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對症吃「魚」 進食注意三要點

秋季是體弱者進補的好時機,魚則是進補的好水產食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其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2倍,且屬於優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症。祖國醫學認為食魚要講究對症,對症吃「魚」,它的食用和醫用價值才能顯現出來。

常見魚類的藥用性能和食療作用

鯽魚:又名鮒魚,味甘性溫。功效為利水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清熱解毒等,主治浮腫腹水、產婦乳少、胃下垂、脫肛等症。

帶魚:可補五臟、祛風、殺蟲,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皮膚乾燥者尤為適宜。可用作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輔助療法。常吃帶魚還可滋潤肌膚,保持皮膚的潤濕與彈性。

青魚:有補氣養胃、化濕利水、祛風解煩等功效。食用可治療氣虛乏力,胃寒冷痛、腳氣、濕痹、瘧疾、頭痛等症。青魚所含鋅、硒、鐵等微量元素,還有防癌抗癌作用。

鯉魚:味甘性溫。有利尿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腫、乳汁不通、胎氣不長等症。

草魚:又稱鯇魚,有青鯇、白鯇兩色,味甘性溫,有平肝、祛風、活痹、截瘧之功效。古人認為,鯇魚肉厚而松,治虛勞及風虛頭痛,以其頭蒸食尤良。

泥鰍: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氣、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鰍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病後盜汗等症。

怎樣選擇重金屬含量低的魚

1、選擇有大市場或正規超市有保障的魚。

2、選擇水庫中養殖的魚,因為水庫一般是不容易被污染,水庫中養殖的魚,魚磷要比一般水質養殖的魚要鮮亮,一般水質養的魚,魚磷比較暗淡。

3、選擇魚時不要選擇太大的魚,一般草魚、鯉魚、鯰魚、鰱魚2—3斤就可以了,不要買太大的魚,因為越大重金屬含量越多。

吃魚頭時注意三點:

煮燙火候:先用大火燒至鍋底沸騰,之後改中旺火煮3分鐘,然後再用中細火煮2分鐘後即可食用!

消費標準:建議:人均每周消費2-3次,每次消費1-1.5斤即可,不要少吃,不可多吃!

食用方法:吃時應按照魚唇、魚腦、魚頭的順序進餐,作以小料,品味魚香、辣香。吃魚皮時要細細品味,講究一個慢字;吃魚唇、魚腦時要快,一吸而入,停在口中,鬆軟嫩滑,順喉而下,妙不可言。

品味中秋 賞月觀潮品水鄉

中秋節將至,去哪裡玩最有品位?華東一帶水鄉韻味十足,不僅可以西湖賞月,還可以觀賞天下奇觀錢塘潮,另有諸多風情古鎮可以遊玩,真真是愜意萬分~

職場新人完美轉型八大招

上班第一天就遲到,串崗聊天,或趁老闆不注意上網打遊戲等等,這些都是大學畢業生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常犯的毛病。這些問題在大學生看來可能是小事一樁,不足掛齒,但對於職場中人來說,就是大忌。這些都是關於職業化的問題,招聘單位最青睞職業化的人才,所以大學畢業生只有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素質才能夠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