘職位需要哪些素質。仔細閱讀後將這些內容記住,在面試時很有可能派上用場。

  其次,在面試的前一晚應該充分準備一下,設想面試官可能問到的問題,準備一般性的回答語句,但切忌生搬硬套,而是要靈活運用和把握。在即將找工作之前注意多收聽英語廣播,看看英語報紙並進行大聲朗讀。如果平時外語口語好,應付面試自然沒什麼問題,但對大部分平時口語不太好的應聘者來說,做好充分的準備仍大有必要。

  最後,應聘者最應該知道的是,不管面試官是否要求用外語回答問題,切記不要用中外語言夾雜回答問題!

  在面試時,一些面試官可能會先和應聘者寒暄一段,然後才切入面試正題,而有些面試官則喜歡單刀直入,直截了當地說:「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simply !」像這種問題還是比較好回答的,只要實事求是地陳述就行了,但不要添油加醋和誇大其辭。接下來可能就是「Do you think what are you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或者「Why do you apply for this job position ?」之類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也僅需如實回答即可,但注意要表現出你想得到該份工作的積極心態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稍顯複雜的可能是「What do you do if you get or lose this job position ?」或「Please talk about your job career planning.」或者「How do you make yourself work with high performance ?」等問題了。但只要作過充分準備,這些問題也不難回答,但注意要用詞恰當,不可過分誇張。

  實際上,對於學習了10多年外語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只要注意平時的積累和練習,應付外企外語面試還是綽綽有餘的。關鍵是面對面試官時不要緊張,反應要靈活;說話、回答問題時口齒清楚,發音要清晰;不要不懂裝懂、刻意賣弄。

職場轉型警惕三個溫柔陷阱

  

  如果你不滿足於溫水煮青蛙的安樂死,如果你對職業生涯還抱有一絲激情與夢想,那麼請甄別現狀,對溫柔陷阱說不———

  人生一半皆處職場,你是希望自己像絲瓜那樣越來越乾癟,還是希望自己像辣椒那樣越來越紅艷?

  毫無疑問,縱使你並無兵戈戎馬的雄心壯志,但乾癟無味的老絲瓜人人都避之不及,而紅紅火火的小辣椒卻處處吃香遍地開花。在遭遇瓶頸莫衷一是、嚴重懷疑自己選擇的職業前景、感覺跳槽都已經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別只顧著干著急,整日憂心變成明日黃花,先看一看美國最著名的深膚色女子賴斯的經歷。

  從花樣滑冰選手到斯坦福最年輕的教務長,從美國史上最年輕的國家安全顧問到舉世矚目的國務卿,再到八年後回歸斯坦福任政治學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甚至放棄過美國國家橄欖球大聯盟(NFL)主席高達1000萬美金年薪的誘惑……賴斯的職業生涯有過數次跨界的重大行動,她用個人經歷驗證了樹挪死人挪活的中國古訓。雖然你我不可能如賴斯一般,在職業生涯的轉變中一步步走向權利巔峰,在不同行業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但在究竟要不要轉、何時轉、怎麼轉的問題上,一樣需要深思熟慮、步步為營。

  你碰到天花板了嗎?

  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這樣的故事:一個精明能幹的朋友對自己的工作完全喪失了熱情,睜開眼便滿懷厭惡地混日子,或者某位老同學竟然丟下已經幹了18年的工作轉而去做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兒。「我的工作究竟適不適合?我是否應該換個方向?」這已成為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人們最迫切的問題。

  在耶魯大學組織行為學博士埃米尼亞·伊瓦拉看來,轉變職業生涯的人越來越多,但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輕巧。諸多管理人員或專業人士願意為此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並承受巨大的職業和個人風險。但儘管使出渾身解數,卻還是困在錯誤的職業生涯中,潛力得不到發揮,有的甚至連自己的專業都丟掉了。

  職場天花板是一個流行的說法,因為能力和性格上的差異,有的人早早觸頂,也有的人一輩子都像坐了火箭一樣節節上升。究竟你有沒有觸到一個實體的天花板,從而需要轉變職業生涯,還只是你自己的心理天花板,適當調節就可以順利泅渡?

  要排除你的職場天花板是自己釘上去的這種可能性,麻辣職場小說《第N種危機》的作者葉耘提醒我們要搞清兩個問題。首先,你的職業規劃夠清晰、夠戰略高度嗎?今天你管1個項目,理想是明天管10個項目,那麼你設立的只是一個量變的職業規劃;如果有人今天管理10個項目,可他設定的目標是明天管理3到5個資深人士,其中一個就是你,那麼他很快就能為你鑲上一塊透明天花板,任你管到10個項目也還是只能在下面游泳。再者,你的職業定位是主動性成因,還是被動成因?很多職場新人在初涉職場伊始都沉迷於「工作輕鬆、高薪高福利」的追求中,直到周圍同齡的同學朋友陸續升職才開始迫於壓力制定職業目標,這種成因多半是不健康的。

  揮刀自宮規避職場甜蜜陷阱

  如果你並非被自己設定的天花板擋住去路,那就還要注意另一種可以考慮轉型的情況———陷入職場「甜蜜陷阱」,其表徵是,朝九晚五薪水頗豐工作穩定,卻忘了激情戒了理想滿臉木然……如果你不滿足於溫水煮青蛙的安樂死,如果你對職業生涯還抱有一絲激情與夢想,那麼請甄別現狀,對陷阱說不。

  這也許很難,但要知道,欲練神功必有揮刀自宮的勇氣。在舒適輕鬆的表象之下,你根本得不到高級管理者所必須的綜合訓練、磨練和錘鍊。倘若有一日你雄心壯志辭職去創業,或去其他公司擔任更高職務,「破綻」立時就會顯露。就仿佛老鷹樂隊在HotelCalifornia中所唱的那樣:你可以進來,然後享受這裡的一切,只是你無法再離開。

  《商業周刊》總編D eanFoust拜訪了20多位獵頭顧問和10多位管理顧問,然後撰文列出一系列黑名單。能上這名單的可不是「爛冬瓜」,而是一些大名鼎鼎的公司:可口可樂、英特爾、甲骨文、EMC、摩托羅拉、AT&T……如果您恰有幸在這樣的超級公司中,聽DeanFoust將它們分為3類,呵呵,不過姑妄聽之,千萬別一時衝動。

  A 職責過窄型公司:為了舒適,當然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差事最好,但要使自己的潛力得到充分的開發,在「格子」過細過窄的公司里,只能是自廢武功。獵頭評價某公司稱,甚至想不起其哪位高管在離職後曾成功地管理過一家大型公司,因為其品牌和分銷系統太優異了,在那裡年輕人可以輕而易舉地晉升,因而錯過了全面錘鍊和發展的機會。

  B 思想保守型公司:官僚習氣重,小心謹慎、反應遲鈍的企業文化無法培養出具備現代競爭環境下所需的長袖善舞和商業洞察能力的經理人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家庭型文化也很難在動盪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在國內的某些大型國企和民營企業中,或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典型的「點頭型」文化。根據D eanFoust的觀點,這裡培養出的人不要說闖蕩江湖,可能連自理能力都喪失了。

  C 行動激進型公司:為了個人目的,這裡的經理人可以「踩著別人的屍體前進」。某公司引以為豪的「偏執狂」精神讓人望而生畏,雖然結果導向的企業文化沒什麼不好,但一直薰染在這樣的環境中,對個人的職業成長也絕非益事。除非你願意老死在那裡,不然你的下家會很容易受不了你的超強勢作風。

${FDPageBreak}

  先做後想知行合一安全轉型

  勇敢地逃離安樂窩之後,就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開始為職場轉型大作戰了。傳統智慧認為,轉換職業生涯要遵循一個「三步走」計劃,先想後做。首先搞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麼,接下來根據思考結果來確定哪些工作或領域是自己既熱愛又能夠充分施展技能和運用經驗的,同時還要從那些最了解我們的人和熟悉市場脈動的專業人士那裡獲取建議,最後按部就班地實施由此產生的行動計劃。

  埃米尼亞·伊瓦拉表示,想要重塑自己的時候,最了解你的人反而最可能阻礙你,「我們習慣性地認為完成自我重塑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傳統方法告訴我們,別用微小的、表面上的調整來愚弄自己。實際上,急切的重大改變會欲速不達。大多數職業生涯的轉變都需要三年左右的,這個軌跡很少成為一條直線———進兩步退一步,最終駐足的地方會讓自己大吃一驚。」

  埃米尼亞·伊瓦拉在三年中跟蹤研究了39名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員與管理者,認為成功轉換職業生涯並不是能夠事先設計的,往往是先做後想的。「塑造職業身份這一理念,與我們一向接受的有關選擇職業生涯的各種教誨完全背道而馳。這一理念要求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行動,而不是反躬自省;要求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而不是去規劃。這一理念要求我們不再去尋找什麼『十步計劃』,而是直面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一邊往前走一邊認識了解自己。」簡單的表達就是:只有做了,你才知道該怎麼做。

  知與行,永遠糾纏在一起相生相伴的兩個元素。有時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海平面那個隱隱約約的桅杆看得更清楚,有時卻需要先行動,從實踐中提煉出經驗與知識。美國培訓師協會中國分會成員晉東海提出的切實可行的意見是:首先為自己創造各種試驗機會,對夢想要做的事進行檢驗,在有限範圍內嘗試新的職業角色,最容易就是在業餘時間做些興趣兼職;其次要改變自己的關係網,將觸角伸到日常圈子之外,尋找那些可以幫助我們發掘和培養新自我的人;最後要為自己職業生涯的轉變做出解釋,即找出尋求變化的誘因,將其編排成一個連貫的故事,只有通過一個合情合理的故事來解釋我們為什麼必須做出轉變,聽取我們重塑計劃的人才會相信我們,而我們自己也才會感到踏實。

寫簡歷的六條禁忌

許多首次撰寫簡歷的應屆生往往容易蹈入誤區。一份好的簡歷,既能全面反映求職者現狀,又有嚴密的科學性,所以較能引起招聘者的重視。但如何通過簡歷來表達自己的特長,以引起招聘者的關注卻不甚明了。根據筆者多年工作經驗,擇業人員寫好簡歷務必要注意「六忌」:

主動求職 讓職場跳得更高

畢業不過五年,小毅已是一家外企營銷部經理了,擁有較高的薪水和不錯的發展空間。小毅說,他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主動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