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由於寒冷等的刺激,腳部血管收縮,血液運行發生障礙,易誘發多種疾病。熱水泡腳則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從而起到養生保健作用。
「春天泡腳,昇陽固脫; 夏天泡腳,暑濕可祛; 秋天泡腳,肺潤腸濡; 冬天泡腳,丹田溫灼。」可見,一年四季泡腳都是有它各自的好處的。泡腳是養生的關鍵,有助睡眠,血液循環,能夠清除人體血液垃圾和病變沉渣,起到人體的清潔作用,還能抵抗各種疾病。
秋天來了,天氣漸漸變涼,睡前或累了泡一泡腳人都舒服不少,。但是你就這樣泡腳似乎少了點什麼,中藥泡腳既能夠享受泡腳的好處,而且對應不同的中藥還有不同的效用,你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些簡單且好處多多的中藥泡腳方。
生薑泡腳:
腳涼怕冷,用生薑一塊(像棗大這麼一塊姜)用刀拍扁,紅花、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紅花泡腳:
和血化淤,藥店買一兩紅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燒開,然後加一勺鹽,方法先熏腳後泡腳,治腰酸痛(泡腳的水一定滿過腳踝骨)。
艾葉泡腳:
可治療呼吸系統毛病去風寒。藥店買一兩艾葉分成五份,每次取五份之一艾葉用紗布包好放到鍋里用水燒開,先熏腳,然後再泡腳,水溫40到50度的時候再把雙腳放入水中泡腳,
花椒水泡腳:
可防腳臭、腳汗、腳氣、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鍋里用水燒開後,雙腳先熏等水溫能下腳的時候就開始泡腳。
醋泡腳:
在泡腳水裡放一勺到兩勺醋可治腳後跟乾裂,有軟化足跟骨刺的作用。
小蘇打加鹽泡腳:
可平穩血壓,先放一勺鹽把水燒開,然後放小蘇打,血壓偏低就少放些偏高就多放點。嚴重的高血壓,再加上芥沫面。(芥沫面和小蘇打主要是降血壓)患有風濕病、怕冷、怕涼、脾胃虛寒的人,適合用具有溫通作用的中草藥,如乾薑、桑枝。痛經的女性,或者腳干、皮膚乾燥的人,用點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草藥,如白芍、益母草、當歸、艾葉等。
杏仁茶葉方:苦杏仁45g,綠茶10g。將上藥一同入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取1小瓶藥液外搽臉部及手臂,餘下的藥液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泡足30分鐘。20天為1個療程。可滋潤皮膚,消炎殺菌,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防治皮膚萎黃、黯黑、粗糙及痤瘡、疥瘡。
當歸桂圓方:當歸40g,桂圓肉25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與2500ml開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鐘。可養血益顏。適用於黑色素沉著、皮膚老化等。
山楂當歸方:山楂、當歸各16g,白蘚皮、白蒺藜各15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頻飲,余液與2000毫升開水—起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鐘,10天為1療程。補血疏肝,散郁祛瘀。適用於面部黃褐斑。尤其適用於產後服用避孕藥而使面部長黃褐斑的婦女。
日常養生足浴配方:當歸15克、黃芪20克、紅花10克、蘇木10克、澤蘭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細辛6克、黃芩15克、酸棗仁15克。 用上藥加水1000煎至600毫升,去渣後倒入足浴盆,每晚睡前泡腳30-40分鐘,配合腳步自我按摩手法。
氣虛足浴配方:黨參15克、黃芪20克、白朮15克,加水煎煮後倒入足浴盆內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血虛足浴配方:當歸20克、赤芍15克、紅花15克、川斷15克,加水煎煮後倒入足浴盆內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治感冒或感冒頭痛配方:在熱水中加食鹽約50克左右,50-70克生薑。泡腳時,先把腳放在熱氣上熏,待水溫下降後再將雙腳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水涼時可續加熱水2-3次,可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溫時及時擦乾腳部蓋上被子痛痛快快地睡一覺就好了。
治咳嗽配方:黃麻10克、胡椒40粒、老薑30克、生白礬30克
治高血壓病配方:羅布麻葉15克、杜仲6克、牡蠣15克、夜交藤10克、吳茱萸10克,或桑葉、桑枝、茺蔚子各15g,或鉤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葉20克、菊花20克。用上藥加水2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去渣後混入足浴盆,睡覺前浸泡雙足30-40分鐘。
治頭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細辛10克、蔥白5根。
治失眠配方:磁石60克、丹參20克、遠志15克、夜交藤30克,或酸棗仁20克、遠志20克、合歡皮10克、硃砂5克水煎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泡腳每晚睡前一次。或吳茱萸40g,米醋(白醋)適量。用吳茱萸煎汁,加入溫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晚睡前一次。
治痛經配方:蒲黃20克、五靈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當歸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沒藥10克。上藥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鐘後離火,先以藥液蒸氣熏雙腳,待溫度適宜後將雙腳浸泡於藥液中。每次浸泡15- 20分鐘,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劑藥重複使用兩天。於經前 3天左右開始用藥,連用3- 5劑 ,連續用3個月經周期。 也可小茴香200g單煎泡腳,每日一次。
治風濕麻木配方:山姜莖葉適量,或野花椒枝葉適量,或番木瓜枝葉適量。煎湯後去渣,混入溫水用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配方: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參各15g。煎後去渣,混入溫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10天一療程,每日二次。
治中風後手足拘攣配方:伸筋草,透骨草,紅花各6g。5kg清水加上藥,煎煮10分鐘後加入溫水,用足浴盆浸泡雙足,每日三次,一個月為一療程。
治雙足水腫配方配方:楠木,桐木各適量。用上藥煎湯後加溫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雙足,每次20分鐘,每日一次。
治足跟痛配方:尋骨風30克、透骨草30克、雞血藤3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上藥煎水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治糖尿病足配方:川桂枝,生附片各50g,紫丹參,忍冬藤,生黃芪各100g,乳香,每劑藥各24g。上藥用3000毫升水煮,用文火煮沸後再煎20分鐘,去渣後混入溫水內用足浴盆浸泡30分鐘,每劑藥可反覆使用三次。
減肥配方:冬瓜皮200g,茯苓100g,木瓜100g。水煮去渣後,混入足浴盆內浸泡雙足每次30-40分鐘,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為一療程。
治老年斑配方:當歸40g,桂圓肉25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與2500ml開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鐘。可養血益顏。適用於黑色素沉著、皮膚老化等。
治黃褐斑配方:山楂、當歸各16g,白蘚皮、白蒺藜各15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頻飲,余液與2000毫升開水—起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鐘,10天為1療程。補血疏肝,散郁祛瘀。適用於面部黃褐斑。尤其適用於產後服用避孕藥而使面部長黃褐斑的婦女。
治腳底皴裂配方:桂枝15克、銀花15克、紅花20克,加水煎煮後倒入足浴盆內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足部凍傷:桂枝、茄秧、白芷、防風、細辛各15克,水煎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鐘。
如果能夠長期堅持泡腳對身體的好處自然不用多說,但要注意的是泡腳的熱水,水量以淹沒腳的踝部為好,水溫以42℃~45℃,暖和舒適為宜,雙腳浸泡10至15分鐘,不能時間太短,但亦不可遍身大汗淋漓,以防耗散正氣。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金秋橘皮泡腳可改善睡眠 秋季泡腳三選擇
水泡腳就是足浴,屬於中醫足療法內容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冬天由於寒冷的刺激,腳部血管收縮,血液運行發生障礙,易誘發多種疾病。熱水泡腳則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從而起到養生保健作用。
秋季橘皮泡腳
金秋季節柑橘類水果大量上市,吃完橘子,剩下的橘皮先別扔掉,用來泡腳好處多多。柑橘皮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C以及精油成分,經過熱水的浸泡,這些物質溶解出來,洗浴時就從張開的毛孔滲透進皮膚,刺激表皮下的毛細血管,促進新陳代謝;並且這些成分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能防止水分蒸發,使肌膚光滑細膩。柑橘皮泡腳在冬天還有保暖效果,尤其適合體質偏寒、怕冷的人,對治療初期風寒感冒也有良好效果。柑橘皮泡腳能改善睡眠,讓人香甜入睡。但是,橘皮性辛溫,皮膚過敏的人,有發熱、口乾、便秘、尿黃等症狀者慎用。
艾葉泡腳
取干艾葉50—100克(根據水的多少定,沒有嚴格標準),先用水煮開後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後泡腳,若嫌麻煩就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後再加水泡腳也可。
艾葉泡腳的幾個小驗方:
① 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② 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好,手腳麻或瘀血。
③ 艾草加鹽適用上焦有火,經常眼紅、牙痛、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腳腿腫脹。
④ 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溫疹。
醋水泡腳
醋的選擇:(米醋或老陳醋100-150克)
醋泡腳的作用:
1、可解決腳臭問題,用醋泡腳可以殺滅細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療腳氣;
2、可以緩解疲勞;
3、可以滋潤皮膚,軟化角質,增加皮膚彈性;
4、能祛除風濕,改善畏寒怕冷的症狀;
5、治療睡眠障礙;
6、醋能夠滲透足部表層皮膚,增強血液循環,清除人體血液垃圾和病變沉渣,治癒許多慢性病症。
血虛型的人吃什麼最補血
血虛型的人吃什麼最補血?常常是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關於補血吃什麼最有效果的說法有很多種,我們接下來一起通過這篇文章來認識下你所不知道的補血誤區。
血虛型的人吃什麼最補血?
血虛型的人主要是身體缺血,或是缺少造血的元素,中醫上說「氣血同源」,因此調理時會從補血、補氣,以及增加身體對營養的吸收能力著手。中藥材里的當歸、熟地、何首烏、枸杞、龍眼肉、四物湯等,對血虛體質很有效,這類體質的人平日可以喝些具有補血功效的四物湯,加人參、黃耆,以及可補脾胃之氣的四君子湯,改善消化及吸收功能、增加營養吸收、刺激骨髓造血,有促進紅血球生成的作用。
你所不知道的補血誤區
誤區1:吃紅棗可補血
吃紅棗的確可補血,但是只是單吃紅棗就幾乎沒有補血了,因為單吃紅棗,人體的吸收率不高,所以其效果不明顯。可是如果紅棗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補血效果會出人意表。
誤區2:多吃豬肝可補血
豬肝是豬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種有毒代謝產物與飼料中的某些有毒物質,都會留在豬肝內,並經它解毒後進入腎臟,再通過小便排出體外。豬肝中含有毒素的血液是分散存於數以萬計的豬肝竇中的,豬肝有營養也有大量毒素,補血效果微弱,不宜多吃。
誤區3:阿膠可以補血
很多人都認為阿膠補血,其實血絕對不是靠吃當歸、阿膠就能補充的。阿膠不能直接補血,而是通過驢皮的收斂功能使血暫時地會聚起來(阿膠是用驢皮熬出來的),集中在一處發揮作用,從而使機體的狀態暫時得到好轉。要是你的脾胃功能正常,就是吃米飯、饅頭也能補血。這才是正確的「補」的原則。
誤區4:紅糖補血效果好
民間一直流行紅糖水可補血的說法,女性在月經期以及產婦分娩後,都經常喝紅糖水來補血。然而專家指出,紅糖水並沒有民間傳說的補血等神奇功效。專家表示,紅糖並沒有人們傳說中「益氣養血」、「促進子宮收縮,排出產後宮腔內淤血,促使子宮早日復原等神奇功效,事實上紅糖並沒有補血的有效成分,而且紅糖提純不夠,裡面還可能含有雜質。
誤區5:喝牛奶可以補鐵
牛奶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其他營養物質,但是含鐵量不高,而且人體對牛奶中的鐵元素的吸收率只有10%,基本上難以補給充足到經期性貧血的女性所需的鐵元素,因此,依賴喝牛奶來補鐵補血是不可行的。
誤區6:吃肉不如吃菠菜
菠菜是蔬果中少有的含鐵量較高的蔬菜,於是許多愛美的女性就覺得吃菠菜既可補鐵補血,又可以保持曼妙的身材,便更傾向於吃菠菜,少吃肉。可是研究說,與菠菜相比,肉是鐵的更好來源。牛肉、雞肉內含有的鐵元素可以吸收15%—35%,但菠菜中的鐵元素只能吸收2%-20%。因此吃肉才是首選。
氣乃萬病之源 中醫五氣養生保健康
生活節奏的加快,長期處於工作壓力、緊張之下,讓人得不到放鬆,遇到事情就會發怒,俗話說:氣大傷身,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生氣會為身體帶來傷害,所以我們養生首先要陽氣。祖國醫學認為,天地之間萬物,皆由氣而生,精氣為生命之本。精氣與人的生命起源有滾,因此想要健康長壽以氣養生最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養氣呢?
中藥也有保質期!中藥並非越古董越好
很多人喜歡把人參、阿膠之類的中藥材長期保存在家中,認為放得時間越長,滋補效果越好。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大部分藥材一旦過了保質期,不但效果大打折扣,能不能使用都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