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拿「走神」抗議職場會議

長期看電視 孩子脾氣臭

例會,碰頭會,洽談會,總結會……開會是職場中最平常的事情,「有事開會,沒事也開會,開會再開會,不開怎麼會……」白領們如此調侃。近日,某人力資源網站公布「職場人會議狀況」調查顯示,近八成職場人坦言:2/3會議是在浪費時間。

另據調查顯示,超過五成職場人會在開會的時候走神,近六成職場人不為會議做準備。對此,人力資源專家建議,開會要儘可能獲得有益於發展提升自己的信息,「不要因為個人情緒永遠坐在後排」。

職場會議多「又長又臭」

調查顯示,近五成職場人認為自己的會議比較多。其中尤其以客服、財會、審計、統計、編輯、文案、傳媒、影視、新聞工作領域最具「代表性」。

「正兒八經的會挺多,很多沒啥實際意義,不太喜歡。」在廣州某政府機構從事審計工作的小歐對單位里大大小小的會議頗有微言:季度有分析會,年中有總結會,年末有務虛會……開會本應是交流工作進度、鼓勵員工工作、碰出創意火花,但現在的開會卻有些變了味。「以前的單位很單純,純粹是內部工作會議……現在會議的規格、內容都發生了變化,如小腳女人的『紮腳帶』,又長又臭。」小歐說。

採訪中,大部分的職場人士均存有這樣的疑惑:會議這麼多,這些時間花得值嗎?「我認為自己參加的會議只有30%的內容是有意義的。」參與本次「職場人會議狀況」調查的汪先生毫不猶豫地在「30%」的選項上打「√」。

然而,從調查整體統計來看,選擇這個選項已經算「保守」,另外還有將近八成職場人認為自己所參加的會議中有意義的內容不到1/3。「弄明白為啥開會就不浪費大家時間了。會議有長有短,有的領導會在會議快結束的時候說:我來說兩句,而通常情況下,這個會議一般會因為領導的這兩句話再延長半小時。」受訪白領袁小姐說。

應付開會用「走神」抗議

「無聊的會議只會讓人沒勁,每次開會都只是但求『露個臉』就算了。」採訪中,不少職場人坦言,「空洞」的會議只會讓他們更加「應付式」地參加。

「類似一些業務交流會我會選擇性地做一些筆記,其他的會議內容一般都不太感興趣。基本上和幾個要好的同事坐後排聊天,或自己用手機上上網。大會議,各忙各的。」畢業一年,在某電子客服集團工作的小黃表示。

據調查,像小黃這樣開會「開小差」的與會人士並不少:除了六成職場人表示自己會記筆記外,50.3%的職場人表示自己開會時會走神,42.2%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會在本上塗鴉,還有23.4%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會玩手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人脈不是靠吃出來的

 
家裡「細菌窩」記得蓋蓋子  

·健康熱點推薦
手指長短透露你的生育能力     紅酒好處多 防衰老肥胖
久坐也會造成胸悶胸痛?       提示:心寬是最好安眠藥
孫悟空為什麼屢受排擠?       長期吸二手菸易患乳腺癌
感冒發燒可「殺死」癌細胞     關於接吻的8個健康秘密
口腔潰瘍?多吃黃色食物       姐妹花為防胃癌切除健康胃

  美國教授史蒂芬P羅賓斯(Stephen P。 Robbins)在撰寫的經典MBA教材《組織行為學》中指出,一個典型的首席執行官的時間分配中,至少25%該用於人際交往,而社交型CEO在人際上花的時間可能更多。這裡的人際主要指的是與董事會、大客戶及公司之外的各界高管。這是把搞人際關係學術化了。

  如果連美國管理學界都認為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搞人際關係是合情合理的話,那麼在中國職場的實戰領域,人脈的維繫所占的時間及精力的比例,就遠遠不止於此了。

  人脈要花多少成本,郭德綱的相聲《我要上春晚》中有個形象描述:作為北漂族,混跡多年好不容易賺到一筆5000元的廣告演出費後,為了上春晚,全部被拿去疏通和導演組的關係了,注意,還沒輪到他和人家吃飯哦。這個相聲小品中的細節在現實中並不算誇張。一位上海商人說自己頭十年基本沒什麼錢,掙來的錢,都拿去結交朋友了,也就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富裕起來。他所謂的結交朋友,除了和朋友們吃飯或者聚會,還有自己不到場,派手下人去買個單之類的情形。現在他投資的人脈中,有的行情已經漲到正局級,所以他可以掙大錢了。

  也有不需要花錢給人買單積累的人脈。一位電影製片人跟我提起過當年和幾位同樣清貧也同樣熱血的人的交往:一邊在排檔里喝啤酒,一邊共同探討著發展和機會。如今有的成了國營文化機構的權力人物,有的自組了影視製作企業,還有的去做房地產了。再聚到一起喝酒,就成了一條電影工業的產業鏈,投資方,許可證和發行方,製作方一應俱全。

  在人脈的形成及培養過程中,吃飯喝酒最多只是敲門磚,跟找結婚對象的相親差不多。雙方化學反應合不合,交談得投不投機,在一起放不放鬆,才是最關鍵的。一旦建立了默契,吃不吃飯真的無所謂了。而第一、二次飯吃得不合胃口,再多吃也是白吃。對慣於在飯桌上認清人的老江湖來說,哪裡用得著吃一頓飯那麼長的時間來認識一個人。基本印象,大概在熱菜上來之前就有定論了,人品問題,就要等日後漫長相處中的各種具體事件和行為來表明了。

辦公室十大定律 職場人必看

 
家裡「細菌窩」記得蓋蓋子  

·健康熱點推薦
手指長短透露你的生育能力     紅酒好處多 防衰老肥胖
久坐也會造成胸悶胸痛?       提示:心寬是最好安眠藥
孫悟空為什麼屢受排擠?       長期吸二手菸易患乳腺癌
感冒發燒可「殺死」癌細胞     關於接吻的8個健康秘密
口腔潰瘍?多吃黃色食物       姐妹花為防胃癌切除健康胃

  我——王治明 白羊女

  傳播——你知我知,知你知我。

  晨報老國際,現任職於研究監控部。

  作為新聞工作者,重要的使命在於傳播。作為社交網站用戶,樂趣在於從好友中獲取信息,在好友中傳播信息——自己既是信息的源頭,也是信息的媒介,更是信息的終端。「轉帖」(動詞)的傳播作用強大,在茫茫「轉帖」(名詞)之中,雖然娛樂性信息所占比例之大在以「開心」定位的交友網絡中不足為奇,但是,也總能在其中發現一些智慧的閃光處,用我·晨報的珍貴版面「轉帖」,同廣大讀者分享。

  這次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則傳播頻率不高的帖子,希望這些紙質媒體較少傳播的「原理、定律」,給你的職場生活一點啟發。

  馬太效應:要保持優勢必須做大

  國王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做生意。對賺了10錠銀子的僕人,獎勵10座城邑;對賺了5錠的僕人,獎勵5座城邑;對沒有使用銀子賺錢的僕人,把他的那一錠銀子也賞給第一個。國王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

  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馬太效應說明,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的時候,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的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

  華盛頓合作規律:人多未必力量大

  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多少有點類似於「三個和尚」的故事。人與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簡單相加,而要複雜和微妙得多。在人與人的合作中,假定每個人的能力都為1,那麼10個人的合作結果就有時比10大得多,有時甚至比1還要小。在我們傳統管理理論中,對合作研究得並不多,最直觀的反映就是,目前大多數管理制度和行業都是致力於減少人力的無謂消耗,而非利用組織提高人的效能。換言之,不妨說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每個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內耗過多。邦尼人力定律:一個人一分鐘可以挖一個洞,六十個人一秒種卻挖不了一個洞。合作是一個問題,如何合作也是一個問題。

  奧卡姆剃刀定律:解決根本問題

  奧卡姆剃刀:如無發要,勿增實體。如果你認為只有焦頭爛額、忙忙碌碌才能成功,那麼,你錯了。事情總朝複雜方向發展,複雜會造成浪費,而效能來自單純。在你做的事情中可能大部分是毫無意義的,真正有效的活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們通常隱含於繁雜的事物中。找到關鍵的部分,去掉多餘的活動,成功並不那麼複雜。

  奧卡姆剃刀定律在企業管理中可進一步深化為簡單與複雜定律: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這個定律要求,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實質,把握主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尤其要順應自然,不要把事情人為地複雜化,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好。

${FDPageBreak}

  手錶定理:一個人不能讓兩個人指揮

  手錶定理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時卻無法確定。兩隻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選擇其中較信賴的一隻,盡力校準它,並以此作為你的標準,聽從它的指引行事。

  手錶定理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的管理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

如何保持良好職場心態?

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才可以遠離悲觀消極。客觀事物是不變的,變的是一個人對環境的觀感。所以善用樂觀心態,才可在職場上發揮潛能。

職場人年底易陷職業疲勞

「最近覺得好累!」「工作怎麼這麼多,沒完沒了!」「我以前很喜歡這份工作,可是現在,越做越沒勁!」接近年底,這類埋怨之聲並不少見,甚至我們自己也是其中的抱怨者。工作的應接不暇,令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我是否真的適合做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