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紹一套頸部保健操,可使頸部活動靈活有力,頸部皮膚不鬆弛,對防治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有良好療效。
第一節仰頭觀天:取直立體位,兩手下垂,兩腳與肩同寬,頭緩緩抬起,仰望天空,仰視角儘量達最大限度,眼睛盯住一個目標,保持這種姿勢15秒鐘左右。
第二節按摩頸部:取直立或坐式,用雙手拇指按揉頸部後側,先按中間部位,後按兩側肌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覆按揉15次。
第三節兩目虎視:用手足撐地,使身體呈弓形。然後轉頸回頭,左顧右盼,左右各轉動15次。要領是:左顧右盼時重在轉頸部,不是只轉眼睛。
第四節搖頭晃腦:即將頭部進行前、後、左、右的順序搖晃。如此將頭部搖晃一周,再向反方向搖動。左、右各做10次。
第五節互相爭力:兩手十指交叉,手掌置於頸項後,將頸部用力向前推,頸項則向後挺直,兩力方向相反。與此同時,左右轉頭搖晃5次。放鬆,停片刻後再重做。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和儒道文化的關係
儒家談天命,倡「生死有命」。史載宋英宗年間,邵雍與客散步天津橋上,聞杜鵑啼,邵慘然不樂。客問其故,答曰:「洛陽舊無杜鵑,今始有之,是皇上將用南人為相之徵兆,更多起用南人,專務變法,天下自此多事也。」客不解,邵曰:「天下將治,地氣自北而南。將亂,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氣至矣,禽鳥飛類,得氣之先者也。《春秋》書『六鷁退飛』、『鴝鵒來巢』,氣使之也。」他們認為自然規律決定社會人事,「違天之命者,天得而刑之;順天之命者,天得而賞之。」
道家講天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認為天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者。修道的目的在得「至真之道」,即達到順應自然﹑與天合一的境界,以至無生無死,亙古長存。傳說軒轅時的廣成子,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黃帝曾向他請教「至道之要」,廣成子先是不予回答,過了三個月,黃帝再來問「治身之道」,廣成子告訴他說:「至道之精,杳杳冥冥。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心淨心清。無勞爾形,無搖爾精,乃可長生。……與日月齊光,與天地為常,人其盡死,而我獨存焉。」提出「守一」、「處和」的修道原則。其用此法修身,至一千二百歲,容顏未嘗衰老。後授黃帝《自然經》一卷。「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道教終極目標是身與自然化合為一。
中醫學在天人關係上,融合了儒、道,不僅認為人體本身是個有機整體,而且認為人與自然和社會也是個有機整體(「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首先,中醫認為人的生理與自然是貫通的。《黃帝內經》裡認為心是君主,統率一切心身現象。心以下由肺、肝、膽、膻中、脾胃、大腸、小腸、腎、三焦、膀胱組成,他們分別為相傅、將軍、中正、臣使、倉廩、傳導、受盛、作強、決瀆、州都等官員。
其次,疾病與人的社會角色相關聯。中醫認為由於個人所處環境不同,政治經濟地位不同,身心機能和體質特點就會出現差異,進而導致病因病性上的差異。《醫宗必讀》云:「大抵富貴之人多勞心,貧賤之人多勞力;富貴者膏粱自奉,貧賤者藜藿苟充;富貴者曲房廣廈,貧賤者陋巷茅茨;勞心則中虛而筋柔骨脆,勞力則中實而骨勁筋強;膏粱自奉者臟腑恆嬌,藜藿苟充者臟腑恆固;曲房廣廈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難干。」
第三,在養生防病中順應自然規律,在治法上遵循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原則。《素問》告誡曰:「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最後,中醫學在生命健康、疾病的問題上不僅著眼於人體自身,而且重視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人體的各種影響,故而對醫家提出了極高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
中醫偏方的利與弊
中醫偏方治病有時候確實有奇效,但是生病了還是得儘快看醫生,不能只依賴於偏方。再者說,使用偏方時也不能只是道聽途說盲目使用,也得徵詢一下醫生的意見。否則,治病不成反而貽誤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可就後悔莫急了。
因此,大家應該明白,中醫偏方有利也有弊,需要辯證對待,綜合考慮。
中醫偏方之利
1.偏方能就地取材,採摘、索取方便,多數省事、省錢,甚至不需花錢就可取得。
2.如果應用得當,在人們的防病、治病中確實有一定的作用。
3.有些偏方既是食品又是藥品,很容易被病人接受。
${FDPageBreak}
中醫偏方之弊
1.偏方大多是在群眾中口傳耳聞而來,可能以訛傳訛,並且在藥名、用法、用量、適應症、禁忌症等方面存在著誤差。再加上疾病種類複雜,同一主要症狀可以是各種不同的疾病。如發熱,可以是細菌引起,也可以是病毒引起,還可能是風濕疾病等,怎麼能用同一個藥方治病呢?而且每個病人的條件也各不相同,如性別、年齡、體質等。因此,同一偏方對張三可能有效,而對李四說不定是有害的。
2.在臨床實踐中,常遇到有的病人由於受「偏方治大病」的影響,有病不去找醫生,而是到處尋找偏方。如有一病人,聽說用魚膽能治咳喘,就到食品罐頭廠要來青魚膽1O個,並認為多吃好得快,一次吞服,引起嚴重魚膽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曾有人統計魚膽中毒211人,其中176人是為治病服魚膽過量引起的。在死亡的39人中竟有36人是為偏方治病而服魚膽的!
有人認為,口傳耳聞的偏方可能以訛傳訛不可信,但從報刊雜誌上抄下來的偏方總可用吧?其實不然,因為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不同,治療還應因人和病情不同而異。曾有一位青光眼的病人突然失明了,究其原因,前一天他從一本雜誌上看到曼陀羅花治喘咳很有效,門前屋後曼陀羅花正盛開,便採集一把煎服後就失明了。原來對青光眼病人此藥是忌用的。
由於人的個體差異、病情不同,用藥時必須綜合考慮,這裡面關係複雜,用幾句話是不能說明的。只能是在用偏方之前,先請醫生檢查是否適宜用該偏方,應用時必須注意不同的年齡用不同的劑量,以及病人是否存在用該藥的禁忌症,若與其他藥合用,還應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或消除偏方的弊端,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太極松腰最簡單的三種方法
在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楊澄甫先生口述、陳微明先生筆述的《太極拳術十要》中,松腰是作為很重要的一點來闡述的:「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力,必由腰腿求之也。」
冬天膏藥熱敷能有更好效果
很多人家中都備著幾貼膏藥,如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等等。不過,使用膏藥也有訣竅,用得好能治病,用得不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