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食醋以外,我們廚房中還有一些調料,對治失眠都有很好的作用,特別是洋蔥和生薑。洋蔥和生薑的氣味有安神的作用,使大腦皮層受到抑制,聞著這些氣味能幫助入睡。
這些方法都非常簡單易行:取洋蔥適量,洗淨,搗爛,置於小瓶內,蓋好,睡前稍開蓋,聞其氣味,10分鐘後即可人睡;也可以將15克左右的生薑切碎,用紗布包裹置於枕邊,聞其芳香氣味,便可安然入睡。這兩種方法一般在使用10天至1個月後睡眠就會明顯改善。
也可用洋蔥自製「助眠飲料」:取洋蔥100克切片,浸泡在600毫升燒酒中,1星期後取出。每天睡前半小時,用10毫升洋蔥酒,90毫升牛奶,1個雞蛋,半個蘋果榨汁,一起調勻後飲用。
需要注意的是,洋蔥和生薑能促進睡眠,但有些調料則會導致失眠。不少失眠者雖然處處小心,用了很多促進睡眠的方法,可還是沒有效果,往往就是由於特殊的飲食習慣而忽略了調料這個因素。建議失眠者,在臨睡前不要吃辣椒、大蔥、胡椒、桂皮、芥末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造成大腦神經興奮,影響睡眠。
為了保證良好的睡眠,失眠者還要避免在晚間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魚肉、雞鴨等,這些食物不易消化,睡前食用會加重胃腸的負擔,影響睡眠,但是適量在睡前喝些牛奶卻可以幫助睡眠。睡前不要食用的食物還包括:糖、乳酪、巧克力、臘腸、火腿、熱狗、茄子等。因為這些食物都含乾酪胺,會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這將使大腦興奮而難以人眠。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內褲太緊慎「時尚婦科病」
內褲作為女性私處最貼身的衣物,由於外陰道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因此選擇的內褲顯得尤為重要。時下,不少可愛漂亮性感的內褲款式深受女性朋友的喜愛,但是有關專家指出,一味追求內褲款式而忽略材質面料,會為女性健康帶來隱患。
很性感但不健康
為了使自己身材看起來更苗條些,時下不少時尚的女孩子都喜歡性感貼身的內褲,低腰褲、丁字褲、C字褲大行其道,他們經常穿著又小又緊的內褲,不僅感覺渾身不自在,而且這類織物密度高,不透氣,吸水能力差,不利於細胞呼吸,內褲周圍的部位出汗更多,且與外陰、肛門、尿道口產生頻繁的磨擦,大大增加發生尿道感染和外陰感染的幾率。
因此,醫生建議廣大女性朋友在關心時尚潮流的同時,更要關注自己的健康,實在一定要穿也要注意穿著時間不能太長,外陰不適時應及時更換。
經期內褲要分開
武警浙江省總隊杭州醫院婦科主任何小紅教授指出,「經期穿的內褲,平時最好不要穿。因為衛生巾背後的粘膠,會影響女性健康。」衛生巾背後的粘膠容易黏附在內褲表面,肉眼根本看不到,而光靠清洗和暴曬都無法徹底去除,這些工業粘膠容易傷害女性敏感處的嬌嫩皮膚。此外,經期內褲要選擇舒適、透氣的物料,鬆緊帶要適中,不可過緊。
所以,內褲材料很重要,應選擇棉布質地的,不宜用錦綸、尼龍料,避免患上「時尚婦科病」。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選購實木家具五種感官辨真偽
原木色澤、紋理清晰、綠色耐用的實木家具越來越受青睞。如何選購一款貨真價實的實木家具?記者就此問題走訪市場、採訪專家,為您支些招。第1招 聞判斷實木性質
多數實木都帶有木香,松木有松脂味、樟木有明顯的樟腦味……但纖維板、密度板則會有較濃的刺激性氣味,尤其是在櫃門或抽屜內。
第2招 看觀察木質優劣
家具的主要受力部位如立柱、連接立柱之間靠近地面的承重橫條,不應有大的節疤或裂紋、裂痕。框架不得鬆動,不允許斷榫、斷料。家具上所採用人造板的部件都應實行封邊處理,各種配件安裝不得少件、漏釘、透釘。
第3招 摸查驗拋光質量
將手放在家具的表面,仔細檢查拋光面是否平滑,特別要注意台腳等部位是否毛糙,顏料塗刷是否有條痕,角位的顏料是否塗得過厚,是否有裂痕或氣泡。
第4招 聽檢查穩定性
木製家具要具備安全性和穩定性能,當把兩個櫃門打開90度後,用手向前輕拉,櫃體不能自動向前傾翻;書櫃門的玻璃要經磨邊處理;鏡子要安裝後背板,並把玻璃面固定。小件家具在挑選時不妨在地上拖一拖,輕輕摔一摔,如果聲音清脆,說明家具製作工藝和質量較好。
第5招 問仔細把關細節
目前市場上有的假冒進口家具的「土產」洋家具成本只是真正進口家具的三成左右,但是售價卻只比真正的進口家具低20%左右。因此,在購買進口家具時要仔細詢問有關生產細節,並要求其出具報關單等。
小「挖耳」有大學問
挖耳的歷史雖無從考證,但這種習慣已自然成風,甚至成為一種文化。挖耳工具也多種多樣,有的成為一種工藝品。日常生活中常見人們相互或自行「挖耳」現象,其原因是由於耳癢或有異物感,認為經常挖耳有利於清潔耳朵,其實,醫生建議不要經常挖耳,保護外耳道的自然解剖和生理,如有不適,應到醫院就診。挖耳的樂趣何在?怎樣才是正確的挖耳? 耳朵里的髒東西是什麼? 小小的外耳道有多根神經密集分布,使得外耳道特別敏感,因而當挖耳時可產生快感,這是挖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人們愛挖耳還有另一原因,就是覺得外耳道有「髒東西」存在,需要清潔。外耳道的「髒東西」其實學名叫「耵聹」,乳白色,有的偏黃。 那麼,經常性挖耳能否保持耳道「乾淨」? 耵聹,其實為外耳道軟骨部上的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粘稠液體,有殺菌、抑制真菌生長及保護外耳道皮膚和粘附灰塵、小蟲的作用。通常,外耳道皮膚表面附有很薄一層耵聹,在空氣中乾燥形成薄片,借咀嚼、張口等運動脫落排出。故正常人的耵聹可以自動排出,不需要掏。 什麼是必要的挖耳朵? 若耵聹在外耳道內聚集過多,影響聽力或誘發炎症,則稱為耵聹栓塞。造成耵聹栓塞的原因有兩方面,其一為患有外耳道炎、化膿性中耳炎、經常挖耳或在粉塵較多的環境中工作,使外耳道皮膚常受刺激,致耵聹分泌過多;其二為外耳道狹窄、骨疣、異物存留等,使耵聹排出受阻所致。 耵聹栓塞形成後,可使聽力減退、耳鳴、眩暈或反射性咳嗽;遇水膨脹時可致突聾;刺激外耳道皮膚出現糜爛、腫脹、疼痛或流膿。耳鏡檢查可見外耳道為黃色、棕褐色或黑色塊狀物所阻塞,質硬如石或質軟如泥,學名「耵聹栓塞」。如果不及時處理,往往會造成患者聽力下降,甚至耳道炎症。從這個角度講適當的挖耳還是必須的。 挖耳不可「拿來主義」 需要提醒的是,許多人挖耳喜歡就地取材,只要手邊有的,看似能解決問題的,拿來就用。事實上,挖耳的工具大有講究,否則會引發感染等併發症。 首先,不宜隨意用鑰匙、髮夾等挖耳,那樣容易刺破耳道,導致外耳道發炎、腫脹以及劇痛。如果不小心刺傷耳膜,可引起聽力下降甚至中耳炎。習慣用指甲挖耳的人,也會引起肉眼難以看見的隱性破損導致感染。 自己挖耳,應採用安全的方法,即:將棉簽浸透溫水,稍稍擠干,放入耳道內朝一個方向輕輕旋轉,耳屎就會被泡濕浸軟,隨後將棉簽輕輕取出,耳屎就被帶出。此外,當耳屎泡軟鬆動後,也可以用專用的掏耳勺輕輕取出。醫生建議,質硬的耳屎,最好到醫院取出。 其次,由於外耳道有很豐富的神經末梢,因而輕觸外耳道會有舒適感甚至快感,但有時耳朵瘙癢是疾病所致,如外耳濕疹。目前濕疹的病因並不十分明確,可能與過敏、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代謝障礙等有關。若濕疹感染,則會疼痛、發熱,局部出現皮膚紅腫,小丘疹及小水泡。水泡抓破後有淡黃色水樣分泌物,並有糜爛。該病易反覆發作,自覺劇癢。 此外,出現以下症狀的時候應及時就診: ——質硬的耳屎或可引起聽力減退,最好到醫院取出。 ——耳朵瘙癢往往有外耳道濕疹並發,最好到醫院就診。 (上海交大附屬仁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金曉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張奕)