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里,感冒可分成風寒、風熱等許多類型,風寒感冒是秋冬季節最常見的一種。中醫認為,風寒感冒,是因為寒氣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了身體,人產生打噴嚏、流鼻涕這些生理反應,是為了驅除寒氣。中醫在治療風寒感冒時,有一種方法叫取嚏,就是通過主動打噴嚏,將侵入的寒氣人為的及時排出去,起到預防感冒加重的作用。
在中醫里,感冒可分成風寒、風熱等許多類型,風寒感冒是秋冬季節最常見的一種。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曹啟富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中醫認為,風寒感冒,是因為寒氣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了身體,人產生打噴嚏、流鼻涕這些生理反應,是為了驅除寒氣。西醫通常用的感冒藥是抑制身體排出寒氣的,通過藥物減少各種感冒症狀,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驅除體內寒氣。中醫在治療風寒感冒時,有一種方法叫取嚏,就是通過主動打噴嚏,將侵入的寒氣人為的及時排出去,起到預防感冒加重的作用。
「取嚏法一般是通過藥物刺激,讓人主動打噴嚏。」曹啟富說,可以用皂莢、冰片研磨成末,取少量放在手掌或手帕上,捂鼻呼吸,稍後會連續噴嚏,繼而周身微汗,精神振奮,每天1—2次即可起到預防感冒加重、緩解感冒症狀的作用。民間有人將衛生紙搓成紙捻,放入鼻孔刺激鼻腔,從而通過打噴嚏緩解感冒症狀,這與取嚏法道理相同,但不可以常用,以免傷害鼻腔。曹啟富表示,最好還是先諮詢醫生,通過正確的方法來「打噴嚏」。
曹啟富指出,取嚏法配合一些增強免疫力的中藥,對緩解鼻敏感或花粉症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此外,取嚏法可以協助肺氣宣降,補充大腸向前的推動力,因此能夠緩解便秘。所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主動打打噴嚏,能排除寒氣,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藥泡腳治痛經 對證選用才有效
所有適齡女性皆可以採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調理身體。不過專家提醒,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中藥泡腳治痛經,對證選用才有效。
女性月經期間一般都會比較煩躁,尤其是患有痛經的人,經常會因此影響工作、學習和休息。不妨試試在家用中藥泡腳,或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有適齡女性皆可以採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調理身體。不過專家提醒,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中藥泡腳治痛經,對證選用才有效。
陽虛寒盛型:
表現為下腹冷痛,熱敷痛減,手腳發冷。治應溫經散寒止痛。泡腳所選藥物應多以入足少陰腎經的藥物為主,並加入適量引經藥鹹水。可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乾薑、小茴、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氣虧血虛型:
表現為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腹部有輕微疼痛感,月經量少、色淡。治宜補氣養血調經。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泡腳所選藥物應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藥甜水。可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朮、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
氣滯血瘀型:
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治應調和氣血,化瘀止痛。因為「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應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可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盆中藥液量應浸沒踝關節,如果藥液不足量,可加適量溫水。
專家提醒:泡腳之前可先用熱氣熏蒸一會兒腳部,等水溫適合時開始泡腳。泡洗過程中可加熱水,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出汗。泡腳時腳應在藥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最好是用手擦揉腳趾,尤其是大腳趾。煎煮過的中藥可反覆利用幾次。每次泡腳要堅持30分鐘以上,且持續3個月。
中醫養生:耳朵低碳保健法
耳是人體信息的窗口,也是人體臟腑重要的外相。可以反映全身臟腑經絡的信息。
鳴天鼓
天鼓者,指耳中之聲。用雙手掌掩耳,雙手食、中、環三指輕輕叩擊風府穴附近36次。此法既可以增強聽力,又可以緩解腦疲勞。工作間歇閉目養神之時鳴擊天鼓,輕輕鬆鬆保持頭清耳明。耳部有外傷及中耳炎,暫不宜應用此法。
振耳道
兩手食指指面按壓耳道,一按一放,快速震動,使耳道內產生振動,並傳至大腦。每次5~10分鐘。或是用食指塞耳竅,壓耳門,然後驟放各三次。此法可以單獨作為一種保健方法,可增強聽力,醒腦通竅,能防治頭暈、耳鳴、耳閉、腦名等疾患。中醫養生也可與鳴天鼓配合運用增強保健效果。
現代生活中因壓力勞累而經常耳鳴的人,耳朵保健經常用此法保健,可以緩解症狀,健腦聰耳。耳部有炎症的暫不適於應用此法。
旋摩耳輪
以兩手掌自上而下按摩耳廓,然後水平方向按摩耳廓前面和後面,以耳部感覺發熱為度,每日二至三次。有清腦醒神聰耳的作用。
耳為宗脈所聚,是一個全息器官,全身臟腑、軀幹、四肢在耳朵上都有相應的反應點,身體的疾病在相應部位有異常反應點。因此按摩耳廓對全身臟腑有刺激調整作用。對異常反應點的刺激,對慢性疾病還有輔助的治療作用。
搓摩耳廓可以促進耳部血液循環,因此而不受傷及有凍瘡時,暫不適於應用此法。
揉耳竅
耳朵被經脈環繞,為宗脈之所聚。經常點揉按摩耳朵周圍的穴位,可以調節經脈氣血,健腦聰耳。利用各竅穴與經絡臟腑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溝通的關係,從而調節內臟功能,防病強身。
捻聽宮——雙手拇、食指指尖捏起耳屏前方的聽宮穴,前推後拉捻動穴位,每分鐘60次,用力均勻,直至脹痛感傳至耳內,維持5分鐘停止。此法有利耳通竅、健耳防聾的作用。
揉耳前——兩手食指分別按揉耳屏前方的耳門、聽宮、聽會等穴,力度以脹痛感能承受為準,在按切時配合切法、振法、叩法。每次5~10分鐘。經常揉按可預防和治療耳鳴,增加聽力。
推耳後——用兩手中指指面,分別置於兩耳後,沿翳風、瘈脈、耳殼後、顱息上下來回各推20~30次。具有滋養肝腎,降低血壓的作用。
叩翳風——兩手食指指尖同時叩擊揉按兩側翳風。力量自行掌握,至穴位處有脹痛熱感,大約5分鐘。此穴位可有效地緩解耳鳴,健耳通竅。
拉耳廓——耳廓與外耳道及內耳緊緊相連,拉動耳廓牽動外耳道及內耳聽神經。雙手拇、食指指面捏緊耳廓根部,一上一下拉動,用力均勻,每分鐘80~100次連續拉5分鐘左右。耳內熱脹感明顯。此法有調理耳部氣血,聰耳健腦的作用。
耳部保健方法可以調整臟腑,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適用於耳部沒有外傷疾患的各類人群,青年人用之可以通竅健身,老年人用之可以頤養耳竅,延年益壽,耳鳴頭旋者用之祛病健腦,無病痛者用之健身強體。
做「艾」溫氣行血 艾灸美顏年輕十歲
壓力大到爆、作息毫無規律、極度缺乏運動?現代女人最大的問題首推陽氣不足、體質過寒,肌膚煩惱也因此一大堆。而艾灸正是補充正能量的最佳辦法。常做「艾」,溫氣行血、散冷除濕、調和陰陽、扶正祛邪,隨之而來的肌膚問題,例如長痘、長斑、黑眼圈、浮腫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體味能透視自身健康狀況
每個人的身體都會發出一種屬於自己的特殊氣味,即所謂的「體味」,而這種氣味能夠反映出其身體的健康狀況如何。頭髮有氣味是因為皮脂分泌物的增加造成的。腋臭是由於細菌把分泌腺分泌的汗液分解成脂肪酸和氨氣而散發出的氣味,特別嚴重的可引發臭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