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公報》載文稱,食物調理體質這個任務,必須在認識食物的功能、講究食物的配伍,調整食物性味的基礎上再通過烹調,才能完成。而調味是烹飪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環節。
調味品須配伍使用
調味品是指用來調整主食性味和菜餚滋味的一類食物。1999年,筆者提出了一個新概念:「調味品也是藥」。按此而論,如食物配伍學中所說:「通過若干食物的搭配以調配食物性味是配伍學的主要任務」,其中調味品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現在只簡要討論一下常用調味品的性能及其體質宜忌。
1、食鹽
鹽是非常重要的調味品,味咸,微辛,性寒,無毒。主要成分為氯化鈉,粗鹽尚含少量雜質,如氯化鉀、碳酸鎂等,海鹽中還有碘。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潤燥,止嘔,消炎,通便,和脾胃,消宿食,助腎,堅筋、固齒,明目。
由於其性寒,故寒體(遲冷質)及倦體(倦?質)者少食,且此二類人易見虛腫,故多忌咸。現代人多食「厚味」,其中鈉高而鉀低,易致水鈉滯留而腫,故西醫囑腎臟病患者忌鹽。高血壓者應少鹽,每日食鹽量當控制在5克以下。
近年來,臨床上用食鹽治療疾病的報道不少,包括腹瀉、中暑、風濕性關節炎、痔瘡、牙痛、便秘、蕁痳疹等。民間驗方用鹽者則更是不勝枚舉。
2、糖
多為甘蔗、甜菜榨汁後加工而成。進入人體後經消化而成葡萄糖,提供能量,多餘的可以轉化成脂肪。因此,不僅糖尿病者應少吃糖,肥胖者也應少吃。
白砂糖味甘性涼,功能和中益脾,潤肺生津。
冰糖與白砂糖性同,潤肺之功能尤勝,宜於肺燥、乾咳、便秘之熱體(燥紅質)者,而不宜於寒體者。
赤砂糖味甘性溫,是一種未經提煉的糖,含多種微量元素,產後惡露不下,腹痛,婦女血虛,月經不調,痛經者宜。
飴糖功能與赤砂糖相同,脾胃有火而渴者誤食後可致出血。糖為留濕之品,濕體(膩滯質)者不宜吃糖。
3、米醋
味酸苦,性溫,無毒,醋入口時為酸性,但入身體後,經新陳代謝能使體液成鹼性。用之於菜餚烹調則可增加鮮味、甜味和香氣。對調配風味具有特殊的功能。
醋用於醫療已有悠久的歷史。《本草綱目》稱「大抵醋治諸瘡腫積塊,心腹疼痛、痰水血病,殺魚肉菜及諸蟲毒氣,無非取其酸收之意,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故宜於瘀體(晦澀質)者。現代醫學也用之於防治流感、肝炎、菌痢、高血壓、蛔蟲症、食管癌、骨外傷、崩漏、雞眼、帶狀疱疹、斑禿、神經性皮炎、濕疹、慢性咽喉炎等。雖然米醋藥效頗多,但脾胃濕盛之濕體(膩滯質)者不能吃醋;筋脈拘攣、外感初起及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高者當忌。注意,除米醋外,其他醋都不入藥。
4、醬與醬油、面醬
味咸,性寒,無毒;豆醬、甜醬、面醬皆味咸甘。功能除煩熱,止脘腹脹滿,殺百藥及熱湯火毒,除一切魚、肉、菜蔬、蕈毒,並治蛇、蟲、蜂、蠍子等毒,中和砒毒,調水服即解。
5、油
食用油有動物油與植物油兩種,是人體能量、脂肪酸、磷脂及膽固醇等營養要素的主要來源。由於油的來源不同,故其性味一言難盡。目前,城市人吃油過多,尤其是動物脂肪過多,為害不淺,它們是冠心病及中風的重要病根之一。大多數植物油不僅不含膽固醇,而且含有穀固醇、豆固醇等成分,可阻止膽固醇在消化道吸收。筆者推薦麻油,它有輕瀉作用,能治熱體(燥紅質)之便秘,增加紅細胞容積,故對氣血兩虛之倦體頗為適宜,但便溏者應忌。
6、豆豉
味苦性寒,為黑豆經蒸熟後再經發酵而成,《本草綱目》認為:「黑豆性平,作豉則溫,既蒸煮,故能升能散。得?則發汗,得鹽則能吐,得酒則治風,得?則治痢,得蒜則止血,炒熟則又能止汗。」
7、紅麴
味甘性溫,無毒,由白粳米加酵母發酵而成,色鮮紅,故名紅麴。功能助消化,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痢,下水谷,治女人血氣痛及產後惡血不盡。寒體宜而熱體忌。
綜上所述,以調味品為藥,意思是通過幾種食物的合理搭配和調味品的添加來影響原料,以符合各種特定體質的生理要求。調味當因人而異,因人們體質類型而異。終極目的是調整因長期不當飲食造成的病理體質,減少對健康的危害,而不僅僅是享口福。
8、五香粉
市售五香粉多由桂皮、山柰、八角茴香、乾薑和甘草等研末而成,味辛甘而性大熱。
桂皮,味辛甘、性熱,功能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婦女產後腹寒痛,小腹冷痛及胃氣寒痛等,桂皮多有奇效。山柰,味辛性溫,無毒。功能暖中,辟瘴癘惡氣,治心腹冷痛,寒濕霍亂,風蟲牙痛。八角茴香,味辛甘性溫,有行氣暖胃作用,功同山柰,更具殺菌作用。乾薑,味辛,性溫,無毒,能治療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發汗,逐風濕痹痛,腸辟下痢,寒冷腹痛,腰腎寒冷,通血去風,通四肢關節,開五臟六腑,宣諸脈絡,治夜尿頻頻,開胃,消宿食。甘草,味甘性平,無毒,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和肌肉,倍氣力,療金瘡,解百藥毒,溫中下氣,益精養氣,潤肺,補脾胃,降火止痛。
由此可見,五香粉集諸熱藥於一方,確宜於寒體與倦體者,宜於由內寒而致的瘀體及濕體者,但對熱體及一切兼內熱者為忌用之品。若犯食忌,除易招致諸血證外,還能激發一切由內熱而致的宿疾。
9、胡椒
味辛大溫,功能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冷氣,霍亂氣逆、心腹卒痛,宿食不消,壯腎氣,殺一切魚、鱉、蕈毒。宜於寒體和倦體,切忌用於熱體。
10、花椒
味辛性溫,有毒。除六腑寒冷,寒濕痹痛,心腹留飲宿食,殺蟲、魚毒,壯陽療陰汗,暖腰膝、縮小便。多食傷心損氣,傷血脈,令人多忘,失明。熱體者切忌。
11、米酒
味苦、甘、辛,性大熱,有毒,在此僅就調味品而論酒。
米酒含乙醇10%左右,酒可去各種肉、魚、蝦、蟹之腥膻異味,乙醇有特殊之香氣,久陳的酒還有乙酯之香,可以改善菜餚之口味。酒能殺菌、防腐。蛋白質分解產物三甲基胺,味腥,能溶解於乙醇而隨之揮發掉,因此可以去腥。《本草綱目》稱米酒之功能有: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濕氣,消憂發怒,宣言暢意,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解馬肉、桐油毒,丹石發動諸病。
中國傳統的藥酒,以酒為溶劑,放入各種藥品而成,《本草綱目》作了大量介紹,並註明其治療功效,此為一功;惜未註明體質宜忌,此為一憾。關於酒害,我們將另有專題討論。
編者按:本版由去年六月起邀請人體體質學創始人、上海中醫藥大學匡調元教授,於每月首個星期一撰寫「匡教授辨體質論飲食」專版專題。上期匡教授介紹了食物的搭配和烹調方法。今期他將續談食物調味品的性能與不同病理體質的關係,讓我們知道如何以調味品調理體質,減少誤食對健康的危害。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吃牛肉必知的7大禁忌 不能與豬肉共食
牛肉有著很多養生功效,對身體又一定的好處,但牛肉也有它的食用禁忌,如果食用不當,也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危害,下面就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食用牛肉都有些什麼禁忌吧。
1、牛肉豬肉不能共食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說法由來已久,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牴觸,故不宜同食。
2、腎炎患者不可多吃
牛肉屬於高蛋白食品,對腎炎患者不可多食,以免加重腎臟負擔,與氨茶鹼類藥物同用,也會使其療效下降。
3、不可過量食用
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宜於中氣不足、氣短體虛、筋骨酸軟、久病貧血、面黃體瘦、頭暈目眩的病人食用。適宜用量每餐約80克,過量食用可能會提高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幾率。
4、老人小孩不宜多吃
牛肉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5、不可以和白酒一起食用
牛肉和白酒一起食用會牙齒發炎;白酒為大溫大熱之品,飲白酒吃牛肉對溫熱體質的人猶如生火添熱,容易引起面赤身熱,瘡癤惡化。
6、牛肉不可以烤
牛肉不宜熏、烤、醃炙,以免產生苯並芘和亞硝胺等致癌物質。
7、小心亂搭配會中毒
牛肉和紅糖一起食用會引起脹氣;
牛肉和鹽菜一起食用會中毒;
牛肉和鯰魚一起食用會中毒;
牛肉和田螺一起食用會中毒;
牛肉和豆醬一起吃會傷五臟;
牛肉與香附子食則生九子瘡;
牛肉與韭菜同吃,容易上火;
牛肉和橄欖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外出就餐隱患多 5招讓你"下館子"吃得更健康
生活條件變好了,下館子逐漸成為百姓生活中的常事。不過美味背後,卻藏著一些健康隱患,比如油、鹽攝入往往超標,久而久之導致肥胖、高血壓,還會誘發糖尿病、腦卒中,甚至是腫瘤。對此,美、英等國政府曾先後給老百姓提出外出就餐建議。我國居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但缺乏相關的科學研究支撐。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王竹進行的《北京餐館就餐者膳食營養消費調查》,披露了國內餐館飯菜的營養狀況。
本次研究共調查了2204名下館子的消費者,涉及998種菜餚,其中包括主食167種、涼菜240種、炒菜557種、湯羹34種。調查結果顯示,下館子吃飯每人一餐攝入的脂肪和鈉,超過全天推薦的攝入量,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
人們外出就餐時主要存在三大問題
首先,油多鹽多。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鈉2200毫克),而下館子的人一頓吃下去的鈉就有2902毫克,一頓吃的量比推薦量一天還多。
其次,畜禽肉類太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日攝入畜禽肉類應控制在50~75克之間,而在外就餐一頓可平均吃進120克肉類,再加上水產50克以及蛋類,動物性食品攝入總量較高。
第三,主食相對較少且過精。人們下館子更加偏愛精細製作的點心和麵食,使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專家提醒,如果長期這樣吃,勢必導致慢性病高發。
對於外食族來說,如何"下館子"吃得更健康?
雖然都知道下館子吃得沒有家裡衛生、安全,但有的人天生懶得做飯,尤其是單身的男女,下班之後不想煮飯直接下館子、周末一家人出遊在外就餐,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機會外出就餐。那麼,對於這樣的外食族來說,如何"下館子"吃得更健康?
支招一:葷菜多選魚蝦禽,烹調方法應清爽
葷菜應多選用脂肪含量少的魚、蝦、禽肉,如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海魚、兔肉、羊肉、雞肉、鴨肉、鵝肉等。這些肉類含有豐富優質的蛋白質,飽和脂肪酸 的含量較低,有益於人體健康。濃味的烹調方式往往會遮蓋食物原料的不新鮮氣味和較為低劣的質感,點菜的時候,應點一些調味較為清爽的菜餚,如清蒸、涼拌、 白灼、烘烤、清燉做法的,減少油、鹽、糖的攝入量。
支招二:蔬菜菌藻來參與,涼菜少點魚和肉
我們日常的飲食中,蔬菜和葷食的比例應當為2∶1,節日餐的葷素比例最好也要達到1∶1的水平。不妨選取各種綠色和橙黃色的蔬菜、鮮美的菌菇類、藻類來作為美食的一部分,既能滿足口味多樣化的需求,也有益於膳食平衡。
素菜應多選用抗氧化能力強、葉綠素含量高、高維生素C、高纖維素的蔬菜,如芹菜、芥菜、油菜、菠菜等,採用涼拌或清炒的烹調方式為佳。涼菜可選擇蒜 泥黃瓜、涼拌金針菇、蒜蓉豆苗、酸辣白菜心、涼拌海帶絲等花樣。這類蔬菜有利於消除體內的自由基,增加腸胃蠕動,將動物蛋白在體內代謝所產生的一定的毒性 物質排出。儘量不選干煸豆角、地三鮮、茄子煲這樣的過油炸過的素菜,無形中增加脂肪的攝入。
支招三:滿桌佳餚有主食,粗糧豆類也參與
很多人在宴席上只吃菜、不吃飯,直到酒足菜飽之後,才想起來是不是要上主食的問題。其實空腹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質而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僅無異消 化,其中的蛋白質還會被浪費,並產生廢物。也不符合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的觀念。從營養和健康角度來說,餐間不妨上一碗米飯,或者一碗麵或一碗粥。
主食也可換成用粗糧和豆類製作的各種小點心和粥類,如紫米粥、桂花紅豆粥、八寶粥、豆面糕、綠豆麵條、糯玉米、豆粉小窩頭等。它們可以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還能延緩血糖的上升,減少脂肪的吸收。但烹調這些食品時,不要加入過多的油鹽和糖。
支招四:薯類瓜果當點心,清淡飲料作飲品
烤紅薯、蒸南瓜、煮芋頭、山藥羹、水荸薺等都可以充當餐中的甜點。可選擇優質的綠茶、花茶等泡水,或者用八寶健身原料沖茶。還可選擇多種口味的薄荷茶、 檸檬茶等,味道清新,熱量低,而且有益健康。選擇的飲料應清淡無糖。也可以把奶類食品請上節日餐桌,對老人和孩子的健康尤為有益。特別是酸奶,還有改善胃 腸功能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支招五:餐前不喝酒飲料,合理飲酒控食量
節日少不了飲酒助興,很多人總是習慣在餐前先盡情飲上一杯酒,不能飲酒的孩子和女眷們,也會喝各種甜飲料。空腹飲酒不但容易醉,而且容易傷害胃黏膜;碳酸飲料不僅營養價值極低,還會妨礙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大風降溫 謹防6大疾病牢記6招保健康
大風降溫 謹防6大疾病牢記6招保健康。天氣預報顯示,今日開始將大範圍降溫,同時伴有四五級大風。專家提醒,進入秋冬季節,陰陽之氣轉變,陰氣漸生,
早餐供給人體30%熱量 健康吃早餐必知7件事
你是否擁有健康的早餐習慣?你是否認為早餐只需「麵包加牛奶」就已足夠?事實上早餐僅僅是蛋白質,就已經非常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